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居民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横向视角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湘阳 张诗汝 龚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3-493,共11页
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公园带来了深刻影响,作为主人的社区居民产生的感知与态度将直接影响国家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将相对剥夺理论横向视角和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理论相结合,构建包括横向剥夺感知在内的可持续旅... 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公园带来了深刻影响,作为主人的社区居民产生的感知与态度将直接影响国家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将相对剥夺理论横向视角和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理论相结合,构建包括横向剥夺感知在内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模型.运用混合研究的发展法,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三个典型社区为调研地,两轮分别采集访谈材料和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深访材料实证分析居民可持续旅游感知、横向剥夺感知与旅游满意度和发展支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经济影响感知外,横向剥夺感知对于旅游满意度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2)居民环境影响感知和旅游满意度正向影响发展支持度;3)经济影响感知和横向剥夺感知可通过旅游满意度的完全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发展支持度,横向剥夺感知对发展支持度的间接影响更加显著.该文从理论上丰富了传统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也为国家公园旅游地社区治理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剥夺 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 混合研究发展法 居民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计差异的居民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诗汝 罗湘阳 龚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140,共9页
文章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中的发展法探讨不同生计方式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部不同生计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存在差异,传... 文章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中的发展法探讨不同生计方式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部不同生计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存在差异,传统生计型社区居民的制度和经济可持续感知分别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旅游主导型社区居民的经济可持续感知则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而对于旅游专营型社区居民,制度可持续感知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2)在三个结构关系模型中,满意度在经济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制度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两条路径的中介效应均存在。最后提出提高不同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满意度以及支持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差异 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神农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视角下国家公园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和自然保护态度差异——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建 齐媛媛 +1 位作者 张姣姣 杨婧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明显强于负面影响感知,参与旅游的居民对正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后者,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对部分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参与旅游的居民;(2)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自然保护整体上均持有较为强烈的积极态度,但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在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旅游的居民较之未参与旅游的居民更认同自然保护的意义,更认同神农架自然保护的必要性,更认同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功能,也更愿意遵守和支持国家公园关于自然保护的管理规定。研究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深化了我国国家公园问题研究,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游憩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为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我国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在不影响保护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应通过科学、适度发展旅游来争取当地居民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自然保护态度 神农架国家公园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机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建 齐媛媛 杨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61-7475,共15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地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利益主体,也是参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当地居民积极的自然保护态度对于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地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利益主体,也是参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当地居民积极的自然保护态度对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引入地方依恋变量,构建了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自然保护态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运用多群组嵌套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了国家公园发展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自然保护态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地方依恋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其自然保护态度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在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自然保护态度之间的结构关系上,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之间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对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地方依恋感和自然保护态度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后者对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地方依恋感和自然保护态度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引入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影响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作用路径;二是通过参与旅游居民和未参与旅游居民两个群体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影响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群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地方依恋 自然保护态度 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钟栎娜 董英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平台的持续使用一直是学术和行业界讨论的重点。文章以“游云南”平台为案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地方智慧旅游公...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平台的持续使用一直是学术和行业界讨论的重点。文章以“游云南”平台为案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并提出“因素-感知-使用”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综合分析模型,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地感知、地方依恋均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感知信任和情感依恋,进而提高满意度。其中,平台情感依恋在提高平台持续使用意愿方面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具体而言,在地感知会通过信息拓展、形象匹配之机制,地方依恋会通过情感外溢、期待满足之机制促进平台情感依恋和信任的产生,并最终提高持续使用意愿。2)功能集群、享乐体验均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信任,进而提高游客使用满意度,最终提高持续使用意愿。功能集群通过“信息全面、减少成本”之机制,享乐体验通过“逃离惯常、精美设计”之机制影响游客对平台的积极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持续使用意愿 功能集群 在地感知 地方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06
