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青 尤连峰 +2 位作者 李伟 郑颖 钟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离血清并测定sCD40L、IL-18、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1b、CD1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ADAMTS12的含量,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CD40、CD40L、NLR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tic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Caspase-1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L-18、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清中sCD40L、IL-18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越高(P〈0.05);sCD40L、IL-18高水平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8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sCD80-Linker-sCD40L融合蛋白诱导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2
作者 徐冬 魏枫 +2 位作者 付晓达 于津浦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sCD80-Linker-sCD40L融合蛋白对体外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以含sCD80-Lin- ker-sCD40L、sCD80、sCD40L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或对照病毒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ELISA检测上清中可溶性sCD80-Linker-sCD... 目的:观察可溶性sCD80-Linker-sCD40L融合蛋白对体外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以含sCD80-Lin- ker-sCD40L、sCD80、sCD40L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或对照病毒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ELISA检测上清中可溶性sCD80-Linker-sCD40L融合蛋白及sCD80、sCD40L蛋白的表达。由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将DCs和自体T细胞共同培养并加入不同上清诱导48h;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诱导的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诱导的T细胞为效应细胞,SKOV3细胞或K562细胞为非特异性靶细胞,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mse,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ELISA检测证实病毒转染SKOV3细胞上清中sCD80-Linker-sCD40L融合蛋白、sCD80蛋白和sCD40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791 ng/ml、1.956 ng/ml和1.407 ng/ml。MLR证实,与对照相比,融合蛋白上清诱导的DCs[刺激-反应细胞比例1:100,(0.382±0.053)vs(0.167±0.028),P<0.01;刺激-反应细胞比例1:50,(0.636±0.164)vs(0.311±0.067),P<0.01;刺激-反应细胞比例1:10,(1.245±0.271)vs(0.423±0.156),P<0.01]和sCD40L上清诱导的DCs[刺激-反应细胞比例1:100,(0.341±0.062)vs(0.167±0.028),P<0.01;刺激-反应细胞比例1:50,(0.567±0.106)vs(0.311±0.067),P<0.01;刺激-反应细胞比例1:10,(1.098±0.263)vs(0.423±0.156),P<0.01]刺激同种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LDH释放实验提示,sCD40L上清诱导的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非特异性杀伤活性显著强于对照SKOV3组[(42.28±6.27)vs(22.49±3.56),P<0.01]和K562组(47.94±6.72)vs (26.33±2.89),P<0.01],而融合蛋白上清诱导的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非特异性杀伤活性显著强于sCD40L上清诱导的T淋巴细胞[sKOV3组为(58.97±8.92)vs(42.28±6.27),P<0.05;K562组为(66.55±9.43)vs(47.94±6.72),P<0.05]。结论:可溶性sCD80-Linker-sCD40L融合蛋白能有效诱导体外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0 cd40l scd80-linker—scd40l 融合蛋白 树突状细胞 卵巢癌细胞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L、可溶性黏附分子及MMP9在川崎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敏 蒋利萍 +3 位作者 李秋 李欣 王莉佳 杨锡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研究T细胞CD40配体(CD40L)、血浆中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川崎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双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0例川崎病急性期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 目的:研究T细胞CD40配体(CD40L)、血浆中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川崎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双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0例川崎病急性期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的患儿,19例正常对照,外周血T细胞表达CD40L阳性细胞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3组血浆中sE-selectin、sICAM-1和MMP9水平。结果:急性期川崎病组T细胞CD40L表达明显高于IVIG治疗后组(P<0.05),川崎病患儿T细胞CD40L表达较正常对照持久;2例伴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细胞CD40L表达高于无CAL者。急性期川崎病组血浆sICAM-1、MMP9明显高于IVIG治疗后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浆sE-se-lectin、sICA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川崎病急性期T细胞表达CD40L与血浆sE-selectin、sICAM-1、MMP9水平无明确相关性(P>0.05)。结论:T细胞表达CD40L升高在川崎病血管炎及冠状动脉病变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血浆sE-selectin、sI-CAM-1和MMP9水平可作为反映川崎病血管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T细胞 cd40配体 可溶性E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血小板聚集及释放sP-sel和s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伟 张军平 +2 位作者 徐士欣 仲爱芹 华声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IB)对二磷酸腺苷(ADP)和凝血酶(Th)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释放的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可溶性CD40L(sCD40L)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以终浓度10μmol/L ADP和0.4 U/mL Th为诱导...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IB)对二磷酸腺苷(ADP)和凝血酶(Th)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释放的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可溶性CD40L(sCD40L)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以终浓度10μmol/L ADP和0.4 U/mL Th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以300μg/mL和600μg/mLSalB预孵育血小板,测定聚集抑制率。制备血小板悬液,分为静息组、激活组(以终浓度50μmol/L ADP和0.4U/mL Th为诱导剂激活)、SalB组(以终浓度300μg/mL和600μg/mL SalB预孵育,再以诱导剂激活)。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sP-sel和sCD40L含量,比较sP-sel和sCD40L的相关性。结果:SalB可显著减低ADP和Th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600μg/mL组聚集抑制率高于300μg/mL组(P<0.01)。与静息组比较,激活组sP-sel和sCD40L释放显著增加(P<0.01)。