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粉和粉煤灰掺量对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宁宁 胡康飞 +3 位作者 包益鋆 张文文 卜静武 陈徐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6-1733,1754,共9页
利用砂质土与装修垃圾掺配不同比例的矿粉(GGBS)和粉煤灰(FA)制备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了GGBS和FA掺量对CLSM流动值、泌水率、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和SEM探究了不同GGBS和FA掺量对CLSM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利用砂质土与装修垃圾掺配不同比例的矿粉(GGBS)和粉煤灰(FA)制备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了GGBS和FA掺量对CLSM流动值、泌水率、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和SEM探究了不同GGBS和FA掺量对CLSM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GGBS和FA的掺量增加,利用装修垃圾、砂质土制成的CLSM泌水率减少,凝结时间缩短,FA掺量不变,GGBS从150 g增加到270 g,CLSM的3 d抗压强度从2.01 MPa增加到4.00 MPa,28 d抗压强度从6.83 MPa增加到11.12 MPa。GGBS掺量不变,FA从120 g增加到240 g,3 d抗压强度从2.41 MPa增加到3.13 MPa,28 d抗压强度从6.65 MPa增加到10.24 MPa。GGBS和FA的掺量增加使CLSM内部产生了大量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等水化产物,增加了密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强度材料 矿粉 粉煤灰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粒径及掺量对可控性低强度材料性能影响
2
作者 储诚富 刘云 董满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0-775,共6页
文章探究玻璃掺量及粒径对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根据流动度确定水胶比,开展经时流动度、泌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及... 文章探究玻璃掺量及粒径对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根据流动度确定水胶比,开展经时流动度、泌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及冻融耐久性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CLSM的微观结构及强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掺量过多会导致保水性下降、增大离析泌水;所有配比28 d抗压强度均大于0.5 MPa,90 d最大增至5.2 MPa;玻璃掺量过多(玻璃与黏结剂质量比为2.0和2.5)且粒径为3~5 mm的CLSM耐久性较差。随养护时间增加,C-S-H特征峰值增加,并出现托贝莫来石晶体特征峰,CLSM强度提高。玻璃与黏结剂质量比为1.0的CLSM各性能可达到最理想效果;综合破碎工序,粒径3~5 mm、质量比1.0为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强度材料(clsm) 废弃玻璃 固废处理 绿色材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静态力学特性及孔隙分布特征
3
作者 包益鋆 刘惠 +3 位作者 李书进 王宁宁 陈徐东 张文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8-195,共8页
针对大规模的水利水电项目通常需要一定量的土地用于建设水库、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导致产生大量的工程弃土,利用开挖弃土制备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image correlation,DIC)和声发射技术(acoustic emission,... 针对大规模的水利水电项目通常需要一定量的土地用于建设水库、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导致产生大量的工程弃土,利用开挖弃土制备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image correlation,DIC)和声发射技术(acoustic emission,AE)监测试件破坏特征以及损伤演化机制,通过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试件内部孔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试件受压破坏后呈现完全破碎形态,裂缝在贯穿试件的过程中沿着最初方向持续发展,荷载到达峰值后裂缝发展主要以延伸为主直至破坏,试件内部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并无明显区别。试件内部孔隙率较高,孔隙较大,整体黏结性较低,部分孔隙有水化产物充填,在加载过程中起连结作用。本研究为科学调控弃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弃土 可控强度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声发射技术 压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性能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伟 张同生 +3 位作者 陈灿峰 吴正德 韦江雄 余其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34-3643,共10页
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是一种高流动性、可控低强的新型充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回填、道路基层、管道垫层等工程。目前,我国尚无CLSM性能测试标准,主要借鉴国外标准与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相关评价方法,亟待制定合理、统一、系统的性能... 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是一种高流动性、可控低强的新型充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回填、道路基层、管道垫层等工程。目前,我国尚无CLSM性能测试标准,主要借鉴国外标准与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相关评价方法,亟待制定合理、统一、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规范和促进CLSM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现有CLSM相关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环境影响、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从测试原理、实验参数、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CLSM性能测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制定和完善CLSM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材料 可控强度材料 能测试方法 测试原理 实验参数 测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顶管废土的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及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锐 刘国强 +1 位作者 朱祐增 张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46-352,共7页
