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
作者 吕西林 陈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6,共10页
带有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是指,在结构中适当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通过集中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保护结构其余部分不受破坏,地震后不影响结构的使用,更换构件后结构全部恢复正常功能。本文介绍了带有可更换构件结构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 带有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是指,在结构中适当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通过集中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保护结构其余部分不受破坏,地震后不影响结构的使用,更换构件后结构全部恢复正常功能。本文介绍了带有可更换构件结构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带有可更换构件的桥梁结构、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剪力墙结构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耗能减震 结构体系 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可更换构件铁路高墩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泽亮 夏修身 +2 位作者 黄耀斌 钟亚伟 戴胜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82-2690,共9页
针对一种具有可更换构件的新型铁路高墩结构,以各排可更换杆件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地震易损性对比分析。借助OpenSees平台建立全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以可更换构件的材料应变作为损伤指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输入294条... 针对一种具有可更换构件的新型铁路高墩结构,以各排可更换杆件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地震易损性对比分析。借助OpenSees平台建立全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以可更换构件的材料应变作为损伤指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输入294条地震波,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各排可更换构件的IDA曲线簇。结合定义的极限状态,建立易损性曲线,获得各排可更换构件处于各极限状态的超越概率,并从概率角度对可更换构件高墩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次要可更换构件的斜腹杆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逐排屈服,实现了分级耗能;各排斜腹杆在9度罕遇地震动作用下超越可修复性损伤状态的概率不足11%,处于基本完好状态概率较大。9度巨震作用下墩顶及墩中区域的1至5排斜腹杆超越可修复性损伤的概率均大于70%,大概率处于严重损伤状态。次要可更换构件中的竖杆及弦杆在9度巨震作用下,承担的地震内力较小,故始终保持弹性状态。主要结构墩柱在9度巨震作用下大概率处于可修复性损伤状态,发生严重损伤状态的概率不足1%。可更换杆件集中结构塑性损伤,达到预期的损伤控制效果,满足可恢复性高墩结构基于强震作用下主要结构无损伤或低损伤,次要构件可更换或可修复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高墩 可更换构件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更换构件铁路桥墩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晋博 夏修身 +1 位作者 雷立本 韩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1-237,共7页
为研究新型可更换构件铁路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缩尺比例为1/10桥墩模型,选择3条合适的强震地震波,对模型桥墩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桥墩各杆件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及次要构件的应变... 为研究新型可更换构件铁路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缩尺比例为1/10桥墩模型,选择3条合适的强震地震波,对模型桥墩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桥墩各杆件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及次要构件的应变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设防地震下横向联结系可以使主要构件和次要构件协同工作,横向联结系中腹杆受力最为不利是耗能杆件,上下弦杆受力较小、不易作为耗能杆件。新型可更换构件铁路桥墩能够实现在小震下保持弹性,强震时利用次要构件耗能减震、保证主要构件震后基本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桥墩 可更换构件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B布置原则对可更换构件桥梁高墩地震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魏 夏修身 黄耀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7,共7页
为研究屈曲约束支撑(BRB)布置对其减震效果以及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一种可更换构件新型桥梁高墩为研究对象,基于BRB和墩柱的抗侧刚度比、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与BRB内芯截面面积成正比的BRB布置原则,采用OpenSees建立全桥分析模型,... 为研究屈曲约束支撑(BRB)布置对其减震效果以及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一种可更换构件新型桥梁高墩为研究对象,基于BRB和墩柱的抗侧刚度比、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与BRB内芯截面面积成正比的BRB布置原则,采用OpenSees建立全桥分析模型,输入普通地震波和近断层地震波,分析BRB布置原则对层间位移角、墩顶位移、墩身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更换构件高墩中1/2墩高以上的BRB较1/2墩高以下的BRB易屈服;可更换构件高墩布置BRB可使层间位移角更加均匀且能减小最大层间位移角,提高结构刚度;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依据层间剪力布置BRB的墩顶位移和墩身内力最小;在普通地震动作用下依据BRB与墩柱抗侧刚度比布置BRB的墩顶位移和墩身内力最小。建议在一般地震动作用下依据BRB与墩柱抗侧刚度比原则布置BRB,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依据层间剪力比原则布置B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墩 可更换构件 屈曲约束支撑 布置原则 地震反应 抗侧刚度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更换构件铁路高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泽亮 夏修身 +1 位作者 黄耀斌 史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6-834,共9页
