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郜振海
李丽艳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在汽车发动机和可变气门技术进行融合的基础上,能提升装置应用效果,减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文章集中分析了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类,并对技术作用和技术发展展开了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在汽车发动机和可变气门技术进行融合的基础上,能提升装置应用效果,减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文章集中分析了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类,并对技术作用和技术发展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可变气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搭载可变气门机构的柴油机二冲程制动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旭
谭慧莹
+1 位作者
吴伟海
谢宗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针对重型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中气门开启压力较高导致的驱动系统负荷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实现气门运动模式动态切换的集成式液压变模式气门驱动系统(HVMVS),利用GT-Power搭建了六缸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能够产生高制动转矩...
针对重型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中气门开启压力较高导致的驱动系统负荷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实现气门运动模式动态切换的集成式液压变模式气门驱动系统(HVMVS),利用GT-Power搭建了六缸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能够产生高制动转矩且将最大缸压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气门运行参数最佳值,研究了不同转速下搭载HVMVS柴油机的二冲程制动性能,对比分析了该系统与其他可变气门系统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在柴油机额定转速时,HVMVS二冲程制动可以产生1158 Nm的有效制动转矩,缸内最大压力为2.3 MPa,相比于其他系统降低了62%。HVMVS可以显著降低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的缸内最大压力和驱动机构负荷,提高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可靠性,在重型发动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性
缸内制动
技术
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
气门
系统
二冲程制动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装置原理及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耿爱农
李辛沫
张承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3,共7页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据此实现发动机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的连续无级可变。对一台采纳新型配气机构的摩托车发动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进气迟闭角(IVC)的调节范围可达16~44℃A,进气早开角(IVO)的调节范围可达8~14℃A,进气门升程h调节范围可达0~7.825 mm,由此将配气机构的最佳适应范围拓宽至常用工况区域,从而有利于改善摩托车在中小负荷和中低转速区的性能,并为研制无节气门汽油机奠定了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连续
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驱动
气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电控发动机上应用的探讨
4
作者
李英娟
邓丽君
韩明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可变
气门
正时
技术
电控发动机
应用
发动机功率
汽车
技术
充气效率
进
气门
电子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凸轮优化设计
被引量:
4
5
作者
徐玉梁
陈家兑
+1 位作者
刘洁
刘征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2,57,共5页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是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技术及系统,调节后的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与发动机不同转速时最优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对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有效转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分段地针对性凸轮设计方...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是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技术及系统,调节后的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与发动机不同转速时最优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对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有效转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分段地针对性凸轮设计方法,使凸轮既能满足充气效率、接触应力、工作平稳等基本要求,又能满足气门调节匹配和油液压缩补偿的特殊设计要求。通过对配气凸轮进行优化,不同转速时的气门实际相位与最优相位接近,气门实际升程均大于最优升程,有利于提高换气效率,实验结果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最优配气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可变气门技术
气门
升程
气门
相位
配气凸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
6
作者
邹玉红
任焕焕
禹如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研究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发展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美国环境署(EPA)、欧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建立技术渗透率"初始、快速增长、饱和"3阶段曲线模型,本文分析...