顶管废弃渣土作为城市管网建设的副产品,具有体量大、区域性强、成分复杂等特点,且由于其内部含有表面活性成分,导致顶管废土不易排水固结,制约了废土资源的再利用。为解决该问题,利用黄冈城区地下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所产生的废土为原材... 顶管废弃渣土作为城市管网建设的副产品,具有体量大、区域性强、成分复杂等特点,且由于其内部含有表面活性成分,导致顶管废土不易排水固结,制约了废土资源的再利用。为解决该问题,利用黄冈城区地下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所产生的废土为原材料制备自密实顶管废土——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并通过控制水固比、灰土比以及粉煤灰与水泥的比值(F/C)等因素,研究其流动性、泌水率以及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水固比对于CLSM的流动性变化起到主要作用,而抗压强度随着F/C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灰土比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控制水固比、灰土比以及F/C,能够制备出流动性在100~200 mm、泌水率小于3%、抗压强度在0.35~0.7 MPa的自密实、高流动性材料,满足沟槽回填过程中对于工作性能以及强度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废弃渣土 可控强度材料 流动 泌水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锂渣基可控低强度材料配合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瑞 刘泽 +2 位作者 赵利杰 张帅 王栋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48-2555,共8页
本文以锂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水泥掺量、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三个因素对锂渣基CLSM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流动度和泌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大掺量锂渣的CLSM体系中,水胶比... 本文以锂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水泥掺量、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三个因素对锂渣基CLSM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流动度和泌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大掺量锂渣的CLSM体系中,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对材料流动性和泌水率具有显著影响,水泥掺量对泌水率几乎没有影响,提高水泥掺量会显著增加CLSM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对比各个因素对CLSM的影响,满足CLSM性能指标要求的胶凝材料适宜配合比为水泥掺量12%(质量分数,下同)、锂渣掺量88%、水胶比0.57、减水剂掺量0.20%。此时CLSM的流动度为231 mm,泌水率为1.49,28 d抗折强度可达1.74 MPa, 28 d抗压强度为4.90 MPa,各项指标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可控强度材料 力学 流动度 泌水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输油管道充填用可控低强度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雪松 俞然刚 +1 位作者 陈金平 杨文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1829,1840,共8页
为充填原位弃置的输油管道,以粉煤灰为主并掺入少量水泥,加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保坍剂和增稠剂等外加剂,研制一种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采取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统计综合分析,优化充填材料的配合比。利用数学统... 为充填原位弃置的输油管道,以粉煤灰为主并掺入少量水泥,加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保坍剂和增稠剂等外加剂,研制一种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采取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统计综合分析,优化充填材料的配合比。利用数学统计变异系数法赋予充填材料的流动性能、泌水率和强度等3个参数在配合比设计中的权重,采用功效函数方法将各参数统一为无量纲的指标,根据计算得到的指标值评价材料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该优化配合比条件下,CLSM充填材料28 d抗压强度可达到2.60 MPa,4 h流动度达250 mm,4 h泌水率4.2%,较好的满足废弃输油管道充填材料性能指标要求。统计综合分析能精确直观地评价充填材料的性能指标,可作为充填材料配合比优化的有利手段。研究成果对可控低强度材料在废弃输油管道充填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强度材料 粉煤灰 外加剂 配合比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石膏基可控低强度材料强度及体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浩泽 于峰泉 +2 位作者 耿健 王向阳 秦华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44-3653,共10页
