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TNFR的构建 |
徐艳
章锦才
张蕴惠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 |
吴戈
郑嵘炅
潘珂君
韩丹
鲁晓擘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
胡艳云
贾丽艳
曹小会
尹超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8 |
8
|
|
4
|
肝病患者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测定 |
白岚
袁爱力
牛杰志
黄玫
张兰兰
赖卓胜
|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5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6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55、75水平及功能意义 |
曾勉
王辉
谢灿茂
刘凌云
贺云鹏
严英硕
卢桂芳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
曹小会
贾丽艳
胡艳云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8 |
7
|
|
8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王跃如
周新
陈宇清
王裕发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9
|
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吴晴
黄群
周小寒
王建丰
周立生
|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
1996 |
3
|
|
10
|
商陆皂苷甲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α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 |
邓俐
张堂德
杜江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1
|
冠心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改变与临床意义 |
钱佑文
韩晓玲
江智文
刘忠豫
黄裕发
陈霞芳
张晓琼
温文倩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2
|
食道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测定及临床意义 |
高蕾
南清振
白岚
杨希山
姜云飞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9
|
|
13
|
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
李光宇
郑效
梅淑芹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4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
张文博
彭媛
聂红平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5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精神分裂症短期疗效的关系 |
王崴
陈策
郭丽阳
贾敏
姜文慧
李雅妹
杨小波
朱峰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6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检测分析 |
许光旭
洛若愚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7
|
风湿热患儿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变化 |
陈淳媛
杨作成
连乃文
殷萍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8
|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基本特性及生物学意义 |
白岚
姜云飞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5 |
12
|
|
19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的测定 |
喻朔
刘松茂
李玉琴
安金斗
高铁铮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20
|
检测X线照射肝癌细胞株HepG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75的临床意义 |
高蕾
陈龙华
戴九龙
南清振
白岚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