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28
1
作者 陆志强 李吉鹏 +1 位作者 章耕耘 马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907-4919,共13页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山湾春季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2.36,秋季为2.44,均处于"良与中之间,偏良"水平,春季略优于秋季。影响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负面指标因子为鱼卵及仔鱼密度(春秋季健康指数均值为4.95)、营养水平(秋季健康指数为4.47)和底栖生物生物量(春季健康指数为3.59)。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通过准则参数α和距离参数p的不同组合变化,以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能够较客观系统、标准量化地评价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东山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环境经济效益研究——以徐州市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为例
2
作者 沈菊琴 王峰 +2 位作者 施文君 孙付华 张丹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为了综合评价徐州市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环境经济效益,文章从输水干线水质、尾水回用(尾水农灌回用、尾水工业回用)、景观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四个方面对尾水导流工程影响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成本核算法、旅行费用法以... 为了综合评价徐州市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环境经济效益,文章从输水干线水质、尾水回用(尾水农灌回用、尾水工业回用)、景观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四个方面对尾水导流工程影响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成本核算法、旅行费用法以及支付意愿法等环境计量方法,分别建立了这四个方面的尾水导流工程环境经济损益计量模型,最终构建出尾水导流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计量模型,完善了对于尾水导流工程环境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实证结果显示:运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出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环境经济综合效益,该评价结果符合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运行产生的现实效益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评价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尾水导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长江上游气象干旱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园园 肖恒 +1 位作者 俞淞 王红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8,共5页
为全面评价长江上游流域的气象干旱状况,利用该流域1953~2012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连续无雨日(CDD)、相对湿润度指数(M)3种气象干旱指标,建立可变模糊数学模型,并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 为全面评价长江上游流域的气象干旱状况,利用该流域1953~2012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连续无雨日(CDD)、相对湿润度指数(M)3种气象干旱指标,建立可变模糊数学模型,并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该流域长期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气象干旱程度总体呈加重趋势;季节上冬、春连旱较为严重,秋旱有显著加重趋势,预计今后出现秋、冬、春连旱的可能性大;气象干旱存在20年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年左右的短周期;年际及季节空间分布规律均为自东向西逐渐加重。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区域长期气象干旱演变特征提供参考,对西南等地区的抗旱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指标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小波分析 长江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冬梅 邵莉 +1 位作者 徐梦臣 王文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0-63,共4页
针对可变模糊评价中主观赋权随意性问题,将博弈论思想与熵权法及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优化,构建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民权县地表水水质评价为例,选取当地14个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可变模糊评价结果与... 针对可变模糊评价中主观赋权随意性问题,将博弈论思想与熵权法及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优化,构建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民权县地表水水质评价为例,选取当地14个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可变模糊评价结果与熵权-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变异系数-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水质评价中是有效可行的,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更加准确的反映水质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变异系数法 熵权法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颖红 黄中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47,共3页
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研究中,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选取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评价指标,评价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研究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误判率低... 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研究中,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选取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评价指标,评价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研究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误判率低,识别正确率达高,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判别与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的工程评价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钢筋施工 混凝土质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1 位作者 徐祥明 李卫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2005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2005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应由耗水型经济结构向节水型经济结构转变,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流域内有限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可变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时佳 薛联青 +2 位作者 陈新芳 张洛成 孙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针对传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计算指标贡献程度时存在主观局限性,以及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流域复合系统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引入综合赋权思想,进一步改进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构建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针对传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计算指标贡献程度时存在主观局限性,以及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流域复合系统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引入综合赋权思想,进一步改进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构建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干旱区叶尔羌河流域。