为了解决钛石膏综合利用率低、消耗不足以及道路回填工程中传统回填不密实或存在结构死角的问题,以钛石膏为原料制备钛石膏基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体积稳定性试验方法,研究了建筑渣土取代率、水固比、钛... 为了解决钛石膏综合利用率低、消耗不足以及道路回填工程中传统回填不密实或存在结构死角的问题,以钛石膏为原料制备钛石膏基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体积稳定性试验方法,研究了建筑渣土取代率、水固比、钛石膏掺量与激发剂掺量等因素对CLSM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XRD、SEM对其性能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LSM早期强度随着建筑渣土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膨胀率有所下降;增大水固比则会降低强度,膨胀率随之增加;而增大钛石膏掺量,CLSM的强度与膨胀率均会降低,当钛石膏掺量为70%(质量分数)时,CLSM体积呈收缩趋势,且在14 d时收缩率基本达到最大,而生石灰掺量的增加,则会改善CLSM的收缩,起到一定的补偿收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可控强度材料 建筑渣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体积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相似材料参数敏感性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钊 许梦国 +3 位作者 王平 陈顺满 雒凯 余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用相似模拟试验进行低强度相似材料参数敏感性试验,选择铁矿粉、重晶石粉、砂及石膏用量4因素5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铁矿粉和石膏用量分别对相似材料的容重和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随铁矿粉用量增大,相似材料容重呈增大趋势,随石... 用相似模拟试验进行低强度相似材料参数敏感性试验,选择铁矿粉、重晶石粉、砂及石膏用量4因素5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铁矿粉和石膏用量分别对相似材料的容重和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随铁矿粉用量增大,相似材料容重呈增大趋势,随石膏用量增大,相似材料抗压强度逐渐增大;模拟铁矿体合理配比为:m(重晶石)∶m(铁矿粉)∶m(砂)∶m(石膏)=21∶78∶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体 强度相似材料 敏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废土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浩 朱祐增 +1 位作者 黄锐 张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1736-11744,共9页
为综合利用建筑废土,以废土替代砂石骨料,制备一种高流动度、低泌水率的新型回填材料——可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通过流动度、泌水率、湿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水胶比、水泥掺量、废土取代... 为综合利用建筑废土,以废土替代砂石骨料,制备一种高流动度、低泌水率的新型回填材料——可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通过流动度、泌水率、湿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水胶比、水泥掺量、废土取代量等因素对CLSM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能谱分析(energy spectrum analysis,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进一步揭示了强度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胶比主要控制CLSM流动度的大小,随着废土掺量的增加,满足材料流动的水胶比不断增大,废土添加极大地减少了材料的泌水率;胶凝材料中水泥掺量影响着CLSM强度的发展;通过微观分析、计算得出土基CLSM强度的形成主要源于水泥的水化反应、团粒化作用以及黏土颗粒的黏结。研究结果为利用废土制备CLSM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制备出优良工作性能的CLSM服务于将来的工程沟槽回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土 可控强度材料 水胶比 微观分析 强度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轻质混凝土可控低强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8-191,共4页
为解决市政道路管道、沟槽等回填工程中因结构死角存在而回填不密实问题,提出以废弃轻质混凝土为细骨料制备一种高流动性的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水泥和粉煤灰比例(C/F)及机制砂掺量对该CLSM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 为解决市政道路管道、沟槽等回填工程中因结构死角存在而回填不密实问题,提出以废弃轻质混凝土为细骨料制备一种高流动性的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水泥和粉煤灰比例(C/F)及机制砂掺量对该CLSM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利用机制砂以0~20%等质量取代废弃轻质混凝土细骨料,通过调节C/F比和机制砂掺量,可制得流动度在202~311 mm、泌水率<3%的高流动度、可自密实的CLSM,且C/F在0.4~0.5的范围内强度满足可再开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强度材料 废弃轻质混凝土 机制砂 流动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渣与粉砂制备可控基坑回填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飞鹏 曹正龙 +4 位作者 王小兵 徐凌 吴彪 韩乙锋 徐西永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4-1373,共10页
以济南遥墙机场改扩建施工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粉砂土为主要骨料制备了具有高流动性、自密实和高强度特点的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建渣或石屑的试验组比纯粉砂的试验组强度显著提升,且强度随掺量增加而增大;建渣的... 以济南遥墙机场改扩建施工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粉砂土为主要骨料制备了具有高流动性、自密实和高强度特点的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建渣或石屑的试验组比纯粉砂的试验组强度显著提升,且强度随掺量增加而增大;建渣的改性效果比石屑高出约80%,且更为经济;最佳配合比干湿循环强度降低并稳定在1 MPa左右,质量损失率稳定在1%左右,其压缩性能与水泥掺量为6%(质量分数)的水泥土相同,干湿后压缩变形量远小于压实粉砂,满足飞行区道基的长期承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坑回填 可控强度材料 抗压强度 耐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可控低强度材料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祐增 刘浩 +1 位作者 黄锐 张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70-2679,共10页
