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吾尔族、汉族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买尼沙.买买提 刘冬青 +8 位作者 程祖亨 帕提曼.买买提 牙合甫江 高方明 帕尔哈提 孟宪敏 叶珏 张燕婉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冠脉)i盏影研究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自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并比较维、汉两族ACS患者之...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冠脉)i盏影研究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自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并比较维、汉两族ACS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380例,分为维族、汉族ACS组各110例,维族、汉族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湟且(维族、汉族SAP组)各40例以及汉族、维族健康人(维族、汉族对照组)各40例。均采血检测sCD40-L、hs—CRP、IL-6水平,并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冠脉病变采用Gemini评分通过建立逻辑回归I.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CS的危险因素。结果:维族、汉族的ACS组和与各自本组的对照组比较:吸烟者、饮酒、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均较高;hs—CRP、sCD40L、IL-6均较高;维族、汉族SAP组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IL-6水平均较高。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5~15分者和〉5分者评分与〈5分者比较,血清sCD40L、hs—CRP、IL-6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与汉族ACS患者,Logsi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hs—CRP、sCD40L、IL-6是ACS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56、6.97、6.66)。结论:维、汉两民族血sCD40L、IL-6、hs—CRP增高与急性冠脉事件有关,三次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可溶解的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通过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39对THP-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封忠昕 李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目的:探讨CD40配体(CD40L)通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239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linc00239过表达载体(pcDNA-linc00239)和干扰载体(sh-linc00239),转染至THP-1细胞,采用实... 目的:探讨CD40配体(CD40L)通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239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linc00239过表达载体(pcDNA-linc00239)和干扰载体(sh-linc00239),转染至THP-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转染效率。THP-1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体(vector)组、pcDNA-linc00239组、sh-linc00239组、vector+CD40L组、pcDNA-linc00239+CD40L组和sh-linc00239+CD40L组。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inc00239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关联X蛋白(Bax)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AKT/AKT比值。结果:与vector组比较,pcDNA-linc00239组细胞增殖活性和G_(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中linc00239、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G_(1)期细胞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vector组比较,sh-linc00239组和vector+CD40L组细胞增殖活性和G_(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linc00239、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G_(1)期细胞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pcDNA-linc00239组比较,pcDNA-linc00239+CD40L组细胞增殖活性和G_(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linc00239、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G_(1)期细胞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sh-linc00239组比较,sh-linc00239+CD40L组细胞增殖活性和G_(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linc00239、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G_(1)期细胞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CD40L可通过linc00239抑制THP-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39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守社 夏章勇 +5 位作者 任鸿雁 赵敏 许晓第 刘佳 曲怀谦 梁建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脑梗死患者42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脑梗死患者42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重型患者16例,中型患者30例,轻型患者3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老年脑梗死和非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中型和重型患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sCD40L与IL-18呈正相关(r=0.764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sCD40L、IL-18、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年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sCD40L可能上调IL-18表达,并参与脑梗死炎性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8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程军 李金平 +1 位作者 田卓 胡厚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随机分为南蛇藤素组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各6只。均给以高脂...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随机分为南蛇藤素组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各6只。均给以高脂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给予南蛇藤素2mg·kg-1.d-1或相当剂量的DMSO腹腔注射(ip)4周。