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机系统中电力系统稳定器与可控串联补偿器阻尼控制器的协调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房大中 牛伟 周保荣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900,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 tors,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分别有效阻尼机间振荡和区域振荡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单纯形-模拟退火法对PSS和TCSC阻尼控制... 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 tors,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分别有效阻尼机间振荡和区域振荡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单纯形-模拟退火法对PSS和TCSC阻尼控制器进行协调优化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单纯形算法局部搜索速度快和模拟退火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点,将单纯形算法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寻优算子,以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效率.同时,优化中使用的目标函数考虑了系统多种典型运行方式下的机电振荡模态性能,因而设计出的阻尼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4机11节点电力系统上运用该优化方法完成了阻尼控制器的协调设计.特征值分析和非线性时域仿真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设计的PSS和TCSC阻尼控制器对不同的运行方式都能有效抑制系统低频振荡.此外,算例分析结果证实了单纯形-模拟退火算法搜寻能力高、不强烈依赖初始值选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形法 模拟退火算法 电力系统稳定 可控串联补偿器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器暂态稳定的迭代自学习控制(ILC)
2
作者 郭春林 童陆园 +1 位作者 朱慧瑜 王仲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8期18-22,共5页
介绍了迭代自学习控制的原理 ,将其用于 FACTS(以可控串补为例 )的暂态稳定控制 ;比较了固定串补、PI控制和迭代自学习控制的可控串补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 ;指出迭代自学习控制具有一系列常规控制算法所没有的优点 。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迭代自学习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控串联补偿器的系统电压失稳概率研究
3
作者 任曦骏 严正 +2 位作者 赵建伟 曹路 李建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0-173,共4页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可以灵活地调节线路潮流,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传统分析方法在评估TCSC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作用时存在缺陷,无法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计及TCSC接入的系统负荷裕度概率模型,考虑运行参数的随机波动...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可以灵活地调节线路潮流,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传统分析方法在评估TCSC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作用时存在缺陷,无法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计及TCSC接入的系统负荷裕度概率模型,考虑运行参数的随机波动,通过半不变量法和Gram-Charlier级数计算负荷裕度概率特征,进而得到电压失稳概率值。分别在常态与故障下对比TCSC安装前后的IEEE39节点系统失稳概率,结果表明,TCSC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不确定性因素 负荷裕度 电压稳定 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负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葛俊 童陆园 +2 位作者 耿俊成 王仲鸿 陈全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4-26,54,共4页
由于在暂稳控制器的设计中通常将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 (TCSC)处理为带限幅器的一阶惯性环节 ,而忽略了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对 TCSC脉冲触发过程影响以及装置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建立了装有 TCSC的电力系统的扩展 Phillips- Heffron模... 由于在暂稳控制器的设计中通常将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 (TCSC)处理为带限幅器的一阶惯性环节 ,而忽略了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对 TCSC脉冲触发过程影响以及装置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建立了装有 TCSC的电力系统的扩展 Phillips- Heffron模型 ,通过分析 TCSC对系统同步和阻尼转矩的贡献 ,给出了在开环定触发角控制下 TCSC表现为负阻尼特性的解析解。基于NETOMAC的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分析的正确性 ,同时指出通过合适的底层控制策略可以减弱和消除负阻尼 ,有效地改善 TCSC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PHILLIPS-HEFFRON模型 负阻尼特性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影响的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H_∞控制
5
作者 蔡超豪 刘峰 《广东电力》 2007年第12期1-4,16,共5页
对存在于广域测量系统时滞影响的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H∞控制进行了研究,说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H∞控制器设计的方法。仿真及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对时滞的不敏感性,可以抑制外部干扰,保持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电力系统 动态稳定 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冯可控串联补偿阻抗控制暂态特性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8
6
作者 林集明 郑健超 +2 位作者 刘长浥 陈葛松 吴成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5,9,共6页
本文介绍东北地区伊敏至冯屯500kV可控串联补偿装置阻抗控制暂态特性的数字仿真结果。其中包括容抗均匀调节特性、害抗阶跃响应特性、开环阻抗控制和闭环阻抗控制特性以及感性电抗和容性电抗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
