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光旭 洛若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的水平变化,探讨sTNFRⅡ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EMs患者(试验组)和30例非EMs妇女(对照组)血清中的sTNFRⅡ水平...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的水平变化,探讨sTNFRⅡ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EMs患者(试验组)和30例非EMs妇女(对照组)血清中的sTNFRⅡ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sTNFRⅡ水平为(157±47)ng/L,对照组sTNFRⅡ水平为(86±6)n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7,P<0.05)。不同分期EMs患者sTNFRⅡ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P<0.05),其中Ⅰ与Ⅱ期比较、Ⅲ与Ⅳ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与Ⅲ、Ⅳ期比较、Ⅱ与Ⅲ、Ⅳ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月经周期sTNFRⅡ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血清中sTNFRⅡ的水平升高,可能与EMs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 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欧 郑柔 莫秀芬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8-319,共2页
用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一般肺炎组,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中sIL-2R及TNF含量,结果为肺炎组高于正常对照组,重症肺炎组高于一般肺炎组。sIL-2R与TNF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肺炎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血清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吴戈 郑嵘炅 +2 位作者 潘珂君 韩丹 鲁晓擘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沉默和过表达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的表达,探索TRAF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为KSH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使...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沉默和过表达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的表达,探索TRAF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为KSH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KSHV(+)iSLK细胞系建立沉默和过表达TRAF6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染水平。细胞培养48、72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促炎因子的表达,并比较TRAF6沉默及过表达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RAF6沉默(siTRAF6)和TRAF6过表达(TRAF6-OE)细胞模型。ELISA结果显示,TRAF6沉默后促炎因子IL-1α、IL-1β、IL-6、IL-8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TRAF6过表达后IL-1α、IL-1β、IL-6、IL-8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IL-6、IL-8变化幅度较大,说明TRAF6对促炎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其在KSHV感染后促炎作用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TRAF6对促炎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望作为新的潜在靶点抑制卡波西肉瘤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SHV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艳云 贾丽艳 +1 位作者 曹小会 尹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血糖代谢水平、血清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po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hUpor、UAER、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BG、FPG、HOMA-IR、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TNF-α、sTNFR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5
作者 魏艳林 吕青 +4 位作者 李秋霞 李丽 戈兰 曹双燕 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活动性AS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予每周一次50 mg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用药时间12周,研究组同时联合运动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0、2、6和12周患者ASAS20、BASFI、BASDAI、ASDAS3、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ESR等指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BASFI、BASDAI、ASDAS2、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和ESR在治疗后3个月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对照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其余指标除BASMI(P=0.681)、Schober(P=0.578)和胸廓活动度(P=0.161)外,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ASMI、Schober、扩胸度及ASQo L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皆<0.05)。【结论】此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AS较之单独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在活动度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对患者的脊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和机体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疗法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正畸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55、75水平及功能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勉 王辉 +4 位作者 谢灿茂 刘凌云 贺云鹏 严英硕 卢桂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中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水平变化,阐明COPD全身炎症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β-内酰胺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平喘祛痰治疗及30例健康志愿者入院第1天...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中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水平变化,阐明COPD全身炎症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β-内酰胺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平喘祛痰治疗及30例健康志愿者入院第1天和治疗第7天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55、75(sTNF-R55、sTNF-R75)的水平及其肺功能(FEV1,FEV1%pre,FEV1/FVC等)。结果:AECOPD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健康组(P<0.05)。AECOPD治疗前后血浆中TNF-α和sTNF-R55、sTNFR-75的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而吸烟健康组TNF-α水平高于不吸烟组。AECOPD患者第7天血浆中的TNF-α浓度较入院第1天明显下降(822.7±353pg/mlvs599.2±456.7pg/ml,P<0.01);sTNF-R55和sTNFR-75水平数值上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TNF-α、sTNF-R55和sTNF-R75水平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pre、FEV1/FVC皆无相关性(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中炎性介质(TNF-α)及抗炎介质(sTNF-R55、sTNF-R75)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降低,抗炎介质水平上升不明显。COPD全身炎症反应与气流受限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1、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文艳 孙明 +1 位作者 周宏研 杨天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  方法 :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n =3 0例 ) ,美托洛尔治疗组 (n =...