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一种可控超电磁材料Metamatrial与结构,研究了在4~1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传输系数与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电可控特性。对开口谐振环(Split ring resonators,SRRs)和带有p-i-n二极管的金属细线阵列,通过对间断处置有的5个...提出了一种可控超电磁材料Metamatrial与结构,研究了在4~1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传输系数与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电可控特性。对开口谐振环(Split ring resonators,SRRs)和带有p-i-n二极管的金属细线阵列,通过对间断处置有的5个p-i-n二极管施加电压来改变介质和整个结构的电参数的有效特性,从而实现电磁波的传输特性控制和此种材料与结构的电控制。应用金属波导理论、ANSOFT HFSS,高、低阻抗表面(HLIS)和辐射边界条件等模拟传输系数和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出整个超电磁Metamatrial材料与结构在谐振频带6.0GHz附近有好的近似导通与截止的控制特性;对于垂直入射的平面波,在不加铁氧体情况下RCS可减小-5dBm,传输系数约-30dB(5.4GHz附近);添加铁氧体其谐振频率将朝低频发生位移,在谐振点附近传输特性表现为更差,而通、断可控特性表现为传输系数可调范围约-28dB,RCS可调范围约-10dBm。展开更多
基于前期工作——可信可控网络体系结构TCNA(trustworthy and controll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提出了一种QoS资源控制模型(resource control model for QoS,简称RCMQ).该模型从网络可控角度将QoS控制分为4层:QoS决策层面、QoS观测...基于前期工作——可信可控网络体系结构TCNA(trustworthy and controll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提出了一种QoS资源控制模型(resource control model for QoS,简称RCMQ).该模型从网络可控角度将QoS控制分为4层:QoS决策层面、QoS观测层面、QoS接口层面和QoS资源层面,模型部署包括独立集中的域内控制和一致性分布式控制.RCMQ模型闭环控制结构保证了QoS控制的有效性,而独立集中的QoS决策层面使得模型具有可扩展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RCMQ资源控制模型与InterServ模型相比,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QoS传输,并且极大地减少了QoS状态维护,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可信可控网络体系比传统TCP/IP网络具有更高的可控性.展开更多
文摘提出了一种可控超电磁材料Metamatrial与结构,研究了在4~1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传输系数与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电可控特性。对开口谐振环(Split ring resonators,SRRs)和带有p-i-n二极管的金属细线阵列,通过对间断处置有的5个p-i-n二极管施加电压来改变介质和整个结构的电参数的有效特性,从而实现电磁波的传输特性控制和此种材料与结构的电控制。应用金属波导理论、ANSOFT HFSS,高、低阻抗表面(HLIS)和辐射边界条件等模拟传输系数和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出整个超电磁Metamatrial材料与结构在谐振频带6.0GHz附近有好的近似导通与截止的控制特性;对于垂直入射的平面波,在不加铁氧体情况下RCS可减小-5dBm,传输系数约-30dB(5.4GHz附近);添加铁氧体其谐振频率将朝低频发生位移,在谐振点附近传输特性表现为更差,而通、断可控特性表现为传输系数可调范围约-28dB,RCS可调范围约-10dBm。
文摘基于前期工作——可信可控网络体系结构TCNA(trustworthy and controll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提出了一种QoS资源控制模型(resource control model for QoS,简称RCMQ).该模型从网络可控角度将QoS控制分为4层:QoS决策层面、QoS观测层面、QoS接口层面和QoS资源层面,模型部署包括独立集中的域内控制和一致性分布式控制.RCMQ模型闭环控制结构保证了QoS控制的有效性,而独立集中的QoS决策层面使得模型具有可扩展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RCMQ资源控制模型与InterServ模型相比,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QoS传输,并且极大地减少了QoS状态维护,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可信可控网络体系比传统TCP/IP网络具有更高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