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七节 海水中的可溶性硅酸盐
1
作者
杨嘉东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4期413-417,共5页
与硝酸盐一样,可溶性硅酸盐亦为本调查中计划外选测项目,共作了3航次(1981年6,9和10月)的大面观测及3站次的周日连续观测(其中128站两次,分别在1981年6月25—26日和10月22—23日观测;146站一次,在1981年9月25—26日观测)。从测得的结果...
与硝酸盐一样,可溶性硅酸盐亦为本调查中计划外选测项目,共作了3航次(1981年6,9和10月)的大面观测及3站次的周日连续观测(其中128站两次,分别在1981年6月25—26日和10月22—23日观测;146站一次,在1981年9月25—26日观测)。从测得的结果看,本调查区可溶性硅酸盐含量的变化范围和日较差值都很大,分别在0.30—212μmol SiO32-Si/L(以下用μmol/L表示)和3.7-92.9μmol/L之间,并随海区及观测时间而有很大变化。平面上,硅酸盐含量大致呈Ⅲ区高((■)=58.8μmol/L),Ⅰ区低((■)=23.3μmol/L),Ⅱ区居中((■)=42.9μmol/L)的分布状态。Ⅲ区SiO32-Si含量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趋势,与盐度、碱度的分布趋势相反,与硝酸盐的相似。在01和02断面上硅酸盐浓度的等值线少,大致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硅酸盐
平面分布
周日变化
海水
湾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溶性硅磷酸盐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新强
李佰广
赵劲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报道了用可溶性硅磷酸盐替代NaOH构成的可用于大庆油田的三元及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能的室内研究结果,实验温度45℃。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可溶盐的化学结构及作用原理。该可溶盐商品有缓蚀阻垢作用。由4~12g/L该可溶盐、1~4g/L烷基苯...
报道了用可溶性硅磷酸盐替代NaOH构成的可用于大庆油田的三元及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能的室内研究结果,实验温度45℃。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可溶盐的化学结构及作用原理。该可溶盐商品有缓蚀阻垢作用。由4~12g/L该可溶盐、1~4g/L烷基苯磺酸盐、1.2g/L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之间产生超低(10-3mN/m)界面张力。分别与12/3/1.2(g/L)NaOH/表/聚三元体系及1.2(g/L)聚合物溶液相比,12/3/1.2可溶盐/表/聚三元体系和8/1.2可溶盐/聚二元体系,在0.2时人造均质岩心中的流动压差相近,流度控制能力较强,根据岩心分流率测定结果,高、中、低渗(1.2、0.6、0.2μm^2)并联岩心中调剖能力相当但耐水冲刷能力较强。在高、中、低渗并联岩心上,水驱后注入0.5PV8/3/1.2可溶盐像/聚体系的采收率增值(37%)与12/3/1.2强碱像/聚体系相当,如将可溶盐浓度提高至12g/L,则采收率增值可达40.7%。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
硅磷酸盐
可溶性
硅磷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三元体系
可溶性
磷
硅酸盐
/聚合物二元体系
复合驱油剂
流动压降
分流
驱油效率
非均质岩心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渗透结晶反应对水泥基材料孔隙率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淋淋
齐誉
+3 位作者
乔秀文
李洪玲
洪成林
但建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减少已存在于水泥基材料中孔隙,从而降低其渗透性和改善材料的耐久性,本研究采用浸泡法研究硅酸乙酯、无机铵盐、硅酸盐等对孔隙堵塞修复作用,以吸水率、力学强度和孔隙率等为考察指标,并结合微观分析与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硅酸乙酯...
为减少已存在于水泥基材料中孔隙,从而降低其渗透性和改善材料的耐久性,本研究采用浸泡法研究硅酸乙酯、无机铵盐、硅酸盐等对孔隙堵塞修复作用,以吸水率、力学强度和孔隙率等为考察指标,并结合微观分析与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硅酸乙酯和磷酸氢二铵降低了吸水率约2倍;弱碱性硅溶胶浸泡后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4.19%和17.68%,硅酸乙酯抗折抗压强度提高了14.57%和2.69%;涂刷活性物质后显著地降低10-100 nm的过渡孔和100-1000 nm的毛细孔。机理分析表明:活性物质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堵塞了孔隙,SEM表征也得到了证实。上述结果表明渗透结晶反应能够有效降低水泥基材料孔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结晶反应
孔隙
无机铵盐
硅酸
乙酯
可溶性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锌精矿沸腾焙烧过程中SiO_2的行为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利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物理化学原理,阐述了锌精矿中SiO_2的赋存状态及各种焙烧参数对可溶性硅酸盐形成的影响;通过对几种熔砂粘结块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有关反应的热力学计算,探讨了锌精矿沸腾焙烧过程结炉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锌精矿
沸腾焙烧
可溶性硅酸盐
粘结块
炼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化改性微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镍离子
被引量:
1
5
作者
孟越
陈新富
+3 位作者
张旭
郑明霞
虞敏达
胡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74-2880,共7页
以可溶性硅酸盐为前驱体,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硅化改性微米零价铁(Si-mZVI^(BM)),并将其用于含镍废水处理.结果表明,硅化改性可显著提升微米零价铁的除镍效能,相比于未改性微米零价铁,镍去除率提高了8倍,且在多种实际镍污染...