研究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发展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美国环境署(EPA)、欧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建立技术渗透率"初始、快速增长、饱和"3阶段曲线模型,本文分析了美国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中国的增压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及先进变速器的应用情况;剖析了节能政策、整车企业推动作用等对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经济性法规加严和原油价格升高的双重作用使美国VVT技术的应用比例增长速度加快,而较为成熟的多气门技术基本不受影响。中国的进气增压、缸内直喷、先进变速器3项节能技术的发展受欧系、美系、日系乘用车推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能源汽车
能源安全
节能
技术
技术
渗透率
可变
气门
正时(VVT)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郜振海
李丽艳
机构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出处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文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在汽车发动机和可变气门技术进行融合的基础上,能提升装置应用效果,减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文章集中分析了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类,并对技术作用和技术发展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可变气门技术
分类号
U464.13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搭载可变气门机构的柴油机二冲程制动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旭
谭慧莹
吴伟海
谢宗法
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潍坊德利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基金
山东省烟台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2ZDCX007)。
文摘
针对重型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中气门开启压力较高导致的驱动系统负荷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实现气门运动模式动态切换的集成式液压变模式气门驱动系统(HVMVS),利用GT-Power搭建了六缸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能够产生高制动转矩且将最大缸压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气门运行参数最佳值,研究了不同转速下搭载HVMVS柴油机的二冲程制动性能,对比分析了该系统与其他可变气门系统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在柴油机额定转速时,HVMVS二冲程制动可以产生1158 Nm的有效制动转矩,缸内最大压力为2.3 MPa,相比于其他系统降低了62%。HVMVS可以显著降低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的缸内最大压力和驱动机构负荷,提高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可靠性,在重型发动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车辆安全性
缸内制动
技术
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
气门
系统
二冲程制动
技术
Keywords
vehicle safety
exhaust braking technology
variable valve drive system
fully 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system
two-stroke brak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K4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装置原理及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耿爱农
李辛沫
张承涛
机构
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资助项目(2008B090500229)
文摘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据此实现发动机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的连续无级可变。对一台采纳新型配气机构的摩托车发动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进气迟闭角(IVC)的调节范围可达16~44℃A,进气早开角(IVO)的调节范围可达8~14℃A,进气门升程h调节范围可达0~7.825 mm,由此将配气机构的最佳适应范围拓宽至常用工况区域,从而有利于改善摩托车在中小负荷和中低转速区的性能,并为研制无节气门汽油机奠定了设计基础。
关键词
发动机
连续
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驱动
气门
仿真分析
Keywords
engine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timing technology
hydraulic actuated valve
simulation
分类号
TK41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电控发动机上应用的探讨
4
作者
李英娟
邓丽君
韩明辉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技工学校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可变
气门
正时
技术
电控发动机
应用
发动机功率
汽车
技术
充气效率
进
气门
电子
技术
分类号
U46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472.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凸轮优化设计
被引量:
4
5
作者
徐玉梁
陈家兑
刘洁
刘征宏
机构
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2,57,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LH字[2014]7626)
贵阳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GYU-ZRD[2018]-027)
+1 种基金
汽车服务工程产学研基地(K1631000119)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7]239)
文摘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是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技术及系统,调节后的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与发动机不同转速时最优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对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有效转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分段地针对性凸轮设计方法,使凸轮既能满足充气效率、接触应力、工作平稳等基本要求,又能满足气门调节匹配和油液压缩补偿的特殊设计要求。通过对配气凸轮进行优化,不同转速时的气门实际相位与最优相位接近,气门实际升程均大于最优升程,有利于提高换气效率,实验结果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最优配气参数要求。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可变气门技术
气门
升程
气门
相位
配气凸轮
优化设计
Keywords
Hydraulic System
Variable Valve Technology
Valve Lift
Valve Phase
Valve Cam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K41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
6
作者
邹玉红
任焕焕
禹如杰
机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
出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文摘
研究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发展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美国环境署(EPA)、欧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建立技术渗透率"初始、快速增长、饱和"3阶段曲线模型,本文分析了美国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中国的增压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及先进变速器的应用情况;剖析了节能政策、整车企业推动作用等对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经济性法规加严和原油价格升高的双重作用使美国VVT技术的应用比例增长速度加快,而较为成熟的多气门技术基本不受影响。中国的进气增压、缸内直喷、先进变速器3项节能技术的发展受欧系、美系、日系乘用车推动明显。
关键词
传统能源汽车
能源安全
节能
技术
技术
渗透率
可变
气门
正时(VVT)
技术
Keywords
conventional energy vehicles
energy safety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doption rates
variable valve timing(VVT)
分类号
U461.9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析
郜振海
李丽艳
《南方农机》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搭载可变气门机构的柴油机二冲程制动性能
张旭
谭慧莹
吴伟海
谢宗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装置原理及分析
耿爱农
李辛沫
张承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电控发动机上应用的探讨
李英娟
邓丽君
韩明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凸轮优化设计
徐玉梁
陈家兑
刘洁
刘征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
邹玉红
任焕焕
禹如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