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  方法 :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n =3 0例 ) ,美托洛尔治疗组 (n =3 0例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 3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及TNF α、AngⅡ水平。同时使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 :心衰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TNF α及Ang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其中可溶性Fas/Apo 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TNF α及AngⅡ无关 ,但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相关。治疗后美托洛尔组外周血中AngⅡ、TNF α及可溶性Fas/Apo 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结论 :可溶性Fas/Apo 1在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具有独立于TNF α及AngⅡ之外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心衰除了可纠正内分泌紊乱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 细胞凋亡 美托洛尔 可溶性Fas/Ap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质及骨保护素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丽华 朱梦雅 +1 位作者 王丽芳 莫汉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2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及其他慢作用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密度及骨保护素的影响,探讨各种方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骨质的改变。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雄性Wistar大鼠CIA模型,随机分...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及其他慢作用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密度及骨保护素的影响,探讨各种方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骨质的改变。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雄性Wistar大鼠CI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对照组、MTX联合强的松龙组、MTX联合羟氯喹和柳氮磺吡啶组、MTX联合益赛普组。分别于第10、21周予行大鼠四肢关节钼靶拍片及测骨保护素(OPG)。结果 CIA组大鼠第10周出现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MTX+pred组大鼠出现骨质疏松,关节腔结构尚完整,MTX+HCQ+SSZ组大鼠出现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骨轻度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MTX+rhTNFR:Fc组大鼠则仅出现骨质轻度破坏;第21周时CIA组、MTX+pred组和MTX+HCQ+SSZ组大鼠骨质破坏加重,而MTX+rhTNFR:Fc组大鼠则未见骨质破坏加重。4组血清OPG水平在治疗前均出现降低,第10周时4组OPG水平均出现降低,但MTX+rhTNFR:Fc组降低较其他3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周时CIA组、MTX+pred组和MTX+HCQ+SSZ组OPG水平均出现进一步降低(P<0.05),但MTX+rhTNFR:Fc组未见明显降低(P>0.05)。结论 rhTNFR:Fc能有效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质破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OPG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骨保护素 骨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和美沙拉嗪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与组织损伤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新环 黄花荣 +2 位作者 钟英强 叶小研 王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4-789,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BS/乙醇灌肠诱导SD大鼠结肠炎模型。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5,A组)、结肠炎组(n=15,B组)、MSCs治疗1组(3×106MSCs,n=15,C组)、MSCs治疗2组(5×106MSCs,n=15,D组)、TNFRⅡ-IgG治疗组(n=6,E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n=15,F组)。采用DAI描述大鼠的表现,大体CMDI描述肠道的肉眼下表现,TDI评价肠道组织学改变。结果:MSCs经过3次传代后可纯化。B组大鼠各时点DAI、CMDI和TDI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第6天除A组外各组大鼠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C组、D组和F组各评分均低于B组(P<0.05),C组评分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C、D、E和F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其中F组评分最高(P<0.05),E组次之(P<0.05),D组评分最低(P<0.05)。结论:MSCs、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灌肠液可显著改善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第14天的DAI、CMDI和TDI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MSCs,其次是TNFRⅡ-IgG,美沙拉嗪灌肠液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美沙拉嗪 炎症性肠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凌 方栩 +6 位作者 黄琼 杨勤萍 傅雯雯 郑志忠 顾军 孙建方 许爱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0-732,共3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144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144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其中益赛普组72例,甲氨蝶呤(MTX)组72例。结果:144例患者中124例完成了12周的治疗。治疗12周后,益赛普组PASI50、PASI75、PASI90的比例(PP人群)高于MT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赛普组从第4周起PASI评分的改善优于MTX组,且对躯干、四肢的疗效好于MTX组。结论:与MTX比较,益赛普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明显、PASI评分改善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注射用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小会 贾丽艳 胡艳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3-25,29,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氧化因子指标及代谢指标等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序贯透析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帮助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显著缓解,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理想,患者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灌流 序贯透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跃如 周新 +1 位作者 陈宇清 王裕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3-265,共3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2例肺癌患者及61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STNFRI的测定。结果显示肺癌组STNFRI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1.18ng/ml、0.93±0.29ng/ml,两...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2例肺癌患者及61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STNFRI的测定。结果显示肺癌组STNFRI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1.18ng/ml、0.93±0.29ng/ml,两组比较P<0.01)且STNFRI水平随肺癌病期进展而升高,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23±0.47ng/ml、2.34±0.68ng/ml、2.63±0.67ng/ml、3.51±1.62ng/ml。在本组测定中发现肺癌患者STNFRI阳性率(80.7%)显著超过了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的阳性率(38.7%)。本文研究表明测定血清中STNFRI对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晴 黄群 +2 位作者 周小寒 王建丰 周立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用ELISA方法测定了30例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结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血清sTNFR-Ⅰ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治疗有效者,血清... 