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闫福华 骆凯 +3 位作者 金岩 刘源 赵宇 王新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 ,为牙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商品化引导组织再生膜 :BME - 10X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BioMesh (韩国Samy... 目的 :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 ,为牙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商品化引导组织再生膜 :BME - 10X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BioMesh (韩国Samyang公司 )及Bio -Gide (美国Osteohealth公司 )体外复合培养 ,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附着及增殖的检测。结果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在三种可吸收膜上附着、增殖 ,并复层生长。细胞在三种膜上的附着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BME - 10X 及Bio -Gide 上生长、繁殖明显好于BioMesh (P <0 .0 5 )。结论 :BME- 10X 及Bio -Gide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成纤维细胞 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 生物相容性 牙周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祖兵 A.NormanCranin MarkC.Mehrali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索生物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BGTRM)对种植体周骨组织形成的作用。方法8只犬一侧种植体顶部覆盖BGTRM膜,另一侧为未放BGTRM膜的对照组,于4周、3月、6月处死动物,以X线、组织学和计算机测量手段观察和比较两组种植体周骨质... 目的探索生物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BGTRM)对种植体周骨组织形成的作用。方法8只犬一侧种植体顶部覆盖BGTRM膜,另一侧为未放BGTRM膜的对照组,于4周、3月、6月处死动物,以X线、组织学和计算机测量手段观察和比较两组种植体周骨质形成的情况。结果四周时,BGTRM组种植体周骨质的量和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六月时,两组骨质形成已无明显差异。结论BGTRM具有促进种植周骨质形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 诱导组织再生 种植体周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费伟 杨小民 +3 位作者 李铮 尹明平 沈志浩 廖楚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Co膜。术后1、2、4、6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拔出实验)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骨成熟时间早,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以期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愈合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胶原 引导再生 即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可 李未扬 +2 位作者 唐毓婧 邓莹楠 周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3-1169,共7页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引起的口腔炎症疾病。基于组织工程学的引导组织再生(GTR)技术是目前牙周治疗中常被推荐使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手段。该方法使用GTR膜作为物理屏障来阻止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迁移,为新骨生长提...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引起的口腔炎症疾病。基于组织工程学的引导组织再生(GTR)技术是目前牙周治疗中常被推荐使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手段。该方法使用GTR膜作为物理屏障来阻止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迁移,为新骨生长提供空间。分析了目前用于GTR膜材料的基本要求,综述了GTR膜的分类及性能,包括不可吸收膜和生物可吸收膜,总结了GTR膜的改进策略,展望了GTR膜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引导组织再生 屏障 促成骨 免疫调节 抗菌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可吸收膜与不可吸收膜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毛驰 佐藤淳一 +1 位作者 松浦正朗 濑户皖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6-441,共6页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可吸收膜和一种不可吸收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引导成骨能力。结果表明:防止术后创口感染和膜暴露是GTR应用于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关键;e-PTFE膜和胶原膜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能...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可吸收膜和一种不可吸收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引导成骨能力。结果表明:防止术后创口感染和膜暴露是GTR应用于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关键;e-PTFE膜和胶原膜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能力,并能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间骨性结合的形成;由于胶原膜不引起明显炎症反应,并具有可吸收性而无需在植入后作二次手术取出,其可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e-PTFE膜应用于临床,而polyglactin910膜因其具有较高的水后感染率和较低的引导成骨能力,似不宜作为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牙种植体 即刻种植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罗正文 刘济远 +1 位作者 李佳 潘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2-786,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骨感染征象。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临床试验共入组40例受试者,完成试验39例,脱落1例。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影像学检查有效率:试验组89.47%、对照组95.00%。次要疗效评价2组材料植入后伤口愈合时间均小于12d,2组均无排异反应、无骨代谢变化、无骨感染征象。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5.00%,对照组:0.00%。结论: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劣效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骨缺损 引导再生 引导组织再生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的初探 被引量:9
7
作者 包崇云 陈治清 +3 位作者 欧国敏 邱静 何开泽 赵树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又可体内降解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探索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 ,将膜植入动物体内 ,分别于 1周 ,1、2、3月取PHB膜及周围组织考察体内降解性 ,评价组织相... 目的 :研制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又可体内降解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探索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 ,将膜植入动物体内 ,分别于 1周 ,1、2、3月取PHB膜及周围组织考察体内降解性 ,评价组织相容性。结果 :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可在体内缓慢降解 ,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结论 :PHB膜能满足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基本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引导组织再生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研 徐董 王新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5-769,共5页
