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剑勇 覃宇周 +5 位作者 吴飞翔 唐朝晖 李挺 杨南武 张力图 张春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检测1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临床Ⅱ期患者高于临床Ⅰ期患者... 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检测1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临床Ⅱ期患者高于临床Ⅰ期患者,而临床Ⅲ期患者又高于临床Ⅱ期患者。术后第15d,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30d,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后第15d进一步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其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手术切除肝癌可降低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血浆sP-selectin的检测及动态观察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病情发展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可溶性p-选择素 临床意义 ELISA法 辅助诊断 病情发展 疗效观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斌 陈秋生 +1 位作者 邵福源 赵忠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观察可溶性 P-选择素 (s P-选择素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中的变化及巴曲酶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16例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6 h,1,3和 7d连续测定 ,8例 TIA患者发病 1d内测定 ,14例卒中... 目的 :观察可溶性 P-选择素 (s P-选择素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中的变化及巴曲酶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16例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6 h,1,3和 7d连续测定 ,8例 TIA患者发病 1d内测定 ,14例卒中患者予巴曲酶治疗后血清中 s P-选择素水平测定。 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 s P-选择素升高 ,在发病后 6 h和1d时最明显 ;TIA患者无变化 ;巴曲酶治疗对其无影响 ;s P-选择素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 s P-选择素升高 ,且与发病后的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可溶性p-选择素 巴曲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儿童偏头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李海波 +3 位作者 吴惠兰 卢洪华 刘江涛 黄圆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偏头痛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67,P<0.05);病情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测显示偏头痛组患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05);血常规检查显示偏头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P<0.05);病情控制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降至正常,脑血管痉挛及血小板数升高的发生率均降至正常水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996,P<0.01)。结论儿童偏头痛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增高,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儿童偏头痛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活化 可溶性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及L选择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晁利芹 谭子虎 +1 位作者 王晓东 赵沁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sP)-选择素、可溶性L(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ACI患者(发病<72 h)血清sP-选择素、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60名健康者作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sP)-选择素、可溶性L(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ACI患者(发病<72 h)血清sP-选择素、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60名健康者作对照。分析其与血清sP-选择素及sL-选择素水平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清s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sE-选择素表达上调,sL-选择素表达下调,两者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p-选择素 可溶性L-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P、s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喜军 陈松 +1 位作者 郑水华 田文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62-316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选择素)、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选择素)、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的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均有表达,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有关,血小板可能在烧伤后机体凝血功能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可溶性p-选择素 可溶性E-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艳秋 高美华 +2 位作者 李红林 解长银 章海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单纯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3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期患者及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单纯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3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期患者及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s P-选择素、s E-选择素的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s P-选择素、s E-选择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s P-选择素、s E-选择素水平与FBG、FINS、TG、Hb A1C、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s E-选择素与LDL-C呈负相关(P<O.05)。结论:s P-选择素、s 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是逐渐升高的,表明s P-选择素、s E-选择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s P-选择素、s E-选择素与HOMAIR相关,提示s P-选择素、s E-选择素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可溶性p-选择素 可溶性E-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管炎症反应和纤溶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玲 赵水平 +2 位作者 周宏年 文铁 李冀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极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原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在禁食12 h 后接受高脂餐,检测空腹和餐后4 h 血浆PAI-1抗原... 目的:探讨极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原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在禁食12 h 后接受高脂餐,检测空腹和餐后4 h 血浆PAI-1抗原、可溶性 P-选择索和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安慰剂(安慰剂组,n=20)和氟伐他汀40 mg/d(氟伐他汀组,n=20)治疗。1周后,再次进行高脂餐负荷试验。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和健康对照组餐后4 h 较本组同期空腹血浆甘油三酯(TG)浓度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餐后4 h 血浆 TG 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安慰剂组治疗1周后餐后4 h 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PAI-1抗原浓度均较本组同期空腹显著升高(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氟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变化。将治疗前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作为一个整体(n=6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餐后4 h 血浆 TG 浓度分别与餐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PAI-1抗原浓度显著正相关。治疗1周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一次性高脂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纤溶功能异常和血管炎症。极短期的氟伐他汀治疗可减轻这种餐后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餐 2型糖尿病 可溶性p-选择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氟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钟伟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常规治疗组和80例氟伐他汀治疗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常规治疗组和80例氟伐他汀治疗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duble P-select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低密度脂蛋白-C(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氟伐他汀组病人治疗8周后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IL-6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5,P<0.05和P<0.05),并且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P<0.05,P<0.05,P<0.05和P<0.05)。而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sICAM-l、可溶性P-选择素、IL-6及LDL-C水平无明显差别(分别为P>0.05,P>0.05,P>0.05和P>0.05)。氟伐他汀组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和IL-6水平降低与LDL-C降低无相关性(分别为P>0.05,P>0.05和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和IL-6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其机制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可溶性p-选择素 白细胞介-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