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护岸健康的可变模糊评价及应用
1
作者 李潇 张金凤 +3 位作者 祁佳睿 张庆河 吉红香 徐玲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1-831,共11页
为解决生态护岸健康状态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涵盖施工、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3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计算生态护岸评价指数,并提出评价分级标准。对魏厝溪生态护岸工程的健康状态... 为解决生态护岸健康状态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涵盖施工、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3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计算生态护岸评价指数,并提出评价分级标准。对魏厝溪生态护岸工程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蜂巢生态护岸的综合健康指数为2.985,优于连锁式砌块护岸。该方法为生态护岸方案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评价法 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生态修复 社会经济 施工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高硫矿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2
作者 谢伟 钱家忠 +2 位作者 马雷 方运海 丁丹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对高硫矿区进行水质评估、全面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是实现酸性矿坑水治理与防控的前提。在水质评价中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慨念,这种模糊属性源自于水质分类标准及其阈值固有的不确定性。为解决模糊数学方法在矿山地下水水质评... 对高硫矿区进行水质评估、全面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是实现酸性矿坑水治理与防控的前提。在水质评价中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慨念,这种模糊属性源自于水质分类标准及其阈值固有的不确定性。为解决模糊数学方法在矿山地下水水质评估中存在的评价标准不匹配以及隶属度绝对化问题,该研究以铜官山矿区作为研究区,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高硫矿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动态识别水质类别的模糊性。结果表明,相对隶属度定量表征了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亦此亦彼的隶属关系,当评价指标浓度处于某分级标准范围内,该等级和相邻两侧等级的隶属度均大于0。研究区大部分地下水质处于第Ⅳ和Ⅴ等级,占比89%,水质较差。其中,监测点M3-M7为井下涌水,酸性矿坑水特征明显,硫酸盐、铁、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含量以及酸度超标。矿井疏排水经异位末端治理后,虽然能降低其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但处置成本较高,建议后续协同治理示范工程在“源头控制”和“过程阻断”方面提升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可变模糊 高硫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集理论评价水库运行管理
3
作者 胡雯 陆洋洋 +2 位作者 方国华 郑旺 张世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共10页
为科学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合当前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举措要求,从“四全”管理、“四制(治)”体系、“四预”措施和“四管”工作4个方面,构建了由25项指标组成的水库运行管理现... 为科学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合当前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举措要求,从“四全”管理、“四制(治)”体系、“四预”措施和“四管”工作4个方面,构建了由25项指标组成的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模型;以江苏省石梁河水库为例,评价其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果表明,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的模型可有效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石梁河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为良好,并有向优秀转变的趋势,说明石梁河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但在信息共享、水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科技与结构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行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序关系法 熵值法 可变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地铁深基坑坍塌风险评估
4
作者 陈资 邱华婉 +2 位作者 刘家宇 杨斯羽 黎志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为准确判识深基坑坍塌风险等级,提升深基坑施工安全性,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深基坑坍塌风险评估模型,从水文地质、支护情况、施工操作和管理监测4个方面筛选出16个影响因素,构建深基坑坍塌风险指标体系并明确相应等级标准;采用乘法... 为准确判识深基坑坍塌风险等级,提升深基坑施工安全性,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深基坑坍塌风险评估模型,从水文地质、支护情况、施工操作和管理监测4个方面筛选出16个影响因素,构建深基坑坍塌风险指标体系并明确相应等级标准;采用乘法合成法对逐步加权评估比率分析法(SWARA)确定的主观权重与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形成综合权重;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求得综合等级特征值以此判定深基坑坍塌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相较于现有评估方法,该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深基坑坍塌风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深基坑 坍塌 可变模糊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差异度改进的可变模糊溃坝生命损失率等级评价
5
作者 李巍 衣建妮 +1 位作者 葛巍 焦余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48,共6页
针对传统可变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在处理呈指数态渐变指标时出现的等级隶属度跃变情况,综合考虑溃坝生命损失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对评价模型进行了相关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可变模糊的溃坝生命损失率评价模型。对传统评价模型中的相... 针对传统可变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在处理呈指数态渐变指标时出现的等级隶属度跃变情况,综合考虑溃坝生命损失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对评价模型进行了相关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可变模糊的溃坝生命损失率评价模型。对传统评价模型中的相对差异度函数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的方法应用于4个水库的生命损失率风险后果排序。实际生命损失率与生命损失率风险等级的排序结果一致,改进后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生命损失 可变模糊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效益综合评价的可变模糊决策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素冰 许士国 陈守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3,共5页
水资源效益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的多层次半结构性体系.为提高评价的可靠性,综合考虑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水资源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并将两级可变模糊... 水资源效益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的多层次半结构性体系.为提高评价的可靠性,综合考虑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水资源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并将两级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同时应用于半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中.结果表明,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优于两级模型,计算结果稳定,不仅能够进行不同方案优选,而且可以对各个方案进行优劣等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效益评价 可变模糊决策 定量和定性指标 可变模糊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洪水分类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冬梅 陈守煜 邱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5,5,共4页
针对洪水分类指标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及以往洪水分类研究中未考虑聚类指标权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并考虑模型参数指标权重变化的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并应用于南京站和宜昌站的洪水样本分类中。实例结果表明,该模... 针对洪水分类指标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及以往洪水分类研究中未考虑聚类指标权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并考虑模型参数指标权重变化的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并应用于南京站和宜昌站的洪水样本分类中。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洪水分类预测中准确、合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 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 可变指标权重 洪水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守煜 袁晶? 李亚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1-886,共6页
