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及能源化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昱娇 成平 +5 位作者 王晓玉 杨玉 李亮 张智优 杨情 肖彦资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01-105,共5页
通过草谷比系数、秸秆可收集系数等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可收集资源量及能源化潜力量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湖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2021年湖南省各市州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 通过草谷比系数、秸秆可收集系数等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可收集资源量及能源化潜力量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湖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2021年湖南省各市州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3 645.68万t,可收集资源总量为2 843.57万t,能源化潜力总量为1 422.04万t标准煤;从农作物种类来看,湖南省水稻、油菜和玉米的秸秆可收集资源较为丰富、能源化潜力较大;从各市州来看,常德市、衡阳市、邵阳市的秸秆可收集资源比较丰富、能源化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从促进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加强秸秆利用的资金扶持与政策引导;推进秸秆产业化体系建设;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秸秆能源化的认知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农作物秸秆 理论资源量 可收集资源量 能源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
2
作者 李苏扬 匡远配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31-40,共10页
为了解湖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空间分布格局,充分认识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湖南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采用草谷比系数法分析湖南省秸秆资源量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999—2021年湖南农作物秸秆... 为了解湖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空间分布格局,充分认识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湖南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采用草谷比系数法分析湖南省秸秆资源量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999—2021年湖南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大致分为轻微下降、稳步提升、趋于稳定3个阶段,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水稻、玉米、油料、蔬菜瓜类和薯类是湖南秸秆资源的主要来源。从资源丰度上看,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北部和西南部较丰富、东南部一般、西北部较贫乏的特点;从资源密度上来看,整体呈现中部集中、南北较分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理论资源量 可收集资源量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玉米秸秆草谷比及其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3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4 位作者 姚宗路 贾吉秀 赵亚男 傅国浩 丛宏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27-234,共8页
针对玉米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区域分布不清等问题,该研究分析9个典型省的玉米秸秆草谷比差异性,并基于草谷比实测值,评价近10a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预测玉米秸秆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草谷比实测值为(0.84±0... 针对玉米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区域分布不清等问题,该研究分析9个典型省的玉米秸秆草谷比差异性,并基于草谷比实测值,评价近10a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预测玉米秸秆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草谷比实测值为(0.84±0.23),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草谷比差异显著,随着年份变化,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在不断变化,草谷比逐年变小,从2009年1.2减小到2018年的0.84,估算2018年全国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16×10^8 t,比2009年仅增加3.9%。玉米秸秆东北和华北地区资源量最高,占50%以上,与2009年相比,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资源量有所增加,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略有下降;单位面积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4.51t/hm^2,比2009年增加23%,东北地区最高,其次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然后是华中和西南地区,华南地区最低。预测2025年玉米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2.53±0.58)×10^8 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0.51)×10^8 t。研究为全国各个地区的秸秆合理规划利用提供基本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资源评价 谷物 草谷比 理论资源量 可收集资源量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秸秆资源能源化潜力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逸辰 康文星 何介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168-170,共3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滞后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而造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仍无法取得高效的利用,陕西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仅不到30%,剩下的70%多仍为废弃、焚烧等方式粗犷利用,导致环境污染...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滞后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而造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仍无法取得高效的利用,陕西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仅不到30%,剩下的70%多仍为废弃、焚烧等方式粗犷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大量流失。通过对陕西省2011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并将可利用秸秆资源量转化成标准煤量,为陕西省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参考,得出假设:将所有的可收集利用秸秆资源完全用作能源使用,计算得2011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资源量1 196.82万t,折合标准煤663.56万t,约占当年陕西省总能源消耗的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可收集利用资源量 可替代 化石能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