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变环境下汽车座椅可控重复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宝江 唐红朋 +1 位作者 程建建 徐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58,13,共5页
针对传统汽车座椅动态特性测试中无法逼真模拟真实行车时座椅的实时状态问题,提出一种可变环境下汽车座椅可控重复测试系统,该系统运行于动感型模拟驾驶装置,通过对各种行车环境的逼真模拟,在指定路线上重复测试,可以反映出汽车座椅在... 针对传统汽车座椅动态特性测试中无法逼真模拟真实行车时座椅的实时状态问题,提出一种可变环境下汽车座椅可控重复测试系统,该系统运行于动感型模拟驾驶装置,通过对各种行车环境的逼真模拟,在指定路线上重复测试,可以反映出汽车座椅在不同行车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和薄弱环节,为座椅优化设计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数据;此系统已使用于座椅检测,正确性得到初步验证,可为座椅设计提供经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环境 汽车座椅 振动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噪音、需求波动和负值输出的公共自行车短期需求预测
2
作者 乔健 何梦莹 陈少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31,共8页
既有公共自行车短期需求预测模型忽视了不变与可变环境因素的区别,未考虑数据噪音、需求波动和负值输出的影响。为此,本文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N)展现短期需求的空间相关性,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展现短期需求和可变环境的时间相关性... 既有公共自行车短期需求预测模型忽视了不变与可变环境因素的区别,未考虑数据噪音、需求波动和负值输出的影响。为此,本文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N)展现短期需求的空间相关性,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展现短期需求和可变环境的时间相关性,提出考虑可变环境、数据噪音和需求波动的GCNN-GRU-E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能自动识别与修正负值输出的GCNN-GRU-E-C模型,还制定了1种数据降噪和5种数据平滑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考虑可变环境时间特性的GCNN-GRU-E的预测精度高于所有基准模型,时间粒度和数据质量均影响预测精度,降噪和平滑数据能显著提高GCNN-GRU-E的预测精度,加权移动平均+局部拟合是效果最好的数据平滑方案,GCNN-GRU-E-C自动识别并修正负值输出的能力既保证了预测结果的合理性、提高了预测精度,又确保了后续动态调度计划的正确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 需求预测 可变环境 数据噪音 需求波动 负值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微渲染的自由视点合成方法
3
作者 朱结 宋滢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0-1039,共10页
针对目前非受控环境下自由视点合成易受高度可变的照明条件、相机参数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近似可微延迟逆渲染管线(ADDIRP),通过在延迟逆渲染管线中加入基于物理的相机模型,实现准确模拟相机的光学成像过程。首先,根据输入图像及... 针对目前非受控环境下自由视点合成易受高度可变的照明条件、相机参数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近似可微延迟逆渲染管线(ADDIRP),通过在延迟逆渲染管线中加入基于物理的相机模型,实现准确模拟相机的光学成像过程。首先,根据输入图像及对应位姿分别创建光度相机模型和几何相机模型,其中光度相机模型由曝光、白平衡等可学习参数表示,几何相机模型由可学习的内参和外参表示。其次,利用渲染图像与目标图像的图像空间损失对管线各组件进行优化,使延迟逆渲染管线对复杂多变的光照和粗糙拍摄的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最终,生成与传统图形引擎兼容的3D内容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ADDIRP在现实世界数据集上具有更优的性能,在合成数据集上,在保证合成质量相近的前提下,具有更出色的视觉感知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视点合成 可变环境 延迟逆渲染管线 基于物理的相机模型 3D内容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典型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组分的海拔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聪 陆梅 +4 位作者 任玉连 杜凡 陶海 杨罗平 王东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73,共11页
【目的】探究文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氮组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以期为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方法】以文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3种典型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主... 【目的】探究文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氮组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以期为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方法】以文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3种典型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对氮组分的影响。【结果】(1)土壤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沿海拔上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均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达到峰值,其中全氮与水解氮增幅较大,分别增加了1.17 g/kg和142.05 mg/kg。(2)土壤氮各组分占比随海拔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相较于最低海拔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高海拔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水解性氮和硝态氮的占氮比分别减小了9.1%和0.26%,铵态氮占氮比则增加了0.61%。(3)环境因子沿海拔梯度呈现显著不同变化。凋落物厚度、土壤水分、养分(总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沿海拔上升总体呈增加趋势,而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土壤温度呈减小趋势。(4)主成分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和土壤总有机碳沿海拔梯度增加是决定全氮积累的主要因子,植被多样性和土壤密度的降低是影响全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土壤水分随海拔的增加是无机氮积累的主控因子,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化是影响水解氮的主要因素。【结论】文山土壤氮各组分能够敏感响应海拔引起的环境梯度变化,海拔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微气候(水热条件)、土壤坚实度(土壤密度)及土壤养分状况(如总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调控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底物利用率,进而影响氮组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氮组分 主成分分析 环境可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数据源在数据仓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挺华 王泽兵 冯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213-214,217,共3页
近年来,数据仓库技术在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中悄然兴起并日益成熟。对于许多数据仓库信息源,不仅它们的数据是可变的,而且信息源结构也是可变的。该文提出了一种中间件的模型,使不同的数据源信息可以存储到一个数据仓库中,以便最大限度... 近年来,数据仓库技术在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中悄然兴起并日益成熟。对于许多数据仓库信息源,不仅它们的数据是可变的,而且信息源结构也是可变的。该文提出了一种中间件的模型,使不同的数据源信息可以存储到一个数据仓库中,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动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源 数据仓库 元知识库 可变视图环境 包装层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