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影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成周 王萍 +5 位作者 陈亮 曹新山 郭兰田 王静 刘泉源 董艳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PRES患者的MR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和DWI检查,5例同时行MRV检查,11例患者对症治疗后行MRI复查。结果病变多发,16例患者MRI平扫共检... 目的探讨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PRES患者的MR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和DWI检查,5例同时行MRV检查,11例患者对症治疗后行MRI复查。结果病变多发,16例患者MRI平扫共检出73个病灶,多位于皮层下白质,表现为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于T2-FLAIR上呈高信号。最常累及顶、枕叶(88.5%),其次为额叶(61.3%),小脑半球(31.3%),颞叶(30.1/%),基底节(28.7%),脑干(17.3%)。1例患者伴有脑内多发出血灶。除出血灶外,余病变于D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多数于ADC图上呈高信号;仅于胼胝体压部发现一病变于ADC图上呈低信号。5例颅脑MRV检查均未见确切异常。经治疗后11例患者行MRI复查,显示病变数目较前明显减少,残余病灶ADC值[(0.937±0.086)×10–3mm2/s]较前次检查[(1.036±0.186)×10–3mm2/s]减低(P=0.005),更接近正常脑组织ADC值[(0.832±0.078)×10–3mm2/s]。结论 PRES的颅脑MR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DWI及MRV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复查对PRES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都娟 赵晓艳 +2 位作者 刘伟力 张焱 黄建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9-1379,共1页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syndrome,RPES)在成人中较多见,病因复杂,极易误诊。临床少见儿童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引起PRES的报道。我院收治2例NS并发PRES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综合征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并发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丽娜 杨术真 +1 位作者 王晓宁 刘冰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综合征 可复性 水肿 患者 地塞米松 人血白蛋白 血压 静脉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理生理学机制
4
作者 金鑫 王燕 +2 位作者 刘斯平 王志兵 张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目的采用规范性分析策略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空间分布频率图与脑微血管密度图、脑血流(CBF)图、脑代谢影像学标准模板及人脑空间基因转录图谱的相关性,分析PRES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PRES颅脑MRI,于T1WI勾画病... 目的采用规范性分析策略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空间分布频率图与脑微血管密度图、脑血流(CBF)图、脑代谢影像学标准模板及人脑空间基因转录图谱的相关性,分析PRES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PRES颅脑MRI,于T1WI勾画病灶ROI并将其配准至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MNI)标准空间,叠加后获得PRES空间分布频率图;利用空间相关分析分别计算PRES累及部位空间分布频率图与基于大样本所获脑微血管密度图、CBF图及脑代谢影像学标准模板的相关性;基于艾伦人脑图谱基因表达数据解码潜在相关基因表达,观察其与PRES累及部位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结果PRES累及部位空间分布频率图与脑微血管密度、CBF及各神经递质分布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PLS1加权基因、VEGF-A基因、AQP-4基因及RGS2基因均与PRES累及部位的空间分布相关(r=-0.363~0.653,P均<0.05),以KCNAB3基因权重最高(Z=17.288)。结论PRES风险或保护基因在大脑区域的空间模式与PRES累及部位分布具有相关性,倾向于支持用于解释PRES发生、发展的精氨酸抗利尿激素(AVP)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综合征 理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可复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的MRI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玉萍 陈亚琼 +1 位作者 孙志华 牛秀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可复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14例子痫患者进行脑部MRI检查,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可复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14例子痫患者进行脑部MRI检查,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PRES组和对照组。并对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的信号特点、临床症状、血压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MRI检查40例患者,其中MRI显示正常的患者12例(对照组),MRI显示PRES患者26例(PRES组),脑梗死患者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例;②PRES组MRI表现为皮层和皮层下病变。呈现T1W信号增强和T2W信号减弱。病变部位表现为:枕叶均受累及,其次为顶叶、额叶和颞叶,少数累及基底节和脑桥;③PRES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中抽搐发生率前者高于后者;同时前者血浆尿酸水平也高于后者。结论: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脑病的主要特征性损害,推测与内皮细胞损伤有关的血脑屏障受损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重度子痫前期 子痫 磁共振成像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乐丽 黄怡蝶 +2 位作者 张迅捷 朱琳 李智平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8,共7页
目的介绍1例他克莫司治疗中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学监护,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学服务积累经验。方法临床药师对患儿服用他克莫司引起药物性PRES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参考循证证据提出优化药物治疗建... 目的介绍1例他克莫司治疗中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学监护,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学服务积累经验。方法临床药师对患儿服用他克莫司引起药物性PRES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参考循证证据提出优化药物治疗建议,提供个体化药物服务。结果经过止痉、控制血压、降颅压、他克莫司减量等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复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脑内异常信号部分吸收,病灶较前明显缩小。结论对于他克莫司相关PRES,临床药师可在降压药物选择、基于血药浓度监测的治疗方案调整、施行针对性的药学监护与教育等方面,提高患者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佐峰 熊昊 +7 位作者 陈智 杨李 孙鸣 卢文婕 祁闪闪 陶芳 罗琳琳 焦余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0-1565,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2年1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llo-HSCT后发生PRES的6例患... 目的:总结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2年1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llo-HSCT后发生PRES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性、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进行总结。结果:共有281例患儿接受allo-HSCT,其中6例(2.14%)发生PRES,中位年龄5.1(1.5-9.7)岁。4例接受亲缘单倍体供者移植2例分别接受同胞全相合及无关供者全相合供者移植。6例患儿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精神障碍、视力障碍为主,5例均伴血压升高。所有PRES患儿发作期间均接受口服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3例次合并不同程度移植物抗宿主病,经调整/停用可疑药物(环孢素等)及对症支持处理(口服降压药、地西泮静推止痉、甘露醇降颅压)后大部分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均有效改善,其中1例于首次发作8月余后复发。结论: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PRES少见,其发病可能与高血压、细胞毒性药物、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因素相关,经积极治疗大部分可恢复,但不完全可逆,合并TMA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血栓性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MRI表现