针对经典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中不考虑聚类指标权重的缺点,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给出了考虑模型参数指标权重变化的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当模型中优化准则参数α等于2,模型参数指标权重为等权重时,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为广泛采用的Bezdek... 针对经典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中不考虑聚类指标权重的缺点,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给出了考虑模型参数指标权重变化的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当模型中优化准则参数α等于2,模型参数指标权重为等权重时,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为广泛采用的Bezdek模糊聚类ISODATA(iterative self organizing data)迭代模型(Bezdek参数β等于2),即ISODATA迭代模型是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的特例.水资源系统中应用的实例及计算结果表明聚类成果符合实际,模型具有收敛于全局极小点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聚类 可变模糊 可变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的黄河下游河道健康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任财 陈守煜 周惠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合理评价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将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引入河道健康评价中,并以二元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黄河下游河道1986—2005年各河段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河段来看,花园口—高村河段的河道健康状况优于其他河段;从时段... 为合理评价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将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引入河道健康评价中,并以二元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黄河下游河道1986—2005年各河段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河段来看,花园口—高村河段的河道健康状况优于其他河段;从时段来看,1986—1999年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而2000—2005年则处于逐步恢复时期。总的来说,黄河下游河道各河段从2003年开始基本恢复到亚健康水平,整体趋于好转之中。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及经典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可变模糊识别在河道健康评价中能准确反映河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 可变模糊识别 二元比较法 河道健康 黄河下游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海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9
10
作者 柯丽娜 王权明 +3 位作者 孙新国 孙才志 周惠成 王方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9-1899,共11页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视为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的评价因子及其含量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各评价指标含量具有中介过渡性,构建了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的海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简称"VFEM"),并...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视为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的评价因子及其含量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各评价指标含量具有中介过渡性,构建了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的海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简称"VFEM"),并以莱州湾海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应用提出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该区域海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通过可变模型参数变化(a,p),以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将最后稳定结果作为海洋水质环境的最后评价结果,从而确定水质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更为可信,同时该模型通过级别特征值精确区分各水质采样点的水质优劣,对各水质采样点的水质级别有更准确的定位,为海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合理而适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识别 海水环境质量 模型 莱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邹强 周建中 +3 位作者 周超 宋利祥 郭俊 杨小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系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以乡镇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系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以乡镇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并通过变换组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危险等级和易损等级,并结合风险等级分区矩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等级。最后,以荆江分洪区为典型研究区域,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与实际调研情况一致,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可推广到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价 指标化 可变模糊 风险等级 荆江分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陆志强 李吉鹏 +1 位作者 章耕耘 马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907-4919,共13页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山湾春季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2.36,秋季为2.44,均处于"良与中之间,偏良"水平,春季略优于秋季。影响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负面指标因子为鱼卵及仔鱼密度(春秋季健康指数均值为4.95)、营养水平(秋季健康指数为4.47)和底栖生物生物量(春季健康指数为3.59)。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通过准则参数α和距离参数p的不同组合变化,以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能够较客观系统、标准量化地评价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东山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决策理论及其在水库防洪调度决策中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陈守煜 袁晶瑄 郭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62,共4页
首先建立可变模糊决策(优选)理论,提出以对立模糊集概念为基础的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其特点是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权向量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其次,根据水库调度决策中汛期各阶段目标重要性的不同,应用非结构性决策模糊... 首先建立可变模糊决策(优选)理论,提出以对立模糊集概念为基础的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其特点是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权向量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其次,根据水库调度决策中汛期各阶段目标重要性的不同,应用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的二元比较法确定水库防洪调度目标的经验权重(主观权重).最后,将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用于丰满水库洪水调度,实例表明,该方法科学实用,能够提高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决策 对立模糊 水库防洪调度 目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熟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可变模糊评价 被引量:28
14
作者 苏艳娜 柴春岭 +1 位作者 杨亚梅 申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5-248,共4页
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制定农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依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属于模糊概念。采用可变模糊集模型进行评价,以级别特征值方法量化评价结果,可有效解决最大隶属原则的不适应性。本文运用该模型对江苏省常... 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制定农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依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属于模糊概念。采用可变模糊集模型进行评价,以级别特征值方法量化评价结果,可有效解决最大隶属原则的不适应性。本文运用该模型对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对比文献[14],体现了该模型适用性,能更客观地评价该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根据评价结果,该文对常熟市生态环境的维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可变模糊 最大隶属原则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 被引量:32
