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机系统TCSC逆推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宝华 杨成梧 张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1,103,共5页
在高压线路上装设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可以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利用逆推方法与L2性能准则相结合,设计了多机系统TCSC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抑止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设计过程中不需要线性化和求解... 在高压线路上装设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可以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利用逆推方法与L2性能准则相结合,设计了多机系统TCSC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抑止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设计过程中不需要线性化和求解Riccati矩阵不等式,因此基于该方法的设计过程简明,易于为工程设计人员所接受。仿真表明该控制器能够维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暂态稳定 干扰抑止 逆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系统方法在TCSC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宝华 杨成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1-43,共3页
简单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和反馈控制理论的一种反馈线性化方法——逆系统方法。运用逆系统方法将含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TCSC)的非线性电力系统线性化 ,并且对该线性化的系统运用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 TCSC的稳定... 简单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和反馈控制理论的一种反馈线性化方法——逆系统方法。运用逆系统方法将含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TCSC)的非线性电力系统线性化 ,并且对该线性化的系统运用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 TCSC的稳定控制器。将其与用微分几何法和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法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控制效果 ,即均能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 TCSC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逆系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蒋铁铮 陈陈 曹国云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40-43,67,共5页
基于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NOPC)理论,设计了一种具有闭合的解析控制律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不要求进行在线优化计算,从而避免了大量的计算负担,且其可调参数只有二个(滚动预测时间T及控制阶r),因而它完全满足实... 基于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NOPC)理论,设计了一种具有闭合的解析控制律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不要求进行在线优化计算,从而避免了大量的计算负担,且其可调参数只有二个(滚动预测时间T及控制阶r),因而它完全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且便于工程实现及调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阻尼系统振荡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最优预测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稳定性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能量函数含TCSC的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靠社 张增强 杨宝杰 《陕西电力》 2009年第3期23-26,共4页
采用Hamilton能量函数理论设计非线性控制器的方法,设计了晶闸管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非线性控制器,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能较好地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 采用Hamilton能量函数理论设计非线性控制器的方法,设计了晶闸管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非线性控制器,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能较好地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Hamilton能量函数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TCSC的PID控制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央 陈金富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传统的P ID控制器上,设计了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控制器。该控制策略算法简单、无需精确的数学建模,并可在线修改控制器参数,以达到自适应、自学习的目的。通过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对该控制器进行仿... 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传统的P ID控制器上,设计了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控制器。该控制策略算法简单、无需精确的数学建模,并可在线修改控制器参数,以达到自适应、自学习的目的。通过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对该控制器进行仿真,并与常规P ID控制器的效果相比,该方法可更好地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模糊自适应PID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控制理论的TCSC控制器设计
6
作者 王学军 文劲宇 程时杰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8-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协同控制理论设计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控制器的方案,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效地阻尼系统的振荡。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协同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抗器品质因数对TCSC特性的影响及阻抗特性的双解现象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海顺 裴志宏 +2 位作者 程时杰 赵建国 段献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51,共6页
可控串联电容器(TCSC)装置的晶闸管控制支路电抗器(TCR)品质因数只能是有限值,该文通过时域数字仿真分析了这一参数对TCSC稳态阻抗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抗器品质因数有限的情况下,TCSC等效阻抗特性的谐振点相对理想情况会... 可控串联电容器(TCSC)装置的晶闸管控制支路电抗器(TCR)品质因数只能是有限值,该文通过时域数字仿真分析了这一参数对TCSC稳态阻抗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抗器品质因数有限的情况下,TCSC等效阻抗特性的谐振点相对理想情况会出现偏移;同时,在容性运行区间,对于同样的触发角指令,Q值越小,TCSC的等效基频电抗也越小,而在感性运行区间,情况则刚好相反。这种影响在感性和容性运行区间还因TCSC同步触发控制方式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当以电容电压过零点为同步触发参考时标时,触发角指令与等效阻抗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而以线路电流为同步触发参考时标时,触发角指令与等效阻抗之间是双值对应关系,即所谓的双解阻抗特性。文章进一步研究了线电流同步方式下TCSC等效基频阻抗呈现双解的现象,指出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了不同的触发参考时标。TCSC等效基频阻抗特性的双解现象实际上是在以线路电流过零点为触发参考时标时TCSC表现出的一种特殊运行特性。它与以电容电压同步触发参考时标的阻抗特性之间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在两种不同的触发时标下,通过详细时域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抗器 品质因数 TCSC 阻抗特性 双解现象 等效基频电抗 可控串联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优化配置提高可用输电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健 冀瑞芳 李国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如何确定可控串联电容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的安装位置和容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建立了用于提高输电能力的TCSC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对免疫算法中抗体... 针对如何确定可控串联电容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的安装位置和容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建立了用于提高输电能力的TCSC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对免疫算法中抗体按亲和度的排序法进行了改进,使抗体种群向补偿量减小的方向进化,可以节省补偿容量。利用改进后的免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够同时确定TCSC的最佳安装地点和最优补偿度,且对加装多个TCSC时的情况也同样适用。最后对IEEE30节点系统进行计算,并应用逐条支路安装测试的方法对结果加以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是合理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输电能力 可控串联电容器 最优配置 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