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糖基化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慧敏 钱茂华 高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It-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突发性耳聋组),根据纯音测听检查...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It-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突发性耳聋组),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将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下降型40例、高频下降型25例、平坦下降型16例和全耳聋型12例。将治疗1个月后耳闷、耳堵、耳鸣症状减轻且听力基本恢复的患者设置为预后良好组;其他为预后不良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健康组。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sFlt-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sFlt-1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sFl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sFlt-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有睡眠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史、sFlt-1为影响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为保护因素(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sFlt-1水平呈负相关(r=-0.518,P<0.05)。不同听力下降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耳聋型;血清sFlt-1水平比较,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耳聋型(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sFlt-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脂联素、sFlt-1两者联合诊断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18,优于血清脂联素、sFlt-1各自单独诊断(Z两者联合-脂联素=2.555、Z两者联合sFlt-1=2.279,P=0.011、P=0.023)。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sFlt-1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评估该疾病预后情况的生物学指标,两者联合诊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脂联素 可溶性fms激酶1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联合ROR1具有更强的抗乳腺癌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娜 靳广毅 +5 位作者 晋贞超 刘兵 彭博雅 高宁宁 胡云龙 唐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6-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T7-EA)联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yfpeithi表位预测软件预测ROR1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ELISA检测4μmol/L T7-EA、4μmol/L ROR1和4μmol/L T7-E...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T7-EA)联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yfpeithi表位预测软件预测ROR1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ELISA检测4μmol/L T7-EA、4μmol/L ROR1和4μmol/L T7-EA联合4μmol/L ROR1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和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ALB/c小鼠皮下接种乳腺癌4T1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腹腔分别注射3 mg/kg T7-EA、15 mg/kg ROR1、3 mg/kg T7-EA联合15 mg/kg ROR1,每周1次,免疫治疗4次后处死小鼠检测肿瘤质量;ELISA检测血清中针对4T1细胞肿瘤蛋白的Ig G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在预测的多条ROR1 CTL表位肽中选取序列PYCDETSSV作为疫苗多肽;体外实验显示T7-EA活化淋巴细胞呈现剂量依赖性,与ROR1相关多肽混合后不改变其活性;T7-EA与ROR1合用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和IL-12,刺激DC产生TNF-α;体内实验显示T7-EA联合ROR1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显著强于单用T7-EA组和ROR1组,T7-EA联合ROR1诱导的针对4T1细胞肿瘤蛋白的血清Ig G水平显著高于T7-EA和ROR1单独给药组,T7-EA联合ROR1诱发的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强于T7-EA和ROR1单独处理组。结论 T7-EA和ROR1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抗乳腺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OLL受体7 T7-利尿偶合物(T7-EA)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1(ROR1)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Flt-1基因转移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敏 吴强 +3 位作者 贾丽丽 宋蓓雯 陆斌 杜新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4只C57/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将其中2组小鼠于生后第7天开始置于体积分数75%氧环境中,5d后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以建立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 目的研究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4只C57/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将其中2组小鼠于生后第7天开始置于体积分数75%氧环境中,5d后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以建立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于17d时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μLlenti-GFP和携带sFlt-1基因片段的重组慢病毒,设为模型对照组和lenti.sFlt-1组,18只正常空气环境中生长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1μL磷酸盐缓冲液,设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小鼠眼球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心脏荧光素灌注视网膜铺片法观察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KDR/Flk-1)的表达变化。结果经RT-PCR扩增的靶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相吻合。感染后的人RPE细胞能够表达sFlt-1蛋白。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内界膜平整,模型对照组小鼠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目为(47.26±6.76),而lenti.sFlt-1组为(5.21±1.9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铺片可见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表现。慢病毒携带的sFlt-1基因片段转移至模型小鼠视网膜后,发现突入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样改变、新生血管等荧光素渗漏表现亦明显减少;同时lenti.sFlt-1组VEGF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仍呈现强阳性染色,无明显变化,而KDR/Flk-1的阳性染色显著减少。