以可溶性硅酸盐为前驱体,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硅化改性微米零价铁(Si-mZVI^(BM)),并将其用于含镍废水处理.结果表明,硅化改性可显著提升微米零价铁的除镍效能,相比于未改性微米零价铁,镍去除率提高了8倍,且在多种实际镍污染水体中修复效能优异.基于解析样品微观形貌、表面电负性及元素组成等特征发现,Si-mZVI^(BM)的优异除镍效能主要源于机械硅化加速微米零价铁颗粒细化;样品比表面积与分散性的提升促进了镍从溶液到材料表面的传质.同时,硅化还加速微米零价铁界面电子传输速率,促进表面吸附镍的快速还原与沉淀分离,进而实现镍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零价铁
可溶性硅酸盐
机械化学方法
Ni(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6
作者
许金树
李亮歌
《台湾海峡》
CAS
1985年第1期29-37,共9页
东山湾位于福建省的南部,即23°40′—23°57′N;117°25′—117°37′E。湾内水深介于0—31米之间(经潮流订正)。湾的西北面有漳江河水流入,年径流量约为4.675亿立方米。由于河水带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使沉积物...
东山湾位于福建省的南部,即23°40′—23°57′N;117°25′—117°37′E。湾内水深介于0—31米之间(经潮流订正)。湾的西北面有漳江河水流入,年径流量约为4.675亿立方米。由于河水带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使沉积物中有机碳和全氮的丰度较大。有关东山湾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目前报道不多。我们于1982年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52个(图1),分析了其有机碳、碳酸盐、全氮和可溶性硅酸盐的含量,探讨了各要素的主要分布特征,初步讨论了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粒径和沉积类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全氮含量
表层沉积物
沉积类型
粉砂质泥
分布特征
泥质含量
可溶性硅酸盐
泥质砂
沉积物粒度
东山湾
东山内澳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七节 海水中的可溶性硅酸盐
1
作者
杨嘉东
机构
不详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4期413-417,共5页
文摘
与硝酸盐一样,可溶性硅酸盐亦为本调查中计划外选测项目,共作了3航次(1981年6,9和10月)的大面观测及3站次的周日连续观测(其中128站两次,分别在1981年6月25—26日和10月22—23日观测;146站一次,在1981年9月25—26日观测)。从测得的结果看,本调查区可溶性硅酸盐含量的变化范围和日较差值都很大,分别在0.30—212μmol SiO32-Si/L(以下用μmol/L表示)和3.7-92.9μmol/L之间,并随海区及观测时间而有很大变化。平面上,硅酸盐含量大致呈Ⅲ区高((■)=58.8μmol/L),Ⅰ区低((■)=23.3μmol/L),Ⅱ区居中((■)=42.9μmol/L)的分布状态。Ⅲ区SiO32-Si含量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趋势,与盐度、碱度的分布趋势相反,与硝酸盐的相似。在01和02断面上硅酸盐浓度的等值线少,大致均匀分布。
关键词
可溶性硅酸盐
平面分布
周日变化
海水
湾内
分类号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溶性硅磷酸盐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新强
李佰广
赵劲毅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文摘
报道了用可溶性硅磷酸盐替代NaOH构成的可用于大庆油田的三元及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能的室内研究结果,实验温度45℃。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可溶盐的化学结构及作用原理。该可溶盐商品有缓蚀阻垢作用。由4~12g/L该可溶盐、1~4g/L烷基苯磺酸盐、1.2g/L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之间产生超低(10-3mN/m)界面张力。分别与12/3/1.2(g/L)NaOH/表/聚三元体系及1.2(g/L)聚合物溶液相比,12/3/1.2可溶盐/表/聚三元体系和8/1.2可溶盐/聚二元体系,在0.2时人造均质岩心中的流动压差相近,流度控制能力较强,根据岩心分流率测定结果,高、中、低渗(1.2、0.6、0.2μm^2)并联岩心中调剖能力相当但耐水冲刷能力较强。在高、中、低渗并联岩心上,水驱后注入0.5PV8/3/1.2可溶盐像/聚体系的采收率增值(37%)与12/3/1.2强碱像/聚体系相当,如将可溶盐浓度提高至12g/L,则采收率增值可达40.7%。表4参6。
关键词
可溶性
硅磷酸盐
可溶性
硅磷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三元体系
可溶性
磷
硅酸盐
/聚合物二元体系
复合驱油剂
流动压降
分流
驱油效率
非均质岩心
大庆油田
Keywords
soluble silicophosphate
soluble silicophosphate /surfactant / polymer system
soluble silicophosphate / polN system
combinational flowing fluids
flow pressure drop
partial flow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heterogeneous cores
Daqing oil fields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渗透结晶反应对水泥基材料孔隙率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淋淋
齐誉
乔秀文
李洪玲
洪成林
但建明
机构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绿色过程新疆兵团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材料化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68053)
