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可吸入性颗粒物暴露与儿童哮喘显著关联:基于22篇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娟娟 汪东海 代继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7-344,共8页
目的定量分析大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2.5,PM10)暴露对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11月,同时手工检索相... 目的定量分析大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2.5,PM10)暴露对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11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纳入可吸入性颗粒物暴露与儿童哮喘关联的观察性研究文献。采用NOS和AHRQ量表进行文献偏倚评价。以可吸入性颗粒物浓度每升高10μg·m-3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关联强度的OR及其95%CI作为效应量,按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分别行Meta分析,进一步按PM2.5和PM10行亚组分析。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2.0软件分别行异质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验,根据异质性分析结果采用相应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结果 31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队列研究10篇,横断面研究12篇,病例交叉研究8篇,时间序列研究2篇。122篇文献报道了可吸入性颗粒物对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慢性效应,文献间具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OR=1.10(95%CI:1.03~1.17),即大气PM2.5或PM10浓度每上升10μg·m-3,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升高10%,亚组分析显示,PM2.5和PM10的合并OR值分别为1.08(95%CI:1.02~1.15)和1.10(95%CI:1.01~1.20)。29篇文献报道了可吸入性颗粒物对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急性效应,文献间具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OR=1.05(95%CI:1.02~1.08),即大气PM2.5或PM10浓度每上升10μg·m-3,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升高5%;亚组分析显示,PM2.5和PM10的合并OR值分别为1.06(95%CI:1.02~1.10)和1.05(95%CI:1.02~1.08)。3Egger直线回归法发表偏倚检验显示,急性效应不存在发表偏倚,慢性效应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PM2.5和PM10水平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急性和慢性效应存在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性颗粒物 儿童 哮喘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水平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旸 王宇骏 +3 位作者 邢琪 陆春霞 陈能坚 刘振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6,共5页
报告了中美合作“广州市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影响研究”课题可吸入性颗粒物的两年监测结果。用安德森双道采样器、Teflon膜采集细颗粒物(<25μm,PM25)和粗颗粒物(25≤<10μm,PM2510),两者... 报告了中美合作“广州市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影响研究”课题可吸入性颗粒物的两年监测结果。用安德森双道采样器、Teflon膜采集细颗粒物(<25μm,PM25)和粗颗粒物(25≤<10μm,PM2510),两者之和为PM10,每季度采15天,每天采一个24小时样品。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区大气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相当严重,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应引起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可吸入性颗粒物 广州市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水平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宇骏 邢琪 +1 位作者 陈能坚 刘振斌 《生态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19-24,共6页
用安德森双道采样器、Teflon膜在广州市城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Φ<25μm,PM25)和粗颗粒物(25≤Φ<10μm,PM25-10),两者之和为PM10,每季度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5~30d,每天采一个2... 用安德森双道采样器、Teflon膜在广州市城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Φ<25μm,PM25)和粗颗粒物(25≤Φ<10μm,PM25-10),两者之和为PM10,每季度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5~30d,每天采一个24h样品.污染点1995、1996年的污染水平接近,对照点1996年的污染水平明显低于1995年的.1995、1996年污染点PM25的24h均值分别为0025~0506和0017~0402mg/m3,年均值分别为0160和0140mg/m3,比对照点分别高975%和1545%;PM10的24h均值分别为0080~0558和0067~0560mg/m3,年均值分别为0258和0213mg/m3,比对照点分别高804%和1536%.1995、1996年污染点PM25的超标率分别为837%和871%,对照点的分别为574%和349%;污染点PM10的超标率分别为771%和710%,对照点的分别为370%和97%.PM25占PM10的56%~66%.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区大气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相当严重,尤其是细颗粒物的污染,应引起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可吸入性颗粒物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反演区域能见度及其与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旭文 牛志春 +2 位作者 王经顺 丁铭 姜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1期20-27,共8页
简述了基于"暗"像元和波段反射率比值关系的遥感反演区域能见度的原理和算法流程,以2010年获取的11景WRS 119/038幅江苏省太湖流域Landsat-7 ETM影像为数据源,在FLAASH大气校正软件中,开展了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区域能见度信... 简述了基于"暗"像元和波段反射率比值关系的遥感反演区域能见度的原理和算法流程,以2010年获取的11景WRS 119/038幅江苏省太湖流域Landsat-7 ETM影像为数据源,在FLAASH大气校正软件中,开展了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区域能见度信息提取试验,并与30个地面空气自动监测站的PM10和1个能见度自动监测站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稳定的天气系统和晴朗无云、少云条件下,卫星遥感反演能见度与地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遥感技术可以在区域灰霾的大尺度监测预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遥感 能见度 反演 空气质量 可吸入性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对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5
作者 宋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城市大气污染 小学生 可吸入性颗粒物 抚顺市 大气颗粒物 烟尘污染 大型企业 发病情况 小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air pollu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婵 邓启红 +2 位作者 刘蔚巍 黄柏良 石灵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615-622,共8页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was estimated and a simple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urban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in Changsha was developed. Firstl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was estimated and a simple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urban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in Changsha was developed. Firstl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mixing layer height during 2005-2009 in Changsha, China. Secondly, the multi-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time was adopted to predict the temporal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Thirdly,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observed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in 2010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significantly varied and remained high during daytime, while it stayed relatively constant and low during nighttime. In addition, the diurnal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was distinc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M10 (particle with the diameter less than 10 μm) concentration in Changsha, China. The predicted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agreed well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based on the multi-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dur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The urban temporal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could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by some simple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dur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The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M10 concentration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mixing layer height particulate matter multi-linear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