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汉光 邱明义 +3 位作者 张茂林 崔天盆 刘玉茂 邱荣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ADCC)进行检测。结果 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 ,IL 15分泌减少 ,ADCC功能下降 ,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加味四逆散治疗后 ,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加味四逆散健脾舒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肝郁脾虚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单核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冬云 侯燕明 周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4-415,共2页
为了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 (CSF)的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的基础上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不同时期 (急性期、恢复期 )的脑脊液进行sICAM -1水平... 为了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 (CSF)的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的基础上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不同时期 (急性期、恢复期 )的脑脊液进行sICAM -1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的sICAM -1水平(4.16±1.9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24±0.11ng/ml) ,P<0.001 ,且脑脊液WBC数与sICAM -1水平呈正相关 (r=0.842,P<0.001) ;sICAM -1水平与病情危重评分得分呈负相关 (r= -0.991,P<0.001)。恢复期脑脊液的sICAM -1水平(1.55±0.52ng/ml)明显低于急性期(4.16±1.98ng/ml) ,P<0.001 ,但与对照组(1.24±0.11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提示病情越重 ,脑脊液sICAM -1水平越高 ,随着病情的恢复 ,脑脊液sICAM -1水平含量逐渐降低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的sICAM -1水平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建平 瞿幼存 +2 位作者 祝文娴 张松照 陈剑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49-150,176,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与 C-反应蛋白 ( CRP)浓度之间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测定了 2 2例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及 CRP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肺癌患者...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与 C-反应蛋白 ( CRP)浓度之间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测定了 2 2例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及 CRP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2 4 0μg/ L (正常对照 95%可信区的上限为 2 38.3μg/ L )的百分率分别为 77.3%和 63.6%。治疗有效组 ,化疗后 2周 ,血清s ICAM- 1浓度与化疗前相比显著降低 ( 2 4 8.6± 4 6.7μg/ L vs 377.4± 4 8.7μg/ L ,t检验 ,P<0 .0 1) ;而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血清 s ICAM- 1浓度无显著变化 ( 32 4 .3± 12 8.1μg/ L vs330 .9±130 .4 μg/ L,t检验 ,P>0 .0 5)。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分别有 59.1%和 54.5%的肺癌患者血清CPR浓度增高。治疗有效组 ,化疗后 2周血清 CRP浓度平均值下降了 77.9% ,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血清 CRP浓度平均值无显著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血清 s ICAM- 1与 CRP浓度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0 ( P<0 .0 1)和 0 .794 ( P<0 .0 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与CRP浓度呈显著相关性 ,s ICAM- 1与 CRP浓度测定可作为疗效评估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傅睿 胡宝金 +1 位作者 郑卫民 傅颖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恢复期10例)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sVCAM-1、IL-6、IgE水平。结果:①紫癜性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均明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肾炎组、单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IgE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IL-6水平无很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紫癜性肾炎组、单纯过敏性紫癜组sVCAM-1水平随血清IL-6、IgE水平升高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8,P均<0.01)。结论:sV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可反映其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发病学 白介素-6 免疫球蛋白E IL-6 IGE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车少敏 王燕妮 +1 位作者 马爱群 高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 4 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中E -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的水平。结果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1、sVCAM - 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除sVCAM - 1外在随访时明显降低。结论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 1的水平可能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崴 张世兰 王海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水平变化及其各自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及ELISA法检测 78例肝硬化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显著高...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水平变化及其各自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及ELISA法检测 78例肝硬化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失代偿期显著高于代偿期 (均P <0 0 1) ,随Child分级的增加 ,血浆PCT、sICAM - 1水平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浆PCT水平与血清TBil水平呈正相关 ,与PTa呈负相关 ,与血清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血浆sICAM - 1水平与血清TBil、ALT水平呈正相关 ,与PTa呈负相关。二者血浆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降钙素原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细胞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志勇 崔若兰 张晓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n urine,uICAM-1)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 目的:研究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n urine,uICAM-1)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患者的cICAM-1水平进行检测,其中11例检测了强的松治疗前、后cICAM-1的变化;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u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微小病变肾病uICAM-1水平最高,狼疮性肾炎次之,且与尿蛋白/肌酐呈正相关;用激素治疗的11例患者uICAM-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结论:uICAM-1水平与肾脏病变类型及程度相关,似可作为判断疾病治疗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尿 u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秋明 吴元赭 +1 位作者 沙金燕 秦卫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表达水平与该病的关系。 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定量检测盆腔EM患者血清 35例、腹腔液 30例 ,对照组血清 2 6例、腹腔液 4例的s... 目的 :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表达水平与该病的关系。 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定量检测盆腔EM患者血清 35例、腹腔液 30例 ,对照组血清 2 6例、腹腔液 4例的sICAM 1水平。 结果 :①EM组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②两组腹腔液sICAM 1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盆腔EM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s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洪竹 刘金星 +3 位作者 冯忠军 曹志宸 李兵顺 汤慧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1,共2页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肝硬化(LC)患者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sICAM-1的检测采用ELISA法,并同时检测PC Ⅲ、LN、HA,以20例健康查体...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肝硬化(LC)患者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sICAM-1的检测采用ELISA法,并同时检测PC Ⅲ、LN、HA,以20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慢性乙肝、L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HA、PC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慢性乙肝、L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洪竹 刘金星 +3 位作者 曹治宸 李兵顺 汤慧华 冯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且随着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且随着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与T细胞亚群无相关性。