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巨桉人工林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崔炳华
蒋勇
+3 位作者
陈绍武
晋明瑞
胡开波
王守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63-66,共4页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际与根外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根际与根外细菌和放线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而真菌数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S值为1.40),各...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际与根外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根际与根外细菌和放线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而真菌数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S值为1.40),各季节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根外;巨桉人工林根际土壤好气性细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毗邻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有效养分指标大多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际土壤养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根际土壤有机质、水解N、速效P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根际土壤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55
2
作者
王亚飞
李梦婵
+3 位作者
邱慧珍
张文明
张春红
李亚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5,共9页
【目的】比较以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为主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和国家有机肥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春季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冬季和春季不...
【目的】比较以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为主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和国家有机肥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春季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堆肥过程的温度变化.【结果】春季堆肥较冬季堆肥升温速度快,高温(60~65℃)期持续时间长(9~12d),堆肥周期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堆肥至第30天时,即可达到腐熟标准,冬季堆肥需要40d方可达到腐熟标准;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以鸡粪为原料的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最多,在高温阶段下降的幅度最小,为91.1%;鸡粪堆肥的有机质含量亦最高,为48.6%;总养分(N+P_2O_5+K_2O)含量升高的幅度最大;达到42.4%;羊粪堆肥的放线菌数量在堆肥过程中的增加幅度最大,为74.8%,有利于堆肥后期木质素的分解.【结论】因此,当地企业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堆肥时,可加入适量鸡粪和羊粪,以提高堆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总养分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腐烂病发病程度核桃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顾美英
徐万里
+7 位作者
张志东
唐光木
唐琦勇
雇玉忠
宋素琴
古丽尼沙.沙依木
杨波
冯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7-1116,共10页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与核桃腐烂病之间的关系,为核桃腐烂病微生物调控技术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方法】以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4类不同病害程度的12年生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和Biolog生态板测...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与核桃腐烂病之间的关系,为核桃腐烂病微生物调控技术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方法】以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4类不同病害程度的12年生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和Biolog生态板测定其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的异同,分析其与病害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腐烂病发病程度核桃根际土壤三大可培养微生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与健康土壤相比,不同发病程度土壤细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轻度、中度发病土壤分别提高了15.67%和12.28%,重度发病土壤则下降了33.46%。轻度、中度和重度发病土壤放线菌数量分别下降了47.33%、32.98%和19.27%,真菌数量分别下降了49.32%、22.68%和42.68%。Biolog碳源利用表明,核桃腐烂病不同发病程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从144 h的AWCD值可以看出,腐烂病发病较轻的核桃根区土壤中,微生物活性最高,健康土壤降低了12.03%,中、重度发病土壤分别降低了14.56%和18.42%。轻度发病土壤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H)高于健康和中、重度发病土壤。健康和轻度发病的土壤微生物对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而腐烂病发病较重的土壤中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和酚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在减少。主成分分析表明,发病程度不同的核桃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差异。31种碳源中,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决定着主成分的分异。【结论】腐烂病发病程度较重的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低于健康和腐烂病发病程度较轻的土壤。根据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不同碳源,设计出合理的微量元素肥料,将有望减轻核桃腐烂病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腐烂病发病程度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Biolog技术
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桉人工林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崔炳华
蒋勇
陈绍武
晋明瑞
胡开波
王守强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林业局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63-66,共4页
文摘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际与根外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根际与根外细菌和放线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而真菌数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S值为1.40),各季节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根外;巨桉人工林根际土壤好气性细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毗邻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有效养分指标大多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际土壤养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根际土壤有机质、水解N、速效P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根际土壤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Keywords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rhizosphere soil
culturable microorganism quantity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55
2
作者
王亚飞
李梦婵
邱慧珍
张文明
张春红
李亚娟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150501)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4)
+1 种基金
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及其对保护地蔬菜的生物效应研究项目
白银市白银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5N)
文摘
【目的】比较以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为主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和国家有机肥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春季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堆肥过程的温度变化.【结果】春季堆肥较冬季堆肥升温速度快,高温(60~65℃)期持续时间长(9~12d),堆肥周期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堆肥至第30天时,即可达到腐熟标准,冬季堆肥需要40d方可达到腐熟标准;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以鸡粪为原料的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最多,在高温阶段下降的幅度最小,为91.1%;鸡粪堆肥的有机质含量亦最高,为48.6%;总养分(N+P_2O_5+K_2O)含量升高的幅度最大;达到42.4%;羊粪堆肥的放线菌数量在堆肥过程中的增加幅度最大,为74.8%,有利于堆肥后期木质素的分解.【结论】因此,当地企业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堆肥时,可加入适量鸡粪和羊粪,以提高堆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关键词
堆肥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总养分
C/N
Keywords
composting
culturable microorganism quantity
total nutrient
C/N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腐烂病发病程度核桃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顾美英
徐万里
张志东
唐光木
唐琦勇
雇玉忠
宋素琴
古丽尼沙.沙依木
杨波
冯雷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乌鲁木齐市永丰天农农业科技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7-1116,共10页
基金
新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物有机肥及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16B01002-2)
新疆区域协同创新专项(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项目"中亚果树资源利用及栽培技术示范"(2017E01025)~~
文摘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与核桃腐烂病之间的关系,为核桃腐烂病微生物调控技术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方法】以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4类不同病害程度的12年生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和Biolog生态板测定其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的异同,分析其与病害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腐烂病发病程度核桃根际土壤三大可培养微生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与健康土壤相比,不同发病程度土壤细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轻度、中度发病土壤分别提高了15.67%和12.28%,重度发病土壤则下降了33.46%。轻度、中度和重度发病土壤放线菌数量分别下降了47.33%、32.98%和19.27%,真菌数量分别下降了49.32%、22.68%和42.68%。Biolog碳源利用表明,核桃腐烂病不同发病程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从144 h的AWCD值可以看出,腐烂病发病较轻的核桃根区土壤中,微生物活性最高,健康土壤降低了12.03%,中、重度发病土壤分别降低了14.56%和18.42%。轻度发病土壤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H)高于健康和中、重度发病土壤。健康和轻度发病的土壤微生物对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而腐烂病发病较重的土壤中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和酚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在减少。主成分分析表明,发病程度不同的核桃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差异。31种碳源中,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决定着主成分的分异。【结论】腐烂病发病程度较重的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低于健康和腐烂病发病程度较轻的土壤。根据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不同碳源,设计出合理的微量元素肥料,将有望减轻核桃腐烂病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核桃
腐烂病发病程度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Biolog技术
微生物
多样性
Keywords
walnut
different levels of rot disease
culturable microbial quantities
biolog ecological plate
microbial diversity
分类号
S432.6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巨桉人工林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崔炳华
蒋勇
陈绍武
晋明瑞
胡开波
王守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
王亚飞
李梦婵
邱慧珍
张文明
张春红
李亚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腐烂病发病程度核桃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顾美英
徐万里
张志东
唐光木
唐琦勇
雇玉忠
宋素琴
古丽尼沙.沙依木
杨波
冯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