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形态及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史军歌 杨德凤 韩江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89,共5页
建立了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形态及含量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方法对不同原油的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主要原油的石脑油中存在的主要有机氯化物为1,2-二氯丙烷、二氯甲烷、氯仿... 建立了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形态及含量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方法对不同原油的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主要原油的石脑油中存在的主要有机氯化物为1,2-二氯丙烷、二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烯及四氯化碳等,其它有机氯化物的含量较少,主要有机氯化物来源于油田化学剂。所建GC-ECD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加标回收率在92.9%~103.5%之间,符合色谱分析的一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ECD 含量 有机氯化物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漂白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的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国民 赵光磊 王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9,共5页
纸浆漂白废水中含有的可吸附有机氯化物是国内外造纸工业严控的废物,是造纸环保界关注的重点。在查阅资料基础上,对目前关于纸浆漂白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的成分、分布、生成以及降解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重点介绍了纸浆漂白... 纸浆漂白废水中含有的可吸附有机氯化物是国内外造纸工业严控的废物,是造纸环保界关注的重点。在查阅资料基础上,对目前关于纸浆漂白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的成分、分布、生成以及降解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重点介绍了纸浆漂白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的生成及降解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 漂白废水 可吸附有机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TC吸附剂对模拟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丽 王国江 +1 位作者 张东媛 张红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63,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苯-1,3,5-三甲酸铜(Cu-BTC)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_(2)吸附-脱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法用Cu-BTC吸附脱除模拟油中的3-氯-2-甲基-1-丙烯(A)、1,4-二氯丁烷(B)、3-氯-2-甲基苯胺(C...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苯-1,3,5-三甲酸铜(Cu-BTC)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_(2)吸附-脱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法用Cu-BTC吸附脱除模拟油中的3-氯-2-甲基-1-丙烯(A)、1,4-二氯丁烷(B)、3-氯-2-甲基苯胺(C)和5-氯-2-甲基苯胺(D),考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剂油比、有机氯化物初始质量浓度对氯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优选吸附条件,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D-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吸附数据,研究Cu-BTC对有机氯化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u-BTC对有机氯化物优选的吸附时间为240 min,吸附温度为303.15 K,剂油质量比为1∶40,且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好;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更适合描述Cu-BTC对有机氯化物的吸附过程,Cu-BTC对A,B,C,D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90,5.21,23.81,47.62 mg/g;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易于吸附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氯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有机氯化物 Cu-BTC 氯化物脱除 模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的测定——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
4
作者 张沙莎 孙强 沈仲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756-9758,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管式炉,在950℃充氧的条件下,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氯化物定量地氧化为无机氯,经硼砂溶液吸收,用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氯化物含量... [目的]探讨利用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管式炉,在950℃充氧的条件下,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氯化物定量地氧化为无机氯,经硼砂溶液吸收,用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氯化物含量。[结果]用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能有效测定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AOCl,且仪器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易行,测量精度符合国家标准GB5959-1995的要求。用该法可测定AOCl的范围为50~1 000μg(Cl)/L,相对标准偏差(RSD)≤7.48%。对某污水灌溉区53个水样的分析表明,该法相对标准偏差均≤5.36%,有较好的平行性和重复性,测试结果能有效揭示研究区AOCl的污染现状和其环境效应。[结论]与国家标准和其他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测AOCl简单易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低,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 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镉在土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1