关键词 交流输电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器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可靠性对可控串联补偿部件参数的灵敏度分解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生虎 于丽萍 +1 位作者 马燕如 董王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25,共6页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是一种常见的柔性输电设备,多用于改善输电能力。现有TCSC对其电容器组、电抗器等部件的可靠性建模较为粗略,因此无法直接描述部件可靠性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考虑部件故障模式,提出TCSC可靠性分层等值算法,建立含T...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是一种常见的柔性输电设备,多用于改善输电能力。现有TCSC对其电容器组、电抗器等部件的可靠性建模较为粗略,因此无法直接描述部件可靠性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考虑部件故障模式,提出TCSC可靠性分层等值算法,建立含TCSC线路可靠性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改进频率和持续时间(F&D)算法,求解串联补偿线路状态概率和转移率,及其对部件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联立电网可靠性对串联补偿线路可靠性、串联补偿线路可靠性对TCSC部件灵敏度,提出电网可靠性对TCSC部件参数的灵敏度分解算法。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从电网角度发现和改善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可靠性分层等值 改进F&D算法 电网可靠性 灵敏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和TCSC控制器间动态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祁桂刚 黎灿兵 +3 位作者 曹一家 李欣然 周炼 曾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69,共5页
在考虑电力系统传递函数元素的稳态增益和动态特性的影响下,利用有效相对能量矩阵(EREA)的方法分析了2种典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器间交互影响问题。对多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FACTS控制器的变量配对、选址等... 在考虑电力系统传递函数元素的稳态增益和动态特性的影响下,利用有效相对能量矩阵(EREA)的方法分析了2种典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器间交互影响问题。对多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FACTS控制器的变量配对、选址等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含SVC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装置的新英格兰系统验证了在不同电气距离下交互影响的强弱程度,并采用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 可控串联补偿器 有效相对能量矩阵 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 TCSC 非线性控制器 被引量:7
9
作者 何丹 戴先中 +3 位作者 李乃湖 陈珩 范玲玲 陈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器结构,将结构完全相同的TCSC控制器(仅神经网络的权值不同)分别运用于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一个由49条等值支路和19台等值机所组成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器结构,将结构完全相同的TCSC控制器(仅神经网络的权值不同)分别运用于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一个由49条等值支路和19台等值机所组成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说明这种TCSC控制器结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逆系统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SS与TCSC控制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宁琳 谭建成 +1 位作者 梁志坚 秦砺寒 《现代电力》 2008年第2期18-23,共6页
电力系统中同时装有单独设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时,两者之间可能产生一定的交互影响,导致阻尼低频振荡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对PSS和TCSC的控制器进行协调设计,此方法在PSO算... 电力系统中同时装有单独设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时,两者之间可能产生一定的交互影响,导致阻尼低频振荡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对PSS和TCSC的控制器进行协调设计,此方法在PSO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惯性权重对其进行改进,保持了群体搜索的多样性。通过收敛性分析证明,此方法能收敛于全局最优。在IEEE-4机11节点的系统上进行了测试。时域仿真与特征值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将系统特征根移到复平面目标函数限定的区域内,很好地抑制低频振荡。对不同优化方法的收敛性及计算时间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性能优于常规遗传算法以及模拟退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可控串联补偿器 改进粒子群算法 阻尼低频振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控制器的多目标协调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彬 朱承治 +1 位作者 邹振宇 曹一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为提高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线路传输能力和暂态稳定性,采用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和静态无功补偿器(SVC)2种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元件联合运行来同时保证线路功率传输和多机间功角稳定.为实现TCSC和SVC之间的协调控制,应用多目标进化规划... 为提高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线路传输能力和暂态稳定性,采用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和静态无功补偿器(SVC)2种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元件联合运行来同时保证线路功率传输和多机间功角稳定.为实现TCSC和SVC之间的协调控制,应用多目标进化规划(MOEP)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优化2个控制器的参数.对一个典型四机两区域系统进行三相故障仿真,并与分别设计的FACTS控制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法设计的控制器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静态无功补偿 多目标进化规划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的多台TCSC控制器协调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琳 叶彬 曹一家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将多台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进化规划和粒子群优的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MOEPPSO),提出了基于MOEPPSO的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得到一组Par... 