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 被引量:8
1
作者 马立泰 刘浩 +3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王贝宇 丰干钧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717-721,共5页
目的 :探索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3年3月至9月有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的脊柱损伤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例;年龄16~67岁,平均(39.6±15.4)岁;颈椎1例,胸椎9例,胸腰段4例,腰椎3例;... 目的 :探索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3年3月至9月有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的脊柱损伤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例;年龄16~67岁,平均(39.6±15.4)岁;颈椎1例,胸椎9例,胸腰段4例,腰椎3例;爆裂骨折4例,骨折脱位13例。神经损伤ASIA分级:A级12例,B级2例,D级2例,E级1例。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地震时从楼梯滚落1例。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封堵以预防术后脑脊液漏。记录术后每日的引流量。结果:17例患者有15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出现。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者引流管保留至术后第6~7天。术后未出现头痛、头晕、发热、颈项抵抗、皮疹、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血肿、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随访9个月均未见到切口周围有异常现象。结论: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封堵硬脊膜撕裂预防术后脑脊液漏是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脑脊液漏 预防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止血材料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广州 洪瑛 +5 位作者 刘浩 马立泰 杨毅 丁琛 王贝宇 陈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HFG)和可吸收明胶海绵(GS)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分两组:HFG...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HFG)和可吸收明胶海绵(GS)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分两组:HFG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29~81岁,平均(55.6±11.6)岁;其中14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9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18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GS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4±11.1)岁;其中12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1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20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结果:HFG组和GS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7.2±30.0)、(154.8±33.5)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6.1±74.6)、(242.9±120.7)ml(P<0.001);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12.1±67.6)、(303.3±115.5)ml(P<0.001)。HF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GS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急性血肿及其他止血相关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HFG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并且效果优于传统止血方式的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可吸收明胶海绵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