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可控速度矩法设计的喷水推进混流泵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蔡佑林 焦松 +1 位作者 王立祥 刘建国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50,共5页
对应用喷水推进混流泵可控速度矩设计法设计的重负荷混流泵进行了试验研究,目的是探索并完善可控速度矩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可控速度矩法设计的混流泵具有较高的效率及优良的汽蚀性能,不足之处在于工况点把握不准,这是下一步完... 对应用喷水推进混流泵可控速度矩设计法设计的重负荷混流泵进行了试验研究,目的是探索并完善可控速度矩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可控速度矩法设计的混流泵具有较高的效率及优良的汽蚀性能,不足之处在于工况点把握不准,这是下一步完善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 混流泵 可控速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元可控速度矩法的水下航行体推进泵参数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鹏程 蔡佑林 +1 位作者 汲国瑞 李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47,共5页
随着水下航行体对推进器高性能和低噪声要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研究适用于水下航行体的推进泵。本文选出影响水下航行体推进泵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基于三元可控速度矩方法,编写Matlab程序对推进泵进行参数化设计,并结合CFD数值模拟方... 随着水下航行体对推进器高性能和低噪声要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研究适用于水下航行体的推进泵。本文选出影响水下航行体推进泵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基于三元可控速度矩方法,编写Matlab程序对推进泵进行参数化设计,并结合CF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设计优化与试验验证。CFD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泵水力效率能达到83%,达到设计目标并准确把握了设计工况点,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为开发高性能水下航行体推进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速度 水下航行体推进泵 前置导叶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可控速度
3
作者 马玉云 李跃生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31期26-28,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在讨论田径跳跃项目有关助跑问题时,常把助跑速度冠以“可控”、“随意”、“不失控制”等词,之所以将助跑速度加上这些修饰词,绝非故弄玄虚,这概括了多年运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认... 近年来国内外在讨论田径跳跃项目有关助跑问题时,常把助跑速度冠以“可控”、“随意”、“不失控制”等词,之所以将助跑速度加上这些修饰词,绝非故弄玄虚,这概括了多年运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认真的讨论,以求能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跑速度 优秀运动员 可控速度 助跑技术 运动员绝对速度 踏跳技术 田径跳跃项目 利用率 相适应 运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可控中间环机械密封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牛苗苗 王和顺 +4 位作者 黄泽沛 张车宁 朱维兵 董霖 王良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68,共4页
针对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在低转速状态下密封面相对转速的不稳定性,对传统机械密封整体原理和结构进行了充分分析,运用TRIZ理论,以"速度"和"可制造性"为改善的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使用方便性"... 针对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在低转速状态下密封面相对转速的不稳定性,对传统机械密封整体原理和结构进行了充分分析,运用TRIZ理论,以"速度"和"可制造性"为改善的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使用方便性"为恶化的参数,由矛盾矩阵得到发明原理号分别为28,32,1,24和2,5,13,16,经分析选取"调节器原理(24)"和"组合原理(5)",并由此采取设置速度可控的中间旋转环及该中间旋转环的齿轮驱动装置的方法,改善了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在低转速状态下密封面相对转速低且不稳定性的现状,提高了机械密封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TRIZ理论 速度可控 中间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数传调度问题的速度可控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常飞 武小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15-2022,共8页
针对卫星数传调度这一类复杂的约束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方向和尺度可控的粒子群优化求解算法。为克服粒子群算法的早熟问题,该算法引入了速度更新的方向控制规则和尺度控制规则用于增加群体的多样性,并根据两种控制规则,提出了... 针对卫星数传调度这一类复杂的约束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方向和尺度可控的粒子群优化求解算法。为克服粒子群算法的早熟问题,该算法引入了速度更新的方向控制规则和尺度控制规则用于增加群体的多样性,并根据两种控制规则,提出了种群粒子的速度迭代策略,实现了算法运行过程中粒子间吸引和排斥过程的动态调整,同时保证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设计了卫星数传调度问题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并证明了该编码方式下最优可行解的存在性。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算法控制参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优化 卫星数传 调度问题 粒子群优化 速度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可控的Julia集的同步与参数辨识