麻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主动脉,以石蜡包埋,行主动脉根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CD68和平滑肌α-actin表达水平,以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素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巨噬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南蛇藤素可能通过减少ApoE-/-小鼠粥样斑块内CD40配体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症反应,而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南蛇藤素 APOE基因敲除小鼠 cd40配体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邹青 尤连峰 +2 位作者 李伟 郑颖 钟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离血清并测定sCD40L、IL-18、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1b、CD1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ADAMTS12的含量,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CD40、CD40L、NLR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tic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Caspase-1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L-18、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清中sCD40L、IL-18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越高(P〈0.05);sCD40L、IL-18高水平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8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0配体及PBMC胞核NF-κB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毛德军 郭瑞友 +1 位作者 唐咏春 臧运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胞核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率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起病7d以内的99例APCI患者作为APCI组,选择同期急性脑梗死(ACI... 目的:研究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胞核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率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起病7d以内的99例APCI患者作为APCI组,选择同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及门诊查体的脑动脉硬化(CAS)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ACI组和CAS组;CAS组于查体时,APCI组及ACI组于入院时、病程第7天、第14天、第30天分别监测患者外周血清sCD40L及PBMC胞核NF-κBp65表达率的变化。结果:ACI组入院时外周血清sCD40L及PBMC胞核NF-κBp65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AS组(P<0.05),APCI组于入院时、病程第7天、第14天及第30天外周血清sCD40L及PBMC胞核NF-κBp65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CI组(P<0.05)。结论:CD40-CD40L信号通路及PB-MC胞核NF-κB表达的过度上调而介导的炎症、凋亡机制可能是APCI发生与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d40配体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并增强荷瘤小鼠T细胞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东涛 马俊文 +1 位作者 丁波 周海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索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将CD40L的基因序列整合至VV的DNA骨架中,获得CD40L-VV。通过体外感染肿瘤细胞,验证其溶瘤活性及检测CD40L的表达情况。利用CD40L-VV和单纯VV对结直肠癌... 目的探索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将CD40L的基因序列整合至VV的DNA骨架中,获得CD40L-VV。通过体外感染肿瘤细胞,验证其溶瘤活性及检测CD40L的表达情况。利用CD40L-VV和单纯VV对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进行治疗后,监测肿瘤生长状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增殖活性来反映CD40L-VV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CD40L-VV可有效感染肿瘤细胞并表达CD40L,细胞存活实验表明VV及CD40L-VV对肿瘤细胞存在剂量依赖的裂解能力。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CD40L-VV较VV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更强,与VV治疗组相比,CD40L-VV治疗组肿瘤浸润T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因子分泌能力,更强的增殖活性及更多的记忆细胞表型。结论工程化CD40L-VV可以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增强体内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溶瘤痘苗病毒(VV) 免疫疗法 cd40配体(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D40配体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老年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琨 侯国欣 +3 位作者 刘磊 臧文举 凌端强 王颍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D40配体(CD40L)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目的探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D40配体(CD40L)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斑块组60例,稳定斑块组52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8例,检测血清CD40L、Lp-PLA2水平,至少随访1年,记录复发率。结果3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比例、TC、TG、LDL-C、CD40L、Lp-PLA2水平、术后1年复发率及累计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血清CD40L、Lp-PLA2诊断颈动脉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95%CI:0.701~0.876)、0.824(95%CI:0.729~0.896);而血清CD40L、Lp-PLA2诊断不稳定斑块的AUC分别为0.695(95%CI:0.563~0.808)、0.676(95%CI:0.543~0.792)。高血压、高TC、高TG、高LDL-C、高CD40L及高Lp-PLA2是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高TC、高LDL-C、高CD40L及高Lp-PLA2是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053~8.177,P=0.040;95%CI:1.192~9.668,P=0.022;95%CI:1.407~9.608,P=0.008;95%CI:2.563~25.159,P=0.000)。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稳定斑块组的无复发生存期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1)。随访期间3组复发脑卒中患者血清CD40L、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无复发患者(P<0.05)。结论血清CD40L和Lp-PLA2对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患者介入治疗的短期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磷脂酶类A2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粘附分子CD40及CD40配体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玉光 吴旻 +2 位作者 张元春 阎纯英 卢成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4,T006,共4页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 0及CD4 0配体 (CD4 0L)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大鼠分 7组 :对照组 (n =3)、单纯缺血 30min、缺血 30min再灌注 1min、5min、10min、2 0min和 30min组 (各组n =6 ...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 0及CD4 0配体 (CD4 0L)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大鼠分 7组 :对照组 (n =3)、单纯缺血 30min、缺血 30min再灌注 1min、5min、10min、2 0min和 30min组 (各组n =6 )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外周血CD4 0及CD4 0L的表达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4 0及CD4 0L在心肌中表达情况。结果 :单纯 30min缺血组 (I3 0min)的CD4 0及CD4 0L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中 ,CD4 0及CD4 0L在再灌注 1min(R1min)开始升高 ,R5min达高峰 ,随后开始下降 ,R3 0min达基线 ,其中R5min、R10min的CD4 0及CD4 0L比I3 0min及对照组高 (P <0 0 5 )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CD4 0及CD4 0L在心肌细胞膜上表达 ,正常心肌细胞膜上表达较弱 ,损伤心肌细胞膜上表达较强。