引导骨再生技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已有20多年,其中生物膜经历了从早期不可吸收到目前可吸收膜的变化。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可吸收膜材料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文献显示,胶原复合膜材料或结合有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 引导骨再生技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已有20多年,其中生物膜经历了从早期不可吸收到目前可吸收膜的变化。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可吸收膜材料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文献显示,胶原复合膜材料或结合有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因子的生物复合膜,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 牙种植 引导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1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结果:全部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和12周实验侧新骨形成均多于对照侧;实验测种植体直接骨接合率(DCLF,%)分别为32.93±2.66和65.95±7.00,对照侧为21.71±3.20和45.72±3.51。组间比较P<0.01。结论:mGBR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即刻种植 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文蕾 葛久禹 +2 位作者 李升 黄晓峰 陈湘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9-1051,1055,共4页
目的:将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应用于修复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后牙区牙周缺损模型,分别随机采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人... 目的:将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应用于修复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后牙区牙周缺损模型,分别随机采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空白对照治疗,每组8颗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新生组织高度。结果:与单纯植入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组相比,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组获得了更多的新附着,表现为有较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生长,2组之间新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牙周牙槽骨缺损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优于单纯植入人工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胶原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敏 李旭东 张志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0-1304,共5页
本研究结合原位合成法和凝胶途径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材料。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膜由胶原纤维三维网络构成,无机相均匀分布于网络中。红外与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复合膜的无机相为碳酸取代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类似自... 本研究结合原位合成法和凝胶途径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材料。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膜由胶原纤维三维网络构成,无机相均匀分布于网络中。红外与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复合膜的无机相为碳酸取代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类似自然骨的组成。与纯胶原膜相比,复合膜的溶胀性能大为改善。通过对复合凝胶的控制脱水,使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模量,结合微观形貌和脱水控制过程讨论了复合膜的增强机制。本研究制备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引导再生 胶原 羟基磷灰石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膜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崇韬 车彦海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0,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根面牙周组织再附着形成的可能性 ,为临床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 ( GT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钢丝结扎和去骨法 ,人工建立狗的牙周炎模型 ,牙周常规治疗后 ,使用可吸收性胶原膜进行 GTR术 ,采用同体对照法 ,对侧行单纯翻瓣... 目的 :探讨根面牙周组织再附着形成的可能性 ,为临床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 ( GT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钢丝结扎和去骨法 ,人工建立狗的牙周炎模型 ,牙周常规治疗后 ,使用可吸收性胶原膜进行 GTR术 ,采用同体对照法 ,对侧行单纯翻瓣术 ,不放置诱导膜。术后 6、8、1 2周分别屠杀实验动物 ,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侧可见明显的新生牙骨质、牙槽骨以及牙周膜主纤维样结构 ;对照侧根面形成上皮样结构 ,无纤维结缔组织再附着形成。结论 :牙周外科手术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炎 引导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兰 魏世成 郑谦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腭部缺损的整复矫治,长期以来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国内外学者做了各种探索研究。本文对膜引导再生技术在腭部缺损整复中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膜引导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腭部缺损 修复 引导组织再生 可降解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生成羟磷灰石晶体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山成 唐旭炎 +1 位作者 李全利 张胜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依据仿生矿化原理,构建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摄取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等离子,诱导羟磷灰石晶体生成,为人体硬组织缺损进行仿生矿化修复提供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选择培养皿作为再生膜的载体,经冷冻干燥仪处理后形成蜂窝状结构... 目的依据仿生矿化原理,构建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摄取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等离子,诱导羟磷灰石晶体生成,为人体硬组织缺损进行仿生矿化修复提供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选择培养皿作为再生膜的载体,经冷冻干燥仪处理后形成蜂窝状结构,然后浸入模拟体液中,经37℃恒温水浴箱孵育7d。再经冷冻干燥仪处理成形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生成物形貌;薄膜X衍射仪确定生成物的元素和性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观察生成物的特征峰。结果在模拟体液中孵育,海藻酸钠/壳聚糖构建成的引导组织再生膜能诱导生成磷灰石晶体。