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测度“悖论”及其解释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立春 吴雪楠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4,共5页
真实储蓄率与生态足迹是目前国际上两种主流的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是在运用到不同国家时它们的测度结果存在相悖的情况。这种表面上看上去相悖的结论,究竟背后隐藏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可持续测度方法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相... 真实储蓄率与生态足迹是目前国际上两种主流的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是在运用到不同国家时它们的测度结果存在相悖的情况。这种表面上看上去相悖的结论,究竟背后隐藏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可持续测度方法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相反的呢?究竟可持续发展测度该如何定义,什么样的测度方法才是合理的?本文先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入手,然后通过研究国际上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四种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体系,来总结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种类和它们的实质,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了"悖论"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测度 悖论 真实储蓄率 生态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DGs的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时空分异及未来趋势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欣圆 朱婧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45,共8页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本土化是现阶段落实SDGs的核心任务。针对现有研究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短的特点,以黄土高原地区348个县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及采用莫兰指数评估2000—2...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本土化是现阶段落实SDGs的核心任务。针对现有研究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短的特点,以黄土高原地区348个县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及采用莫兰指数评估2000—202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时空演进特征,并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0—2020年呈波动式上升,与中国整体平均水平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县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青海省所辖县域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各县域之间的空间正向关联性逐渐缩小,高-高聚集地区越来越多,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将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县域 SDGs 莫兰指数 灰色马尔科夫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史纪安 杨改河 刘玉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2,共5页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模型,对青海省1978-200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剖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1.127 8 hm2增加至2001年的1.609 2 hm2,同期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20 8 hm2逐年递减至1.332 3 hm2,生态供需由盈余逆转...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模型,对青海省1978-200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剖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1.127 8 hm2增加至2001年的1.609 2 hm2,同期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20 8 hm2逐年递减至1.332 3 hm2,生态供需由盈余逆转为赤字,说明20世纪90年代青海省生态需求已经超出其生态承载力, 表现为不可持续。最后指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工业的增效减耗是实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测度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足迹测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国华 彭佳捷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100,共6页
生态足迹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重要研究方法.生态足迹测算,可定量反映长株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定量的基础资料.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分... 生态足迹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重要研究方法.生态足迹测算,可定量反映长株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定量的基础资料.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1.4738hm2和0.8162hm2,并通过分析2000~2007年间长株潭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提出要提高城市群目前的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 生态赤字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