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激酶-1 糖基化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慧敏 钱茂华 高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It-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突发性耳聋组),根据纯音测听检查...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It-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突发性耳聋组),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将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下降型40例、高频下降型25例、平坦下降型16例和全耳聋型12例。将治疗1个月后耳闷、耳堵、耳鸣症状减轻且听力基本恢复的患者设置为预后良好组;其他为预后不良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健康组。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sFlt-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sFlt-1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sFl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sFlt-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有睡眠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史、sFlt-1为影响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为保护因素(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sFlt-1水平呈负相关(r=-0.518,P<0.05)。不同听力下降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耳聋型;血清sFlt-1水平比较,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耳聋型(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sFlt-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脂联素、sFlt-1两者联合诊断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18,优于血清脂联素、sFlt-1各自单独诊断(Z两者联合-脂联素=2.555、Z两者联合sFlt-1=2.279,P=0.011、P=0.023)。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sFlt-1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评估该疾病预后情况的生物学指标,两者联合诊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脂联素 可溶性fms激酶1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C1-TEN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FLT3-ITD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满生 赖旭旺 +1 位作者 邓晓玲 曾艳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5-6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米朵妥林作用于AML细胞系HL-60细胞、MV4-11细胞,采用MTT实验评价AML细胞对TKI的敏感性;TKI对AML细胞FLT3活化作用及对C1-TEN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WB)分析;CCK-8实验分析C1-TEN抑制对AML细胞活性的影响;WB、流式(FACS)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比FLT3野生型(FLT3-WT)HL-60细胞,FLT3-ITD突变MV4-11细胞对TKI显著敏感(P<0.05)。WB结果显示,经TKI作用后MV4-11细胞的酪氨酸激酶FLT3活化较HL-60细胞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KI处理组MV4-11细胞C1-TEN表达显著下降,而HL-60细胞的变化不明显。C1-TEN抑制剂DHTS作用后,MV4-11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DHTS与TKI具有协同抑制作用。WB、FACS结果显示,DHTS处理组MV4-11细胞凋亡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AML细胞C1-TEN表达情况,揭示FLT3-ITD能上调AML细胞C1-TEN表达,而抑制C1-TEN可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杀伤FLT3-ITD突变的AML细胞,因此提示该蛋白磷酸酶可能是FLT3-ITD下游分子,有望成为AML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fms激酶3(FLT3) 中间串联重复突变(ITD) 含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酶(C1-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FAK mRNA在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莉 赵召霞 +3 位作者 侯军良 刘玉珍 姜惠卿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24-826,83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黏着斑激酶(FA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肝组织病理对肝纤...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黏着斑激酶(FA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肝组织病理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荧光定量PCR检测CB1 mRNA和FAK mRNA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B1 mRNA和FA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CB1 mRNA和FAK mRNA含量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1 mRNA的含量不但与肝纤维化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47),而且与肝组织中FAK mRNA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r=0.907),P值均<0.01。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Fβ1的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中CB1 mRNA的含量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2,P<0.01)。结论 CB1可能通过激活FAK,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并分泌大量TGFβ1,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大麻酚 CB1 黏着斑蛋白激酶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Flt-1基因转移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敏 吴强 +3 位作者 贾丽丽 宋蓓雯 陆斌 杜新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4只C57/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将其中2组小鼠于生后第7天开始置于体积分数75%氧环境中,5d后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以建立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 目的研究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4只C57/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将其中2组小鼠于生后第7天开始置于体积分数75%氧环境中,5d后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以建立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于17d时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μLlenti-GFP和携带sFlt-1基因片段的重组慢病毒,设为模型对照组和lenti.sFlt-1组,18只正常空气环境中生长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1μL磷酸盐缓冲液,设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小鼠眼球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心脏荧光素灌注视网膜铺片法观察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KDR/Flk-1)的表达变化。