结论构建成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可以摄取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等离子诱导生成羟磷灰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磷灰石晶体 海藻酸钠 模拟体液 引导组织再生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胶原膜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中的作用:一项回顾性影像学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登辉 Hom-Lay WANG 王恩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基础上,探讨放置可吸收胶原膜是否有利于维持术后牙槽嵴轮廓稳定。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因单颗后牙缺失采用种植体植入同期进行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患者,根据骨粉表面是否覆盖胶原膜... 目的: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基础上,探讨放置可吸收胶原膜是否有利于维持术后牙槽嵴轮廓稳定。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因单颗后牙缺失采用种植体植入同期进行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患者,根据骨粉表面是否覆盖胶原膜分为胶原膜覆盖组和无覆盖组。术前(T0)、术后即刻(T1)和术后3~7个月(T2)拍摄锥形束CT,利用Mimics软件测量种植体光滑-粗糙交界面下不同水平(0、2、4和6 mm)处颊侧骨板厚度(thickness of the buccal bone plate,BBT,分别表示为BBT-0、-2、-4、-6)。结果:收集胶原膜覆盖组15例,无胶原膜覆盖组14例,共计29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在T0、T1和T2三个时间点,不同水平的BBT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BBT-0在胶原膜覆盖组和无覆盖组分别为(1.22±0.55)mm和(1.70±0.97)mm,相应的BBT-2分别为(2.32±0.94)mm和(2.57±1.26)mm。T1~T2愈合阶段不同水平处颊侧骨板吸收的绝对值[(0.47±0.54)~(1.33±0.75)mm]和百分数[(10.04%±24.81%)~(48.43%±18.32%)],以及T0~T2阶段颊侧骨板新骨形成厚度[(1.27±1.09)~(2.75±2.15)mm]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颊侧袋形瓣引导骨再生手术无论是否使用胶原膜均可有效修复种植体颈部颊侧骨缺损。与无胶原膜覆盖相比,胶原膜覆盖植骨材料不能提高术后牙槽嵴轮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质丢失 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 再生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膜复合rhBMP-2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安军 林崇韬 +2 位作者 于海霞 李红艳 申玉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3-676,766,共5页
目的:探讨胶原膜复合rhBMP-2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模型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于下前牙龈颊沟冠方1 mm处制备实验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膜组(Co组)和胶原膜复合rhBMP-2组(Co/rhBMP-2组)... 目的:探讨胶原膜复合rhBMP-2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模型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于下前牙龈颊沟冠方1 mm处制备实验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膜组(Co组)和胶原膜复合rhBMP-2组(Co/rhBMP-2组)。术后4、6和8周分批处死大鼠,取实验部位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Co/rhBMP-2组术后4周缺损区可见大量新生骨;6周新生骨充满缺损区;8周新生牙槽骨密度较高,根面有新生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未见牙龈上皮长入。Co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可见新骨形成;6周新生骨量增多,但尚未充满缺损区;8周根面有少量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形成。对照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6周缺损边缘可见束状胶原纤维;8周切迹内仅有少量新生牙周组织形成,并有牙龈上皮长入。结论:胶原膜复合rhBMP-2既有引导作用,防止牙龈上皮长入,维持生长空间;又具有诱导骨形成作用,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引导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齿槽突裂骨缺损区组织再生的实验动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包崇云 李萍 +1 位作者 田卫东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 :评价膜引导齿槽突裂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 ,分别在每组 2只兔双上颌形成人工齿槽突裂 ,随机作 :①聚乳酸 (PLA) +胶原 +rhBMP 2膜覆盖 ;②PLA膜覆盖 ;③胶原膜覆盖 ;④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 2周 ,1、2、3、6月处死动物切取... 目的 :评价膜引导齿槽突裂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 ,分别在每组 2只兔双上颌形成人工齿槽突裂 ,随机作 :①聚乳酸 (PLA) +胶原 +rhBMP 2膜覆盖 ;②PLA膜覆盖 ;③胶原膜覆盖 ;④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 2周 ,1、2、3、6月处死动物切取标本 ,摄X线片 ,组织学观察 ,酶组化分析。结果 :膜覆盖骨裂 ,新生骨外形良好 ,骨改建成熟早 ,特别是PLA +胶原 +rhBMP 2膜组 ,可持续控释rhBMP 2并提高骨缺损区浓度 ;空白对照组 ,生成骨质量、外形不良。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膜具有促进齿槽突裂骨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齿槽突裂 材料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应用膜屏障阻止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细胞长入种植体区和骨缺损区,引导骨组织优先生长,增加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促进骨缺损的修复,这种手术即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术。本文对手术的方法,膜材料的性质,与种植体有关的骨缺损的分类及手... 应用膜屏障阻止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细胞长入种植体区和骨缺损区,引导骨组织优先生长,增加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促进骨缺损的修复,这种手术即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术。本文对手术的方法,膜材料的性质,与种植体有关的骨缺损的分类及手术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引导组织再生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esh膜用于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术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俞立英 吴斌 蔡意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Biomesh 引导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可降解屏障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勇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牙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关键是屏障膜材料。屏障膜可分为不可降解性膜与可降解性膜。可降解性屏障膜材料研究较多的有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近年来可降解性膜的研究焦点是屏障膜的生物化研究。本文着重对可降解性膜材料的理化... 牙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关键是屏障膜材料。屏障膜可分为不可降解性膜与可降解性膜。可降解性屏障膜材料研究较多的有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近年来可降解性膜的研究焦点是屏障膜的生物化研究。本文着重对可降解性膜材料的理化性能、生物学特性以及屏障膜的生物化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可降解性屏障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