5
作者 焦文涛 蒋新 +3 位作者 余贵芬 王代长 卞永荣 邓建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研究了Cd2+在红壤、黄泥土、乌栅土及去除有机质后的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去除显著降低了三种土壤体系Cd2+吸附-解吸平衡液的pH值,ΔpH范围为0·51到3·05.三种土壤中Cd2+的吸附量大小为:乌栅土>黄泥... 研究了Cd2+在红壤、黄泥土、乌栅土及去除有机质后的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去除显著降低了三种土壤体系Cd2+吸附-解吸平衡液的pH值,ΔpH范围为0·51到3·05.三种土壤中Cd2+的吸附量大小为:乌栅土>黄泥土>>红壤,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顺序一致;去除有机质后土壤对Cd2+的吸附量均明显下降,尤其是有机质含量高的黄泥土和乌栅土;三种土壤有机质对Cd2+吸附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红壤43·75%、黄泥土544·77%、乌栅土993·76%.Cd2+在所有土壤中的吸附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吸附亲和力的变化与吸附量大小的变化一致,n值在0·350到0·975之间变化.三种土壤中Cd2+解吸量依次减少,红壤中Cd2+解吸率均在50%以上,而黄泥土和乌栅土中解吸率最高为42%和19%;去除有机质后解吸率均在50%以上,且解吸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吸附-解吸 土壤有机含量 解吸行为 Cd^2+吸附 FREUNDLICH方程 黄泥土 吸附 解吸率 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脱除模拟油中有机氯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瑞丽 李晶晶 张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0-1475,共6页
采用直接吸附法对油品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进行研究。以ZSM-5分子筛和γ-Al_2O_3为载体,以CuO和MgO为活性组分,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MgO/ZSM-5、CuO/ZSM-5、CuO/γ-Al_2O_3和MgO/γ-Al_2O_3共4种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 采用直接吸附法对油品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进行研究。以ZSM-5分子筛和γ-Al_2O_3为载体,以CuO和MgO为活性组分,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MgO/ZSM-5、CuO/ZSM-5、CuO/γ-Al_2O_3和MgO/γ-Al_2O_3共4种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BET)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吸附剂对模拟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效果,同时考察了脱氯实验的反应条件对有机氯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Mg O/ZSM-5和Cu O/ZSM-5脱氯效果较好,其吸附效果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2%、吸附温度为30℃、剂油比为1∶15、吸附时间为60min,脱氯率分别为62.63%和56.28%。最后通过对单一有机氯化物模拟油的吸附研究,得出吸附剂对不同浓度的有机氯化物脱除效果不同,这为石脑油中不同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 ZSM-5 Γ-AL2O3 有机氯化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粘土吸附精制催化裂化柴油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延飞 王晓兰 +1 位作者 程健 沈本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3-56,共4页
结合溶剂萃取和吸附精制的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把有机阳离子交换到无机粘土上,制得有机粘土吸附剂;考察了有机粘土对催化裂化柴油的吸附精制效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粘土对柴油的精制效果优于无机粘土,有机粘土在脱除柴油中部分... 结合溶剂萃取和吸附精制的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把有机阳离子交换到无机粘土上,制得有机粘土吸附剂;考察了有机粘土对催化裂化柴油的吸附精制效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粘土对柴油的精制效果优于无机粘土,有机粘土在脱除柴油中部分含氯化合物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脱硫作用。在加剂量为0.08 g/mL,温度25℃,吸附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有机粘土可将催化裂化柴油中总氮含量由原来的1 022 μg/g降至232 μg/g,碱氮含量由原来的221.8 μg/g降至96.4 μg/g,硫含量由原来的985 μg/g降至429.7 μg/g。吸附剂再生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粘土在高温再生过程中,活性组分容易流失,如果要恢复活性,需要重新引入有机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 有机粘土 活性组分 吸附 脱除 总氮含量 再生过程 催化裂化柴油 含量 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大孔树脂吸附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磊 姬盼盼 +2 位作者 贺炳成 豆龙龙 范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7,104,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改性大孔树脂对低浓度有机废水的浓缩富集行为,对低浓度有机废水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平衡实验数据对改性大孔树脂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并基于此过程中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探讨了吉布斯自由能变、焓变和熵... 