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异性范围法(RVA)的河流生态流量估算 被引量:51
1
作者 舒畅 刘苏峡 +3 位作者 莫兴国 郑超磊 张守红 邱建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1155,共5页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依赖于河流水流的天然动态变化特征,即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性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AV)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是否得到维护。将RVA法的思路扩展到生态流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依赖于河流水流的天然动态变化特征,即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性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AV)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是否得到维护。将RVA法的思路扩展到生态流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简便、立足整体河流水文情势的生态流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均值与RVA阈值差计算了生态流量值,为维持河流健康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泥曲河的生态流量估算,得到引水坝址仁达处年可调径流量为6.44亿m3,与其他生态需水估算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另提出了可支配系数反映河流流量可调用状况。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计划从泥曲调水8亿m3·a-1,从RVA法的理念来看,该方案对仁达至朱巴河段的生态系统将构成威胁,需谨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变异性范围(rva) 生态流量 南水北调 泥曲 可支配系数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汉江子午河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紫妍 刘登峰 +1 位作者 黄强 张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Q90法、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分析计算子午河年内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该河道维持多种生态环境目标所需要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RVA法和Q90法计算得到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6 344.3、11 574.0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获得的保证率(60%、70%、80%、90%)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7 262.6、38 170.5、30 316.0、22 799.5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中,60%保证率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大,可以达到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Q90法获得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小,对应最低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过程线可为水库调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生态需水量 变化范围(rva) Q90 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 生态流量过程线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A的渭河中下游生态环境需水及其满足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超 粟晓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0-224,共5页
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的关键在于满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变动范围法(RVA)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RVA阈值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得出三个断面的生... 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的关键在于满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变动范围法(RVA)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RVA阈值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得出三个断面的生态环境需水分别为5.295亿m3、11.274亿m3和23.908亿m3。与三个断面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三个断面不同时期的生态需水满足度,得出三个断面的生态需水满足度最小值出现时间集中于汛期的5月、6月、8月和9月。因而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应注意汛期的生态环境需水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变动范围(rva) 生态需水满足度 渭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鹏耀 黄炎焱 潘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06-2121,共16页
针对传统势场法存在的路径不被识别、局部极小陷阱、振荡问题,提出适用于复杂障碍环境情况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结合多行为策略与可变影响范围的势场法。通过对障碍物影响范围做可变处理,消除问题共同必要条件,提前规避路径不识别、多障... 针对传统势场法存在的路径不被识别、局部极小陷阱、振荡问题,提出适用于复杂障碍环境情况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结合多行为策略与可变影响范围的势场法。通过对障碍物影响范围做可变处理,消除问题共同必要条件,提前规避路径不识别、多障碍区导致的振荡、多障碍区导致的局部极小陷阱3个问题;采取新的步进与振荡分类方式,设计多行为行动策略,并给出各行为的准确起止条件,通过预判问题的共同表现形式以及起止条件的衔接进行行为切换,提前规避单障碍区导致的局部极小陷阱和单障碍区导致的振荡2个问题;基于数学仿真软件MATLAB平台的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在战场复杂障碍环境下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与传统势场法、动态窗口法、A星算法、快速随机树算法的对比结果更突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路径规划 势场 路径不识别 局部极小陷阱 路径振荡 可变影响范围 多行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洞庭湖流量演变及生态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曹艳敏 王崇宇 +4 位作者 黎小东 卢留虎 韩帅 张汉奇 刘康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1,199,共8页
