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可持续恢复研究
1
作者 闫晨 《绿色科技》 2015年第7期9-11,共3页
研究了红树林的生态学特性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对深圳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的生长区域现状进行了调查,红树植物适宜生长的环境对盐度、温度和潮间带有着特殊要求。探讨了结合当地经济产业和文化游憩活动,提出了采用基围养殖法和... 研究了红树林的生态学特性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对深圳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的生长区域现状进行了调查,红树植物适宜生长的环境对盐度、温度和潮间带有着特殊要求。探讨了结合当地经济产业和文化游憩活动,提出了采用基围养殖法和创造适宜微生长环境两种具体技术可持续地恢复红树林,并且与养殖业经济相辅相成。而对于该地块的总体规划策略要结合当地文化游憩活动,体现自然保护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可持续恢复 规划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作者 王笛 李达 +5 位作者 孙萍萍 韩东辰 鲁英 李景玉 王世丛 何浩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102-105,共4页
草地退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综述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了自然恢复、人工辅助恢复和生态工程措施等多种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其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围... 草地退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综述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了自然恢复、人工辅助恢复和生态工程措施等多种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其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围栏封育和补播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草地的植被盖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促进土壤质量的改善。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不同草地类型的系统性研究和长期监测方面。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草地退化机理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修复技术框架,并重视乡土草种的利用,以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生态修复技术 围栏封育 补播 可持续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时亚坤 曾奕 +1 位作者 郭金金 方怒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9-425,共7页
中国正在积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用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同时开展大量的生态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然而粮食生产和植被恢复之间的土地冲突会影响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空间分析和情景模拟描述了黄土高原... 中国正在积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用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同时开展大量的生态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然而粮食生产和植被恢复之间的土地冲突会影响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空间分析和情景模拟描述了黄土高原区坡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预测了不同植被恢复情境下的区域粮食供应。结果表明:目前黄土高原区20°以上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总面积的13%。陡坡耕地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其空间分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与第一轮退耕还林不同,新一轮退耕还林所有退耕情景下的粮食自给率都没有下降的趋势,且都能逐渐达到0.90的粮食安全阈值。黄土高原地区可以考虑进一步退耕到20°以下,以实现更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和固碳功能。但由植被恢复造成的区域粮食供应不足所引发的复耕问题仍然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更精细的规划才能保证区域粮食供应和可持续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粮食安全 可持续植被恢复 坡耕地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