为进一步研究改性大孔树脂对低浓度有机废水的浓缩富集行为,对低浓度有机废水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平衡实验数据对改性大孔树脂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并基于此过程中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探讨了吉布斯自由能变、焓变和熵变的变化规律,明确了适宜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低浓度有机废水以酚类化合物为主,它的含量约占污水中有机物总质量的60%以上,其在改性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其置信度高达99%;大量有机物分子可自发地在改性大孔树脂表面形成稳定的物理吸附并伴随放热、熵减;采用一级速率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动力学数据,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9,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大孔树脂 组成与含量 等温吸附模型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漂白废水中AOX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文荣 陈中豪 田英姿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简要地介绍了用ECS1200卤化物检测仪测定废水中AOX的方法,并利用该仪器对若干漂白废水中AOX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对比了几种漂白工艺条件下AOX的产生情况。
关键词 漂白废水 测定 ECSl200卤化物检测仪 造纸工业 可吸附有机氯化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亚临界水萃取结合吸附性浓缩和GC-MS法测定果蔬中的有机氯杀虫剂和氯苯
10
作者 尹平 《热带农业工程》 2002年第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亚临界水萃取 GC-MS法 有机氯杀虫剂 氯苯 蔬菜 吸附性浓缩 农药残留 含量测定 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67
11
作者 武景淑 于炳松 李玉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8,共9页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定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饱和吸附量VL在1.25~3.90 m3/t,平均为2.17 m3/t;Langmuir压力常数pL在1.90~9.48 MPa,平均为3.69 MPa。饱和吸附量与微孔体积具有负相关,与中孔体积和宏孔体积具有正相关。粘土矿物通过对微孔和中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的吸附能力,石英含量通过对宏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吸附能力。有机碳含量对页岩的吸附能力主要由其较发育的宏孔隙控制,另外,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有机碳表面的亲油性对气态烃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气态烃在无定形和无结构基质沥青体中的溶解作用等。当Ro>2.0%时,饱和吸附量与Ro呈正相关,这可能与高成熟有机质中纳米级显微裂缝的发育导致宏孔体积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吸附能力 有机含量 矿物成分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寒武系泥页岩甲烷吸附特征 被引量:30
12
作者 宋叙 王思波 +1 位作者 曹涛涛 宋之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1-1048,共8页
对采自扬子地区寒武系黄柏岭组、幕府山组和牛蹄塘组的泥页岩进行了甲烷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所分析页岩的TOC含量在1.08%~4.16%之间;粘土矿物含量在36.7%~62.3%之间。页岩样品甲烷吸附量测定结果显示,寒武系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 对采自扬子地区寒武系黄柏岭组、幕府山组和牛蹄塘组的泥页岩进行了甲烷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所分析页岩的TOC含量在1.08%~4.16%之间;粘土矿物含量在36.7%~62.3%之间。页岩样品甲烷吸附量测定结果显示,寒武系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与页岩TOC含量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性,表明有机质丰度是控制页岩甲烷吸附能力的重要因素。而粘土矿物总含量与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之间缺乏相关性,仅蒙脱石含量与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呈正相关性,显示个别粘土矿物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及影响页岩吸附性能的作用。寒武系不同地区页岩吸附性能存在显著差异,遵义牛蹄塘组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2.76~5.30mL/g之间;南京幕府山组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1.36~4.35mL/g之间;池州黄柏岭组泥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1.63~2.72mL/g之间。此外,寒武系不同地区页岩有机碳含量与甲烷吸附量之间关系变化很大,显示页岩吸附量不仅受有机质丰度类型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成熟度、区域地质演化以及粘土矿物吸附等多种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甲烷吸附 有机含量 粘土矿 寒武系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对石油烃吸附及其释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大庚 依艳丽 +2 位作者 郑西来 李亮亮 刘孝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试验采用恒温振荡法和土柱淋洗法研究了土壤对石油烃的吸附及其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石油烃溶液浓度较低条件下,供试土样对石油烃的等温吸附线均呈y=ax+b直线关系,石油烃吸附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 试验采用恒温振荡法和土柱淋洗法研究了土壤对石油烃的吸附及其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石油烃溶液浓度较低条件下,供试土样对石油烃的等温吸附线均呈y=ax+b直线关系,石油烃吸附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去除土壤有机质的条件下,土壤对石油烃最高吸附量由1082.32mg·kg-1下降到165.63mg·kg-1。土壤中石油烃的释放是极其缓慢的,石油烃的释放率分别为0.86%、0.73%和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规律 石油烃 土壤有机含量 等温吸附线 溶液浓度 试验结果 粘粒含量 吸附 淋洗法 振荡法 物理性 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7