与激活组比较,SalB可使Th诱导的sP-sel和sCD40L释放及ADP诱导的sP-sel释放显著降低(P<0.01);但对ADP诱导的sCD40L释放没有影响,与激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和Th诱导时,sP-sel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相关系数r_P>0.5。结论:SalB可降低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及活化产物sP-sel和sCD40L的释放,具有阻抑血小板活化、聚集与释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活化血小板 可溶性P选择素 可溶性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浆sCD40L和Lp-PLA2水平对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瑄 张春艳 +7 位作者 王聪霞 张岩 贾珊 马维冬 刘晓唤 权晓慧 吴皓宇 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心病危险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心病危险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0例;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NC)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sCD40L和Lp-PLA2水平,比较不同组间水平的差异;用冠脉Gensini积分评价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sCD40L、Lp-PLA2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同时对NSTE-ACS患者入院时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sCD40L、Lp-PLA2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NSTEMI、UAP组sCD40L水平高于SAP和NC组(P<0.05),NSTEMI和UA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和N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Lp-PLA2水平高于UAP、SAP和NC组(P<0.05),UAP组Lp-PLA2水平高于SAP和N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血浆sCD40L水平与Lp-PLA2水平明显相关(r=0.284,P<0.01),sCD40L水平和Gensini积分、GRACE危险评分明显相关(r=0.213,P<0.05;r=0.224,P<0.05);Lp-PLA2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GRACE危险评分明显相关(r=0.270,P<0.05;r=0.323,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p-PLA2水平是NSTE-ACS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NSTE-ACS患者血浆sCD40L和Lp-PLA2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并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评估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溶性cd40l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sCD40及sCD40L浓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玲 钟笑梅 +9 位作者 施海姗 候乐 罗新妮 王艳华 胡国艳 陈辛茹 张蔚茹 陈贲 彭琪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en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MCI)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soluble CD40,s CD40)和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 CD40L)浓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en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MCI)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soluble CD40,s CD40)和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 CD40L)浓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AD患者、35例a MCI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血浆s CD40和s CD40L浓度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AD组、a 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 CD40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23.3(97.4,149.5)pg/m L]、[102.9(63.6,124.0)pg/m L]和[70.66(51.0,90.8)pg/m L],3组间s CD4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 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 CD40L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537.0(316.0,1134.0)pg/m L]、[316.0(190.0,546.0)pg/m L]和[167.0(107.5,478.0)pg/m L],3组间s CD40L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MCI组血浆s CD40L浓度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 s CD40和s CD40L浓度水平在AD和a MCI患者血浆中异常增高,因此s CD40和s CD40L可作为AD的早期检测指标,并提示CD40-CD40L信号可能参与A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可溶性cd40 可溶性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s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颖敏 宋玮 +6 位作者 刘建平 徐瑾 臧敏华 丁泓毅 谢秀兰 徐依敏 王彬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7-729,共3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可溶性cd40l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并增强荷瘤小鼠T细胞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东涛 马俊文 +1 位作者 丁波 周海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索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将CD40L的基因序列整合至VV的DNA骨架中,获得CD40L-VV。通过体外感染肿瘤细胞,验证其溶瘤活性及检测CD40L的表达情况。利用CD40L-VV和单纯VV对结直肠癌... 目的探索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将CD40L的基因序列整合至VV的DNA骨架中,获得CD40L-VV。通过体外感染肿瘤细胞,验证其溶瘤活性及检测CD40L的表达情况。利用CD40L-VV和单纯VV对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进行治疗后,监测肿瘤生长状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增殖活性来反映CD40L-VV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CD40L-VV可有效感染肿瘤细胞并表达CD40L,细胞存活实验表明VV及CD40L-VV对肿瘤细胞存在剂量依赖的裂解能力。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CD40L-VV较VV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更强,与VV治疗组相比,CD40L-VV治疗组肿瘤浸润T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因子分泌能力,更强的增殖活性及更多的记忆细胞表型。结论工程化CD40L-VV可以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增强体内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溶瘤痘苗病毒(VV) 免疫疗法 cd40配体(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关节外表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中sCD40L和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非 蒋莉 +2 位作者 张洪峰 张榕 郭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状态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中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除常规指标检测外,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放免分析法完成。结果:sCD40L在疾病活动组及伴关节外表现组明显升高,且与几种...