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交汇段次航道通过能力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徐笛清
何良德
王震
苏兴海
许可
-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78-3183,共6页
-
文摘
为研究内河交汇段航道通过能力,分析了内河交汇段船舶流特性。讨论了可接受间隙理论在内河交汇段实行"分道通航"规则下分析应用的可行性。借鉴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建立交汇段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以长江尹公洲"十字型"交汇航段为例,在条件相同下计算比较交汇段航道、基本段航道和船闸三种航段的通过能力。比较结果表明:交汇段通过能力小于基本段通过能力,但大于船闸通过能力;为内河航道设计、交通运输规划等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内河交汇段
可接受间隙理论
航道通过能力
-
Keywords
waterway intersecti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passing capacity
-
分类号
U697.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题名基于支路多车型车流的无信号交叉口等待延误模型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沈家军
王炜
陈峻
-
机构
东南大学
-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90,共5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2006CB705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8016)
-
文摘
选择支路车流为多车型的无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建立等待延误模型。假定主路车流的到达规律服从泊松分布及支路车流的穿越行为遵从可接受间隙理论,运用概率论和排列组合,分析多车型车流的排队构形,计算支路车流穿越主路车流单个间隙的概率,获得支路车流穿越主路车流单个间隙的均值,建立单位时间内支路车流的等待延误计算模型。通过选取模型中的参数数据,用MATLAB编程描述支路车流等待延误与主路车流流量、支路车流不同构形及支路车流不同排队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为符合无信号交叉口实际运行状况。
-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可接受间隙理论
多车型
等待延误
-
Keywords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multi-vehicle-types traffic flow
waiting delay
-
分类号
U491.2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基于大小两种车型的无信号交叉口等待延误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沈家军
王炜
陈峻
-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16)
-
文摘
为了描述无信号交叉口混合车流的等待延误特性,论文建立了由大小两种车型构成的混合车流的等待延误公式.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无信号交叉口延误研究方法存在某些不足的基础之上,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无信号交叉口大小两种车型构成的次要车流的等待延误公式.通过选取适当的参数数据,分析了次要车流等待延误与主要车流流量、次要车流不同车型比例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公式较为符合无信号交叉口实际情况.
-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可接受间隙理论
混合交通流
等待延误
-
Keywords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mixed traffic flow
waiting delay
-
分类号
U491.2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城区无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张建旭
刘伟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626-629,共4页
-
文摘
无信号交叉口的次要道路往往有不同的车道功能划分组合,现有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不能真正解决混合交通流在其上的最大通过能力计算问题。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利用概率论方法,对直左、直右等合用车道功能组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小型车、大型车构成的混合车流在不同合用车道上的转向队型分析,建立了该类交叉口主路车流服从负指数分布下的支路通行能力模型,从而发展了无信号交叉口的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理论,为现代化的城市、公路交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可接受间隙理论
车道功能划分
通行能力
-
Keywords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lane use allocation
capacity
-
分类号
U491.2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多转向多车型车流通过主路的通行能力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婷娟
何怀玉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
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R230249)
-
文摘
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利用概率论的方法,对由直行车、左转车和右转车共同组成的多种车型混合车流进行分析,建立了无信号交叉口支路混合车流不同转向且服从M3分布的通行能力模型,推广了无信号交叉口单一车型、直行车流理想条件的通行能力模型.
-
关键词
车头时距
M3分布
可接受间隙理论
混合交通流
通行能力
-
Keywords
headway
M3 distributi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mixed traffic flow
capacity
-
分类号
U121
[交通运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