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运动功能障碍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伟龙 郝广志 +1 位作者 王振 金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CCI)大鼠模型。方法:利用电磁冲击法制备SD大鼠CCI模型,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利用贴纸去除试验检测大...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CCI)大鼠模型。方法:利用电磁冲击法制备SD大鼠CCI模型,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利用贴纸去除试验检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改变,利用食物抓取试验检测大鼠精细运动能力。结果:CCI损伤后1 h大鼠血清中NSE值升高,6 h后达到最高;CCI模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明显受损。结论:成功制备了大鼠运动皮质的CCI模型,大鼠显示出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神经功能评分 贴纸去除试验 食物抓取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训练促进可控性皮质损伤大鼠髓鞘再生
2
作者 高丹丹 朱昆源 +1 位作者 闭士峻 高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4,256,共5页
目的:研究跑台训练对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撞击法制备CCI大鼠模型,进行8周跑台训练,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 目的:研究跑台训练对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撞击法制备CCI大鼠模型,进行8周跑台训练,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T-qPCR方法检测运动皮质中(BDNF)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胼胝体中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化蛋白(MOG)和髓鞘蛋白脂蛋白(PLP)的表达。结果:跑台训练改善了CCI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增加了运动皮质中BDNF的表达,同时MBP、MOG和PLP表达上调。结论:跑台训练通过上调BDNF促进髓鞘修复,从而改善CCI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皮质损伤 跑台训练 髓鞘再生 鸢尾素 少突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可控性皮质撞击不同程度损伤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涛 王耀辉 +2 位作者 余思逊 匡永勤 树海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子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对幼年期大鼠构成不同程度的颅脑创伤(TBI),探索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对应参数设置及外伤后皮层脑电(ECo G)痫样改变的初步特征。方法: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轻、中、重损伤组共...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子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对幼年期大鼠构成不同程度的颅脑创伤(TBI),探索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对应参数设置及外伤后皮层脑电(ECo G)痫样改变的初步特征。方法: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轻、中、重损伤组共3组,假手术组1组。分别采用不同打击深度打击大鼠顶叶皮质区域;假手术组操作同损伤组,但不进行皮质打击。所有实验动物分别于致伤前1 d,致伤后1、3、5、7 d行改良后啮齿类动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法(NSS-R)观察大鼠致伤后行为学改变。伤后2 d取脑组织行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BI后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致伤后30 d植入皮层记录电极采集并分析大鼠皮层的脑电情况。结果:大鼠损伤程度与打击深度相关,打击深度1 mm模拟轻度颅脑创伤,打击深度3 mm模拟中度颅脑创伤,打击深度5 mm模拟重度颅脑创伤,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组TBI后1 d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损伤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 <0. 05),脑皮质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中度损伤组术后30 d,可观察到皮层痫样放电。结论:应用自主研发的eCCI撞击仪成功建立可控性大鼠TB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皮质撞击 颅脑外伤 外伤后癫痫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减轻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引起的脑损伤
4
作者 顾漪 赵育梅 苏玉金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6期489-495,共7页
目的门冬氨酸钾(potassium aspartate,PA)作为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对细胞凋亡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门冬氨酸钾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 目的门冬氨酸钾(potassium aspartate,PA)作为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对细胞凋亡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门冬氨酸钾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TBI通过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CCI)产生。门冬氨酸钾组或溶剂对照组在CCI发生后30 min以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62.5 mg/kg剂量的PA,观察脑血流灌注量,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和皮质损伤体积,并检测脑水肿以及脑组织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乳酸含量和钠钾ATP酶活性。结果在CCI引起的大鼠皮质损伤中,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急性给予62.5 mg/kg剂量的PA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降低皮质损伤体积(P<0.01),减轻脑水肿(P<0.05)。此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门冬氨酸钾治疗组显著减少ATP缺失(P<0.01),降低乳酸含量(P<0.05),并增加钠钾ATP酶的活性(P<0.05)。结论 PA能通过增加ATP含量和钠钾ATP酶的活性并降低脑水肿,对TB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PA在临床脑损伤时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 损伤 可控皮质打击伤 钠钾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外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5
作者 梁勇 石佐林 +1 位作者 郇宇 金海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利用侧位液压冲击法制备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模型,进行nVNS治疗,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通过大鼠脑组织的干湿比评估大鼠含水量,利用商品化... 目的:探讨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利用侧位液压冲击法制备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模型,进行nVNS治疗,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通过大鼠脑组织的干湿比评估大鼠含水量,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利用RT-qPCR检测大鼠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经过nVNS刺激,CCI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脑含水量减少,脑脊液中LDH水平降低,同时脑皮质中BDNF和NGF mRNA表达上调。结论:nVNS通过对TBI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和N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迷走神经刺激(nVNS) 创伤损伤(TBI) 可控皮质损伤(CCI) 脑水肿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损伤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俭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8-20,34,共4页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少见,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更为少见。在腾空后足屈(足庶)状足夹着地时,过度内收位损伤,由于腓骨长肌腱牵拉造成第五踱骨基底部典型的撕脱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损伤治疗 撕脱骨折 运动 氯乙烷 外侧副韧带 手法治疗 运动量训练 皮质激素 强地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