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淑娜 姜综敏 +6 位作者 孟炜 江峰 顾伟鸣 胡伟忠 付朝伟 许爱娥 赖声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97例SLE患者和200例对照在启动子区-1722T〉C和-318C〉T位点的多态性。结果SLE患者组-1722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患者中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4,95%CI1.34-2.80,P=0.000);而在-318C〉T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5),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频率分布不同(χ2=12.64,P=0.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T-C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频率(P=0.001)而C-C单倍型频率较低(P=0.002)。结论CTLA-4基因-1722T〉C位点多态与SLE易感性有关。虽然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318C〉T位点多态与SLE发病相关,但发现T-C单倍型为SLE易感单倍型,而C-C单倍型为其保护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型与中国南方人群Graves'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斌 郝李敏 +2 位作者 严晋华 李延兵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确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析广东地区...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确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析广东地区汉族人Graves′病患者(GD组)120例及123名正常人(对照组)CTLA-4基因多态性。并把GD患者按性别、家族史、TRAb、突眼等分别分两亚组后分析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为0.704,对照组为0.679,A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为0.296,对照组为0.321,基因型频率GG在GD组为0.483,对照组为0.447,AA在GD组为0.089,对照组为0.075,二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在GD组,按性别、家族史、TRAb及突眼进行分亚组后分析,CTLA-4基因A49G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也没有表现出差异(P值均>0.05)。【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南方汉族人Graves′病的主要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 Graves’病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IL-1β、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CTLA-4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宇晶 赵明明 +4 位作者 刘炎炎 赵红丽 孔德胜 张颖 洪珞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 目的探讨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54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β、IL-6及vWF水平、CD28和CTLA-4阳性细胞百分率、外周血CEC数目,分析血清IL-1β、IL-6、CD28及CTLA-4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IL-1β、IL-6、CTLA-4、CEC及vW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CD2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CEC和vWF水平与IL-1β、IL-6及CTLA-4水平均呈线性正相关(P_均<0.05),与CD28水平均呈线性负相关(P_均<0.05)。结论血清IL-1β、IL-6、CTLA-4、CD28、CEC及vWF可能参与了重型血友病A的发病过程,IL-1β、IL-6、CTLA-4、CEC及vWF促进重型血友病A的发生发展,而CD28抑制重型血友病A的发生发展,检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白介素- 白介素-6 CD28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芳 黄翠丽 +4 位作者 林有坤 罗彦彦 温斯健 刘慧 黄小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B7阻断剂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个月龄大小雌性B6.MRL-Faslpr/J... 目的:初步探讨B7阻断剂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个月龄大小雌性B6.MRL-Faslpr/J狼疮小鼠16只,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静脉注射CTLA-4Ig及等量PBS,检测小鼠干预前后24 h尿蛋白、ANA抗体、ds-DNA抗体及干预结束2周后血清IL-17A、脾脏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末次干预2周后Ⅰ组的24 h尿蛋白、血清ANA及ds-DNA较Ⅱ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干预2周后Ⅰ组血清中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均较Ⅱ组低,而脾脏的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LA4-Ig具有减轻B6.MRL-Faslpr/J狼疮鼠狼疮样病征的作用;上调Treg细胞、下调Th17细胞可能是CTLA-4Ig减轻B6.MRL-Faslpr/J狼疮鼠狼疮样病征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6.MRL-Faslpr/J狼疮小鼠 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th17细胞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CTLA-4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子 被引量:8
5
作者 吴立波 姜怡 +4 位作者 姜维洁 李和根 许玲 田建辉 刘苓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的表达,探讨其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的表达,探讨其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集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经病理证实的58例晚期NSCLC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运用ELISA法检测血中sCTLA-4含量,通过电话随访或上海市疾控中心获得患者生存期数据,分析sCTLA-4表达与NSCLC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sCTLA-4表达率高于正常人(70.7% vs 6.7%, χ2=32.44,P〈0.01),外周血sCTLA-4增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较短(41.63个月vs 31.57个月, χ2=7.765,P〈0.01),死亡风险高于其他患者(RR=305, χ2=8.01, P〈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sCTLA-4高表达,sCTLA-4可能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逃逸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融合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永芬 韩波 +3 位作者 伊迎春 张仪 路康 孙士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病死率、心肌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和心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 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2...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病死率、心肌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和心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 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2~16 g,随机分为CTLA-4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CTLA-4Ig组、病毒组和IgG组小鼠腹腔注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3/L的CVB3 0.15 ml,正常对照组小鼠接种0.15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CTLA-4Ig组、IgG组小鼠于接种病毒后6、72 h分别注射CTLA-4Ig(0.1 mg/kg)及IgG(0.1 mg/kg)。