文摘
为减少已存在于水泥基材料中孔隙,从而降低其渗透性和改善材料的耐久性,本研究采用浸泡法研究硅酸乙酯、无机铵盐、硅酸盐等对孔隙堵塞修复作用,以吸水率、力学强度和孔隙率等为考察指标,并结合微观分析与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硅酸乙酯和磷酸氢二铵降低了吸水率约2倍;弱碱性硅溶胶浸泡后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4.19%和17.68%,硅酸乙酯抗折抗压强度提高了14.57%和2.69%;涂刷活性物质后显著地降低10-100 nm的过渡孔和100-1000 nm的毛细孔。机理分析表明:活性物质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堵塞了孔隙,SEM表征也得到了证实。上述结果表明渗透结晶反应能够有效降低水泥基材料孔隙率。
关键词
渗透结晶反应
孔隙
无机铵盐
硅酸
乙酯
可溶性硅酸盐
Keywords
Effect of capillary crystalline reaction
Pores
Inorganic ammonium salt
Ethyl silicate
Dissoluble silicat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锌精矿沸腾焙烧过程中SiO_2的行为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利君
机构
长沙矿冶研究院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2,共5页
文摘
以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物理化学原理,阐述了锌精矿中SiO_2的赋存状态及各种焙烧参数对可溶性硅酸盐形成的影响;通过对几种熔砂粘结块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有关反应的热力学计算,探讨了锌精矿沸腾焙烧过程结炉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锌精矿
沸腾焙烧
可溶性硅酸盐
粘结块
炼锌
Keywords
Zinc concentrate, Fluidized bed roasting,Soluble silicate, Clinker
分类号
TF813.026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化改性微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镍离子
被引量:
1
5
作者
孟越
陈新富
张旭
郑明霞
虞敏达
胡翔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74-28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210707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站中)项目(2021T140636)。
文摘
以可溶性硅酸盐为前驱体,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硅化改性微米零价铁(Si-mZVI^(BM)),并将其用于含镍废水处理.结果表明,硅化改性可显著提升微米零价铁的除镍效能,相比于未改性微米零价铁,镍去除率提高了8倍,且在多种实际镍污染水体中修复效能优异.基于解析样品微观形貌、表面电负性及元素组成等特征发现,Si-mZVI^(BM)的优异除镍效能主要源于机械硅化加速微米零价铁颗粒细化;样品比表面积与分散性的提升促进了镍从溶液到材料表面的传质.同时,硅化还加速微米零价铁界面电子传输速率,促进表面吸附镍的快速还原与沉淀分离,进而实现镍的高效去除.
关键词
微米零价铁
可溶性硅酸盐
机械化学方法
Ni(Ⅱ)
Keywords
micron zero-valent iron
soluble silicate
mechanochemical method
nickel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6
作者
许金树
李亮歌
机构
福建海洋研究所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1985年第1期29-37,共9页
文摘
东山湾位于福建省的南部,即23°40′—23°57′N;117°25′—117°37′E。湾内水深介于0—31米之间(经潮流订正)。湾的西北面有漳江河水流入,年径流量约为4.675亿立方米。由于河水带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使沉积物中有机碳和全氮的丰度较大。有关东山湾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目前报道不多。我们于1982年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52个(图1),分析了其有机碳、碳酸盐、全氮和可溶性硅酸盐的含量,探讨了各要素的主要分布特征,初步讨论了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粒径和沉积类型的关系。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全氮含量
表层沉积物
沉积类型
粉砂质泥
分布特征
泥质含量
可溶性硅酸盐
泥质砂
沉积物粒度
东山湾
东山内澳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七节 海水中的可溶性硅酸盐
杨嘉东
《台湾海峡》
CAS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溶性硅磷酸盐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袁新强
李佰广
赵劲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渗透结晶反应对水泥基材料孔隙率的影响
张淋淋
齐誉
乔秀文
李洪玲
洪成林
但建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锌精矿沸腾焙烧过程中SiO_2的行为
王利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硅化改性微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镍离子
孟越
陈新富
张旭
郑明霞
虞敏达
胡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
许金树
李亮歌
《台湾海峡》
CAS
198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