针对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可将再生细骨料用于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并利用响应面分析(RSM)为CLSM配合比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水固比、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水泥占胶凝材料比例(灰胶比)为试验因素,以流动度和泌水率... 针对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可将再生细骨料用于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并利用响应面分析(RSM)为CLSM配合比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水固比、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水泥占胶凝材料比例(灰胶比)为试验因素,以流动度和泌水率的比值(流泌比)和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进行多指标优化。单因素试验表明,水固比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提高会导致CLSM流动性和泌水率上升,而随着灰胶比提高CLSM流动度和泌水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水固比和灰胶比、减水剂掺量和灰胶比对流泌比交互作用显著,而各参数之间对28 d抗压强度的交互作用一般。最后,通过对两个响应值同时优化得到CLSM的最优配合比,经验证与实际基本一致,实现了对CLSM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多指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 可控强度材料 响应面分析 配合比设计 多指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煤基固废可控低强度材料制备及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明阳 庞来学 +4 位作者 杨达 宋迪 张佳丽 田晓峰 张逸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44-2351,共8页
利用NaOH、Na_(2)SO_(4)协同碱激发煤矸石(CG)、钢渣(SS)、粉煤灰(FA)制备无水泥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CLSM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Ca/(Ca+Si)的摩尔... 利用NaOH、Na_(2)SO_(4)协同碱激发煤矸石(CG)、钢渣(SS)、粉煤灰(FA)制备无水泥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CLSM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Ca/(Ca+Si)的摩尔比与材料的7 d、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比值存在线性关系,当Ca/(Ca+Si)摩尔比大于0.407时,7 d即可达到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70%以上,该材料具有早强特性。当粉煤灰质量掺量在40%以下时,CLSM工作性(流动性)满足ACI规范要求,不同质量配比的SS/FA改变了CLSM体系中反应产物的相组成,产物中钙矾石与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密实嵌合结构为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微观结构基础。最后,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方法,模拟了水化产物中两种晶型水化硅酸钙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强度材料 碱激发材料 水化硅酸钙 钙矾石 热力学模型 工业固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Al粉和Si粉对低碳MgO-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任桢 马成良 钟香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电熔镁砂、电熔镁铝尖晶石及鳞片石墨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在MgO-A l2O3-C材料中加入A l粉和Si粉,混练后在180 MPa压力下成型,185℃12 h热处理,制成了加入4.5%质量分数A l粉、0~3.5%质量分数Si粉的AS系列试样和同时加入2%质量... 以电熔镁砂、电熔镁铝尖晶石及鳞片石墨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在MgO-A l2O3-C材料中加入A l粉和Si粉,混练后在180 MPa压力下成型,185℃12 h热处理,制成了加入4.5%质量分数A l粉、0~3.5%质量分数Si粉的AS系列试样和同时加入2%质量分数石墨的ASC系列试样,研究了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抗热震性及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AS系列中,仅加入4.5%A l粉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从未加A l粉的3.0 MPa提高到22.3 MPa,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从60%提高到77%;再加入1.5%Si粉后,高温抗折强度提高到27.9 MPa,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提高到79%;(2)加入A l粉、Si粉和石墨的ASC系列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略高于AS系列试样的,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在71%~75%之间;(3)这类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态强度和抗热震性的原因为:A l粉、Si粉在埋炭加热过程中与C、N2原位生成针状A lN和SiC等非氧化物,填充、穿插在方镁石和尖晶石骨架中,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Al2O3-C材料 高温抗折强度 抗热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对低碳铝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心莲 田响宇 +3 位作者 刘国齐 李红霞 杨文刚 于建宾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了提高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以板状刚玉、电熔白刚玉、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环保沥青、液态热塑性酚醛树脂、固态树脂粉、固态聚碳硅烷和正己烷为外加剂,研究了聚碳硅烷外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 3%和0. ... 为了提高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以板状刚玉、电熔白刚玉、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环保沥青、液态热塑性酚醛树脂、固态树脂粉、固态聚碳硅烷和正己烷为外加剂,研究了聚碳硅烷外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 3%和0. 6%)和热处理温度(950、1 100、1 250、1 400和1 550℃)对低碳铝碳材料显微结构、强度及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热处理后,聚碳硅烷热解破坏酚醛树脂热解碳结构; 1 100~1 250℃时,聚碳硅烷生成网状结构,弥补材料强度;当聚碳硅烷外加量为0. 6%(w),于1 550℃热处理后,聚碳硅烷高温裂解生成含Si纤维,材料强度提高。但含Si纤维的生成,会引起材料热膨胀失配,从而导致试样热震后的强度保持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高温热解 碳铝碳材料 抗热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细粉加入量对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祥臻 闫广周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7-440,共4页