6
作者 赵玉宗 李东和 黄明丽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92,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旅游感知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 被引量:55
7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1 位作者 赵玉宗 史春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2-608,共7页
旅游影响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但鲜有研究涉及旅游影响的区域空间不均衡问题。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探讨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将全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影响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但鲜有研究涉及旅游影响的区域空间不均衡问题。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探讨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将全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影响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论是旅游收益的分配,还是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感知态度 旅游影响 空间分异 三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梅 角媛梅 +3 位作者 华红莲 任敬 张贵玲 闫晓景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9,共11页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受多个因素影响,旅游区内不同旅游开发程度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进行分...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受多个因素影响,旅游区内不同旅游开发程度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遗产区的82个村寨中,按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程度可分为旅游村、遗保村和非旅遗村等3类,19个村寨的286份问卷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在旅游开发中参与程度较低且参与不均衡;(2)从居民对景区旅游资源及其管理态度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值都高于中值,且非旅遗村各项感知均高于其他两类村寨;(3)从居民对景区发展中获益条件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认为6个获益条件均能增加收入,但对每个获益条件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4)从景区建立后所产生变化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正向感知强于负面感知的特点,显示出居民对旅游开发持欢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态度 旅游影响 哈尼梯田 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彭建 郭思远 +1 位作者 裴亚楠 张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8-176,共9页
环境质量是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空气质量问题,雾霾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关于雾霾的成因及其影响和防治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旅游城市饱受雾霾的困... 环境质量是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空气质量问题,雾霾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关于雾霾的成因及其影响和防治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旅游城市饱受雾霾的困扰,雾霾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并成为当前旅游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新问题。北京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揭示雾霾对北京作为目的地旅游市场需求的负面影响,对于丰富雾霾影响的认识以及深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问卷星和微信平台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通过滚雪球方式获得了大数量较高可靠性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京外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决策行为倾向,分析了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感知的群体差异。研究表明:1在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亲友的口耳相传以及亲身经历等渠道的综合影响下,大陆居民对北京的雾霾及旅游健康风险、旅游体验风险均有十分强烈的感知;2在雾霾的持续困扰下,北京国内旅游需求减弱,市场增长速度放缓,同时也加剧了北京旅游市场的季节波动;3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更加敏感,雾霾严重地区的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感知强度明显大于雾霾不严重地区的居民,雾霾严重地区的居民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也更加排斥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空气污染 旅游影响 感知态度 大陆居民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黄震方 顾秋实 袁林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从居民主体与感知内容、影响感知差异的因素、研究感知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对中外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评述,提出今后我国的相关研究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注重... 从居民主体与感知内容、影响感知差异的因素、研究感知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对中外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评述,提出今后我国的相关研究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注重背景分析和整体把握,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尤其是注重理论建设和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加强跨区域、跨时间的不同阶段的旅游地比较研究以及对不同旅游者、旅游类型的感知分类与比较研究,从而在深化旅游理论研究的同时,促进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居民感知 居民态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114
11
作者 王莉 陆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7-93,共7页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基于此,作者提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加强从多学科、各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理论层次的研究;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注意区别不同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影响加以重点研究;加强跨地区、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国外研究 居民感知态度 旅游影响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 被引量:39
12
作者 卢松 杨兴柱 唐文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52,共8页
文章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探讨了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1)芜湖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可分为"社会失序和环境恶化"、"地方认同和思想开放"、"经济获益和区... 文章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探讨了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1)芜湖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可分为"社会失序和环境恶化"、"地方认同和思想开放"、"经济获益和区域发展"、"城市美化和景观塑造"、"经济成本提高"、"形象提升和名声扩大"6个维度;(2)总体上看,芜湖市居民对于方特欢乐世界项目带来的正面影响有着积极感知,同时对其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尚未感知,而对其引发的生活和经济负面影响也开始关注;(3)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芜湖市居民对方特的旅游影响均存在着一定的感知差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感知在时空上存在差异;(4)芜湖市居民对方特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主题公园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态度 方特 欢乐世界 芜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6
13
作者 卢春天 石金莲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1期32-43,共12页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尽管存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研究者对各个主要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够,对理论的发展和构建重视不足;在实践上,就影响感知和态度因子的效应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量表存在测量上的分歧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入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3