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组织病理积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分子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Foxp3+Tregs所占浸润细胞数的百分率。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较,CTLA-4Ig组小鼠病死率降低(80%比50%,P<0.05),心肌组织病理积分下降(1.78±1.05比1.00±0.72,P<0.05),心肌CVB3 mRNA表达减少(3.48±2.89比0.81±1.06,P<0.05);CTLA-4I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Foxp3+Tregs所占浸润细胞数的百分率较病毒组明显增加(9.22±2.28)%比(5.42±1.59)%,(P<0.05)。结论 CTLA-4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病毒复制及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Tregs比、抑制T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rhG-CSF刺激对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黏附和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莎莎 谷振阳 +5 位作者 李猛 赵小利 罗澜 管立勋 王莉莉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02-1706,共5页
T淋巴细胞黏附和极化过程的完成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其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结合。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对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的黏附和极化的影响。采集1... T淋巴细胞黏附和极化过程的完成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其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结合。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对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的黏附和极化的影响。采集12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使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CD4+T细胞,加入rh G-CSF体外培养24 h,检测CD4+T细胞接受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和ICAM-1信号刺激后细胞的黏附和极化的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体外rh G-CSF作用后的健康志愿者)CD4+T细胞的黏附比例为(61.9±5.9)%,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为(68.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外rh G-CSF作用后的健康志愿者)CD4+T细胞的极化比例为(24.3±4.3)%,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为(47.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rh G-CSF能抑制健康者外周血CD4+T细胞黏附和极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CD4^+t细胞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 细胞黏附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眼病与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光明 沈飞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07例Graves病患者(其中伴突眼50例,不伴眼病57例)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07例Graves病患者(其中伴突眼50例,不伴眼病57例)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眼病的关系;并分析眼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无眼病组(GH组)与伴突眼组(GO组)相比,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的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低TgAb可能是Graves病患者伴发突眼的危险因素(P<0.05),而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清TPOAb水平相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是Graves眼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低TgAb促进Graves眼病的发生;而Graves眼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TPOAb水平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多态现象 遗传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江南地区汉族人群SLE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齐媛媛 杨晓惠 +6 位作者 孔令杰 高淑娜 江峰 付朝伟 王宝涛 许爱娥 孟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按临床表型和基因型、...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按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单倍型对120例女性SLE病人分组,分析基因与表型的相关性。结果-1722T〉C位点-3、18C〉T位点及单倍型与SLE各器官损害无关(P〉0.05)。在抗SSA抗体阳性患者中,-1722T〉C位点TT基因型的频率升高(P=0.020,OR=5.26,95%CI:1.30~21.32)。抗RNP抗体阳性患者中,-318C〉T位点CT与TT合并基因型的频率降低(P=0.016,OR=0.16,95%CI:0.04~0.71)。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P〈0.05),且在抗SSA抗体阳性患者中,T-C单倍型频率升高(P=0.014,OR=1.90,95%CI:1.14~3.18),C-C单倍型频率降低(P=0.028,OR=0.55,95%CI:0.32~0.94);而在抗RNP抗体阳性患者中,T-T单倍型频率降低(P=0.029,OR=0.20,95%CI:0.05~0.85)。结论在江南地区汉族人群中,CTLA-4基因-1722T〉C位点与抗SSA抗体的产生相关,-318C〉T位点与抗RNP抗体的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亿平 陈成 +3 位作者 王东 吕勇 任克军 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7-1490,1496,共5页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除不合格3只,共36只大鼠成功建立MsPG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2只。参地颗粒组给予0. 4 g/(100 g·d)灌胃,缬沙坦组给予1. 03 mg/(100 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温水灌胃。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IL-6、干扰素-γ(IFN-γ)、CTLA-4、B7-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低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肾组织病理示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模型组轻,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FN-γ、B7-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IL-6、IFN-γ、B7-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结论: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机理可能与抑制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B7-1 细胞因子 参地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力 鲁继荣 靳英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和吉林长春地区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以便为哮喘的诊治提供新线索。