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低可容纳空间曲流河河道砂体划分与识别——以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Ⅲ-5小层为例 |
段冬平
侯加根
吴勇
吴师慧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可容纳空间变化控制的C-P煤系沉积特征 |
李勇
汤达祯
牛鑫磊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3
|
陆相盆地中残留可容纳空间的识别与应用 |
范军侠
李宏伟
袁世义
朱怡翔
田昌炳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
2006 |
3
|
|
4
|
幕式构造沉降过程中可容纳空间的变化规律——以掀斜式半地堑盆地为例 |
阳孝法
林畅松
彭莉
张学伟
肖天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不同可容纳空间下辫状河沉积模式——以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八段为例 |
何岩
罗顺社
魏新善
王睿
吕奇奇
王娟
魏炜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
2014 |
0 |
|
6
|
基于可容纳空间变化的河流相演化新模式及其控藏作用--以莱州湾凹陷垦利A构造为例 |
王航
杨海风
黄振
白冰
高雁飞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7
|
陆架可容纳空间对碳酸盐台地的控制 |
Thierry Jacquin
王根发
|
《地质科学译丛》
|
1996 |
0 |
|
8
|
陆相湖盆转换面与规模圈闭发育特征 |
杨占龙
李相博
沙雪梅
郝彬
|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层序地层划分及石油地质意义 |
曲星宇
|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 |
宋广增
王华
甘华军
徐蒙
刘睿
王跃刚
孙鸣
任金锋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11
|
西湖凹陷花港组层序地层划分和聚煤特征 |
魏恒飞
陈践发
张铜磊
李伟
刘娅昭
吴雪飞
王冠男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2
|
地层因素对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以西峰地区延长组为例 |
吕明胜
陈开远
薛良清
李忠兴
衣丽萍
范正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层序界面在预测樊东地区岩性圈闭中的作用 |
方勇
邓宏文
唐子军
石世革
陈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4
|
沉积基准面在层序划分及油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
曹颖辉
池英柳
薛良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5
|
松辽裂陷盆地反转期构造分析 |
张文军
胡望水
官大勇
毛治国
王筱楠
|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
2004 |
20
|
|
16
|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
徐长贵
赖维成
薛永安
于水
程建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7
|
|
17
|
印尼N气田砂体预测研究 |
吴蕾
张铭
刘合年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新近系明化镇组沉积微相特征 |
陈留勤
田昌炳
胡水清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3 |
3
|
|
19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
崔光锋
汪庆芳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03 |
3
|
|
20
|
濮卫环洼带东翼层序地层学研究 |
朱述坤
李中超
吴亚生
杜燕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