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虹 张兰英 +2 位作者 刘娜 高松 李志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共5页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2mg/L,后端介质TPH含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10个取样点中TPH均低于0.29mg/L,生物PRB出水中未检出TP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生物PRB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PRB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其中B2与B5取样点微生物相似度最高,达83.1%。在生物PRB前端TPH浓度高的部位,微生物群落较为稳定,多样性较低,而后端TPH浓度低的部位,微生物群落不稳定,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地下水 可渗透性反应墙 微生物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铁和可渗透反应墙的遗留金矿地下水复合污染修复
2
作者 胡璟 王婉玉 +3 位作者 刘鑫 瞿宏璟 喻大松 陈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为了探究海绵铁对遗留金矿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和应用潜力,以海绵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试验、复配试验、动力学与热力学试验和柱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海绵铁对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砷(As)、氰化物(CN-)的去除效果及其应用于可渗透反应... 为了探究海绵铁对遗留金矿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和应用潜力,以海绵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试验、复配试验、动力学与热力学试验和柱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海绵铁对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砷(As)、氰化物(CN-)的去除效果及其应用于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绵铁对As和C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复配比例为海绵铁7.50 g、陶粒14.06 g、中粗砂71.25 g、活性炭0.94 g时,对地下水中As和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75%和91.12%;其伪一阶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1.94±0)和(0.11±0)h^(-1),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3.19±3.55)和(5.02±0.76)mg/100 g;按海绵铁∶陶粒∶中粗砂∶活性炭=0.06∶0.22∶0.67∶0.05(体积比)填充,在孔隙度为0.331、流量为662.4 g/d、流速为15.08 cm/d的条件下,出水中As和CN-的浓度稳定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限值。该研究对推动海绵铁复配材料在PRB技术中的应用和修复遗留金矿污染的地下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复配材料 可渗透性反应墙 地下水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铁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氯代烃及淤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睿鑫 姜美洋 王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78-4584,共7页
通过PRB室内柱实验,对PRB在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过程中(24h内的不同时间点)的渗透性能,淤堵程度,修复效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24h内炭铁复合材料渗透系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RB模拟柱运行4h时复合材料对三氯乙烯(TCE)... 通过PRB室内柱实验,对PRB在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过程中(24h内的不同时间点)的渗透性能,淤堵程度,修复效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24h内炭铁复合材料渗透系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RB模拟柱运行4h时复合材料对三氯乙烯(TCE)的去除率最高为74.23%,在8h时该去除率最低为64.59%.复合材料对TCE去除率的变化是多影响因子多方位综合作用的结果.渗透系数较低时,水流速度较慢,并且系统内不断有(OH)-产生,各种离子沉淀反应稳定发生且反应完全,导致PRB系统淤堵程度不断提高;高渗透性能的条件下,水流速度快,系统内虽有较高浓度(OH)-,该条件沉淀反应不完全,冲刷占主导,导致淤堵程度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渗透性反应墙(PRB) 氯代烃 淤堵 渗透 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胶粒PRB活性材料对污染地下水吸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焦金朋 狄军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4期66-69,共4页
针对多组分污染地下水危害严重、治理费用高的特点,采用废旧轮胎橡胶经破碎后制备的胶粒作为PRB系统活性材料,对污染地下水中COD、NH_4^+—N、Fe^(2+)、Mn^(2+)、SO_4^(2-)吸附效果进行条件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胶粒投加量为0.5 g/20... 针对多组分污染地下水危害严重、治理费用高的特点,采用废旧轮胎橡胶经破碎后制备的胶粒作为PRB系统活性材料,对污染地下水中COD、NH_4^+—N、Fe^(2+)、Mn^(2+)、SO_4^(2-)吸附效果进行条件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胶粒投加量为0.5 g/200m L,振荡频率150r/min,反应时间36h,p H值为7的条件下,污染地下水中COD、NH_4^+—N、Fe^(2+)、Mn^(2+)、SO_4^(2-)去除率分别为44.3%、24.8%、96.2%、86.2%、9.5%,表明胶粒对COD、Fe^(2+)、Mn^(2+)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胶粒对COD(乳酸钠)吸附特性可较好地符合Temkin吸附等温模型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该方法对于拓宽废旧橡胶资源化利用及修复含有机物、铁锰污染的地下水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胶粒 可渗透性反应墙 污染地下水 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PRB对Pb(Ⅱ)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许佳慧 周海东 +1 位作者 吕叔锋 刘志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8-374,403,共8页
通过一种可变换阵列式电极的电动-可渗透反应墙(EK-PRB)装置,以沸石+粉煤灰组合为PRB材料,研究了电压梯度和土壤含水率在EK-PRB修复Pb(Ⅱ)污染土壤的过程中对于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过程中,修复周期定为5 d,设置了不同的电压梯度(1.5,2.... 通过一种可变换阵列式电极的电动-可渗透反应墙(EK-PRB)装置,以沸石+粉煤灰组合为PRB材料,研究了电压梯度和土壤含水率在EK-PRB修复Pb(Ⅱ)污染土壤的过程中对于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过程中,修复周期定为5 d,设置了不同的电压梯度(1.5,2.0,2.5 V/cm)和含水率(25%,30%,35%),进行了9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电压梯度、增大含水率对于Pb(Ⅱ)去除效果均具有增强作用,由此得出了以沸石+粉煤灰作为PRB材料时,EK-PRB修复Pb(Ⅱ)污染土壤的含水率和电压梯度最佳组合,即在电压梯度和含水率分别为2.5 V/cm和35%时,Pb(Ⅱ)的修复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0.7%。证明了沸石和粉煤灰作为组合材料时,EK-PRB联合修复技术在处理Pb(Ⅱ)污染高岭土时的可行性,可以为EK-PRB在PRB材料的改性和创新上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电动修复 高岭土 可渗透性反应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