结果经RT-PCR扩增的靶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相吻合。感染后的人RPE细胞能够表达sFlt-1蛋白。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内界膜平整,模型对照组小鼠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目为(47.26±6.76),而lenti.sFlt-1组为(5.21±1.9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铺片可见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表现。慢病毒携带的sFlt-1基因片段转移至模型小鼠视网膜后,发现突入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样改变、新生血管等荧光素渗漏表现亦明显减少;同时lenti.sFlt-1组VEGF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仍呈现强阳性染色,无明显变化,而KDR/Flk-1的阳性染色显著减少。结论慢病毒介导sFlt-1基因转移能显著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视网膜新生血管 可溶性fms激酶-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g、sFlt-1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云霞 孙丽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内皮因子(s Eng)与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 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及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实验组30例[子痫前期中孕组8例(采血时未发病),子痫前期晚孕组22例],对照组40例(正常妊娠中、晚孕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 目的:探讨可溶性内皮因子(s Eng)与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 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及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实验组30例[子痫前期中孕组8例(采血时未发病),子痫前期晚孕组22例],对照组40例(正常妊娠中、晚孕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孕妇血清s Eng与s Flt-1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中孕组血清s Eng、s Fl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中孕组(P<0.05);子痫前期晚孕组血清s Eng、s Fl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晚孕组(P<0.05);子痫前期组血清s Eng表达量与s Flt-1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 Eng、s Flt-1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清s Eng和s Flt-1可望成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血清s Eng和s Flt在促进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内皮因子 可溶性fms激酶-1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A2受体及其配子ephrinA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瓮杰慧 方艳伟 +2 位作者 邱文娜 张丽元 焦保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7-589,共3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的表达、功能及其在肿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受肿瘤细胞种类和微环境的影响,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及相关细胞信号转导,产生相应的生物学行为...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的表达、功能及其在肿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受肿瘤细胞种类和微环境的影响,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及相关细胞信号转导,产生相应的生物学行为。EphA2、ephrinA1系统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蛋白激酶 受体 EphA2 配体 ephrin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ephrinA1与人脑胶质瘤发生的关系及靶向治疗潜能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俊青 安聪娟 方艳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86-488,共3页
恶性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同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受体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的表达功能与肿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受肿瘤细胞种类和微环境的影响,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及相关细胞信号转导... 恶性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同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受体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的表达功能与肿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受肿瘤细胞种类和微环境的影响,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及相关细胞信号转导,产生相应的生物学行为。EphA2、ephrinA1系统有望成为恶性脑胶质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蛋白激酶 受体EphA2 配体ephrin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不同海拔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艾芳 董旭东 +3 位作者 周凤仙 赵飞飞 陆秦楠 杨祥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不同海拔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24例...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不同海拔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24例汉族孕妇(低海拔组),其中PE孕妇61例,正常足月孕妇63例,同期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22例汉族孕妇(高海拔组),其中PE孕妇61例,正常足月孕妇61例,提取外周血DNA,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sFlt-1基因的rs4769613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长期生活及居住在云南高原环境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孕妇存在sFlt-1基因rs4769613位点多态性。(2)高海拔地区PE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18.03%(11/61)、29.51%(18/61)、52.46%(32/61);高海拔地区对照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34.43%(21/61)、21.31%(13/61)、44.26%(27/61);低海拔地区PE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13.11%(8/61)、27.87%(17/61)、59.02%(36/61);低海拔地区对照组TT、CC、TC基因型分别占30.16%(19/63)、25.40%(16/63)、44.44%(28/63)。