方法随机选取90例哮喘患儿及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组,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和吉林长春地区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以便为哮喘的诊治提供新线索。方法随机选取90例哮喘患儿及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组,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哮喘组和对照组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基因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结果CTLA-4启动子-318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血清总IgE水平哮喘组(M=308.92 IU/ml,Q=254.75)高于正常对照组(M=36.66 IU/ml,Q=33.57),P<0.01;哮喘组中基因型为野生型(CC型,M=375.86 IU/ml,Q=139.95),高于突变型(TT型+CT型,M=141.25 IU/ml,Q=47.73),P<0.01。结论CTLA-4启动子-318(C/T)存在基因多态性,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引起血清总IgE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IGE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差异表达基因CTLA-4、IL-10和IL-17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郝健亨 陈浩 +5 位作者 高艳 徐慧超 高玉亭 苗宇船 郝慧琴 刘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选用Agilent-085631芯片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并观察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探讨SS-d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0... 目的·选用Agilent-085631芯片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并观察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探讨SS-d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0只,分为芯片组(n=8)和SS-d治疗机制组(n=32)。芯片组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每组n=4),12 h后处死,进行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采用q RT-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SS-d治疗机制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处理同芯片组)、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参照文献及预实验结果,分别按2.5和5.0 mg/kg剂量腹腔注射SS-d,8 h后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每组n=8)。12 h后收集小鼠静脉血及肝脏总蛋白、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7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CTLA)-4蛋白的表达量,q RT-PCR技术检测IL-10、IL-17和CTLA-4 m RNA表达量。结果·共筛查差异表达基因11 512个(上调5 189个,下调6 323个),与138条信号通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L-10、IL-17及CTLA-4的q 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GPT、GOT含量升高;IL-17 m RNA表达量升高,IL-10 mRNA和CTLA-4 mRNA表达量降低;血清IL-17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降低,肝组织CTLA-4蛋白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PT、GOT含量降低;IL-17 mRNA表达量降低,IL-10 mRNA和CTLA-4 mRNA表达量升高;血清IL-17含量降低,血清IL-10含量升高,肝组织CTLA-4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多条信号通路参与AIH的发病,而SS-d可通过调节IL-10、CTLA-4、IL-17的表达,改善AIH小鼠肝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柴胡皂苷-D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信号通路和CTLA-4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倩丽 吕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显著推动了肿瘤学的发展。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的免疫治疗药物已成为生物制药和肿瘤治... 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显著推动了肿瘤学的发展。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的免疫治疗药物已成为生物制药和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PD-1信号通路和CTLA-4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PD-1信号通路和CTLA-4在眼生理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此类免疫抑制剂后出现的眼部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分子-1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 自身免疫性眼病 代谢病相关眼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露 粘烨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5-753,共9页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基于Treg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包括过继输注Treg、体内扩增Treg和利用抗原特异性Treg。本文对Treg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实验最新研究进展及国内外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的Treg临床实践进行综述,并对Treg治疗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进行展望,旨在揭示Treg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探讨Treg治疗策略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treg) 器官移植 细胞疗法 细胞介素-2 嵌合抗原受体(CAR)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体外对CTLA⁃4介导的肺癌免疫逃逸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姜怡 蔡雨晴 +3 位作者 张朋 沈丽萍 刘苓霜 刘嘉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73-217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在体外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下调膜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mCTLA⁃4)和可溶性CTLA⁃4(sCTLA⁃4)、提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与抗CTLA⁃4单抗联用的...