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注塑薄壁制品可成型性及充填过程中的流动现象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爽 王利霞 +2 位作者 李倩 张勤星 申长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基于一组薄壁微制品的微注塑成型实验,研究不同尺度(100μm、200μm、500μm、1mm)制品的可成型性及充填过程中的流动现象,获得注塑速度、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不同厚度制品充填性能的影响,并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流动不平衡现象及前沿面... 基于一组薄壁微制品的微注塑成型实验,研究不同尺度(100μm、200μm、500μm、1mm)制品的可成型性及充填过程中的流动现象,获得注塑速度、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不同厚度制品充填性能的影响,并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流动不平衡现象及前沿面形状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型腔充填率随着注塑速度、模具温度、熔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随着型腔厚度减小,制品实现完整充填越来越困难,工艺操作窗口变窄且注塑速度和模具温度都维持在高水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塑成型 可成型性 流动平衡 工艺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级配及外加水分对晋城无烟煤成型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武琳琳 《中国煤炭》 202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从煤成型性理论分析入手,分析研究了影响型煤强度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晋城无烟煤作为型煤加工的原料煤,其粒度组成、粒度级配和备煤过程中外加水分对型煤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成型水分和粒度组成能够使原料密实堆积,进而提高... 从煤成型性理论分析入手,分析研究了影响型煤强度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晋城无烟煤作为型煤加工的原料煤,其粒度组成、粒度级配和备煤过程中外加水分对型煤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成型水分和粒度组成能够使原料密实堆积,进而提高型煤的强度,当晋城无烟煤粒度小于1.5 mm时,型煤的冷热强度最好;当粒度小于3 mm时,情况次之,但综合考虑破碎效率及生产成本后,成型粒度选择小于3 mm较为合适,晋城无烟煤适宜的粒度级配为1.5 mm以下细颗粒,占比在77%左右;适宜的成型水分可提高型煤强度,晋城无烟煤与膨润土黏结剂组合最适宜的成型水分为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成型性 粒度级配 型煤 晋城无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V光照模塑成型微细结构制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常乐 林仁友 +2 位作者 丁玉梅 杨卫民 谢鹏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4,共4页
采用模内"光化学制造"方法,对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凸棱的微型制品微细结构的可成型性和复制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凸棱成型的完整性作为带有微细结构制品可成型性的衡量目标;凸棱的高度作为微细结构复制度的表征方式。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模内"光化学制造"方法,对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凸棱的微型制品微细结构的可成型性和复制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凸棱成型的完整性作为带有微细结构制品可成型性的衡量目标;凸棱的高度作为微细结构复制度的表征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UV)辐射能量的大小对微细结构的成型性及复制度有显著的影响;模具及UV体系温度对微细结构的成型无影响,对微结构的复制度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光化学制造 微细结构 可成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注塑产品设计特征树构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汤礼伟 郭志英 娄臻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2-854,共3页
为了建立自动化的注塑产品成型性分析系统 ,要根据注塑产品的 BRep模型自动提取其设计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注塑产品设计特征树构造算法 ,该算法应用正向推理技术实现设计特征的识别 ,并以特征树结构记录产品的设计特征。经实践证明 ,... 为了建立自动化的注塑产品成型性分析系统 ,要根据注塑产品的 BRep模型自动提取其设计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注塑产品设计特征树构造算法 ,该算法应用正向推理技术实现设计特征的识别 ,并以特征树结构记录产品的设计特征。经实践证明 ,该算法具有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产品可成型性分析 设计特征树 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microelements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Al-1·2Mg-1·3Si-0·6Cu-0·3Mn alloy
5
作者 田妮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3-287,共5页
The effects of impurity element of Fe and microelements of Zn, Cr and Ti on the constituents, dispersoids, grain siz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ormability of Al-1.3Mg-1.2Si-0.6Cu-0.3Mn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he effects of impurity element of Fe and microelements of Zn, Cr and Ti on the constituents, dispersoids, grain siz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ormability of Al-1.3Mg-1.2Si-0.6Cu-0.3Mn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by analyzing microstructures, phase composition, mechanical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e content, the insoluble constituents increased,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15 of alloy sheets debased, which can be recovered by the addition of microelements Zn, Cr and Ti. Al-1.3Mg-1.2Si-0.6Cu-0.3Mn alloy sheets in the T4 temper are difficult to strengthen with paint-bake treatment in automobile 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量元素 微观结构 可成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