为了改善整体塞棒棒头用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以粒度为1~0.2、≤0.074、≤0.044 mm的电熔尖晶石和粒度为0.15 mm的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950和1550℃保温3 h(埋碳)热处理制备了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研究... 为了改善整体塞棒棒头用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以粒度为1~0.2、≤0.074、≤0.044 mm的电熔尖晶石和粒度为0.15 mm的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950和1550℃保温3 h(埋碳)热处理制备了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研究了氧化铝细粉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4%、8%、12%、16%对尖晶石低碳材料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线变化率和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中引入氧化铝细粉,经过1550℃热处理后,氧化铝细粉和尖晶石能够充分固溶,形成第二结合相并产生一定的体积效应,对尖晶石低碳耐火材料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碳耐火材料 塞棒棒头 氧化铝细粉 抗热震 高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红砖建筑垃圾细料制备早强CLSM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建刚 张金喜 +1 位作者 郭阳阳 王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4-1422,共9页
为了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水平低、道路管沟回填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将建筑垃圾细料应用于早强型控制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中,考察促凝剂掺量、促凝剂类型、水固比与胶集比等因素对CLSM的工作性能、... 为了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水平低、道路管沟回填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将建筑垃圾细料应用于早强型控制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中,考察促凝剂掺量、促凝剂类型、水固比与胶集比等因素对CLSM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促凝剂对CLSM流动度无明显影响,但对泌水率与干缩率有显著削减作用; 2种促凝剂的早强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对应的最优掺量分别为40%与20%,4 h强度均为0. 7MPa以上;在促凝剂掺量一定时,早期小时强度受胶凝材料总量与实际自由水量的综合影响;增大水固比可提高流动度、泌水率及抗干缩性能,降低力学性能,而增大胶集比可提高流动度与力学性能,降低泌水率与抗干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细料 强度材料(clsm) 早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种类和硝酸镍对铝碳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文刚 杨凤玲 +2 位作者 李红霞 刘国齐 钱凡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为了提高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分别选用环保沥青Carbores P、中间相沥青和高温沥青,以硝酸镍为催化剂,研究了沥青种类和催化剂对低碳铝碳材料常温和高温强度、抗热震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沥青种类对催化改性低碳铝碳耐... 为了提高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分别选用环保沥青Carbores P、中间相沥青和高温沥青,以硝酸镍为催化剂,研究了沥青种类和催化剂对低碳铝碳材料常温和高温强度、抗热震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沥青种类对催化改性低碳铝碳耐火材料中纤维碳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3种沥青的低碳铝碳试样,在催化剂作用下均生成了一定量的纤维状纳米碳;同时加入沥青和催化剂,更有利于提高铝碳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强度及抗热震性;与加入高温沥青相比,加入环保沥青Carbores P和中间相沥青的催化改性铝碳材料中形成了较多且长的纤维状纳米碳,使材料的常温和高温抗折强度及抗热震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耐火材料 催化改 沥青 显微结构 强度 抗热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碱度水泥基材料早期开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真 陈美祝 +1 位作者 罗谦 马保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选用粉煤灰、减缩剂和减水剂,采用五路裂缝测定仪和非接触式电阻率测定仪,分别测试了相同水灰比、不同碱类型的水泥砂浆在干燥条件下约束收缩开裂的初始时间与水泥浆体早期水化24 h内的电阻率变化,并测定了水泥砂浆在干燥环境下的抗压... 选用粉煤灰、减缩剂和减水剂,采用五路裂缝测定仪和非接触式电阻率测定仪,分别测试了相同水灰比、不同碱类型的水泥砂浆在干燥条件下约束收缩开裂的初始时间与水泥浆体早期水化24 h内的电阻率变化,并测定了水泥砂浆在干燥环境下的抗压、抗折强度.结果表明:碱度增加会加速水泥的早期水化硬化以及微结构的形成与发展;Na+ 提高水泥砂浆早期强度、增加约束收缩开裂敏感性的作用要比 K+ 的明显,尤其在低水灰比、掺减水剂时其影响更为明显;粉煤灰和减缩剂可延缓水泥(尤其是高碱度的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水化硬化,降低水泥砂浆强度的发展,推迟初始开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裂敏感 水泥基材料 高碱度 水泥砂浆 水化硬化 非接触式 早期水化 水泥浆体 收缩开裂 干燥条件 干燥环境 抗折强度 早期强度 Na^+ 约束收缩 水灰比 砂浆强度 粉煤灰 减水剂 测定仪 电阻率 减缩剂 微结构 K^+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