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可变形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许东 袁晓辉 +1 位作者 夏良正 杨世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变形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 .该算法在模拟气球膨胀法的基础上 ,对内外部力场进行了改进 .并通过控制力场的方向 ,使Snakes不断向图像内部收缩分裂 ,最终完成对图像的分割 .对合成图像和实际图像的实验表明 。
关键词 可变形模型 图像分割 SNAKES模型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形模型及像素相似性统计的自动图像分割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雪春 戚飞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提出一种通用的融合基于可变形模型及区域特征统计的自动图像分割方案.像素相似性定义综合考虑灰度、梯度、色彩及纹理等多种图像因素,采用梯度矢量流Snakes算法自动进行目标匹配.为使分割结果更趋合理,利用相似单元分解技术对属于同一... 提出一种通用的融合基于可变形模型及区域特征统计的自动图像分割方案.像素相似性定义综合考虑灰度、梯度、色彩及纹理等多种图像因素,采用梯度矢量流Snakes算法自动进行目标匹配.为使分割结果更趋合理,利用相似单元分解技术对属于同一目标的区域进行自动合并,而对同一区域中属于不同目标的区域进行自动分裂,实现对未知目标个数及目标位置的输入图像的自动分割.对人工合成的低信噪比图像及自然图像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具有较强的处理边缘不连续及进入凹形边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模型 像素相似性统计 自动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射不变的分段可变形模型的图像分割
3
作者 冉鑫 戚飞虎 方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6-450,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分割的分段可变形模型,并在模型的能量函数中引入了仿射不变量信息.将模型轮廊进行层次化的分段变形能够保持标记点移动的相关性,改进的内外部能量函数定义减少了计算量.试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模型运算速度快,抗... 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分割的分段可变形模型,并在模型的能量函数中引入了仿射不变量信息.将模型轮廊进行层次化的分段变形能够保持标记点移动的相关性,改进的内外部能量函数定义减少了计算量.试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模型运算速度快,抗噪声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的能力较强,对医学图像的分割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可变形模型 能量函数 局部极小值 抗噪声 移动 分段 仿射不变量 计算量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声带振动图像自动分割的自适应可变形模型
4
作者 赵雪春 戚飞虎 王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1-357,共7页
提出采用基于迭代算法的分级自适应可变形模型,用于声带振动图像的自动分割.该模型由基本可变形模型和高阶可变形模型构成二级模型,基本可变形模型由2 条描述声带内壁的样条曲线组成,依据声带振动目标形状的先验知识定义及初始化... 提出采用基于迭代算法的分级自适应可变形模型,用于声带振动图像的自动分割.该模型由基本可变形模型和高阶可变形模型构成二级模型,基本可变形模型由2 条描述声带内壁的样条曲线组成,依据声带振动目标形状的先验知识定义及初始化.高阶模型通过提高每条曲线的阶次,增加控制点数来捕获目标的精细边缘,以得出精确的声带形状分割结果.本文模型充分利用了有关声带形状的先验知识及全局特征,增加了图像分割的正确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轮廓 可变形模型 图像分割 动态规划 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形模型算法提取MRI图象脑区域的方法
5
作者 贺士娟 李颖 +1 位作者 杨雅妹 颜威利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可变形模型的思想实现了人头部核磁共振图象Magetic Resonance Image(MRI) 的脑区域提取算法.主要基于梯度矢量流Gradient Vector Flow(GVF)的可变形模型方法, 并针对该算法脑... 基于可变形模型的思想实现了人头部核磁共振图象Magetic Resonance Image(MRI) 的脑区域提取算法.主要基于梯度矢量流Gradient Vector Flow(GVF)的可变形模型方法, 并针对该算法脑轮廓的拐角处收敛性差的问题,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数值模拟结果证明 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另外,把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思想应用到改进算法中,进 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图像 脑区域 核磁共振图像 梯度矢量法 可变形模型 多分辨率分析 头部 医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形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马俊凯 罗海波 +3 位作者 常铮 惠斌 周晓丹 侯德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2-300,共9页
近年来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目标的遮挡和形变仍然是目标跟踪算法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利用可变形模型对跟踪目标进行表达,该模型将目标分为若干子块,目标的... 近年来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目标的遮挡和形变仍然是目标跟踪算法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利用可变形模型对跟踪目标进行表达,该模型将目标分为若干子块,目标的特征由局部子块特征和全局特征共同构成。将目标的特征和子块之间的空间关系结合起来,给出了对目标的一个统一的相似度度量函数。然后,在线训练一个结构化输出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该分类器的输出是可变形模型中目标的结构化描述。利用该分类器可以在视频及图像序列中准确地检测到目标,完成跟踪。通过实验比较,该算法的跟踪性能优于其他主流跟踪算法,尤其在目标发生遮挡和形变的时候仍能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模型 结构化分类器 在线学习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车辆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车辆检测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蔡英凤 刘泽 +2 位作者 孙晓强 陈龙 王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0-715,721,共7页
