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昆仑东段可日正长花岗岩年龄和岩石成因对东昆仑中三叠世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国超
裴先治
+5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刘成军
陈有炘
裴磊
李小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7-585,共19页
可日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构造带,岩性为含暗色微粒包体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31.58±0.49Ma和232.6±2.3Ma。可日正长花岗岩主体为弱过铝质中钾钙...
可日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构造带,岩性为含暗色微粒包体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31.58±0.49Ma和232.6±2.3Ma。可日正长花岗岩主体为弱过铝质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_2含量(72.06%~74.49%)和Na_2O/K_2O(1.00~1.35)、Nb/Ta(15.4~27.9)比值,较低的值(14~31)和Rb/Ba(0.10~0.46)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岩体为巴颜喀拉地块同东昆仑地块碰撞后,板片断离持续作用产生的镁铁质熔体底侵中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的结果。暗色微粒包体同寄主岩具有相近的结晶年龄、较细粒度、含有寄主岩捕获晶、针状磷灰石,显示包体是镁铁质岩浆注入寄主岩快速冷却的产物。由于寄主岩分离结晶,残留熔体与包体的浓度梯度差导致元素扩散,使两者具有物质交换。东昆仑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幔源岩浆对花岗质岩浆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俯冲阶段早期流体交代地幔熔融,到俯冲阶段后期板片断离,然后同碰撞阶段板片断离的持续影响,再到后碰撞阶段加厚地壳的拆沉作用,由于地球动力学体制不同,导致幔源岩浆影响的大小和特征不同。可日岩体年龄及岩石成因显示东昆仑地区在232Ma左右处于同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可日正长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中三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东段可日正长花岗岩年龄和岩石成因对东昆仑中三叠世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刘成军
陈有炘
裴磊
李小兵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南阳理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7-585,共19页
基金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91、41502191、41172186、409721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827161002、310827161006)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冲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200801)联合资助.致谢感谢高景民、吴树宽和魏方辉等师弟在野外工作的帮助
特别感谢两位匿名评审老师和编辑部俞良军老师所提的宝贵修改意见使本文更加完善.
文摘
可日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构造带,岩性为含暗色微粒包体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31.58±0.49Ma和232.6±2.3Ma。可日正长花岗岩主体为弱过铝质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_2含量(72.06%~74.49%)和Na_2O/K_2O(1.00~1.35)、Nb/Ta(15.4~27.9)比值,较低的值(14~31)和Rb/Ba(0.10~0.46)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岩体为巴颜喀拉地块同东昆仑地块碰撞后,板片断离持续作用产生的镁铁质熔体底侵中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的结果。暗色微粒包体同寄主岩具有相近的结晶年龄、较细粒度、含有寄主岩捕获晶、针状磷灰石,显示包体是镁铁质岩浆注入寄主岩快速冷却的产物。由于寄主岩分离结晶,残留熔体与包体的浓度梯度差导致元素扩散,使两者具有物质交换。东昆仑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幔源岩浆对花岗质岩浆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俯冲阶段早期流体交代地幔熔融,到俯冲阶段后期板片断离,然后同碰撞阶段板片断离的持续影响,再到后碰撞阶段加厚地壳的拆沉作用,由于地球动力学体制不同,导致幔源岩浆影响的大小和特征不同。可日岩体年龄及岩石成因显示东昆仑地区在232Ma左右处于同碰撞阶段。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可日正长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中三叠世
Keywords
East Kunlun Orogen
Keri syenogranites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
Middle Triassic
分类号
P599.121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昆仑东段可日正长花岗岩年龄和岩石成因对东昆仑中三叠世构造演化的制约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刘成军
陈有炘
裴磊
李小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