6
作者 周敏 刘振亚 +2 位作者 徐宇宏 梁安祺 王鹏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9-1082,共4页
Julia集是分形理论中最重要的分形集之一,有着大量的应用。研究了Julia集的速度可控的同步与参数辨识。基于一阶线性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针对响应系统,设计了同步控制器与参数辨识器,并运用极限理论在所设计的同步控制器与参数辨识器... Julia集是分形理论中最重要的分形集之一,有着大量的应用。研究了Julia集的速度可控的同步与参数辨识。基于一阶线性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针对响应系统,设计了同步控制器与参数辨识器,并运用极限理论在所设计的同步控制器与参数辨识器上加入了速度控制项,通过调整速度控制项来控制两系统间的同步速度以及驱动系统中所含未知参数的辨识速度。同步控制器控制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达到渐进同步,参数辨识器则控制在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达到渐进同步的过程中辨识出驱动系统中所含的未知参数,从而在驱动系统含有未知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两系统间的同步控制。最后,仿真实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速度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LIA集 同步 参数辨识 速度可控 制器 线性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可控粒子群算法的航天测控系统任务可靠性分配
7
作者 张新贵 武小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2,共5页
航天测控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阶段任务系统,讨论了可靠性分配时的约束条件和分配目标,构建了其任务可靠性分配模型,针对任务可靠性分配这类复杂的约束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可控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为克服粒子群算法的早熟问题,该... 航天测控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阶段任务系统,讨论了可靠性分配时的约束条件和分配目标,构建了其任务可靠性分配模型,针对任务可靠性分配这类复杂的约束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可控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为克服粒子群算法的早熟问题,该算法引入了速度更新的方向控制规则和尺度控制规则用于增加群体的多样性,并根据两种控制规则,提出了种群粒子的速度更新策略。通过算例仿真,表明算法在用于航天测控系统任务可靠性分配问题时具有分配结果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系统 任务可靠性 可靠性分配 粒子群优化 速度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速度可控下的多飞行器时空协同制导方法研究
8
作者 韩治国 顾鑫 +2 位作者 张科 曾振芳 何金刚 《航空兵器》 2025年第4期60-69,共10页
针对多飞行器末制导阶段对空中高价值目标协同作战需求,根据末制导阶段飞行器飞行过程弱速度可控的特点,采用多飞行器协同作战方式,以飞行器的数量优势弥补机动能力的不足。本文通过构建三维空间下考虑脉冲式火箭发动机制导模型,基于滑... 针对多飞行器末制导阶段对空中高价值目标协同作战需求,根据末制导阶段飞行器飞行过程弱速度可控的特点,采用多飞行器协同作战方式,以飞行器的数量优势弥补机动能力的不足。本文通过构建三维空间下考虑脉冲式火箭发动机制导模型,基于滑模理论研究设计速度控制受限下的时空协同制导律。首先,对飞行器剩余飞行时间进行估计,在视线方向根据弱速度可控的特点基于积分滑模和超螺旋趋近律设计了视线方向制导律。其次,在侧向平面和法向平面,通过在滑模面中引入角度约束并设计了快速趋近律以减少滑模面到达时间,保证在三维空间内各飞行器的剩余时间在打击前收敛一致,满足作战任务要求。最后,对本文设计的制导律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制导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 超螺旋算法 协同制导 制导律 速度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收缩流泵导叶的水动力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蔡佑林 范佘明 +2 位作者 陈刚 梁珺 王立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解决新型喷水推进收缩流泵因径向尺度小、导叶动负荷大引起的水动力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喷水推进收缩流泵导叶水动力设计的三元可控速度矩方法.基于收缩流式叶轮,通过控制过流面积变化优化导叶子午面,实现从泵进口到出口的全收缩.根据... 为解决新型喷水推进收缩流泵因径向尺度小、导叶动负荷大引起的水动力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喷水推进收缩流泵导叶水动力设计的三元可控速度矩方法.基于收缩流式叶轮,通过控制过流面积变化优化导叶子午面,实现从泵进口到出口的全收缩.根据可控速度矩原理,针对叶轮出口流场与收缩流式导叶特点给定子午面速度矩分布,完成了导叶片三元可控速度矩设计,建立了收缩流式导叶模型.应用经过试验验证的推进泵数值模拟试验方法进行推进泵内流场与外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点处推进泵模型效率由原设计的87%提升至90%,导叶轴向长度缩短了20%.设计优化效果显著,能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从而解决了水动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 收缩流泵 导叶 可控速度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跳远助跑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树海 刘昌迅 张金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4期34-37,100,共5页
随着跳远运动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助跑技术以跳远成绩的提高和发展愈显密切和重要。从奥康纳(7.61m)到欧文斯(8.13m)及比蒙(8.90m)各自保持了20~25年间的世界纪录被打破,都表明其与助跑技术的发展有关。新世界纪录创造... 随着跳远运动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助跑技术以跳远成绩的提高和发展愈显密切和重要。从奥康纳(7.61m)到欧文斯(8.13m)及比蒙(8.90m)各自保持了20~25年间的世界纪录被打破,都表明其与助跑技术的发展有关。新世界纪录创造者鲍威尔(8.95m)及刘易斯等优秀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使人耳目一新。这不仅使跳远助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也对“可控速度”理论提出挑战。因此,探讨助跑的发展,有助于对跳远技术理论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助跑 助跑技术 发展趋势 可控速度 跳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跳远中的助跑及其改进手段