将多台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进化规划和粒子群优的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MOEPPSO),提出了基于MOEPPSO的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得到一组Pareto参数解集,为运行人员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在装有两台TCSC的IEEE典型四机两区域系统研究实例中,非线性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单独设计控制器的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互联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广域测量系统时滞影响的TCSC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江全元 白碧蓉 +1 位作者 邹振宇 曹一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1-25,共5页
在广域电力系统的环境下,基于相量测量单元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将引入不可忽略的时滞,这将对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测量信号的广域控制器带来影响,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分析了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延迟时间对可控串联电容... 在广域电力系统的环境下,基于相量测量单元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将引入不可忽略的时滞,这将对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测量信号的广域控制器带来影响,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分析了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延迟时间对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非线性控制器稳定特性的影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设计了TCSC控制器以提高电力系统对时滞的不敏感性,线性和非线性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TCSC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时滞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MI技术设计多机系统TCSC鲁棒控制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洋 张建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装设在高压线路上可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指出传统的H∞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计算Gamma迭代的优化问题,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为多个目标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设计指...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装设在高压线路上可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指出传统的H∞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计算Gamma迭代的优化问题,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为多个目标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设计指标与约束条件等可表达成LMI形式,可用有效的凸优化算法得到精确解答。提出了借鉴有极点区域配置约束的混合H2/H∞问题的LMI解法,设计了应用于多机系统的TCSC的鲁棒控制器。应用安德森3机9节点系统模型测试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在测试了小规模突发事件仿真、小规模突发事件的鲁棒TCSC控制器性能的结果后表明,TCSC控制器利用LMI方法可实现鲁棒稳定和快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动模装置研制及阻抗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旭 裴志宏 +1 位作者 孙海顺 王少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3,共4页
提出了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动模装置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接线及主电路配置,并介绍了系统核心部分即控制保护系统的实现。利用数值仿真程序和所研制的动模装置对TCSC的稳态及动态阻抗特性进... 提出了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动模装置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接线及主电路配置,并介绍了系统核心部分即控制保护系统的实现。利用数值仿真程序和所研制的动模装置对TCSC的稳态及动态阻抗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以电容电压和线路电流作为同步信号时的阻抗阶跃特性。提出闭环阻抗控制,用以改善以电容电压为同步信号时TCSC的阻抗阶跃特性。通过动模试验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动模实验 阻抗特性 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和TCSC联合补偿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子霞 吴西博 代旭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80,共5页
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应用的逐渐推广,FACTS装置大幅度提高线路的功率传输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能力逐渐得到体现。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SAT,建立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的WSCC3机9... 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应用的逐渐推广,FACTS装置大幅度提高线路的功率传输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能力逐渐得到体现。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SAT,建立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的WSCC3机9节点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三相短路故障进行时域仿真,最后通过比较单个SVC、单个TCSC以及SVC和TCSC同时接入系统前后其电压和功角特性来分析SVC或TCSC的补偿作用及其交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后,SVC能动态地补偿无功功率,保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TCSC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包括电压稳定性),缩短和降低系统扰动时的振荡时间和振荡幅度;SVC和TCSC联合补偿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 可控串联补偿器 PSAT工具箱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FACTS装置的概率特征根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志棠 宗秀红 +2 位作者 钟志勇 王克文 张建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17,共5页