血清sICAM - 1水平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及肝细胞坏死程度 ,不能直接影响其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E-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立东 杨文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72-2072,207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支气管哮喘 E-选择素 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水平变化 哮喘患儿 内皮细胞损伤 价值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肿瘤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建国 杨蓓蓓 朱永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目的 :为阐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水平与喉癌发展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 ,测定 4 2例 ~ 期喉癌患者和 4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s ICAM- 1水平。结果 :喉癌患者血清 s ICAM- 1(... 目的 :为阐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水平与喉癌发展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 ,测定 4 2例 ~ 期喉癌患者和 4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s ICAM- 1水平。结果 :喉癌患者血清 s ICAM- 1( 12 2 5.34± 142 .2 2μg/ L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 536.98± 36.15μg/ L ) ( P<0 .0 0 1) , ~ 期患者 s ICAM- 1水平高于 ~ 期 ( P<0 .0 5)。伴颈淋巴结转移者与肿瘤局限者无明显差别。结论 :随着病程发展 ,喉癌患者血清 s ICAM- 1水平逐渐升高 ,癌细胞呈现免疫逃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水江 闻树群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 1(s ICAM- 1)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5 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s ICAM- 1含量变化 ,并与 32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和 30例...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 1(s ICAM- 1)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5 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s ICAM- 1含量变化 ,并与 32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 s ICAM- 1含量比较。结果 :1脑梗死患者无论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其血清s ICAM- 1含量 [分别为 (766± 179) μg/ L和 (60 2± 15 5 ) μg/ L]均较两对照组 [分别为 (5 30± 77) μg/ L和 (5 2 1± 116)μg/ L]明显升高 (P<0 .0 1) ;2脑梗死急性期血清 s ICAM- 1含量与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r=0 .2 85 ,P<0 .0 5 ) ,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负相关 (r=- 0 .333,P<0 .0 5 ) ;3脑皮质梗死组与基底节区梗死组间血清 s ICAM- 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分别为 (773± 178) μg/ L和 (75 8± 183) μg/ L;4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间血清 s ICAM- 1含量差异亦无显著性 (P>0 .0 5 ) ,分别为 (774± 189) μg/ L和 (75 4± 165 ) μg/ L。结论 :ICAM- 1通过炎症性白细胞变化机制参与了脑梗死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 ;急性期时测定血清 s ICAM- 1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发作的一个指标 ;脑梗死时血清 s ICAM- 1的浓度变化与病灶部位和有无高血压关系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诊断 细胞粘附分子-1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春华 李尚珠 +3 位作者 徐秀强 李君凡 李军 钱冠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18,237,共2页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水平以及同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VCAM - 1水平 ,同时检测其它免疫学指标。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sVCAM - 1水平高于...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水平以及同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VCAM - 1水平 ,同时检测其它免疫学指标。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sVCAM - 1水平高于稳定期和健康人 ,抗双链DNA抗体 (抗ds-DNA抗体 )阳性者或伴狼疮性肾炎病人更高 ;sVCAM - 1水平与血沉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sVCAM - 1可以作为SLE活动和严重程度的血清学参数 ,SLE发病可能与自身抗体ds -DNA使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类固醇激素与肺结核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颖乔 李燕 徐旭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健康者、PTB患者的血浆sTREM-1水平,并分析血浆s TREM-1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干扰素(IFN)-γ、红细胞沉降率(ESR)、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DHEA)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转录物(IL-6、IFN-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B患者中sTREM-1、CRP、ESR、IL-6、IFN-γ、皮质醇、皮质醇/DHEA显著升高(P<0.05),而DHEA显著降低(P<0.05)。且重度PTB组sTREM-1、ESR水平高于轻、中度PTB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所有患者中,s TREM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只有在重度PTB患者中,sTREM-1与皮质醇/DHE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DHE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sTREM-1水平较高可能是导致PTB患者晚期疾病特有的免疫内分泌失衡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肺结核 重度肺结核 免疫内分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欣 张明威 张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4-285,共2页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测定56例A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CAM-1和IL-6水平。结果显示,AP患者血清SICAM-1、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测定56例A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CAM-1和IL-6水平。结果显示,AP患者血清SICAM-1、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重症AP组患者血清SICAM-1、IL-6水平明显高于轻症AP组(P均<0.01)。提示SICAM-1、IL-6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水平变化与AP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细胞粘附分子-1 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3-154,共2页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与尖锐湿疣的关系,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77例尖锐湿疣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sICAM-1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表明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外...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与尖锐湿疣的关系,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77例尖锐湿疣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sICAM-1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表明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外周血sICAM-1浓度异常变化,sICAM-1表达增加可能与尖锐湿疣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SICAM-1 浓度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诗品 于杰 彭红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细胞粘附分子-1 干扰素类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透明质酸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魏丽晶 徐伟 +1 位作者 魏丽琴 牛春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透明质酸 (HA)与肝硬化及肝损害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肝炎肝硬化活动性、静止性患者血清ICAM - 1。用RIA法测定正常人、肝硬化各期患者血清HA。 1 肝硬化组血清ICAM - 1和HA均...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透明质酸 (HA)与肝硬化及肝损害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肝炎肝硬化活动性、静止性患者血清ICAM - 1。用RIA法测定正常人、肝硬化各期患者血清HA。 1 肝硬化组血清ICAM - 1和HA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2 两组肝硬化患者中sICAM - 1、HA血清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病情越重、血清ICAM - 1和HA水平越高。两者与血清ALT、AST、总胆红素 (TBil)、γ -转肽酶 (GGT)、球蛋白 (G)呈显著正相关 ,与血清胆碱酯酶 (ChE)、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肝硬化患者sICA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透明质酸 肝硬化 RI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慢性肾衰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郭志勇 崔若兰 +1 位作者 袁伟杰 张晓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