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可时移负荷的海岛微网电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53
1
作者 刘柏良 黄学良 李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250-4258,共9页
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容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微网规划的关键问题。文中在海岛微网规划中加入海水淡化类可时移负荷,以便更好地跟踪可再生能源发电,并解决海岛淡水需求困难。根据海岛用户年负荷需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结合不同岛屿... 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容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微网规划的关键问题。文中在海岛微网规划中加入海水淡化类可时移负荷,以便更好地跟踪可再生能源发电,并解决海岛淡水需求困难。根据海岛用户年负荷需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结合不同岛屿气象条件、地理位置情况、海水淡化需求,构建风/光/储/柴等多类电源组合,采用混沌自由搜索算法,得到海岛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的最优配置方案,并用Matlab编程实现。结果表明,海水淡化类可时移负荷的加入可降低海岛微网优化配置方案的投资冗余度,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在算法收敛特性及最优解求解两个指标中,与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混沌自由搜索算法在快速收敛特性和全局寻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可时移负荷 优化配置 混沌自由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区块链的设施农业负荷时移与光伏就地消纳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正 杨建华 +2 位作者 靳开元 侯斌 王维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5,共9页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设置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及利用新型农业负荷可以有效消纳农网的分布式发电功率。区块链因具有安全、共识、激励的特性逐渐受到能源领域的关注。利用设施农业负荷的可时移特性,在农业园区微能网层和温室层分别构建优化...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设置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及利用新型农业负荷可以有效消纳农网的分布式发电功率。区块链因具有安全、共识、激励的特性逐渐受到能源领域的关注。利用设施农业负荷的可时移特性,在农业园区微能网层和温室层分别构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园区微能网控制策略。各温室以促进光伏就地消纳最大化为目标,基于区块链中共享的用能数据、设备参数、运行数据等信息,针对园区微能网中光伏出力波动、负荷时移、储能配置等提出了下一时段的运行策略。设定光伏消纳占比评价指标,评估各温室的消纳情况,在区块链中始终记录最优的负荷运行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园区分布式光伏的就地消纳程度,降低微能网的购电费用和网损,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区块链 设施农业 分布式光伏 就地消纳 可时移负荷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低碳化消纳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涛 杨建华 +2 位作者 靳开元 李嘉彬 杨志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4,63,共8页
为促进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就地消纳,缓解弃光、电压越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易电价和低碳农业用电设备进行就地消纳的方法,构建了低碳化源荷协调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光伏发电和农业园区方整体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通过Sta... 为促进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就地消纳,缓解弃光、电压越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易电价和低碳农业用电设备进行就地消纳的方法,构建了低碳化源荷协调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光伏发电和农业园区方整体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确定最优交易电价和各园区时移消纳功率;下层模型综合考虑低碳农业用电设备的低碳效益、配置数量等信息,以不同计量时段的最大低碳消纳效益为目标,农业园区控制就地消纳违约率,确定可时移负荷的优化控制方案和不同园区的最大低碳消纳效益。配电网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交易电价和可时移低碳负荷消纳模型后,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情况得到改善,弃光电量减少,电压质量得到改善,光伏发电和农业园区方综合收益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电价 可时移负荷 低碳 STACKELBERG博弈 分布式光伏 就地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