对比不同方法评分情况,分析得出该流域目前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力为2~3级,临近饱和值,供需矛盾显著;规划年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第一产业比例下降,评价为2级,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评价结果稳定,相对客观,避免了级别跳跃现象,对流域规划和水资源供需配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赋权法 叶尔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可变模型的城市防洪体系风险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峰 李金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采用模糊可变模型对某市防洪体系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城市防洪体系风险分析的权重确定问题,引入了水库、堤防、滞洪区、分洪闸、水利投入比重、堤防达标率等六个评价指标,计算了该市防洪风险特征值。计算结果为1.539,介于微险与轻... 采用模糊可变模型对某市防洪体系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城市防洪体系风险分析的权重确定问题,引入了水库、堤防、滞洪区、分洪闸、水利投入比重、堤防达标率等六个评价指标,计算了该市防洪风险特征值。计算结果为1.539,介于微险与轻险之间,与线性模型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但略偏于轻险。该方法操作简单,解决了城市防洪风险分析繁琐,分析过程指标权重是否合理等问题,并且便于实际分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洪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风险分析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山东省旱灾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佩茹 张保祥 姜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5,144,共5页
旱灾是山东省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旱灾风险评价对区域旱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建立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旱... 旱灾是山东省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旱灾风险评价对区域旱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建立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山东省2010~2018年旱灾风险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8年间,山东省旱灾危险性风险波动较大,暴露性风险逐年上升,防灾减灾能力风险逐年递减。通过对16地市旱灾影响因素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山东省旱灾风险主要划为4种区域类型,其中聊城、菏泽、德州、滨州等市旱灾风险较高,需全面加强旱灾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指标体系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 区划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不良地质风险动态可变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武志毅 高燕 +1 位作者 袁泉 李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7,共14页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其健康状态评价日益重要。近年来,隧道工程健康状态评价模型多针对于公路隧道、山岭隧道或者轨道交通隧道的运营阶段,尚缺少轨道交通隧道设计、施工阶段的地质风险评价。针对轨道交通隧道地质风险评价,通...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其健康状态评价日益重要。近年来,隧道工程健康状态评价模型多针对于公路隧道、山岭隧道或者轨道交通隧道的运营阶段,尚缺少轨道交通隧道设计、施工阶段的地质风险评价。针对轨道交通隧道地质风险评价,通过调查研究,辨析出11个一级地质风险源与40个二级风险辨识因子,以及各因子的风险判定标准,将风险分为了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基于BP神经网络赋权法和乘积标度赋权法对风险因子进行了组合赋权,进而建立了针对轨道交通隧道不良地质风险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将时间因素集加入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实现了轨道交通隧道全生命周期的地质风险动态评估。最后,利用广州某拟建轨道交通线路初步的勘察数据进行了模型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隧道 动态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BP神经网络 乘积标度法 地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安全预警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景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156,共6页
为解决可变模糊方法在旅游安全预警中存在的计算过程复杂和难于确定阈值的问题,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及二元语义方法,提出旅游安全预警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首先,基于集对模糊联系度,构造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相对差异度,... 为解决可变模糊方法在旅游安全预警中存在的计算过程复杂和难于确定阈值的问题,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及二元语义方法,提出旅游安全预警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首先,基于集对模糊联系度,构造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相对差异度,进而建立集对分析-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然后,结合预警分级特征值,运用二元语义方法确定旅游安全预警级别和阈值;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算例,并就预警结果与其他旅游安全预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预警方法在简化计算过程的前提下,所得预警结果与BP神经网络方法、TOPSIS方法、可变模糊方法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安全 预警 集对分析 二元语义方法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梦珂 陈星 +2 位作者 王好芳 李海川 徐德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从自然要素、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管理等4个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内涵进行解读,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的4个准则层(自然水体、开发利用、管理体系、水生态理念)。以此为切入点结合青岛市水利发展特征构建包含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从自然要素、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管理等4个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内涵进行解读,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的4个准则层(自然水体、开发利用、管理体系、水生态理念)。以此为切入点结合青岛市水利发展特征构建包含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青岛市2011-2015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级特征值由2011年的2.0224变为2015年的1.7661,由中等偏下水平提升至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管理体系发展斜率变化率最大(0.4256),开发利用体系最小(0.0009)。此外,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理念等级特征值均值分别为2.1408和1.8809,发展水平较低,为青岛市水生态文明进一步建设方向与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灏哲 韩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源可再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归纳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水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2007—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综合得分波动式增加,表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趋于增强;但分值总体较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再生性 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 CRITIC法 因子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