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时空特征与耦合协调机制——基于42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刘晓琼 张雪静 +3 位作者 杨华 焦璇 陈佩瑶 胡颖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9,共14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机制。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村以及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皆整体呈低值波动缓增态势,其中可持续农业发展水平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且其值高于可持续农村发展的,且三者的空间异质性较明显;②制约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障碍因子虽具有趋同性,但其空间差异性亦较为明显;③研究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耦合度高于耦合协调度,且分别呈弱降和明显增长趋势,目前依次处于拮抗和低度失调阶段;④2020年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可持续农村发展的高值区及其耦合协调度高值区皆大致沿海西州-鄂尔多斯-南阳-阿坝四地呈“蝶翼状”分布,而两者的低值区则多集中于黄河“几”字湾晋陕豫段部分地级市以及下游地区;⑤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因子作用类型以交互作用为主,表明导致其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较强,随后依据其作用机理分类构建了促成流域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机制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程爱珍 《江西农业》 2025年第7期41-43,共3页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尤为密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会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会持续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基于此,主要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探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尤为密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会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会持续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基于此,主要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探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多类问题,提出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协调并进的举措。旨在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时期存在的多类问题,促使区域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3
作者 考志强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生态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点。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路径,生态农业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论述我国发展生态... 生态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点。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路径,生态农业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论述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分析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强调应继续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完善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而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产业化转型的德州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4
作者 李阳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4期128-130,共3页
农业产业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给山东省德州市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介绍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况,探讨农业产业化转型对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给山东省德州市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介绍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况,探讨农业产业化转型对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应用及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强龙头企业引领、延伸产业价值链条、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转型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德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旅游民宿与农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晏俪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6-18,共3页
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村旅游民宿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农村旅游、农业和农村民宿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农村旅游民宿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实际效益。研究发现,农村旅游民宿通过为农业提供辅助消费市场,可以有... 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村旅游民宿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农村旅游、农业和农村民宿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农村旅游民宿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实际效益。研究发现,农村旅游民宿通过为农业提供辅助消费市场,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同时,农业也通过提供独特的农业体验,为农村旅游民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乡村振兴模式——以农村旅游民宿为基础,实行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这一新型模式不仅为农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有望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旅游 农业融合 旅游民宿 乡村振兴战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
6
作者 秀英 王鹏 +1 位作者 王雷 李炳海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有效应对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有效应对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过程 农村基础设施 耕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资源利用率 有效应对 生态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利用发展途径
7
作者 李银环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7期41-42,共2页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河北农村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土壤作为农作物耕种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与农作物健康生长、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合理利用土壤肥料可以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河北农村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土壤作为农作物耕种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与农作物健康生长、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合理利用土壤肥料可以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利用 河北农村 土壤肥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探究
8
作者 刘艳红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文旨在从生态环境视角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探讨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诸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会... 本文旨在从生态环境视角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探讨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诸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提出的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包括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农村环境法制框架和加强农村环境教育等,这些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社区的自我发展潜力。最后强调,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实施综合治理,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顺利执行,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 环境补偿机制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与多维效益 被引量:4
9
作者 齐文浩 宋长兴 齐秀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8,共14页
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厘清数字农业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 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厘清数字农业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多维效益。第一,多层面效益。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在数字化政策、数字化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人才四个方面。第二,多区域效益。从省份划分看,影响的显著性呈现“中—东—西”分布。同时在邻近区域间呈现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多水平效益。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影响强度呈现“低—高—低”分布。在数字农业发展契机下,要提高对数字农业的重视程度,形成区域协作发展模式,制定符合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特点的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村环境 环境可持续发展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波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期146-148,共3页
本文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村土地流转以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旨在为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银梦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更是需要着重注意的方面。就现状而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耕地急剧减少,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农业...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更是需要着重注意的方面。就现状而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耕地急剧减少,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加以重视,持续研究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也就是本文研究分析的原因,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集思广益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了解了农村土地资源现状,研究了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现将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说明,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农业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娜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2期116-117,共2页
该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智慧农业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阐明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重要性,阐述了智慧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 该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智慧农业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阐明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重要性,阐述了智慧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智慧农业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得出结论,智慧农业潜力巨大,通过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旭阳 郑刘洋 +1 位作者 吕思童 马鸣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发展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旨在分析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发展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旨在分析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从经济层面看,应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应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培养与流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最后,从环境层面看,应加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农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业现代化管理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佳蓉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文章主要围绕农业现代化管理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实现路径展开论述。明确了农业现代化管理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包括在满足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文章主要围绕农业现代化管理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实现路径展开论述。明确了农业现代化管理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包括在满足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路径,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与生态农业结合对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4期106-108,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实现农艺与生态农业的结合,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成为解决传统农业高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深入探讨了农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实现农艺与生态农业的结合,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成为解决传统农业高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深入探讨了农艺与生态农业结合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及其对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作用,提出了采用精准农艺技术、构建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实施多样化种植策略、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等路径,旨在推动农村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该文也指出了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技术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农村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16
作者 毛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68-71,共4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在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及农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都极大地限制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在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及农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都极大地限制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借鉴,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有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周艳标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经济学理论框架。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 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经济学理论框架。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变、市场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认为,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和市场机制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研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政策影响 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18
作者 薛宝震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53-56,共4页
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和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重要生产供... 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和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自然条件,但仍然面临着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产大省 供应基地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农耕文化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重要农产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参与对提升农业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吴丽君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农村社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其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实现。通过深入探讨农村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能揭示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农村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促进生态农业发... 农村社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其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实现。通过深入探讨农村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能揭示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农村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化肥农药减量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从而增强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的参与作用,应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提高农村社区的参与度,并建立有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村社区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而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村社区参与 农业可持续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被引量:85
20
作者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既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与问题的初步分析 ,提出了 2 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 ,并将重点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