结论慢病毒介导sFlt-1基因转移能显著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视网膜新生血管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g、sFlt-1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云霞 孙丽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内皮因子(s Eng)与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 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及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实验组30例[子痫前期中孕组8例(采血时未发病),子痫前期晚孕组22例],对照组40例(正常妊娠中、晚孕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 目的:探讨可溶性内皮因子(s Eng)与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 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及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实验组30例[子痫前期中孕组8例(采血时未发病),子痫前期晚孕组22例],对照组40例(正常妊娠中、晚孕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孕妇血清s Eng与s Flt-1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中孕组血清s Eng、s Fl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中孕组(P<0.05);子痫前期晚孕组血清s Eng、s Fl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晚孕组(P<0.05);子痫前期组血清s Eng表达量与s Flt-1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 Eng、s Flt-1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清s Eng和s Flt-1可望成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血清s Eng和s Flt在促进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内皮因子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C1-TEN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FLT3-ITD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满生 赖旭旺 +1 位作者 邓晓玲 曾艳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5-6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米朵妥林作用于AML细胞系HL-60细胞、MV4-11细胞,采用MTT实验评价AML细胞对TKI的敏感性;TKI对AML细胞FLT3活化作用及对C1-TEN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WB)分析;CCK-8实验分析C1-TEN抑制对AML细胞活性的影响;WB、流式(FACS)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比FLT3野生型(FLT3-WT)HL-60细胞,FLT3-ITD突变MV4-11细胞对TKI显著敏感(P<0.05)。WB结果显示,经TKI作用后MV4-11细胞的酪氨酸激酶FLT3活化较HL-60细胞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KI处理组MV4-11细胞C1-TEN表达显著下降,而HL-60细胞的变化不明显。C1-TEN抑制剂DHTS作用后,MV4-11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DHTS与TKI具有协同抑制作用。WB、FACS结果显示,DHTS处理组MV4-11细胞凋亡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AML细胞C1-TEN表达情况,揭示FLT3-ITD能上调AML细胞C1-TEN表达,而抑制C1-TEN可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杀伤FLT3-ITD突变的AML细胞,因此提示该蛋白磷酸酶可能是FLT3-ITD下游分子,有望成为AML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fms激酶3(FLT3) 中间串联重复突变(ITD) 含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酶(C1-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不同海拔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艾芳 董旭东 +3 位作者 周凤仙 赵飞飞 陆秦楠 杨祥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不同海拔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24例...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不同海拔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24例汉族孕妇(低海拔组),其中PE孕妇61例,正常足月孕妇63例,同期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22例汉族孕妇(高海拔组),其中PE孕妇61例,正常足月孕妇61例,提取外周血DNA,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sFlt-1基因的rs4769613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长期生活及居住在云南高原环境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孕妇存在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2)高海拔地区PE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18.03%(11/61)、29.51%(18/61)、52.46%(32/61);高海拔地区对照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34.43%(21/61)、21.31%(13/61)、44.26%(27/61);低海拔地区PE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13.11%(8/61)、27.87%(17/61)、59.02%(36/61);低海拔地区对照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30.16%(19/63)、25.40%(16/63)、44.44%(28/63)。(3)高海拔地区,PE组TT基因型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18.03%vs.34.43%,P=0.039,OR=0.419,95%CI=0.181~0.970);但高海拔地区PE组CC、CT基因型相较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地区,PE组TT基因型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13.11%vs.30.16%,P=0.021,OR=0.349,95%CI=0.139~0.875),但低海拔地区PE组CC、CT基因型相较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高海拔地区PE组与低海拔地区PE组之间、高海拔地区对照组与低海拔地区对照组之间,TT、TC、CC基因型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sFlt-1基因SNP rs4769613 C>T可能与云南高原地区孕妇PE发病有关;sFlt-1基因中TT基因型可能是云南高原地区孕妇PE的保护因素;同样处于云南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海拔地区的PE孕妇之间及正常孕妇之间s Flt-1基因的rs4769613位点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fms激酶1 抗血管生成因子 单核苷多态性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可增强奎扎替尼对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向抑制作用
8
作者 高宇昂 张倩钰 +5 位作者 李欣 王绅宇 李芨慧 薛阳 李长燕 宁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人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多巴酚丁胺单药或者联合奎扎替尼治疗该型AML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FLT3-ITD突变AML细胞系MOLM13及MV4-11,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处理组、奎...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人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多巴酚丁胺单药或者联合奎扎替尼治疗该型AML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FLT3-ITD突变AML细胞系MOLM13及MV4-11,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处理组、奎扎替尼处理组、多巴酚丁胺联合奎扎替尼处理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YAP1蛋白的表达。结果:多巴酚丁胺和奎扎替尼均可抑制FLT3-ITD突变型AML细胞系MOLM13、MV4-11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多巴酚丁胺组FLT3-ITD突变AML细胞的ROS水平显著上升(P<0.01),凋亡率增加(P<0.05),其YAP1蛋白的表达减少(P<0.05);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奎扎替尼联合多巴酚丁胺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上升(P<0.01),YAP1表达减少(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单药可抑制FLT3-ITD突变型AML细胞的增殖,引起其凋亡,且联合奎扎替尼可增强对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靶向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该型AML细胞YAP1蛋白的表达,提高ROS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ms激酶3 多巴酚丁胺 Y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FLT3-ITD/FIV载体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姣 王晓冬 贾永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732,共6页
