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地力评价可持续研究发展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鹏飞 孙先明 +1 位作者 龚素华 刘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6-882,共7页
结合参与耕地地力评价的实际经验和众多研究成果,综合西南山地丘陵农业区的特点,分析了该项研究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及原因,探讨了当前该项研究工作的不足,提出以下可持续研究发展方向:首先,可以在参评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结合参与耕地地力评价的实际经验和众多研究成果,综合西南山地丘陵农业区的特点,分析了该项研究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及原因,探讨了当前该项研究工作的不足,提出以下可持续研究发展方向:首先,可以在参评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以气候和地势为依据,将研究大区分为几个地力评价亚区,分亚区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水田旱地交错分布区的地力评价工作,尤以西南地区为甚,基于水田旱地实际地块的地力水平及其权重的差异性,建议最好能够分开进行评价。再者,可以注重评价单元赋值的过程中插值方法的选择,可在对采集数据全局认识的基础上,再选择合适的点面赋值方法。此外,在地力评价工作过程中,注意每一细节的完成,因为这些细节的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结构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区 耕地地力评价 评价指标 权重系数 可持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安全观下黑龙港地区节水农业的可持续研究
2
作者 王广才 胡珈铭 +1 位作者 李伟 张胜古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6X期193-196,共4页
借鉴食物安全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水资源利用现状、种植业结构的布局、饲料用粮的压力、从业劳动者的素质、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影响黑龙港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构建以食物安全为... 借鉴食物安全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水资源利用现状、种植业结构的布局、饲料用粮的压力、从业劳动者的素质、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影响黑龙港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构建以食物安全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港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安全 节水农业 可持续研究 河北省黑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转型理论中利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卓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6-160,共5页
近年来,可持续转型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中利基,尤其是利基与社会—技术体制的相互关系更是研究热点。在可持续转型研究范畴内,依循利基相关思想和观点发展脉络,梳理文献中利基成长条件,以及利基催生体制转变的动态过程、模式、可... 近年来,可持续转型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中利基,尤其是利基与社会—技术体制的相互关系更是研究热点。在可持续转型研究范畴内,依循利基相关思想和观点发展脉络,梳理文献中利基成长条件,以及利基催生体制转变的动态过程、模式、可能的路径选择等理论与实证分析,讨论利基研究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指导意义,为相关学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转型研究 利基 社会—技术体制 保护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4
作者 杨仕煊 《湖北林业科技》 2003年第z1期21-23,共3页
本文系统阐明了神农架林区生态公益林界定、区划依据及类型和经营管理模式、政策及技术措施,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对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神农架林区 生态公益林 可持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过去和未来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启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共分4个部分:1.通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渔业总产量、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和水产养殖占总产量百分比3组数据展示,直观地表达了中国现代渔业的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佐证了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贡献,不仅为保障粮食安全... 本文共分4个部分:1.通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渔业总产量、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和水产养殖占总产量百分比3组数据展示,直观地表达了中国现代渔业的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佐证了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贡献,不仅为保障粮食安全、营养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颠覆了自1840年以来世界“以捕为主或捕捞独大”的近代渔业发展模式,“以养为主”已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论述了激发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即超前的思想准备、坚实的科技支撑、正确的发展方针、清晰的发展理念,这4个方面对未来的发展依然重要。3.保证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包括独特的水产养殖种类组成和显著的渔业碳汇功能,这些特点仍然是支撑中国式现代渔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4.展望未来,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策。大事之重是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实施养殖容量规划管理制度,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强化限额捕捞管理制度和养护措施。为了保障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渔业可持续产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以养为主 发展模式 驱动力 种类组成 渔业碳汇 容量管理 限额捕捞 养护措施 可持续产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