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时可吸收界面螺钉股骨隧道内口固定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毕擎 朱丹杰 +3 位作者 夏冰 洪剑飞 章水均 邱斌松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时,磷酸三钙/聚乳酸(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股骨隧道固定的有效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ACL损伤需行重建手术的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1-48...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时,磷酸三钙/聚乳酸(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股骨隧道固定的有效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ACL损伤需行重建手术的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1-48岁,平均34.5岁;左膝19例,右膝8例。所有患者均以4股自体腘绳肌腱为重建移植物,关节镜下以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骨隧道,intrafix系统固定胫骨隧道重建ACL。术中注意股骨隧道周围的残端清理,过屈膝关节110°-120°,以使拧入可吸收界面螺钉与股骨隧道轴平行。达到坚强的内口固定。结果:27例中5例发生初次挤压失败。挤压螺钉螺母碎裂1例,隧道内脱空1例,脱空进入关节腔内3例。5例患者均进行挽救治疗后重新固定成功。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Lachman试验:阴性14例;阳性Ⅰ度10例,阳性Ⅱ度3例。按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为(53.1±3.9)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3.3±3.1)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隧道内口固定、4股腘绳肌腱重建ACL能良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掌握界面螺钉挤入股骨隧道内口的角度是移植物股骨隧道内固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胭绳肌腱 股骨隧道内口固定 可吸收界面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明生 杨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四股胭绳肌腱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1例ACL断裂患者,于关节镜下施术,自体四股腘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ACL下止点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ACL。结果2... 目的探讨自体四股胭绳肌腱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1例ACL断裂患者,于关节镜下施术,自体四股腘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ACL下止点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ACL。结果21例术后平均随访18.4个月。Lachman试验(+)2例、(±)5例、(-)16例。术后平均膝关节活动度为127°(100°~140°)。所有患膝术前抽屉试验均阳性,术后均阴性,能自如上下楼梯,进行单腿屈膝跳跃及慢速奔跑等活动。Lysholm评分术前为52(35~76)分,术后为91(85~100)分,手术前后相比,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及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较好的方法,是治疗急慢性ACL损伤断裂的有效方法。准确的关节内入口、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实施正确合理的功能训练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腘绳肌腱 可吸收界面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