构建稳定表达FLT3-ITD/FIV载体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AML)株,为研究FLT3-ITD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和以FLIT3为靶点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体外模型。筛选临床上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选取mutant/wt比值最高的FLT3-ITD突变作为克隆... 构建稳定表达FLT3-ITD/FIV载体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AML)株,为研究FLT3-ITD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和以FLIT3为靶点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体外模型。筛选临床上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选取mutant/wt比值最高的FLT3-ITD突变作为克隆对象,PCR扩增FLT3基因全长。然后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FLT3-ITD/FIV慢病毒载体并包病毒,收集病毒液上清液进行K562白血病细胞株感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筛选阳性转染细胞。收集阳性转染细胞做Western blot验证阳性质粒的表达情况。207名AML患者中有42例FLT3-ITD突变,成功扩增出了mutant/wt比值最高的FLT3-ITD突变患者的FLT3基因全长。双酶切FIV载体和模板DNA,连接以及感受态细胞转化筛选出阳性重组子,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验证。慢病毒成功感染K562白血病细胞株,用流式细胞分选术筛选出了稳定感染的细胞,且该细胞可以传代、扩增。同时,稳定感染细胞的Western blot鉴定也证实了阳性质粒的表达情况。通过筛选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FLT3-ITD/FIV载体的白血病细胞株,为研究FLT3-ITD在AML发病中的作用以及针对FLT3-ITD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治疗等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体外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fms激酶-3 内部串联重复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及FLT3-ITD突变体在HEK293T细胞的表达和纯化
10
作者 杨凡 杜佳慧 +7 位作者 吴洁 袁濮玉 苏倩 撖荣 邱桥成 薛胜利 刘松柏 孙中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构建fms相关酪氨酸激酶3(FLT3)及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并通过免疫沉淀技术对蛋白进行纯化。方法从正常人及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干细胞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 目的构建fms相关酪氨酸激酶3(FLT3)及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并通过免疫沉淀技术对蛋白进行纯化。方法从正常人及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干细胞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使用带有流感病毒血凝素(HA)标签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出人FLT3及FLT3-ITD突变体编码区全长并克隆到CD530A-T2A-GFP载体上。重组的FLT3及突变体FLT3-ITD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polyJ et转染到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使用HA抗体结合微珠沉淀带HA标签的FLT3及FLT3-ITD突变体蛋白。然后,通过HA肽段将蛋白竞争洗脱下来,洗脱下来的蛋白经银染染色。结果 FLT3及FLT3-ITD突变体全长编码序列成功构建到CD530A-T2A-GFP载体上,Western blot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成功检测到FLT3及FLT3-ITD突变体蛋白的表达、纯化。结论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并纯化FLT3及FLT3-ITD突变体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s激酶3 突变体 蛋白纯化 fms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因子在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珍珍 穆荣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以广泛的母体血管内皮损伤为特征。胎盘抗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改变与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关,可致内皮损伤,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子痫前期的多脏器病变。目前的抗血管生成因子有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以广泛的母体血管内皮损伤为特征。胎盘抗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改变与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关,可致内皮损伤,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子痫前期的多脏器病变。目前的抗血管生成因子有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和可溶性CD105淋巴细胞抗原(sEng),两者在其调节因子包括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作用下,以及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抗血管生成因子平衡失调的情况下,sFlt1和sEng可在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凸显前几周就发生改变,血清中表达增加。因此,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生物学标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且恢复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也是治疗子痫前期的新思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抗血管生成因子 可溶性fms-激酶受体-1 可溶性CD105淋巴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25/CCR9与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
13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1 位作者 邓树勋 肖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在骨髓中多种祖细胞有T细胞系潜能,但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具有选择性.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是多级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级联过程,趋化因子CCL25及其受体CCR9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CCL25/CCR9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 在骨髓中多种祖细胞有T细胞系潜能,但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具有选择性.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是多级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级联过程,趋化因子CCL25及其受体CCR9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CCL25/CCR9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细胞 胸腺归巢 CC趋化因子配体25 CC趋化因子受体9 fms激酶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清指标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事件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雅 苏文刚 李春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8-92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99(miR-499)、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小板微颗粒(PM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99(miR-499)、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小板微颗粒(PM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106例,根据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发生MACE情况分为MACE组21例和对照组85例。比较2组PCI术前、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及TIMI血流分级,分析各血清指标与TIMI血流分级的相关性,评价各血清指标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MACE组发病至入院时间、Gensini评分、Killip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PCI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明显低于PCI术前(P<0.01);MACE组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CE组PCI术前、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呈负相关(r=-0.510,r=-0.558,r=-0.486,P<0.01;r=-0.603,r=-0.572,r=-0.61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联合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高于miR-499、sFlt-1、PMP单一指标预测。结论 血清miR-499、sFlt-1、PMP可作为预测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MACE的重要指标,PCI术后即刻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测 微小RNA-499 可溶性fms激酶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