14
作者 刘洪林 王红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125-126,共5页
我国南方古生界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海相泥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首要战略选区。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作用,地层抬升对页岩含气性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对页... 我国南方古生界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海相泥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首要战略选区。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作用,地层抬升对页岩含气性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对页岩吸附能力和含气饱和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选取中国南方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页岩吸附能力测试,利用实验结果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页岩吸附能力的对比和构造抬升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温度、总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构造抬升作用强度对页岩含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气的富集成藏。该成果可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中国页岩气地质选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相页岩 吸附特征 页岩气 温度 有机含量 吸附 构造抬升 气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区古生界泥页岩吸附性及控制机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良伟 刘洛夫 +1 位作者 刘祖发 孟召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2-741,共10页
扬子地区古生界地层为富气泥页岩层系,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吸附态是页岩气最主要的赋存方式之一,该区泥页岩吸附性及控制机理的研究较为重要。采集了扬子地区古生界泥页岩样品,对其进行TOC测试、Rock-Eval、XRD及含水量分析... 扬子地区古生界地层为富气泥页岩层系,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吸附态是页岩气最主要的赋存方式之一,该区泥页岩吸附性及控制机理的研究较为重要。采集了扬子地区古生界泥页岩样品,对其进行TOC测试、Rock-Eval、XRD及含水量分析、等温吸附实验、超高压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泥页岩吸附性能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及组成等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验过程中TOC含量与泥页岩甲烷吸附量并未呈现前人提出的正相关关系,这与泥页岩样品数量有限、且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关。古生界干酪根甲烷吸附曲线显示出时代越老的干酪根甲烷吸附能力越强的特征。去除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的影响,Ⅲ型干酪根的吸附量要高于Ⅱ型干酪根。在有机质丰度及类型相同的情况下,高成熟干酪根比低成熟干酪根具有更高的甲烷吸附量。可溶有机质具有较强的溶解吸附特征,能够增强原岩对甲烷的吸附能力。黏土矿物含量与经TOC含量归一化后的甲烷吸附量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这主要与样品中普遍含水有关,同时样品的成熟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对其最大甲烷吸附量可能也会有影响。高压范围内的甲烷吸附特征与低压相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影响因素较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来揭示各单一因素对页岩高压吸附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成分及含量 等温吸附曲线 可溶有机 吸附能力 超高压 泥页岩 古生界 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绿茶对汞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明 钱建平 +1 位作者 胡存杰 张晓云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298-301,共4页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有机汞和无机汞的吸附作用。改性绿茶的用量为 2 5 mg、在 p H值 =7的溶液中搅拌 6 min,无机汞的吸附率达 95 % ,有机汞的吸附率不大于 5 % ;同等量的改性绿茶在 p H值 =1的溶液中搅拌9min,有机汞的吸附率可达到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有机汞和无机汞的吸附作用。改性绿茶的用量为 2 5 mg、在 p H值 =7的溶液中搅拌 6 min,无机汞的吸附率达 95 % ,有机汞的吸附率不大于 5 % ;同等量的改性绿茶在 p H值 =1的溶液中搅拌9min,有机汞的吸附率可达到 90 %以上。 10次重复分离测定 0 .1μg· ml- 1汞溶液 ,测得无机汞、有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 0 .0 6μg· L- 1 和 0 .0 8μg· L- 1 ,相对标准偏差为 8.6 %和 5 .8% ,回收率为 92 .5 %~ 10 5 .3%和 93.8%~ 10 6 .6 %。实验还表明 ,在盐酸浓度分别为 2 .0 mol· L- 1、6 min和 4 .0 mol· L- 1、11min,共存 KCl的量为 10 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作用 改性绿茶 吸附 原子吸收光谱法 有机 无机汞 环境污染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氨基修饰条件对NH_2-MIL-53(Al)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祝红 吴培培 +4 位作者 张所瀛 刘红 刘朋飞 阳庆元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8-1934,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配体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含量制备了不同氨基含量的NH2-MIL-53(Al),考察了氨基含量,氨基功能化方法和氨基种类对NH2-MIL-53(Al)的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IR)发现在3500~3900 cm-... 