为科学定量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洞庭湖径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收集城陵矶、石龟山、南咀、小河咀4个水文站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应用IHA-RVA法和Shannon指数法对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2003—2008年)和三峡试运行后阶段(2009—2020... 为科学定量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洞庭湖径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收集城陵矶、石龟山、南咀、小河咀4个水文站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应用IHA-RVA法和Shannon指数法对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2003—2008年)和三峡试运行后阶段(2009—2020年)流量演变和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汇入洞庭湖流量占比方面,湘、资、沅、澧四水占比持续提高,荆江三口占比持续下降;②三峡水库蓄水试运行阶段洞庭湖区水文站整体流量改变度和IHA高度改变指标个数高于三峡水库试运行后阶段,且城陵矶和石龟山整体改变度分别达到67.27%和69.55%,形成高度改变;③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三峡水库蓄水下游流量上涨次数及上涨幅度减少,连续日流量正差异值R rate减少,洞庭湖Shannon指数均有下降趋势;三峡水库试运行后阶段按“枝城调度”规则运行保证三峡次数下游有中小洪水过程并增加下游枯水补给,R rate增加、Shannon指数有所回升。研究成果可为洞庭湖水安全和水生态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变动范围(rva) 水文改变度 Shann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对荆江三口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
6
作者 曹艳敏 王崇宇 +3 位作者 黎小东 裴烜铭 杨怡 冯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1,共9页
为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以荆江三口5个主要水文控制站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和管家铺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流量历时曲线(FDC)计算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指标,并计算整体水文变... 为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以荆江三口5个主要水文控制站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和管家铺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流量历时曲线(FDC)计算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指标,并计算整体水文变异度D 0,以此评价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和水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汇入洞庭湖流量中松滋口占比持续提升,藕池口、太平口占比持续下降;全年和汛期流量藕池口和太平口下降趋势显著;枯水期,松滋口流量增至三峡水库运行前的2.5倍。②康家岗站平均断流天数比三峡水库运行前增加30.88 d,呈增加趋势,弥陀寺减少21.62 d,呈减少趋势。③三峡水库运行后FDC曲线整体下降,尤其上部下降明显,高流量量级和次数大幅度降低;除松滋口的新江口站FDC低流量区域超过三峡水库运行前,其他站高流量和低流量无法完全覆盖三峡水库运行前高、低流量出现区域。④由于藕池口汇入洞庭湖流量中康家岗占比持续减少,管家铺占比持续增长,2003-2020年康家岗站和管家铺站持续发生生态赤字和生态剩余。⑤三峡水库蓄水试运行(2003-2008年)和三峡水库试运行后(2009-2020年)松滋口的新江口站改变度分别达到66.68%和72.46%,为高度改变,其余控制站为中度改变。三峡水库运行导致荆江三口部分地区长期出现生态赤字或生态剩余,不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建议流域管理者加强对同一口不同分支分流比的监控,并开展相应生态影响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剩余 生态赤字 变动范围(rva) 水文改变度 三峡水库运行 荆江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滩水库工程对红水河天峨站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立华 赖河涛 叶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02,共9页
由于水文情势中的径流过程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必要研究龙滩水库建坝前后径流过程的变化。依据建库前后天峨站1980年~2003年和2007年~2015年两个系列逐日径流实测数据,以IHA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可变范围(RVA)法通过分... 由于水文情势中的径流过程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必要研究龙滩水库建坝前后径流过程的变化。依据建库前后天峨站1980年~2003年和2007年~2015年两个系列逐日径流实测数据,以IHA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可变范围(RVA)法通过分析32个水文改变指标,评估了龙滩水库建设与运行之后下游水文情势特征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红水河天峨站水文情势综合改变度为70.49%,属于高度改变。水库修建后对逐月径流量、年极端流量及其出现时间、流量频次和延时、流量改变率和频度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对建坝带来的流域水文情势改变情况的分析,为流域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径流分析 可变范围(rva) 龙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阁水库建设运行对太子河本溪段水文情势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唐玉兰 王雅峰 +2 位作者 马甜甜 于跃 傅金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6,79,共6页
