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陈开勇 陈思吉 +2 位作者 张倩格 王绪山 曹磊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就诊的46例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以及56例HBV-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4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LAG-3、乙肝e抗原(HBeAg)、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等指标,并计算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LAG-3与各项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LAG-3水平对CHB进展为HBV-LC的诊断效能。结果 CHB组、HBV-LC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之间血清sLAG-3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28.7,P<0.001),且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高于CHB组(U=789.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与ALT、AST、APRI、FIB-4、HA、LN水平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2(P=0.004)、0.433(P<0.001)、0.618(P<0.001)、0.596(P<0.001)、0.519(P<0.001)、0.230(P=0.020)。血清sLAG-3水平诊断CHB进展为HBV-L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69,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5.2%。结论 sLAG-3在CHB、HBV-L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对HBV-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达青 王卓 何春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617-620,共4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是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之后第3种应用于临床的抑制性受体,一直以来被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研究表明,LAG3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细胞表面LAG3分子的...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是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之后第3种应用于临床的抑制性受体,一直以来被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研究表明,LAG3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细胞表面LAG3分子的表达在自身免疫耐受的调节中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此研究基础上,从LAG3分子的结构和信号通路出发,概述LAG3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自身免疫病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CFT PET/CT显像联合血清LAG-3、α-SYN对帕金森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3
作者 薛婧婷 王涛 常培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 探讨^(11)C-CFT PET/CT脑显像和血清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4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PD患者作为病例组(n=39),另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 目的 探讨^(11)C-CFT PET/CT脑显像和血清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4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PD患者作为病例组(n=39),另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检测血清LAG-3、α-SYN浓度,并行PET/CT显像。分析^(11)C-CFT PET/CT和血清LAG-3、α-SYN在P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LAG-3在诊断P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88.0%。α-SYN在诊断P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70.0%。^(11)C-CFT PET/CT显像在诊断P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7.1%。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8.2%。结论 血清LAG-3、α-SYN浓度及^(11)C-CFT PET/CT脑显像有助于PD的诊断,^(11)C-CFT PET/CT显像和血清LAG-3、α-SYN联合诊断PD的价值较单独诊断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ET/CT脑显像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LAG-3分子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江露 吴昌平 +1 位作者 徐斌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检测可溶性LAG-3(soluble LAG-3,sLAG-3)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92例胃癌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sLAG-3的含量,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LAG-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sLAG-3作... 目的检测可溶性LAG-3(soluble LAG-3,sLAG-3)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92例胃癌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sLAG-3的含量,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LAG-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sLAG-3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的价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的CEA表达水平,比较两者的诊断效率。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LAG-3含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37.1(78.2,356.8)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的711.4(504.8,1 089.4)ng/mL(Z=7.513,P<0.01)。胃癌患者血清sLAG-3含量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有显著相关(Z分别为2.196,2.167和2.022,P均<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sLAG-3诊断胃癌中的敏感性(75.00%)和准确性(81.7%)均高于CEA(16.3%和43.7%)。结论 sLAG-3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胃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LAG3、miR-221水平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东锋 李传侠 王义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微小RNA-221(miR-221)水平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效能。方法临床确诊的PD患者92例(PD组),均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依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8...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微小RNA-221(miR-221)水平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效能。方法临床确诊的PD患者92例(PD组),均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依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LAG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iR-22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sLAG3、miR-221水平对PD的诊断效能。结果PD组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32.54±173.18)pg/mL、31.63±6.42,对照组分别为(705.96±113.58)pg/mL、23.98±4.89,两组相比,P均<0.001。重度组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8.88±126.87)pg/mL、37.08±4.51,中度组分别为(926.87±163.52)pg/mL、32.03±6.84,轻度组分别为(863.54±142.67)pg/mL、27.87±4.36,组间相比,P均<0.05。PD患者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与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sLAG3水平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取截断值为887.62 pg/mL时,血清sLAG3水平诊断PD的敏感度为55.43%、特异度为94.00%。血清miR-221水平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取截断值为27.22时,血清miR-221水平诊断PD的敏感度为71.74%、特异度为72.00%。取血清sLAG3水平截断值为887.62 pg/mL、miR-221水平截断值为27.22时,血清sLAG3联合miR-221水平诊断PD的敏感度为80.43%、特异度为76.00%。结论PD患者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血清sLAG3、miR-221有助于P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微小RNA-221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DKK-1、HE4、PARP-1、LAG-3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米彩锋 余儒桓 +1 位作者 李亚利 余守雅 《内科》 2022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DKK-1、人附睾蛋白(HE)4、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LAG)-3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DKK-1、人附睾蛋白(HE)4、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LAG)-3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和LAG-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TNM分期、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血清LAG-3水平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表达水平越高,血清LAG-3表达水平越低;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DKK-1、HE4、PARP-1、LAG-3呈高表达水平,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胃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为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KK-1 人附睾蛋白4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LAG-3和DDK-1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7
作者 杨碧锋 袁霞妹 张文宝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和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DK-1)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66例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病组)和15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sLAG-3和D...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和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DK-1)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66例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病组)和15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sLAG-3和DDK-1水平,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因素的关系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胃癌组的血清sLAG-3水平显著低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胃癌组的血清DDK-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在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的血清sLAG-3和DDK-1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TMN分期等病理因素均有相关性(均P<0.05).血清sLAG-3、DDK-1单独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7%、82.09%和83.12%、71.73%,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则分别达88.31%和87.01%.结论在胃癌的诊断中,采用血清sLAG-3和DDK-1检测的可靠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Dickkopf-1蛋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共刺激分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光成 易婷婷 +3 位作者 刘素兰 蒋兴亮 郭晓兰 张国元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共刺激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28(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HB患者31例(CHB组)和体检健康者23例(对照...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共刺激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28(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HB患者31例(CHB组)和体检健康者23例(对照组),CHB组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取对照组和CHB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28、CTLA4和LAG3,检测HBV-DNA载量、HBe Ag判断病毒学应答(VR)及HBe Ag转阴情况。结果 CHB组随访到24周时仍31例、48周时仅10例。CHB组治疗前血清CD28、CTLA4和LAG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8周血清CD28、CTLA4和LAG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CD28和CTLA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血清LAG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后,VR共27例、HBe Ag转阴13例。CHB患者VR后血清LAG3水平较VR前升高(P<0.05),HBe Ag转阴后血清LAG3和CTLA4水平高于转阴前(P均<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CD28、CTLA4和LAG3水平降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使其水平逐渐升高,其中LAG3可能具有预测疾病转归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 细胞分化抗原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