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配体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含量制备了不同氨基含量的NH2-MIL-53(Al),考察了氨基含量,氨基功能化方法和氨基种类对NH2-MIL-53(Al)的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IR)发现在3500~3900 cm-1处存在-NH2基的伸缩振动带,氨基修饰成功。低压下,NH2-MIL-53(Al)的CO2吸附容量随氨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当氨基含量100%时,其CO2吸附性能优于直接合成的NH2-MIL-53(Al)。合成前修饰比合成后修饰,更有利于提高 CO2吸附容量。采用乙醇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N,N′-二亚乙基三胺进行后氨基功能化都不能提高MIL-53的CO2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NH2-MIL-53(Al) 合成 CO2 捕集 吸附 功能化 氨基含量 氨基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臭氧双层滤料滤池对水中有机物及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奔 张克峰 王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针对平原水库夏季有机物及氨氮含量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滤前曝臭氧的方式,改变上层滤料的类型,对比3种滤池对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臭氧处理前水的pH为6.84~7.32,COD_(Mn)为6.1~7.3mg/L、UV254为0.162~0.194 cm^... 针对平原水库夏季有机物及氨氮含量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滤前曝臭氧的方式,改变上层滤料的类型,对比3种滤池对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臭氧处理前水的pH为6.84~7.32,COD_(Mn)为6.1~7.3mg/L、UV254为0.162~0.194 cm^(-1)、NH_3-N的质量浓度为1.5~2.0 mg/L的条件下,臭氧-煤砂滤池对水中COD_(Mn)、UV_(254)及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60.5%、87.3%和73.2%,臭氧-活性无烟煤-砂滤池对水中COD_(Mn)、UV_(254)及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81.3%、93.4%和88.3%,臭氧-炭砂滤池对水中COD_(Mn)、UV_(254)及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84.5%、95.2%和92.2%。3种滤池对浊度的去除率达到93%以上。相比传统煤砂滤池,采用臭氧与活性滤料联用能够提高滤池的生化性能,对季节性高有机物、高氨氮含量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双层滤料滤池 有机物高氨氮含量 氧化分解 生物降解和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坳陷海陆过渡相页岩吸附能力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滔 曾联波 +3 位作者 聂海宽 冯动军 包汉勇 王濡岳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了研究湘中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和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吸附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开展了全岩矿物含量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储层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石英质量分数平均为34.4%,且多为生物成因硅,黏土... 为了研究湘中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和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吸附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开展了全岩矿物含量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储层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石英质量分数平均为34.4%,且多为生物成因硅,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24.4%,矿物组分特征与美国Barnett页岩和四川盆地古生界优质海相页岩类似。②页岩中干酪根类型以Ⅱ_2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2.63%,有机质孔发育,主要为微孔和中孔。③页岩吸附能力较强,饱和吸附质量体积为0.75~8.60 m^3/t,平均为4.51 m^3/t,具有良好的甲烷吸附能力。④页岩吸附能力主要受控于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总烃、石英含量、岩石密度和孔隙结构。其中,有机碳含量对页岩吸附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湘中坳陷海陆过渡相页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有机含量 吸附能力 二叠系 湘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汽吸附曲线的模拟及其滞后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英杰 陈冲 +3 位作者 晏朝睿 朱司航 李子忠 商建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8-846,共9页
准确模拟土壤水汽吸附曲线对于研究土壤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预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运移有重要意义。选择了中国不同地区七种典型土壤,评价了Guggenheim Anderson-de Boer(GAB)模型对水汽吸附和解吸曲线的模拟效果,并就水... 准确模拟土壤水汽吸附曲线对于研究土壤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预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运移有重要意义。选择了中国不同地区七种典型土壤,评价了Guggenheim Anderson-de Boer(GAB)模型对水汽吸附和解吸曲线的模拟效果,并就水汽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水分子与土壤颗粒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对于七种供试土壤的水汽吸附和解吸曲线,GAB模型均方根误差小于0.000 7,决定系数大于0.995。相比土壤水汽解吸附过程,水汽吸附过程土壤的单层吸附水含量较低,而纯液态和单层吸附的水分子自由焓差较高。水汽吸附与解吸附过程中土壤单层水含量和滞后指数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黏粒含量的相关性受矿物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模型 水汽吸附曲线 滞后现象 有机 矿物类型 黏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