8
作者 伊泽茜 许敬博 +3 位作者 曹一民 李晓童 卜静英 周立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为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羟甲基胆素合酶(recombinant 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基因突变导致卟胆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活性缺乏所致。PBGD失活...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为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羟甲基胆素合酶(recombinant 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基因突变导致卟胆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活性缺乏所致。PBGD失活致前体物质如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PBG)和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体内蓄积,其毒性可影响多个系统^([1]);累及神经系统时,可出现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急性间歇性 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9
作者 逯青丽 刘佩 +3 位作者 孙超 史亚玲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30/15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MRIFLAIR序列示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除肾损害外,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积极予以降血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头颅影像学征象均改善,最终临床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降血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10
作者 赵鑫 薛伟 +4 位作者 祝新莉 井冬青 洪帆 郭筱 刘君玲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主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上的罕...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主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上的罕见疾病。本文介绍1例有PNH的老年男性患者,患者长期慢性溶血性贫血,不规律服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短期间断输入共计10 U洗涤红细胞后,出现伴有头痛、痫性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血压异常增高及微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PRES,此病需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预防、早期识别及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输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痫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与MELAS的磁共振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汤群锋 吴力源 +4 位作者 陈宏伟 薛玉喜 陈静雯 薛晶 沈钧康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进行对照,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PRES和6例MEL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它们在MR... 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进行对照,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PRES和6例MEL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它们在MRI上的影像特征(发病部位,信号强度,功能成像特点等)。结果 21例PRES病灶主要位于皮质下白质区,13例同时累及皮质;6例MELAS病灶位于皮质及皮质下白质。DWI上,19例PRES患者病变表现为稍低信号;MELAS综合症患者,急性期病变为高信号,缓解期为等信号。2例PRES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量(CBF)减低;2例MELAS局部CBF轻度增高。结论详细的磁共振检查和分析有助于PRES和MELAS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可逆性综合征 MELAS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4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明圣 宋红梅 +2 位作者 王长燕 肖娟 魏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4例儿童SLE合并PRES的临床资料,在Pub Med数据库检索相关病例行文献复习,分析儿童SLE合并PRES的临床表... 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4例儿童SLE合并PRES的临床资料,在Pub Med数据库检索相关病例行文献复习,分析儿童SLE合并PRE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4例SLE患儿均伴有狼疮性肾炎,从确诊SLE至出现PRES的时间1-63个月,出现PRES时1例正在接受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PRES均以惊厥、头痛起病,并伴血压升高。2Pub Med数据库检索到11例SLE合并PRES的儿童病例,结合本文报道的4例,15例进入分析。女性14例。年龄最小8岁。从确诊SLE至出现PRES的间隔中位时间为6个月(1个月至8年)。15例出现PRES时均有惊厥发作,10例伴头痛,7例呕吐,9例意识丧失,7例视力障碍。15例均有血压升高。12例有狼疮性肾炎。治疗SLE予甲泼尼龙或CTX冲击治疗分别为4和3例,予羟氯喹2例,予环孢素和利妥昔单抗各1例,PRES分别发生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2 d至4年。15例行头颅MRI检查示大脑后循环皮质下白质受累为主。12例予降血压治疗,10例予抗惊厥药物短期治疗。9例SLE处于活动期,继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非活动期的SLE患儿减停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5例神经系统症状均恢复,随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9例复查头颅MRI示颅内病变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儿童SLE合并PRES主要表现为惊厥、头痛、意识障碍和视觉障碍。对于有狼疮性肾炎的SLE患儿血压升高时,尤其同时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CTX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警惕PRES的发生。早期诊断和治疗PRES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可逆性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洁 刘睿 +1 位作者 李柱一 苗建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女...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女5例,男3例;发病原因多样,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妊娠子痫2例,高血压病1例,真菌性脑炎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肾移植1例;其中使用免疫抑制剂3例,化疗药物1例,使用抗真菌药物1例。