(3)高海拔地区,PE组TT基因型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18.03%vs.34.43%,P=0.039,OR=0.419,95%CI=0.181~0.970);但高海拔地区PE组CC、CT基因型相较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地区,PE组TT基因型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13.11%vs.30.16%,P=0.021,OR=0.349,95%CI=0.139~0.875),但低海拔地区PE组CC、CT基因型相较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高海拔地区PE组与低海拔地区PE组之间、高海拔地区对照组与低海拔地区对照组之间,TT、TC、CC基因型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sFlt-1基因SNP rs4769613 C>T可能与云南高原地区孕妇PE发病有关;sFlt-1基因中TT基因型可能是云南高原地区孕妇PE的保护因素;同样处于云南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海拔地区的PE孕妇之间及正常孕妇之间s Flt-1基因的rs4769613位点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fms激酶1 抗血管生成因子 单核苷多态性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1基因表达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东芬 朱丽霞 +1 位作者 王云贵 叶琇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肾母细胞瘤1(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WT1表达及其在核仁磷酸蛋白1(NPM1)或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不同突变状态下与AML患者疗效和生存的相关性,评估其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肾母细胞瘤1(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WT1表达及其在核仁磷酸蛋白1(NPM1)或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不同突变状态下与AML患者疗效和生存的相关性,评估其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67例初发AML患者(除外M3亚型)为研究对象,根据初诊时WT1表达水平分为WT1高表达组和WT1低表达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患者生存分析以明确WT1表达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特别是在NPM1或FLT3-ITD不同突变状态AML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WT1高表达组12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83例(65.9%),低表达组41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9例(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T1高表达组2年总存活率低于WT1低表达组(46.1%和75.2%,P<0.05),2年无病存活率也低于WT1低表达组(43.5%和68.5%,P<0.05)。诱导化疗前后WT1表达量下降≥1 log患者总反应率和2年总存活率优于下降<1 log患者(均P<0.05),但两者2年无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M1野生型患者中,WT1高表达组总反应率、2年总存活率较WT1低表达组低(均P<0.05);FLT3-ITD野生型患者中,WT1高表达组总反应率、2年总存活率和2年无病存活率均较WT1低表达组低(均P<0.05);而NPM1或FLT3-ITD突变患者中,不同WT1表达水平组疗效及生存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发AML患者中WT1基因过表达提示预后不良;诱导治疗后WT1表达量下降≥1 log的患者预后优于下降<1 log的患者;初诊WT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作为NPM1或FLT3-ITD野生型AML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病理学 基因 肾母细胞瘤 磷蛋白/遗传学 核蛋白质/遗传学 蛋白激酶/遗传学 fms激酶3/遗传学 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中力 李浪 +1 位作者 桂春 杨华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g-1处理组和Ang-2处理组,与HCMEC共孵育24h,收集细胞和培养液,用蛋白印迹法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NRG-1蛋白表达和NRG-1β分泌。蛋白印迹法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ErbB3和ErbB4)蛋白表达。结果ErbB2、ErbB3和ErbB4均表达于HCMEC。与正常组比较,VEGF处理组和Ang-1处理组NRG-1[(1.44±0.05)、(1.18±0.04)vs(1.05±0.06)]表达和NRG-1β[(534.07±6.89)ng/L、(505.19±22.82)ng/L vs(380.71±14.96)ng/L]分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2处理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显著降低(P〈0.05)。结论VEGF和Ang-1显著增加HCMEC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Ang-2显著减少HCMEC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神经调节蛋白1 受体蛋白质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d-miR-146a在LCDV-cn感染中的差异表达及其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海浩 黄鉴涛 +3 位作者 马嘉霖 杨硕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1,共11页
【目的】在鱼淋巴囊肿中国病毒株(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系(GCO)过程中,分析cid-miR-146a的表达特性,探索cid-miR-146a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颈环RT-PCR方法,从LCDV-cn感染的GCO细胞中获得cidmiR-146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用... 【目的】在鱼淋巴囊肿中国病毒株(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系(GCO)过程中,分析cid-miR-146a的表达特性,探索cid-miR-146a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颈环RT-PCR方法,从LCDV-cn感染的GCO细胞中获得cidmiR-146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用定量PCR方法获取cid-miR-146a的表达变化;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双荧光素酶系统验证cid-miR-146a的靶基因;转染cid-miR-146a mimic和cid-miR-146a inhibitor对cid-miR-146a进行上调和下调,用定量PCR检测cid-miR-146a、靶基因Flt1和LCDV-cn mcp基因在GCO中的表达。【结果】LCDV-cn感染GCO后3~6 d细胞聚集形成“疤痕”,之后细胞逐渐脱落、裂解,呈现空洞。cid-miR-146a的长度为23 bp,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146a的表达先上升(72 h前)后下降(72 h后)。用不同生物信息学方法共同预测到cid-miR-146a的靶基因为Flt1,在双荧光素酶系统验证实验中,cid-miR-146a靶向Flt1重组载体后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证实Flt1为cid-miR-146a的靶基因。对cid-miR-146a进行上调下调后,GCO中cid-miR-146a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cid-miR-146a上调后,靶基因Flt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LCDV-cn mcp基因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在cid-miR-146a下调后,靶基因Flt1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LCDV-cn mcp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PE的变化与cid-miR-146a的表达变化时间点呈正相关。