针对一种具有可更换构件的新型铁路高墩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曲线,采用易损性分析方法对9度设计、罕遇与极罕遇害地震时的墩柱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建立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墩柱最不利截面材料的应变为损伤指标,以地面峰值加速度... 针对一种具有可更换构件的新型铁路高墩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曲线,采用易损性分析方法对9度设计、罕遇与极罕遇害地震时的墩柱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建立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墩柱最不利截面材料的应变为损伤指标,以地面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357条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IDA分析得到墩柱关键截面的IDA曲线簇及50%、84%和16%的分位曲线,结合定义的极限状态,探讨墩柱可能产生的塑性铰数量及位置,并通过绘制易损性曲线,对墩柱进行基于概率性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可更换构件在桥墩中首先屈服,从PGA=0.5g时开始屈服、到PGA=1.1g时全部屈服,可更换构件实现分级耗能;墩柱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处于基本完好的概率约为99.5%;可更换构件新型高墩结构在9度巨震下超越基本完好状态的概率为36.6%,超越可修复性损伤状态的概率不足1%,其大概率处于可修复性损伤状态。可更换构件高墩抗震性能优越,在近断层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高墩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更换构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龙梅 蒋姗 田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126,147,共9页
随着抗震韧性概念的提出,可恢复功能结构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其中可更换构件结构将结构损伤集中于可更换耗能构件,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同时有益于震后更换损伤构件以实现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本文从可更换构件在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随着抗震韧性概念的提出,可恢复功能结构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其中可更换构件结构将结构损伤集中于可更换耗能构件,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同时有益于震后更换损伤构件以实现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本文从可更换构件在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结构及RCS混合结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的应用中所用的设计方法及存在的优缺点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得到以下结论:可更换构件主要应用在易发生塑性变形的部位,主要为连梁和柱脚部位,地震作用下可进一步设置耗能装置以有效保护主体结构不受破坏;可更换耗能构件易于更换,使结构在震后能够快速恢复使用功能;设置可更换构件结构的整体刚度会有所降低,但其设计方法较少,应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 RCS混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更换墙脚构件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被引量:31
7
作者 毛苑君 吕西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9-2040,共12页
为研究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一组5片试件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从试件的试验现象、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阻尼变化等方面分析对比普通剪力墙和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上的差别,并研究轴压比和高宽... 为研究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一组5片试件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从试件的试验现象、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阻尼变化等方面分析对比普通剪力墙和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上的差别,并研究轴压比和高宽比对于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剪力墙比普通剪力墙水平承载力略降低,变形能力是普通剪力墙的2倍;新型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在屈服点时明显比普通墙高,加载后期耗能能力取决于可更换构件本身的变形能力;新型剪力墙的轴压比越大,水平承载力越大,骨架曲线上各关键点的位移出现的越早,平均耗能能力越强。同时,高宽比大的新型剪力墙,其水平承载力较低,变形能力更好,平均耗能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混凝土剪力墙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梦甫 陈遵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62,共9页
提出了一种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为探究该新型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墙脚构件更换前和更换后的低周反复试验,得到该墙的破坏模式、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与传统叠... 提出了一种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为探究该新型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墙脚构件更换前和更换后的低周反复试验,得到该墙的破坏模式、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与传统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的试验结果相比,新型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下降了28.57%,但变形能力提升,新型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在墙脚构件更换前高于传统的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叠合板式剪力墙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件可更换铁路桥墩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9
作者 马健行 韩森 夏修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2,共5页