用ELISA方法测定了30例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结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血清sTNFR-Ⅰ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治疗有效者,血清sTNFR-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8月,3例无癌生存者,血清sTNFR-1水平降至正常,而7例局部未控或复发转移者,血清sTNFR-1水平则进行性上升。提示,血清sTNlFR-Ⅰ测定对肝癌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皂苷甲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α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俐 张堂德 杜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研究在体外商陆皂苷甲(EsA)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标本取自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名健康献血员,利用EsA分别... 目的:研究在体外商陆皂苷甲(EsA)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标本取自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名健康献血员,利用EsA分别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协同刺激PBMC,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sIL-2R水平。结果:EsA浓度为1.0~10.0μg/mL时,呈剂量依赖性地明显抑制银屑病患者PBMC释放TNF-α(P<0.05)。EsA浓度在0.5~10.0μg/mL时,PBMC分泌sIL-2R呈轻微的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A对PHA诱导的sIL-2R释放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抑制TNF-α等炎症递质的释放可能是中国商陆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商陆皂苷甲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Α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浩 赵福涛 王艳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1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乔菊 李峰 +2 位作者 何春霞 吴超 晋红中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2次。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2周血清APN、RBP4、LEP的浓度;分析两组之间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治疗组基线血清APN、RBP4、LEP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结果治疗组基线APN水平[9. 73(6. 69,12. 37)比(14. 25 (10. 53,23. 28),P <0. 001]、LEP水平[0. 42 (0. 17,2. 60)比3. 90 (1. 38,7. 20),P=0. 00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RBP4较健康对照组升高[12. 29 (10. 62, 21. 33)比9. 13 (7. 36,15. 78),P=0. 024];治疗组治疗后APN水平[11. 95 (8. 12,15. 26)比9. 73 (6. 69, 12. 37), P=0. 027]、LEP水平[2. 84 (1. 04,9. 34)比0. 42 (0. 17,2. 60),P<0. 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RBP4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25);基线APN、RBP4、LEP浓度均与PASI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慢性炎症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能改善银屑病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脂联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瘦素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TNFR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艳 章锦才 张蕴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构建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sTNF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TNFR,为研究人sTNFR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合成与表达提供条件。方法采用体外重组技术,将sTNFR的RT-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1(+)DNA经kpnⅠ和xhoⅠ双酶切... 目的构建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sTNF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TNFR,为研究人sTNFR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合成与表达提供条件。方法采用体外重组技术,将sTNFR的RT-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1(+)DNA经kpnⅠ和xhoⅠ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体外连接这两个酶切片段进行定向重组,再将重组DNA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Competent Cells JM109。复苏后,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挑取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6个单菌落经证实均为阳性克隆,即sTNFR与pcDNA3·1(+)体外重组成功。结论将sTNFR cDNA成功地插入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了质粒pcDNA3·1(+)/sTN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 真核载体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2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艳 尹薇 +2 位作者 刘凡 曾小燕 谢彤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非全身型JI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0.4 mg&...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非全身型JI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0.4 mg·kg-1,每周2次,共3个月,后减为每周0.4 mg·kg-1,总疗程6个月,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治疗后1,3,6个月采用ACR Pedi 30/50/70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放射学改变,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ACR Pedi 30达标率分别为87.50%,93.75%,100.00%,ACR Pedi 50达标率分别为31.25%,65.63%,96.88%,ACR Pedi 70达标率分别为18.75%,34.38%,87.50%。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ACR Pedi 30,治疗后3,6个月ACR Pedi 30,50,70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的Poznanski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3个月治疗组的CRP、ES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放射学改变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传统药物治疗非全身型JI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单纯使用传统药物相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治疗,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炎性指标,并能减轻放射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关节炎 特发性/幼年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改变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佑文 韩晓玲 +5 位作者 江智文 刘忠豫 黄裕发 陈霞芳 张晓琼 温文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STNFR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血清STNFR(ng/ml)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5±2.01,n=29)和冠心病...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STNFR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血清STNFR(ng/ml)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5±2.01,n=29)和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99±0.62,n=23)中均较正常对照有所升高(0.93±0.29,n=61,P均<0.0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死亡时STNFR升高达正常值7.7倍(7.23±1.60,n=5),心肌缺血患者中心功能II、IV级(2.53±0.46,n=7)较I、I级者(1.73±0.50,n=16)升高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STNF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酶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