cid-miR-146a负调控其靶基因Flt1的表达,并对LCDV-cn的复制起着正调控作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说明cid-miR-146a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与免疫和肿瘤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系 草鱼miR-146a fms相关激酶1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中力 李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NRG-1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ErbB2、ErbB3和ErbB4)介导生物学效应。NRG-1/ErbB信号传导是一条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治疗慢性... 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NRG-1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ErbB2、ErbB3和ErbB4)介导生物学效应。NRG-1/ErbB信号传导是一条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起到一定效果。目前研究表明,NRG-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将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调节蛋白1 受体蛋白质激酶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可增强奎扎替尼对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向抑制作用
14
作者 高宇昂 张倩钰 +5 位作者 李欣 王绅宇 李芨慧 薛阳 李长燕 宁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人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多巴酚丁胺单药或者联合奎扎替尼治疗该型AML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FLT3-ITD突变AML细胞系MOLM13及MV4-11,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处理组、奎...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人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多巴酚丁胺单药或者联合奎扎替尼治疗该型AML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FLT3-ITD突变AML细胞系MOLM13及MV4-11,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处理组、奎扎替尼处理组、多巴酚丁胺联合奎扎替尼处理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YAP1蛋白的表达。结果:多巴酚丁胺和奎扎替尼均可抑制FLT3-ITD突变型AML细胞系MOLM13、MV4-11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多巴酚丁胺组FLT3-ITD突变AML细胞的ROS水平显著上升(P<0.01),凋亡率增加(P<0.05),其YAP1蛋白的表达减少(P<0.05);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奎扎替尼联合多巴酚丁胺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上升(P<0.01),YAP1表达减少(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单药可抑制FLT3-ITD突变型AML细胞的增殖,引起其凋亡,且联合奎扎替尼可增强对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靶向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该型AML细胞YAP1蛋白的表达,提高ROS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ms激酶3 多巴酚丁胺 Y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因子在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珍珍 穆荣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以广泛的母体血管内皮损伤为特征。胎盘抗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改变与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关,可致内皮损伤,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子痫前期的多脏器病变。目前的抗血管生成因子有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以广泛的母体血管内皮损伤为特征。胎盘抗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改变与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关,可致内皮损伤,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子痫前期的多脏器病变。目前的抗血管生成因子有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和可溶性CD105淋巴细胞抗原(sEng),两者在其调节因子包括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作用下,以及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抗血管生成因子平衡失调的情况下,sFlt1和sEng可在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凸显前几周就发生改变,血清中表达增加。因此,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生物学标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且恢复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也是治疗子痫前期的新思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抗血管生成因子 可溶性fms-样激酶受体-1 可溶性CD105淋巴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清指标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事件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雅 苏文刚 李春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8-92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99(miR-499)、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小板微颗粒(PM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99(miR-499)、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小板微颗粒(PM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106例,根据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发生MACE情况分为MACE组21例和对照组85例。比较2组PCI术前、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及TIMI血流分级,分析各血清指标与TIMI血流分级的相关性,评价各血清指标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MACE组发病至入院时间、Gensini评分、Killip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PCI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明显低于PCI术前(P<0.01);MACE组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CE组PCI术前、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呈负相关(r=-0.510,r=-0.558,r=-0.486,P<0.01;r=-0.603,r=-0.572,r=-0.61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联合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高于miR-499、sFlt-1、PMP单一指标预测。结论 血清miR-499、sFlt-1、PMP可作为预测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MACE的重要指标,PCI术后即刻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测 微小RNA-499 可溶性fms激酶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