大型水库建设往往会引起水文情势变化,为真实反映观音阁水库建立对太子河本溪段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本溪(五)水文站1951~2014年日径流量,根据观音阁水库建设时间将日径流量划分为1951~1995年和1996~2014年两个时间段,采用基于水... 大型水库建设往往会引起水文情势变化,为真实反映观音阁水库建立对太子河本溪段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本溪(五)水文站1951~2014年日径流量,根据观音阁水库建设时间将日径流量划分为1951~1995年和1996~2014年两个时间段,采用基于水文改变指标法(Index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IHA)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分析水库运行对太子河本溪段的生态水文指标改变度。结果表明:本溪(五)水文站整体水文改变度达到71.43%,属于高度改变;月平均流量非汛期除4月外其他月份均增加,汛期有较小程度降低,低流量次数减少,低流量持续时间缩短,充分体现水库丰蓄枯补作用;极小流量增大,极大流量有所降低,可见水库的建设运行严重改变的河流原有的极值变化过程;逆转次数增加且为高度改变,可能会破坏动植物生境的稳定性,阻碍水生生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阁水库 水文情势 变化范围(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对浑河上游水文情势和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玉兰 孙健 +1 位作者 项莹雪 马甜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0-2027,共8页
以浑河流域抚顺至沈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了闸坝对浑河沈抚段水文情势的影响,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SI)分析了水文情势改变所引起的研究区域内河流生态变化。结果表明:闸坝的建立没有达到预... 以浑河流域抚顺至沈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了闸坝对浑河沈抚段水文情势的影响,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SI)分析了水文情势改变所引起的研究区域内河流生态变化。结果表明:闸坝的建立没有达到预期削峰补枯的效果,在受到建立闸坝的影响后两水文站多数水文情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对该河流生态产生了不利影响,抚顺(二)站和沈阳(三)站水文情势整体改变度分别为41. 72%和35. 50%,均呈现中度改变;建立闸坝后两水文站生物多样性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抚顺(二)站受其上游建立闸坝影响较为严重,SI平均值由自然状况下的1. 768降到0. 392,闸坝运行后仅恢复到0. 501。研究表明,浑河流域抚顺至沈阳段河流水文情势受人为建立闸坝影响发生了中度改变,并对河流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未来针对该河流治理和水量调控的研究中应考虑水文情势变化引起的生态响应,河流管理者和研究者应注意适度开发河流及合理调控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文情势指标(IHA) 变动范围(rva) 水文改变度 生物多样性指数(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综合改变度动态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金萍 张鑫 肖宏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25,5,共5页
根据龙羊峡水库下游贵德水文站1954~2017年流量数据,利用粗糙集理论、集对分析理论及变化范围法确定水文综合改变度,通过集对-马氏链评估方法建立了一种关于水文综合改变度的动态评估模型,探讨龙羊峡水库水文综合改变度变化及趋势。结... 根据龙羊峡水库下游贵德水文站1954~2017年流量数据,利用粗糙集理论、集对分析理论及变化范围法确定水文综合改变度,通过集对-马氏链评估方法建立了一种关于水文综合改变度的动态评估模型,探讨龙羊峡水库水文综合改变度变化及趋势。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时段预测及稳态预测有较好的表现;2013~2017年时段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相同,同为中度改变;现阶段水文综合改变度处于高度改变状态,但具有逐渐向好的态势,经多个周期变化达到稳定态势后呈现为低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变化范围(rva) 粗糙集理论(RS) 集对分析理论(SPA) 马尔科夫链(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对拉萨河径流情势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昌隆 兰措 +2 位作者 格桑央培 孙祖刚 尹正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1-49,共9页
水利枢纽工程直接影响天然河川径流情势和水生生物环境。只有兼顾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需求的水利枢纽工程才具有可持续性。以拉萨河上游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利用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和2014-2020年逐日入库... 水利枢纽工程直接影响天然河川径流情势和水生生物环境。只有兼顾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需求的水利枢纽工程才具有可持续性。以拉萨河上游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利用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和2014-2020年逐日入库天然流量、调节后的出库流量和库水位等数据,综合分析旁多水利枢纽对拉萨河径流情势的影响,定量评价径流情势各指标及整体改变程度;并结合向量统计的方法完整地展示了年极端径流时间分布特征,合理评价了水库调节对年极端流量发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对拉萨河径流情势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冬春季极端低流量具有持续影响;其中1月、3月、5月平均流量、年最小1天流量、年最小连续30天流量、年最小1天流量发生时间改变度为100%;水利枢纽运行期间径流情势整体改变度为62.21%,属于中度改变。虽然旁多水利枢纽对拉萨河的调节满足了农业和城镇供水需求,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但径流情势的中度改变,尤其是对低流量的高度改变,将对拉萨河的整个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旁多水利枢纽的运行提出实时评估,指出目前水库调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库调节应统筹兼顾社会和生态需求,为合理调度拉萨河流域水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范围(rva)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 拉萨河 径流水文情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