11
作者 姜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19-20,共2页
近几年,我国男子跳远的成绩始终在8米左右徘徊。今年6月在第六届全运会男子跳远预选赛中,第一名的成绩为7.96米。这个成绩与世界纪录相比落后几乎1米,与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相比也差0.90米。据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 近几年,我国男子跳远的成绩始终在8米左右徘徊。今年6月在第六届全运会男子跳远预选赛中,第一名的成绩为7.96米。这个成绩与世界纪录相比落后几乎1米,与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相比也差0.90米。据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助跑技术以及助跑最后几步利用最大可控速度的能力欠佳。 众所周知,速度在跳远中起决定性作用,许多世界水平的跳跃运动员根据他们的实践都认为,跳跃远度百分之九十取决于助跑。对于运动员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 助跑技术 跳跃运动员 可控速度 世界纪录 快速移动 预选赛 世界水平 跳远运动员 最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径跳跃项目助跑问题文献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利军 《中国体育科技》 1987年第7期5-13,共9页
前言随着田径跳跃项目运动技术的发展,使得运动员的助跑能力成为决定比赛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助跑速度,掌握合理的助跑节奏,是近年来国外行家们普遍注意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国家田径队向我室提出了进行... 前言随着田径跳跃项目运动技术的发展,使得运动员的助跑能力成为决定比赛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助跑速度,掌握合理的助跑节奏,是近年来国外行家们普遍注意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国家田径队向我室提出了进行专题情报调研的要求,为此,我们重点查阅了1980年以来俄、日、英、德四种文字的文献八十多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文。一、助跑速度 1.助跑速度与成绩的关系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助跑最后几步速度的快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运动员 助跑速度 助跑最后一步 助跑节奏 助跑距离 跳远运动员 跳远助跑 田径跳跃项目 最好成绩 可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继超 程秀生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在中国国有企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正沿着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路径演进。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运用经济学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政府群体和员工群体演化博弈模型。由于政府群体学习速度可控性... 在中国国有企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正沿着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路径演进。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运用经济学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政府群体和员工群体演化博弈模型。由于政府群体学习速度可控性的存在,国有企业最终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行政型治理 经济型治理 演化博弈 政府群体学习速度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远助跑技术及训练
14
作者 南希.沃尔特斯 选东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4期33-34,共2页
好的短距离奔跑能力,是出色跳远运动员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就指出跳远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助跑。在助跑中,自己要试着达到两个目的:①最高可控速度;②准确度。要完成这两个目的,学习和训练适当的奔跑姿势是必要的。
关键词 跳远运动员 助跑训练 跳远助跑 可控速度 准确度 水平速度 奔跑能力 标志线 起跳脚 必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远技术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罗尔夫.林德曼 姜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8-70,共3页
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有效部分进行分析,即助跑、预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 一、助跑 毫无例外,快速而有效的助跑是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助跑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跳远技术的练习中应占有很大的比重。 助跑距离的长短... 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有效部分进行分析,即助跑、预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 一、助跑 毫无例外,快速而有效的助跑是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助跑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跳远技术的练习中应占有很大的比重。 助跑距离的长短(30—50m),要取决于运动员加速度的能力(根据运动员所具备的力量、速度)及训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现代跳远技术 动力学分析 膝关节 可控速度 跳远运动员 水平速度 腾空技术 落地技术 教练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