为了快速恢复地震后受灾桥梁的使用功能,提出一种由混凝土柱和钢桁架联结系组合而成的构件可更换格构式桥墩体系。为研究构件可更换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1∶12缩尺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为了快速恢复地震后受灾桥梁的使用功能,提出一种由混凝土柱和钢桁架联结系组合而成的构件可更换格构式桥墩体系。为研究构件可更换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1∶12缩尺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可更换构件中斜腹杆发生屈服,是主要耗能构件,弦杆与竖杆不易屈服;墩柱中混凝土出现可修复的细小裂纹,钢筋处于基本弹性状态,模型桥墩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可更换构件 模型试验 铁路桥墩 抗震性能 格构式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更换摩擦耗能器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梦甫 曾雨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6,共11页
研究了一种带有可更换双钢板长孔螺栓板式摩擦耗能器组合摇摆剪力墙,利用预应力筋提供自复位能力,墙角设置可更换摩擦耗能构件,实现摇摆、自复位、可更换和耗能等4种机制的合理应用。完成了1片2组可更换构件的组合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 研究了一种带有可更换双钢板长孔螺栓板式摩擦耗能器组合摇摆剪力墙,利用预应力筋提供自复位能力,墙角设置可更换摩擦耗能构件,实现摇摆、自复位、可更换和耗能等4种机制的合理应用。完成了1片2组可更换构件的组合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墙角构件更换前后该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钢筋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现浇剪力墙相比,文中提出的剪力墙损伤显著减小,墙身裂缝较少,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小,自复位性能良好;承载力和刚度比传统现浇墙低,但变形能力明显增强,屈服位移、峰值位移以及极限位移均显著增大,表现了良好的变形能力和延性;通过墙角构件的更换使得震后修复更加容易,也节约了修复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摩擦耗能器 剪力墙 拟静力试验 可恢复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威 黄元昭 +3 位作者 苏三庆 宋江良 徐善文 李昱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4,共12页
为研究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2片带有可更换墙趾构件的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采用拟静力试验和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内置波形钢板波纹方向对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 为研究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2片带有可更换墙趾构件的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采用拟静力试验和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内置波形钢板波纹方向对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墙趾构件先于主体构件破坏,且在达到极限位移角前其破坏主要集中于可更换墙趾构件;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其内置波形钢板竖向波纹与横向波纹相比,抗侧承载力提高18.3%,延性系数提高28.69%,累积耗能量提高3.3倍,且具有更低的承载能力退化速率、刚度退化速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减小比和刚度退化比,并且初始刚度有略微提高,即内置竖向波纹钢板组合剪力墙具有更优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与试验过程对比,其破坏形态与试验现象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拟静力试验 可恢复功能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屈服型可更换耗能梁的抗震性能研究
12
作者 熊礼全 陈晓健 +3 位作者 贾真 李林燕 梁永清 门进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1,共7页
针对传统结构震后修复能力不足,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可更换耗能构件集中损伤和耗散地震能量,保护其他构件不损伤或轻微损伤,更换损伤的耗能构件,即可实现结构预定功能震后可恢复。通过3个可更换耗能梁试件,研... 针对传统结构震后修复能力不足,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可更换耗能构件集中损伤和耗散地震能量,保护其他构件不损伤或轻微损伤,更换损伤的耗能构件,即可实现结构预定功能震后可恢复。通过3个可更换耗能梁试件,研究其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SAP2000有限元建模,对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整体结构体系的屈服机制、承载力和可更换耗能构件的可更换性能。结果表明:试件均发生剪切屈服型破坏,破坏特征包括腹板-加劲肋焊缝撕裂、腹板屈曲和腹板撕裂。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非常饱满,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中各构件能够实现良好的有序屈服机制,可更换耗能构件具有较好的可更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 可更换耗能梁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刚 高玲 +1 位作者 张煜坤 郑七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为满足结构在震中安全且震后可修复使用的目的,设计了一种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该节点是一种半刚性节点,将柱脚锚栓的一部分作为节点的阻尼器,阻尼器为柱脚提供抗弯能力和可抬升能力,在地震时柱脚节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阻尼器上,... 为满足结构在震中安全且震后可修复使用的目的,设计了一种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该节点是一种半刚性节点,将柱脚锚栓的一部分作为节点的阻尼器,阻尼器为柱脚提供抗弯能力和可抬升能力,在地震时柱脚节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阻尼器上,震后通过更换阻尼器即可完成柱脚节点的修复。为此,设计一组普通外露式柱脚节点和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进行对比试验,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它们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滞回特性、抗弯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同时研究柱脚节点在更换阻尼器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普通外露式柱脚节点,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试件的损伤基本集中在可更换的阻尼器上,耗能模式和损伤机制较为合理。在进行修复后,除初期转动刚度略低于修复前试件外,整体抗震性能基本可恢复至震前水平。另外,该新型柱脚的阻尼器拆卸和更换较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恢复功能结构 可抬升柱脚 可更换构件 锚栓屈服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高墩受压性能试验
14
