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泵空调系统可燃混合物的安全运行环境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昭 张启 +1 位作者 马一太 吕灿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提出以最小运行面积及最小运行面积比作为衡量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可燃性和安全性外部条件新概念以及含有两种以上可燃纯质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计算式,对最小运行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燃组元燃烧低限均大于12(体积百分比)的可... 提出以最小运行面积及最小运行面积比作为衡量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可燃性和安全性外部条件新概念以及含有两种以上可燃纯质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计算式,对最小运行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燃组元燃烧低限均大于12(体积百分比)的可燃混合物,最小运行面积比远小于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空调系统 可燃混合物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火花点燃可燃混合物的点火性能
2
作者 韩维成 《消防科技》 1989年第1期15-16,20,共3页
在有生成可燃混合物可能性的化工厂和石油化工厂中,实际上不能排除由于摩擦或碰撞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在这种生产中,为定出安全劳动规程必须了解摩擦火花点火性能。根据实际数据,摩擦火花直径为0.1—0.6毫米,温度取决于摩擦表面的材料和... 在有生成可燃混合物可能性的化工厂和石油化工厂中,实际上不能排除由于摩擦或碰撞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在这种生产中,为定出安全劳动规程必须了解摩擦火花点火性能。根据实际数据,摩擦火花直径为0.1—0.6毫米,温度取决于摩擦表面的材料和发生火花所在的混合物成分,钢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摩擦火花的温度可达到230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火花 可燃混合物 点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粉-氧气混合物爆燃向爆震转捩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泰荫 高越 +3 位作者 栗自彬 李元明 张明新 张殿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0-293,共4页
根据化学反应和两相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焦炭粉 氧气混合物燃烧波在一维封闭空间内的爆燃爆震转捩现象的数学模型 ,运用坐标变换和MacCormack两步显式差分格式 ,成功地完成了过程的数值模拟·清楚地诠释了气固两相混合物中... 根据化学反应和两相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焦炭粉 氧气混合物燃烧波在一维封闭空间内的爆燃爆震转捩现象的数学模型 ,运用坐标变换和MacCormack两步显式差分格式 ,成功地完成了过程的数值模拟·清楚地诠释了气固两相混合物中DDT现象的转变机制 :激波诱导、激波生成、激波加强及至稳态爆震·转变过程受初始温度场、压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可燃混合物 爆燃爆震转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粉尘抑爆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范宝春 谢波 +1 位作者 张小和 李鸿志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5,共6页
在长 9m ,内径 0 .1 4m的燃烧管内进行了CaCO3颗粒对H2 O2 混合物中发生爆炸过程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该管分为三部分 :激波成长段 ,抑爆段和抑爆后观察段。其中抑爆段装有 1 0套可形成均匀颗粒悬浮流的喷粉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仅... 在长 9m ,内径 0 .1 4m的燃烧管内进行了CaCO3颗粒对H2 O2 混合物中发生爆炸过程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该管分为三部分 :激波成长段 ,抑爆段和抑爆后观察段。其中抑爆段装有 1 0套可形成均匀颗粒悬浮流的喷粉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仅当颗粒浓度大于某值时 ,才可能有效抑制爆炸 ,否则爆炸波会在抑制后重新成长。笔者还基于两相化学反应流的基本方程 ,通过分裂方法 ,全耦合TVD格式和Lax Wen droff Rubin格式对粉尘抑爆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反映了惰性颗粒作用下激波的变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抑制 两相化学反应流 激波 惰性粉尘 可燃混合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环保制冷剂爆炸极限实验研究与估算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昭 田贯三 +1 位作者 童春荣 马一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18-123,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提供了 R1 2 5与 6种 HFC、HC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变化曲线图 .建立了混合工质爆炸极限与临界抑爆浓度的计算模型 ;与爆炸极限曲线图相结合 ,对含有不可燃组元混合工质的爆炸极限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 .
关键词 可燃混合物 爆炸极限/临界抑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爆板开启规律及对室内爆燃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康华 王明洋 +1 位作者 程志军 徐小壮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9-534,共6页
建立各类泄爆板运动方程,确定室内气体的有效泄流面积.基于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室内爆燃泄放过程.考虑泄爆板开启方式,提出了室内爆燃压力的计算方法,运用已有实验数据验证其有效性.研究在立方体爆室和球形爆... 建立各类泄爆板运动方程,确定室内气体的有效泄流面积.基于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室内爆燃泄放过程.考虑泄爆板开启方式,提出了室内爆燃压力的计算方法,运用已有实验数据验证其有效性.研究在立方体爆室和球形爆室外墙及屋面安装各类泄爆板时,室内爆燃压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泄爆板转动合页位于外墙泄压口侧或下边缘时,泄压效果较好.与立方体爆室相比,球形爆室内最大泄放压力较高,但爆燃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防灾减灾 可燃性气体混合物 爆燃 泄爆板 最大泄放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含氧干馏工艺流程爆炸极限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洁琼 张福群 刘云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35-39,共5页
根据干馏工艺流程配入适量氧气,可以降低载热气体需要预热的温度,以实现低能耗、易于工业生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有氧干馏工艺流程。有氧干馏工艺因其过程中存在可燃性混合物,有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对所收集的不同温度... 根据干馏工艺流程配入适量氧气,可以降低载热气体需要预热的温度,以实现低能耗、易于工业生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有氧干馏工艺流程。有氧干馏工艺因其过程中存在可燃性混合物,有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对所收集的不同温度下的干馏气体的成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合爆炸极限理论,对该有氧干馏工艺流程的不同温度、不同惰性气体含量条件下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可燃气体的浓度在整个反应升温过程中始终没有进入爆炸危险区域,说明该实验装置不具备爆炸危险性;对干馏工艺流程中氧气的输入量的控制,可以防止该工艺流程的火灾爆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可燃混合物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内爆炸荷载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康华 金丰年 +1 位作者 王德荣 马士良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4,共6页
室内爆炸已成为当前建筑物面临爆炸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针对建筑物内化学炸药爆炸和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燃两种情况,从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总结并评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相关研究多以容器及管道内的爆炸... 室内爆炸已成为当前建筑物面临爆炸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针对建筑物内化学炸药爆炸和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燃两种情况,从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总结并评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相关研究多以容器及管道内的爆炸试验或数值模拟为主,现有的理论模型对建筑物特点及使用功能考虑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内爆炸荷载 化学炸药 可燃气体混合物 爆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作用下薄壁柱壳结构动力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路胜卓 张博一 +1 位作者 王伟 张春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1-626,共6页
为获得薄壁圆柱壳结构在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该文进行了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冲击波对缩比薄壁柱壳模型的冲击实验,测得模型壁面的超压荷载、动态应变和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对时程曲线的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了爆炸荷... 为获得薄壁圆柱壳结构在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该文进行了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冲击波对缩比薄壁柱壳模型的冲击实验,测得模型壁面的超压荷载、动态应变和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对时程曲线的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了爆炸荷载作用下薄壁柱壳结构的响应特性及其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正反射迎爆区域壁面超压和应变峰值始终最高;柱壳模型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与其径高比D/H有关,径高比接近1的模型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较强;柱壳模型内部液体能够吸收和耗散爆炸冲击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体混合物 爆炸冲击波 薄壁柱壳结构 爆炸荷载 动态应变 振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