概率特征根分析计及了较宽范围的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利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装置上的附加控制器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将现有的概率特征根分析扩展到包含FACTS功能模块。以并联型静态无功补偿器SVC(S... 概率特征根分析计及了较宽范围的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利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装置上的附加控制器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将现有的概率特征根分析扩展到包含FACTS功能模块。以并联型静态无功补偿器SVC(StaticVarCompensator)和串联型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鄄ControlledSeriesCapacitor)为例,在原有概率特征根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具体的元件模型和控制器表达,确定了形成系统状态空间方程时的相应线性化表达式;详细讨论了功能增加后系统状态方程矩阵的形成;通过补充相关的灵敏度计算,完成了计及FACTS装置的电力系统多运行方式下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最后,在一个八机系统上进行了试算。在选定的附加控制器参数下,比较了增加SVC前后的系统主导特征根的变化,考察了附加控制器增益变化对临界特征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性 概率特征根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态无功补偿 可控串联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提高输电能力的TCSC选址和定容方案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淑杰 马平 +1 位作者 蔡兴国 韩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0,共6页
支路传输功率、节点电压等的越限是制约系统输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文章采用连续潮流模型,在临界运行点推导了输电能力对支路电抗灵敏度的数学表达式,提出根据此灵敏度排序结果确定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 支路传输功率、节点电压等的越限是制约系统输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文章采用连续潮流模型,在临界运行点推导了输电能力对支路电抗灵敏度的数学表达式,提出根据此灵敏度排序结果确定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安装地点的新方法。该方法中,TCSC安装位置确定以后,将安装TCSC之前发生越界的不等式约束在其边界值处用等式形式表示出来,并设定为已知条件,将TCSC对其所要安装支路的补偿度设定为一个新的未知量,扩展常规潮流方程,以求取扩展潮流不匹配函数的最小值为目标,计算支路的最优补偿度。对IEEE30节点和IEEE118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选址和定容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能力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灵敏度 潮流不匹配函数 连续潮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安全校正策略 被引量:13
19
作者 毕如玉 林涛 +2 位作者 陈汝斯 徐遐龄 叶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57,共8页
随着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直流闭锁或线路故障引发系统连锁故障的风险增加,故需要根据电网运行状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潮流进一步过载。在智能电网背景下,考虑将直流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也作为控制措施以进一步减少负... 随着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直流闭锁或线路故障引发系统连锁故障的风险增加,故需要根据电网运行状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潮流进一步过载。在智能电网背景下,考虑将直流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也作为控制措施以进一步减少负荷切除量。制定安全校正策略常用的方法有灵敏度法和优化规划法。灵敏度法便于在线切机切负荷控制,分析了直流功率和TCSC电抗值的支路潮流灵敏度是控制量的函数并非定值,故在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安全校正策略制定中应用灵敏度法有一定困难。针对优化规划法优化变量多、计算时间长、难以在线实施,提出采用启发式搜索原理缩减优化变量数量的优化规划法,该方法基于负荷转移因子(LSF)筛选出对待调节支路控制效果最好的发电机和负荷节点,将这些节点的功率与直流功率以及TCSC电抗值一同作为优化变量,以负荷总切除量最小即经济性最佳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安全校正方案。基于改造的IEEE30节点算例系统,通过与不采用启发式搜索以及不考虑将直流功率和TCSC电抗值作为优化变量得到的结果相比较,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安全校正 可控串联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攻击和TCSC接入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凡 张乐涛 +3 位作者 张强 刘海涛 史杰 赵美莲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57,65,共8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攻击形式,负荷重分配LR(load redistribution)攻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在实际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研究了LR攻击和TCSC接入对电力系统... 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攻击形式,负荷重分配LR(load redistribution)攻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在实际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研究了LR攻击和TCSC接入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LR攻击的作用原理,建立了考虑LR攻击和TCSC接入的系统负荷削减双层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的考虑LR攻击和TCSC接入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并定义了反映LR攻击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以IEEE RTS79修改系统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负荷削减模型和可靠性评估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负荷重分配攻击 可控串联补偿器 双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