14
作者 贾衍菊 王德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3,共9页
发展旅游业是改善社区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过程,是实现社区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长期跟踪研究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山东省荣成市河口村("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 发展旅游业是改善社区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过程,是实现社区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长期跟踪研究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山东省荣成市河口村("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趋势。纵向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积极影响的感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认同,而对旅游发展消极影响的感知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尽管大多数居民在态度上依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利益分配的冲突、产品老化带来的盈利能力的降低、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谋利机会、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原因影响了当前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导致社区居民"意愿-行为"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需要引起当地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居民态度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薛宝琪 刘长运 范红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影响的一般感知态度,并就居民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潜在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不同居民群体对研究区旅游开发潜在影响的感知态度差异,为研究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潜在旅游影响 旅游感知态度 居民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差异性研究——基于贵州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沛丽 杨洋 +2 位作者 蔡溢 李丹丹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04-110,共7页
选取贵州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两个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和态度均以正... 选取贵州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两个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和态度均以正面效应为主,但两地居民对旅游的影响感知与态度又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肇兴侗寨处于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度较强,负面感知度较弱;西江苗寨处于旅游快速发展阶段,居民对旅游负面感知度较强;从两地外部差异性来看,西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感知度均要强烈。此外,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感知上,两地居民的旅游态度均持赞同态度,差异性不明显。针对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感知 旅游态度 旅游生命周期 民族村寨 正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432份农户调查的实证 被引量:21
17
作者 邱守明 朱永杰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6,共10页
云南省在国内率先进行国家公园试点,在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社区农户的态度,而农户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又与旅游影响感知紧密相关,研究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层级回归方... 云南省在国内率先进行国家公园试点,在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社区农户的态度,而农户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又与旅游影响感知紧密相关,研究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层级回归方法,在控制了个人及家庭特征的影响基础上,研究了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432户农户的生态旅游发展影响感知对其生态旅游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感知、社会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和环境影响感知均对其生态旅游态度有显著影响,文化影响感知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的影响作用最小。最后,文章提出了改善农户影响感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感知 旅游态度 国家公园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公园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华 戴宏 李红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2-97,共6页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对于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政府及家庭收入;居民对于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多数居民认为发展旅游增加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力度及机会,改善了交通,但存在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识不高等问题。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强烈,多数居民认同旅游发展使居民之间开始注重物质利益关系;居民对地质旅游业的发展总体持赞成态度,而对游客的态度处于由欢欣阶段向冷漠阶段的过渡状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居民参与经营及利益分配,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教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旅游影响 旅游感知 旅游态度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重庆南川区金佛山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德秀 秦远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3-138,共6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问卷调查了重庆南川市居民对金佛山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后发现:多数居民对金佛山旅游的积极影响感知强烈,赞同度高,而对其消极影响的感知较弱,多持反对态度,但同...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问卷调查了重庆南川市居民对金佛山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后发现:多数居民对金佛山旅游的积极影响感知强烈,赞同度高,而对其消极影响的感知较弱,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也关注金佛山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女性、中等收入、文化程度高的中青年居民以及与旅游业有直接关系的人员更加支持发展旅游业,农民、离退休人员、新闻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比从事其他职业居民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金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感知视角下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喀纳斯图瓦村落为例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静艳 李玲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共13页
为揭示民族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文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构建了社区增权、居民公平感知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支持关系的概念模型。以新疆喀纳斯社区的3个民族村落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 为揭示民族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文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构建了社区增权、居民公平感知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支持关系的概念模型。以新疆喀纳斯社区的3个民族村落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收集363份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增权正向影响公平感知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社区增权是实现旅游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公平感知在社区增权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间起中介作用,公平法则是居民参与旅游交换的内在机制;公平感知正向影响居民可持续发展支持。研究发展了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理论框架,为实现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区 居民态度 公平感知 可持续发展 社区增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