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经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2-3周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RPLS是以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完全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筱雅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王慧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可逆性大后部白质综合征 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与MRI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波 吕翠 +2 位作者 刘奉立 梁辉 高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MRI表现(脑水肿程度、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纳入有典型临床症状和MRI表现的35例PRES患者,由2位神经放射医师评价脑水肿程度,综合分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扩散...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MRI表现(脑水肿程度、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纳入有典型临床症状和MRI表现的35例PRES患者,由2位神经放射医师评价脑水肿程度,综合分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判断水肿类型,分析脑水肿程度及类型与LD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子痫患者LDH水平([536.9±252.4)IU/L]显著高于非子痫患者[340.7±117.4)IU/L(]P<0.05)。有脑深部结构累及的患者LDH水平[(492.4±215.9)IU/L]显著高于无脑深部结构累及的患者([355.7±205.8)IU/L)](P<0.05)。有、无细胞毒性水肿患者之间血清LDH水平[(522.0±241.5)IU/L(、388.0±191.2)I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水平与脑水肿分布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65,P<0.01)。结论脑水肿程度可能反映患者炎症的严重程度,血清LDH水平可作为PRES患者脑水肿程度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综合征 L-乳酸脱氢酶 水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产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2 位作者 吴承龙 王黎萍 孙新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产后子痫 子痫前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仪晓立 袁新宇 +1 位作者 肖江喜 白振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资料和MRI特征,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MRI表现与成人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MR扫描结果。结果 8例患儿均有基础性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急性淋巴...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资料和MRI特征,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MRI表现与成人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MR扫描结果。结果 8例患儿均有基础性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硬皮病1例,肾病综合征3例,原发性癫痫1例;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MRI表现为以顶枕叶皮层下白质为主的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灶,部分病灶累及皮层;颞叶、额叶、基底节区、脑干或小脑亦可见信号相同的小片状病灶。经有效治疗后,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均消失,其中4例复查头颅MRI,可见脑内病灶均消失。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可能是引起儿童和青少年PRES重要原因,其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P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综合征 因学 磁共振成像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19
18
作者 翁淑萍 李跃明 +1 位作者 庞万良 方如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37-2040,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包括常规T2W、T1W、FLAIR序列扫描、DWI,4例接受磁共振静脉血流成像(MRV),3例接受MR增强扫描;3例接受CT扫描。...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包括常规T2W、T1W、FLAIR序列扫描、DWI,4例接受磁共振静脉血流成像(MRV),3例接受MR增强扫描;3例接受CT扫描。9例治疗后复查MRI。对病灶分布部位及受累几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2例患者均有突发性血压升高病史,其中子痫前期10例,高血压病2例。病灶主要累及双侧顶枕叶白质区,与基底节区、颞叶、额叶、脑干、小脑和胼胝体受累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CT表现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MRI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等信号,ADC图呈高信号10例,ADC等信号2例。临床治疗1~2周后9例复查MRI示脑白质区病灶可完全恢复,基底节疗效常不佳。结论 PRES的MRI典型征象是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多发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FLAIR序列和T2WI是显示病灶的最佳序列,DWI和MRV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国内1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振国 黄艳君 毕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为限共检索有关RPES文章,共检索到39篇,剔除重复文章2篇,综... 目的:探讨国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为限共检索有关RPES文章,共检索到39篇,剔除重复文章2篇,综述9篇,余28篇,共147例,结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13例,对160例RPES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病成人多见,女性比例偏高。继发于先兆子痫/子痫50例(31.3%),高血压脑病23例(14.4%),肾功能不全17例(10.6%),其他原因为急性肾炎、应用化疗药和细胞毒性药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是RPES常见四联征。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后部对称性水肿,CT低密度灶,MRIT1低信号,T2和Flair像高信号。100例累及双侧顶叶,99例累及双侧枕叶,其他部位受累依次为额叶、小脑、颞叶、脑干、丘脑、基底节区。经过治疗,114例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异常迅速恢复。结论:RPES是一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国人RPES的病因与西方人有不同(国人最多见于先兆子痫/子痫,西方人多见于使用药物后);但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临床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及DWI特点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志群 李坤成 +1 位作者 武力勇 赵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头痛、视物不清,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脑脊液、血及尿常规检查,行常规MRI、MRA及...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头痛、视物不清,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脑脊液、血及尿常规检查,行常规MRI、MRA及DWI扫描。结果:3例PRES患者MRI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DWI显示部分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ADC)上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RES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病变早期为血管源性水肿,晚期可表现为细胞毒性水肿,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及DWI成像结合其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可逆性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