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GWR模型的天津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对租赁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影响
1
作者 张纯 王文洁 崔娜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3,共8页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响作用仍不清晰。以天津市为例,利用贝壳网租房价格数据与高德兴趣点数据(POI),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显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对租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在0~400 m范围内呈现单向递减规律,在400~800 m范围内呈现倒U形规律,200~400 m范围内溢价最低;从轨道站点出发,不同方向的公共服务设施溢价效果不同,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敏感度不同;轨道交通沿线住房可支付性,受到城市区位与邻里因素的可达性影响而逐渐降低。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轨道交通的住房可达性与可支付性之间的两维度地理空间研究框架,为面向青年友好的住房政策制定和高品质轨道交通生活圈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分异 可达 住房可支付性 溢价效应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住房建设规划对住房可支付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若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85,共5页
通过比较中心城和郊区的住房市场表现(住房产量、市场价格和套型面积),探索住房建设规划是否可能降低住房可支付性。初步结论是,规划的限制性土地利用政策可能会减少住房总产量、提高商品住房的市场价格和单套面积,从而降低尚无住房的... 通过比较中心城和郊区的住房市场表现(住房产量、市场价格和套型面积),探索住房建设规划是否可能降低住房可支付性。初步结论是,规划的限制性土地利用政策可能会减少住房总产量、提高商品住房的市场价格和单套面积,从而降低尚无住房的中低收入居民通过住房市场获得住房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建设规划 住房可支付性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吕斌 张纯 陈天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心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发现,采取公交方式付出的通勤时间大约为小汽车通勤方式的2倍,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确实因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存在差异。从时间变化上看,2004年之后比之前的可支付性住房,无论采取公交还是小汽车出行的平均通勤时间都更长,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就业可达性上被置于更不利的境地,这将为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支付性住房布局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进而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就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 职住错位 低收入 可支付性住房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解海 洪涛 靳玉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0,共8页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收入及以下各阶层住房支付能力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持续扩大;中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各收入阶层与相应住房类型匹配性不完善,中低收入阶层城镇居民面临着较严重的住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剩余收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8
5
作者 方宇 沈倩 +3 位作者 杨才君 常捷 武丽娜 杨世民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及国际组织报告,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 292篇,其中中文1 277篇,英... 目的:系统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及国际组织报告,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 292篇,其中中文1 277篇,英文12篇,研究报告3篇。近年来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文献众多,但评价技术及指标不够完善,样本代表性不足,证据连续性欠缺,利用医学大数据开展的循证评价研究刚刚起步,国际合作研究较少。结论与建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评价研究亟待加强。基本药物制度评价既要立足国情,又要与国际的多维度评价框架相结合,从可获得性、可支付性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实施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施效果 可获得 可支付性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慷 王科 王亚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中国居民部门存在的能源贫困现象可能会成为改善民生的阻碍,对能源贫困的综合测度及评估分析是认清中国当前能源贫困现状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制定缓解能源贫困政策的前提。在理清中国能源贫困概念和国际能源贫困评估方法基础上,构建了... 中国居民部门存在的能源贫困现象可能会成为改善民生的阻碍,对能源贫困的综合测度及评估分析是认清中国当前能源贫困现状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制定缓解能源贫困政策的前提。在理清中国能源贫困概念和国际能源贫困评估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四维度中国区域能源贫困评估指标体系,用以评估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2000—2011年间中国整体能源贫困状况呈自然减缓趋势,但能源贫困问题未来持续大幅减缓还需要依赖政府的重视和专项应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中国区域间能源贫困状态及其减缓速度很不一致,在制定全国能源贫困减缓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抓住导致不同地区能源贫困的主要矛盾;能源贫困在中国的区域分布情况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情况并不一致,减缓能源贫困政策实施对象选择和区域投入比例的确定,应区别于其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改善民生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能源贫困指数 可获得 清洁 完备 可支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发展:政策供给何以失灵--来自北上广深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23
7
作者 田莉 吴雅馨 严雅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4,109,共7页
探讨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开展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相关进展,借助"资源禀赋、发展路径、规划管控、政府-集体-市场关系"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剖析上述4个城市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进展缓慢的原因:地方政... 探讨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开展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相关进展,借助"资源禀赋、发展路径、规划管控、政府-集体-市场关系"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剖析上述4个城市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进展缓慢的原因:地方政府、市场主体的动力不足,并受制于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不足。为推进集体土地上的租赁住房建设,需要规划、财政、金融等方面配套体系的完善与政策支持,这对促进我国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改革 租赁住房 特大城市 住房可支付性 土地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租赁体系:价值要素与“三元困境” 被引量:17
8
作者 严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0-168,184,共10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滥觞以来,住房政策主要关注三方面的价值要素:安全、可支付性和可获得性。经过快速发展和变迁,当前中国的住房租赁体系形成了以市场化租赁住房为主、非正规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辅的格局。然而,非正规住房能满足可支付... 工业化和城市化滥觞以来,住房政策主要关注三方面的价值要素:安全、可支付性和可获得性。经过快速发展和变迁,当前中国的住房租赁体系形成了以市场化租赁住房为主、非正规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辅的格局。然而,非正规住房能满足可支付性和可获得性,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市场化租赁住房能兼顾安全和可获得性,但可支付性较差;保障性租赁住房具有可支付性和安全方面的优点,但在可获得性方面较为欠缺。这三类住房都只能满足其中两种价值,而无法同时满足三种价值,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三元困境”。为了促进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应重点发展成本型租赁住房,强化包容性住房政策,加强对租赁住房的安全监管,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增强扶持政策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租赁市场 安全 可支付性 可获得 三元困境 成本型租赁住房 包容住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家庭能源贫困评估——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傅佳莎 蔡福祥 魏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96,共15页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已进入新阶段,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能源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福利水平。了解我国城...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已进入新阶段,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能源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福利水平。了解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准确测度能源贫困水平与分布,有助于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资料基础和科学管理依据。本文构建消费者能源消费决策分析框架,并运用第一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考察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城镇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S型非线性关系,能源价格、家庭特征、地域特征等因素在能源消费决策中都发挥重要影响。我国城镇家庭相对能源贫困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能源可支付性问题。能源贫困率在20%左右,其中电力贫困程度更为严重,超过25%。家庭收入增长、户主受教育程度提高、城市电力基础设施的普及、城市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可能性,而电力价格上涨会显著增加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贫困 可支付性 居民能源消费调查 非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