作者 蔡哲罕 卓卫东 +2 位作者 林楷奇 王志坚 刘秋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1-571,共11页
为改善传统钢筋混凝土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基于能力设计原理和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箱形截面高墩。本文设计制作了1/10比例的缩尺试件,通过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荷载偏心率、... 为改善传统钢筋混凝土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基于能力设计原理和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箱形截面高墩。本文设计制作了1/10比例的缩尺试件,通过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荷载偏心率、软钢板厚度等对新型组合高墩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组合高墩试件在轴压作用下,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基本整体协调变形;当加载至试件破坏时,四肢钢管及软钢板均早已受压屈服,钢管套箍作用充分发挥;破坏形态呈整体弯曲失稳。在受偏心压力作用且偏心率不超过0.40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全截面受压,组合截面纵向应变分布在弹性阶段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在弹塑性阶段近似满足“拟平截面假定”;当加载至试件破坏时,破坏形态亦呈整体弯曲失稳。此外,钢系梁受力较小,仅起构造作用;而增大软钢板厚度,可有效提高新型组合高墩的截面抗弯刚度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降低其侧向挠度;故在计算新型组合高墩的受压承载力时,应充分考虑软钢板的“结构元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受压性能 轴压试验 组合高墩 可更换构件 软钢板 拟平截面假定 钢管混凝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力学性能
15
作者 舒展 陈佳欣 +1 位作者 罗晶 何敏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7,共9页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节点的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破坏模式及耗能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并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与抗弯承载力,经过合理构造后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长螺杆,而长螺杆在破坏后易于更换,可提高节点韧性与使用寿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转动刚度与长螺杆直径及力臂呈正相关。基于试验与模拟的结果,提出了该类节点抗弯刚度及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 长螺杆 刚性连接 可更换构件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抗震设计的新概念——可恢复功能结构 被引量:301
16
作者 吕西林 陈云 毛苑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1-948,共8页
可恢复功能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减震控制结构,它不仅能在地震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帮助人们在大地震之后,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理想的新方向.可恢复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可更换结构构件,摇摆结构,以及自复位结构等.... 可恢复功能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减震控制结构,它不仅能在地震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帮助人们在大地震之后,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理想的新方向.可恢复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可更换结构构件,摇摆结构,以及自复位结构等.针对21世纪以来国内外可恢复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详细介绍了正在研究的两种双肢剪力墙可更换构件即可更换连梁与可更换剪力墙脚部构件的设计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恢复功能结构 可更换构件 摇摆墙 摇摆框架 自复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实现形式及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富文 李向民 +1 位作者 陈玲珠 许清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13-217,共5页
基于可更换构件理念,提出了一种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实现形式。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构建了4种不同节点形式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延性连接件与摇摆墙和框架之间应采用刚接节点进行模拟,摇摆墙与基础之间的橡胶垫与抗剪键可采用铰接节点... 基于可更换构件理念,提出了一种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实现形式。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构建了4种不同节点形式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延性连接件与摇摆墙和框架之间应采用刚接节点进行模拟,摇摆墙与基础之间的橡胶垫与抗剪键可采用铰接节点进行简化;随着连接件直径和摇摆墙厚度增加,框架摇摆墙层间位移更为均匀,结构承载力随之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实际工程中应首先结合结构抗震需求确定较为合理的摇摆墙厚度,而后再按该方法优化连接件直径和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摇摆墙 可更换构件 有限元模型 刚接节点 铰接节点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趋势 被引量:76
18
作者 吕西林 全柳萌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可恢复使用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可恢复使用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主题为"可恢复功能-土木工程的新挑战"。本文从摇摆及自复位结构、带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两方面对本次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展示的有关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按照结构体系的不同,介绍了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桥梁结构中的研究现状。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可恢复功能结构优良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 研究进展 摇摆结构 自复位结构 可更换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