15
作者 秦鹏 王英华 +1 位作者 王维汉 李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9-2175,共7页
为定量评估河流现状、加强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及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等级标准,以模糊层次评价法确定河流健康系统各级指标的权重,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与可变模糊集(FAHP-VFS)耦... 为定量评估河流现状、加强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及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等级标准,以模糊层次评价法确定河流健康系统各级指标的权重,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与可变模糊集(FAHP-VFS)耦合模型,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样本进行实例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河流在"岸绿"和"景美"2个一级指标上属于Ⅱ类"健康"状态,在"流畅"的一级指标上属于Ⅲ类"亚健康"状态,在"水清"的一级指标上属于Ⅳ类"不健康"状态,总评价特征值为2.849,运河健康评价综合指标属于Ⅲ级"亚健康"状态.模型充分利用评价指标样本值与评价标准等级及各指标隶属度的评价信息,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结果合理,建模过程直观简便,为河流健康评价以及其他复杂系统的体系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 相对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估的可变模糊分析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邱林 王文川 陈守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1-65,共5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反映了整个农业系统对干旱的适应、反应和应对能力,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研究对一定致灾强度下的灾害预防有积极作用。该文在根据对农业旱灾脆弱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衡阳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分级区间界限值,根据可变模... 农业旱灾脆弱性反映了整个农业系统对干旱的适应、反应和应对能力,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研究对一定致灾强度下的灾害预防有积极作用。该文在根据对农业旱灾脆弱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衡阳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分级区间界限值,根据可变模糊集合理论,提出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估的多指标多级别的可变模糊分析方法。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级别全为III级,其强弱的排序为衡南、衡阳、常宁、衡东、衡山、耒阳、祁东,较客观地反映了衡阳市的农业干旱脆弱性等级和强弱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旱灾 脆弱性 分等 评价 权重 可变模糊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灾害损失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冬梅 陈守煜 邱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8-162,共5页
洪水灾情评价涉及人、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等多种因素,是典型的多指标评价问题,需对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了一种洪水灾害损失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集理论的严谨性与操作的简捷性于一体,适于处理评价标准为区间的问题,是传... 洪水灾情评价涉及人、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等多种因素,是典型的多指标评价问题,需对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了一种洪水灾害损失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集理论的严谨性与操作的简捷性于一体,适于处理评价标准为区间的问题,是传统模糊评判方法的延伸。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洪水灾害损失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能够很好地对各种洪水灾情进行有效的评估,是一种处理多因素复杂洪水灾害评价问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损失 可变模糊评价 灾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成国 王义民 +2 位作者 唐言明 黄强 金菊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1-226,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现代智能方法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进一步提高评价精度,为制定区域防洪规划、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鉴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构造困难、计算量大的不足,利用集对分析方法直接构造可... 【目的】建立基于现代智能方法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进一步提高评价精度,为制定区域防洪规划、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鉴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构造困难、计算量大的不足,利用集对分析方法直接构造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进而通过确定指标权重,将洪水样本不同指标相对差异度综合为样本隶属度,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长江下游南京站历史洪水样本的等级评价中,实现对不同洪水样本危险等级的分类排序。【结果】实例应用表明,采用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确定的洪水样本危险等级差异明显、分辨率高,与投影寻踪方法确定的洪水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有效避免了模型参数取值的主观随意性给评价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结论】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计算过程简便、可行,结果稳健、可靠,在缺乏标准评价等级资料的复杂系统综合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可变模糊识别 洪水危险性评价 隶属度 洪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集方法及其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9
作者 陈守煜 柴春岭 苏艳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97,共3页
土地适宜性是多级别、多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其模糊性在评价中应予以考虑。可变模糊集方法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该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对长乐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土地适宜性是多级别、多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其模糊性在评价中应予以考虑。可变模糊集方法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该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对长乐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介于中度适宜与高度适宜之间,略偏于中度适宜。可见该方法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 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对差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曹永强 朱明明 +1 位作者 张亮亮 高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6,共7页
以大连市水资源总量、供水量、需水量、土地面积及人口数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参照我国水资源分析中的多种指标择取方式,从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 以大连市水资源总量、供水量、需水量、土地面积及人口数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参照我国水资源分析中的多种指标择取方式,从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大连市2000—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价,并通过基础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对2020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用水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能够反映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大部分信息,因此作为主因子来进行权重的计算。通过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计算,2000—2013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等级为1~2级,说明大连市在这14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较高水平,水资源的供给量基本上满足该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发展需求。为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给,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预测评价结果为2级,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大连市已经逐渐实现维持水资源稳定开发的战略目标,大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得到了基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评价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