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态稀土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1
作者 李学敏 黄素芳 +2 位作者 李雅静 樊进熊 李瑞生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以河北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可溶态稀土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随土壤质地由砂变粘而升高,与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关系为y=(2.717 05+6.228 59x)/x,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为y=0.912xe-0.... 以河北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可溶态稀土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随土壤质地由砂变粘而升高,与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关系为y=(2.717 05+6.228 59x)/x,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为y=0.912xe-0.202 25x,与土壤代换量的关系为y=0.334+5.338 log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溶态稀土 含量 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其骧 魏向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5-22,共8页
对江西11种母质发育有代表性的水稻土、旱土、自然土壤,61个剖面,412个土样的可溶态稀土元素分析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土壤稀土元素的强度因素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为19.0mg/kg,有42.80%的样点处于丰富级... 对江西11种母质发育有代表性的水稻土、旱土、自然土壤,61个剖面,412个土样的可溶态稀土元素分析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土壤稀土元素的强度因素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为19.0mg/kg,有42.80%的样点处于丰富级;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含量最高的地区是赣南由花岗岩、泥质岩、第四纪红粘土、酸性紫色土、炭质岩类风化物等母质发育的土壤,较低的为赣西北由石英岩,第三纪红砂岩、石灰岩、下蜀系黄土等母质发育的土壤;在土壤剖面分布中,旱地表层低于底层,水稻土表层有生物富集作用高于底层;影响土壤中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成土母质,气候条件(温度,降水量),土壤pH,土壤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态稀土 土壤 分布规律 稀土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可溶态稀土总量初探
3
作者 王杏娣 谷秀华 +1 位作者 冯翠梅 姚秋红 《新疆农垦科技》 1991年第6期28-30,共3页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铥、镱、镥、铒15个元素)和与其化学性质相似,并在一般稀土矿物中都共存的钪、钇共17个元素的统称。 国内外大量试验和研究资料表明,适地、适时...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铥、镱、镥、铒15个元素)和与其化学性质相似,并在一般稀土矿物中都共存的钪、钇共17个元素的统称。 国内外大量试验和研究资料表明,适地、适时、适量地施用“农用稀土”对小麦、玉米、棉花、瓜果等十几种作物都有增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近年来,新疆在稀土农用试验、推广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可溶态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主要土壤中稀土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守祥 劳秀荣 +2 位作者 王文祥 曲克健 弭云禄 《土壤肥料》 CSCD 1999年第2期29-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中稀土全量和可溶态含量与分布状况,并对影响可溶态稀土含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土类之间稀土的可溶态含量变幅较大,以砂姜黑土的平均含量最高(17.39±7.89mg/kg...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中稀土全量和可溶态含量与分布状况,并对影响可溶态稀土含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土类之间稀土的可溶态含量变幅较大,以砂姜黑土的平均含量最高(17.39±7.89mg/kg),其次是棕壤(14.71±5.73mg/kg)和褐土(11.29±3.85mg/kg),潮土最低(8.99±4.91mg/kg)。统计分析结果证明,可溶态稀土含量与稀土全量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等都与可溶态稀土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成土母岩和母质的不同,土壤中稀土的含量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在不同土类之间又不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可溶态稀土 成土母质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