结论 :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可能与粘附分子CD4 0及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粘附分子 cd40 cd40配体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及其配体含量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尚作美 李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及其配体含量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8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CD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及其配体含量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8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CD40(sCD40)及其配体(sCD40L)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指标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肾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sCD40、sCD40L、BUN、β2-MG、Scr、Cys C的含量以及尿液中KIM-1、NGA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sCD40、sCD40L、BUN、β2-MG、Scr、Cys C的含量以及尿液中KIM-1、NGA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AT、RI水平高于对照组,Vs、V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AT、RI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Vs、Vd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与肾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具有相关关系。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CD40、sCD40L含量显著升高且与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关系,能够用于肾损害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cd40 可溶性cd40配体 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激动剂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壁C-反应蛋白和CD40配体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军 李金平 +1 位作者 田卓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激动剂T0901317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动脉壁内C-反应蛋白(CRP)和CD40配体(CD40L)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激动剂T0901317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动脉壁内C-反应蛋白(CRP)和CD40配体(CD40L)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LXR激动剂T0901317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均给予高脂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给予LXR激动剂T090131720mg·kg-1·d-1或相当剂量的DMSO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主动脉,以石蜡包埋,行主动脉根部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壁内CRP、CD40L和平滑肌细胞α-actin的表达,以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LXR激动剂组动脉壁CR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LXR激动剂组动脉壁CD40L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XR激动剂可能通过抑制ApoE-/-小鼠动脉壁中CRP和CD40L的表达,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 APOE基因敲除小鼠 C-反应蛋白 cd40配体 平滑肌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配体、CXC配体表达与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博 万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配体(CD40L)、CXC配体(CXCL5)表达与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CHD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分离RNA,测定CD4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配体(CD40L)、CXC配体(CXCL5)表达与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CHD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分离RNA,测定CD40L、CXCL5的表达量;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清,测定炎症反应指标、脂代谢指标、胶原代谢指标的含量。结果:CHD组患者外周血中CD40L、CXCL5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HD组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6、PCSK9、sdLDLC、ox-LDL、Gal-3、Lp-PLA2、ICTP、ADAMTS4、CatK、CyP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TGF-β1、TIMP1、TIMP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40L、CXCL5的表达量与血清中TNF-α、IFN-γ、IL-6、PCSK9、sdLDLC、ox-LDL、Gal-3、Lp-PLA2、ICTP、ADAMTS4、CatK、CyPA的含量呈正相关,与IL-10、TGF-β1、TIMP1、TIMP2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L、CXCL5的异常高表达能够加重炎症反应、降低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d40配体 CXC配体 炎症反应 斑块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在36个月随访期内,48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9例次,心血管事件死亡14例,死亡率为29.2%。sCD40L高水平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明显高于sCD40L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36个月生存率sCD40L高水平组较sCD40L低水平组显著降低(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sCD40L水平(>154μg/L)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相关(RR=5.52,P=0.01)。结论 sCD40L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判断MHD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可溶性cd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配体通过诱导型环氧合酶途径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民 李岚 +3 位作者 吴宗贵 黄佐 任雨笙 潘晓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CD40配体(rhCD40L)对U937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μg/ml)的rhCD40L和不同浓度(10-5、10-4、10-3mol/L)的NS-398(COX-2特异性抑制剂)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U... 目的:观察重组人CD40配体(rhCD40L)对U937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μg/ml)的rhCD40L和不同浓度(10-5、10-4、10-3mol/L)的NS-398(COX-2特异性抑制剂)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24 h后收集上清液;在加入终浓度为0.4μg/ml rhCD40L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4mol/L的阿司匹林(COX-1抑制剂)或NS-398,共同刺激U937细胞24 h后收集上清液。酶谱法测定上述U937细胞培养上清中MMPs活性。结果:rhCD40L可使MMP-2和MMP-9活性增加(P<0.01),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0.4μg/mlrhCD40L作用最强;NS-398可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且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P<0.05)。NS-398、阿司匹林均可抑制rhCD40L诱导U937细胞分泌MMP-2和MMP-9(P<0.01),NS-398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P<0.05)。