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在体外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下调膜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mCTLA⁃4)和可溶性CTLA⁃4(sCTLA⁃4)、提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与抗CTLA⁃4单抗联用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Lewis肺癌细胞体外接触式共培养24 h,益气养阴解毒方、黄芪甲苷及抗CTLA⁃4单抗的给药浓度分别为500、50、5μg/mL,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甲苷组(单体组)、益气养阴解毒方组(复方组)、抗CTLA⁃4单抗组(单抗组)、黄芪甲苷+抗CTLA⁃4单抗组(单体+单抗组)、益气养阴解毒方+抗CTLA⁃4单抗组(复方+单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mCTLA⁃4及CD8^(+)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sCTLA⁃4的水平,CCK⁃8法检测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体组、复方组、单抗组、单体+单抗组和复方+单抗组均可下调mCTLA⁃4及sCTLA⁃4的表达(P<0.01),提高CD8^(+)T细胞水平(P<0.05),降低Lewis肺癌细胞的存活率(P<0.01),与抗CTLA⁃4单抗联合给药作用更优(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通过下调mCTLA⁃4及sCTLA⁃4表达提高抗肺癌免疫应答、逆转CTLA⁃4介导的肺癌免疫逃逸,与抗CTLA⁃4单抗联合给药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解毒方 黄芪甲苷 共培养体系 肺癌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静 焦周阳 +5 位作者 李瑞珍 罗强 刘玉峰 安金斗 王怀立 李振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7-573,58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18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中T淋巴细胞毒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多态性(A49G)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 目的系统评价18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中T淋巴细胞毒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多态性(A49G)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Highwire Press、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截止到2015年12月。根据Cochran Q检验为基础的异质性分析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借助R-2.7.1软件汇总数据,并选择OR值及其95%CI作为该关联性分析的评估指标,同时采用Egger’s法和Begg’s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估计。结果根据统一的纳入和剔除标准,共纳入16篇文献(包含17个研究数据),其中儿童1型糖尿病者3 202例,对照组4 348例。多种遗传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TLA4rs231775位点错义突变能够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等位基因分析:OR=1.33,95%CI:1.16-1.53,P〈0.01;加性模型:OR=1.89,95%CI:1.39-2.56,P〈0.01;隐性模型:OR=1.53,95%CI:1.23-1.90,P〈0.01;显性模型:OR=1.41,95%CI:1.17-1.70,P〈0.01)。提示CTLA4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亚组分析显示研究规模超过300例以上者,CTLA4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结论大样本数据证实CTLA4rs231775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G等位基因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危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1型糖尿病 儿童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黄振平 丁莉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进行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临床观察两组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iDC注射后,脾脏中CD4+CD28+ 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而CD4+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iDC经尾静脉注射后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P<0.01)。结论iDC可诱导CD80/CD86-CTLA-4抑制型共刺激信号替代CD80/CD86-CD28信号通路,从而阻断协同刺激信号的传递及T细胞的活化,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D28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曲通 周雪萌 +3 位作者 刘海石 赵曙 张悦 张清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922-926,共5页
免疫检查点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分子,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从而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拮抗免疫检查点蛋白,促进T细胞活化,... 免疫检查点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分子,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从而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拮抗免疫检查点蛋白,促进T细胞活化,进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淋巴瘤的治疗领域,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检查点抑制剂亦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主要总结免疫检查点蛋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生物学活性,并介绍相应抗体药物在淋巴瘤研究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免疫检查点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一贺(综述) 王虹剑(审校) +1 位作者 宋卫华(审校) 窦克非(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8-520,共3页
针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已成为越来越多肿瘤的标准治疗。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毒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虽然不足... 针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已成为越来越多肿瘤的标准治疗。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毒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虽然不足1%,但有可能相对更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因此不断受到关注。本文将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着重阐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脏毒性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诊断与管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华雨薇 赵林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798-806,共9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亦不断被报道并逐渐引发关注。肝毒性是其中较常发生且具有一定致死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早识别、诊断并对其进行恰当管理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临床...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亦不断被报道并逐渐引发关注。肝毒性是其中较常发生且具有一定致死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早识别、诊断并对其进行恰当管理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均对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管理发布了指导性建议,但在肝毒性分级、激素使用剂量、激素治疗无效的后线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再挑战方面,仍存有较多争议和商榷空间。此外,早期识别肝毒性的发生、发现兼具灵敏度和特异度的预测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