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状态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中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除常规指标检测外,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放免分析法完成。结果:sCD40L在疾病活动组及伴关节外表现组明显升高,且与几种细胞因子的增加呈正相关;sIL 2R、IL 6、TNF- α在疾病活动组及伴关节外表现组均增高;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仅在伴关节外表现组明显升高;sCD40L与免疫球蛋白的增加正相关与补体C3 的下降负相关。结论:sCD40L是反映AS患者体内免疫机能异常状态的重要指标;sIL 2R、IL -6、TNFα在AS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sVACM- 1在免疫复合物损伤,血管炎性病变的发生上具有直接作用,可做为AS伴关节外表现出现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可溶性cd40配体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40L联合长春瑞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珊 陈波 +2 位作者 李燕 赵卫红 吴剑卿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86-6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CD40信号对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联合长春瑞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方法以sCD40L处理A549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激发前后长春瑞滨作用下A549细胞的生长、细... 背景与目的CD40信号对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联合长春瑞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方法以sCD40L处理A549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激发前后长春瑞滨作用下A549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同时用Caspase-3检测试剂盒分析Caspase-3活性的改变。结果sCD40L对CD40分子的激发可增强长春瑞滨对表达CD40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的抑制率(P<0.05),但并不显著影响细胞周期时相和细胞凋亡率(P>0.05),Caspase-3活性反而显著下降(P<0.05)。结论以sCD40L激发CD40信号可增强肺腺癌细胞A549对长春瑞滨的敏感性,可能通过非凋亡的、Cas-pase非依赖性的机制,且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进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长春瑞滨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朝霞 强华 +2 位作者 马爱群 程华 周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cd40配体 血清 可溶性CIMO配体 慢性炎症性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scd40l 发生发展 炎性介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L和sCD40在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维娜 李军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88-1291,共4页
CD40、CD40L和sCD40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诱导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的活化与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这三种分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中的发病机制,以... CD40、CD40L和sCD40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诱导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的活化与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这三种分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中的发病机制,以及多种CD40结合药物,如CD40L三聚体(CD40LT)、CD40单抗和CD40L阳性细胞目前作为免疫治疗药物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cd40l scd40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CD40、CD40L、sCD40L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敏涓 刘丽 罗承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42-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上CD40和其配体CD40L及血浆中游离型的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CHD病例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上CD40和其配体CD40L及血浆中游离型的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CHD病例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CD40L表达水平及血浆中sCD40L浓度,并与19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ACS组、SA组患者血浆sCD40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与CD40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02);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与血浆sCD40L浓度呈正相关(r=0.367,P=0.006)。结论:CD40-CD40L通路可能与ACS的形成有关,阻断CD40-CD40L信号途径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d40 cd40l s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在36个月随访期内,48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9例次,心血管事件死亡14例,死亡率为29.2%。sCD40L高水平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明显高于sCD40L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36个月生存率sCD40L高水平组较sCD40L低水平组显著降低(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sCD40L水平(>154μg/L)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相关(RR=5.52,P=0.01)。结论 sCD40L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判断MHD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可溶性cd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及其配体含量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尚作美 李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及其配体含量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8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CD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及其配体含量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8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CD40(sCD40)及其配体(sCD40L)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指标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肾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sCD40、sCD40L、BUN、β2-MG、Scr、Cys C的含量以及尿液中KIM-1、NGA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sCD40、sCD40L、BUN、β2-MG、Scr、Cys C的含量以及尿液中KIM-1、NGA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AT、RI水平高于对照组,Vs、V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AT、RI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Vs、Vd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与肾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具有相关关系。