结论:rhCD40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MMPs,这种诱导作用可能与诱导型环氧合酶(COX)有关,而且与COX-2的相关性可能较COX-1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诱导型环氧合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邦牢 贝春花 +2 位作者 黎镇赐 雷秀霞 王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99-100,10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ISA法测定143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结果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早期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该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可溶性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1 位作者 张红 丛祥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CD40 -CD40配体 (CD40L)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 ,观察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及其抑制物 (TFPI)表达的变化 ,以及阻断CD40 -CD40L相互作用... 目的 :探讨CD40 -CD40配体 (CD40L)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 ,观察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及其抑制物 (TFPI)表达的变化 ,以及阻断CD40 -CD40L相互作用对上述效应的影响。结果 :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 6h后 ,内皮细胞促凝活性增强 1 0 9倍(P <0 0 1 ) ,TF蛋白的表达亦显著增强。共孵育 3h后 ,TFmRNA表达升高 7 5倍 ,而TFPImRNA仅升高 0 99倍。抗CD40L抗体可分别抑制促凝活性和TFmRNA表达变化的 66 6 %和 51 0 % (P <0 0 1 )。结论 :巨噬细胞通过CD40 -CD40L相互作用增强内皮细胞促凝活性及TF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凝血致活酶 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朝霞 强华 +2 位作者 马爱群 程华 周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cd40配体 血清 可溶性CIMO配体 慢性炎症性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Scd40L 发生发展 炎性介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可溶性CD40配体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嫒 陈唯韫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9-443,共5页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判断大鼠是否发生肺水肿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检测大鼠红细胞储存前后及受血大鼠血浆中s CD40L含量以探讨s CD40L在TRALI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7 d浓缩红细胞(PRBC)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7 d PRBC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13.17±5.76)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66)mg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4.94±2.15)mg(F=17.605,P<0.001)。7 d PRBC组大鼠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0.0109±0.0067)%/min显著高于NS对照组(0.0026±0.0006)%/min(t=2.998,P=0.03)。储存7 d PRBC中s CD40L含量(451.58±73.28)pg/ml显著高于0 d PRBC(277.94±98.18)pg/ml(t=2.834,P=0.03)。7 d PRBC组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878.21±125.3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9.78±62.60)pg/ml和NS对照组(418.07±47.68)pg/ml(F=78.715,P<0.001)。结论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成功建立大鼠TRALI模型,接受大量输血的TRALI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NS对照组,提示s CD40L可能在TRALI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可溶性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CD40及CD40配体信号通路及活化黏附分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利峰 刘吉祥 +3 位作者 孙密欣 谷世奎 石俊岭 赵瑞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74-978,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是否与CD40及CD40配体(CD40L)通路有关。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后,分6组...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是否与CD40及CD40配体(CD40L)通路有关。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后,分6组:对照组;AngⅡ组;低、中和高剂量组[Ang-(1-7)10、100和1000nmol/L预处理];阻断剂组(A-779预处理)。用RT-PCR法检测ICAM-1、VCAM-1和CD40、CD40L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ICAM-1、VCAM-1和CD40、CD40L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AngⅡ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组ICAM-1、VCAM-1和CD40、CD40L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P<0.05),其中ICAM-1、VCAM-1mRNA表达分别下降25%、58%、69%和30%、53%、62%;CD40、CD40L mRNA表达分别下降35%、48%、61%和26%、54%、68%;阻断剂组与AngⅡ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ng-(1-7)可以抑制炎症通路CD40/CD40L活化,进而下调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Ang-(1-7)的抗炎机制是首先与Mas受体结合,进而发挥抑制CD40/CD40L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血管紧张素Ⅱ 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cd40配体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_(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观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以及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因子(TF)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8例MHD患者(MHD... 目的观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以及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因子(TF)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8例MHD患者(MHD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sCD40L、vWF和TF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HD组血浆sCD40L、vWF和TF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伴冠心病组sCD40L、vWF和TF水平与不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sCD40L水平与vWF、T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CD40L、vWF和TF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MHD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患者sCD40L、vWF和TF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sCDL可能通过上调vWF和TF的表达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冠心病 可溶性cd40配体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组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