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CD40、sCD40L含量显著升高且与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关系,能够用于肾损害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cd40 可溶性cd40配体 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邦牢 贝春花 +2 位作者 黎镇赐 雷秀霞 王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99-100,10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ISA法测定143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结果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早期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该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可溶性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可溶性CD40配体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嫒 陈唯韫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9-443,共5页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判断大鼠是否发生肺水肿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检测大鼠红细胞储存前后及受血大鼠血浆中s CD40L含量以探讨s CD40L在TRALI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7 d浓缩红细胞(PRBC)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7 d PRBC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13.17±5.76)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66)mg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4.94±2.15)mg(F=17.605,P<0.001)。7 d PRBC组大鼠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0.0109±0.0067)%/min显著高于NS对照组(0.0026±0.0006)%/min(t=2.998,P=0.03)。储存7 d PRBC中s CD40L含量(451.58±73.28)pg/ml显著高于0 d PRBC(277.94±98.18)pg/ml(t=2.834,P=0.03)。7 d PRBC组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878.21±125.3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9.78±62.60)pg/ml和NS对照组(418.07±47.68)pg/ml(F=78.715,P<0.001)。结论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成功建立大鼠TRALI模型,接受大量输血的TRALI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NS对照组,提示s CD40L可能在TRALI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可溶性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壮可 林玲 +2 位作者 林俊 尹海平 程龙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前SLE女性患者59例和正常同龄女性对照42例。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前SLE女性患者59例和正常同龄女性对照42例。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水平,根据血清sCD40L水平将SLE患者分为sCD40L升高组和sCD40L正常组。记录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疾病活动评分(SLEDAI)、病程和抗狼疮治疗情况。结果 SLE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及血清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sCD40L正常组相比,sCD40L升高组SBP、TC、TG、非HDL-c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均明显增加,HDL-c水平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疾病活动情况均与sCD40L水平有关;sCD40L正常组SBP、TC、TG、非HDL-c、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率、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增加,HDL-c低于对照组;存在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颈动脉硬化及SLEDAI>9的患者其sCD40L水平明显升高,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sCD40L水平较未使用者低。结论绝经前女性SLE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的增加与其血清sCD40L水平的升高有关,sCD40L通过作用于血压、血脂等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脂、血压、颈动脉硬化、疾病活动及抗狼疮治疗均可影响血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绝经前 可溶性cd40l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_(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观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以及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因子(TF)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8例MHD患者(MHD... 目的观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以及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因子(TF)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8例MHD患者(MHD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sCD40L、vWF和TF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HD组血浆sCD40L、vWF和TF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伴冠心病组sCD40L、vWF和TF水平与不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sCD40L水平与vWF、T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CD40L、vWF和TF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MHD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患者sCD40L、vWF和TF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sCDL可能通过上调vWF和TF的表达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冠心病 可溶性cd40配体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组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40L在小鼠急性辐射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剑昆 周旋於 +4 位作者 葛华 马银辉 徐颖 强亦忠 张学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CD4 0和 CD4 0 L的相互作用在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及其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注射可溶性CD4 0 L(s CD4 0 L)可促进骨髓移植小鼠粒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恢复。本实验采用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 ,探讨... CD4 0和 CD4 0 L的相互作用在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及其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注射可溶性CD4 0 L(s CD4 0 L)可促进骨髓移植小鼠粒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恢复。本实验采用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 ,探讨了 s CD4 0 L对小鼠急性辐射损伤的救治作用。结果显示 ,体内注射 s CD4 0 L以最佳剂量 10 0 μg处理受照小鼠时可明显延长其存活时间 ,并促进 CD8+ T细胞比例和 CD4 + /CD8+ T细胞比值的恢复。说明 s CD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40l 辐射损伤 可溶性cd40配体 免疫系统 治疗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