针对被部分遮挡车辆的漏检率高这一难点,在深入分析可变形部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车辆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车辆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对图像分区域匹配和对匹配结果进行融合的方法来减少多车辆检测中被部分遮挡车辆检测的漏检情况。... 针对被部分遮挡车辆的漏检率高这一难点,在深入分析可变形部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车辆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车辆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对图像分区域匹配和对匹配结果进行融合的方法来减少多车辆检测中被部分遮挡车辆检测的漏检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部分遮挡车辆的检测中要优于已有算法,它明显地降低了漏检率,满足安全驾驶辅助技术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驾驶辅助技术 多车辆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遮挡车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快速对象检测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伟 于洪涛 +1 位作者 李邵梅 卜佑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64-2870,共7页
为了解决可变形部件模型检测过程中的速度瓶颈问题,该文针对模型的检测流程,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计算的级联可变形部件模型。由于模型的检测速度主要取决于特征计算以及对象定位这两个过程,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加速算法:首先采用尺... 为了解决可变形部件模型检测过程中的速度瓶颈问题,该文针对模型的检测流程,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计算的级联可变形部件模型。由于模型的检测速度主要取决于特征计算以及对象定位这两个过程,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加速算法:首先采用尺度上稀疏采样的特征金字塔来近似表示精细采样的多尺度图像特征,以加快特征计算过程;然后在定位过程中结合级联算法,以一个序列模型顺序地评估各个部件,从而快速剪除大部分可能性较小的对象假设,以加快对象定位过程。在PASCAL VOC 2007和INRI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明显加快检测速度,而检测精度仅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对象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特征计算 级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加权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行人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华 邬春学 鲁俊 《电子科技》 2016年第9期1-3,共3页
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之一是Felzenszwalb等人提出的可变形部件模型。文中从可变形部件模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加权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行人检测算法。在各个部件的检测中使用动态调整权值的方法获得更加准... 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之一是Felzenszwalb等人提出的可变形部件模型。文中从可变形部件模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加权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行人检测算法。在各个部件的检测中使用动态调整权值的方法获得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识别处于复杂环境中的行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复杂环境中传统DPM方法难以识别的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动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子类别感知的可变形部件模型对象检测算法
10
作者 李春伟 于洪涛 卜佑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46-651,共6页
为解决可变形部件模型中基于长宽比的启发式子类别划分方法难以处理复杂的类内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状特征的子类别划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对于样本实例,首先基于Canny算子提取对应的边缘信息。提取多尺... 为解决可变形部件模型中基于长宽比的启发式子类别划分方法难以处理复杂的类内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状特征的子类别划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对于样本实例,首先基于Canny算子提取对应的边缘信息。提取多尺度力矩特征构建训练样本的形状特征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子类别初始化;然后针对每一个子类别训练一个组件模型形成混合组件模型,优化模型的表现能力。PASCAL VOC 2007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超出初始的可变形部件模型的检测性能,平均精度提高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Cany算子 多尺度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人脸检测模式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钰莎 《科技通报》 2020年第8期25-30,共6页
针对目前人脸表情识别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人脸检测模式识别算法。通过一种多视点人脸检测的树状结构模型,使用详细的面部标志性标签来模拟面部内部结构。本文使用潜在支持向量机(LSVM)从部分标记的图像中... 针对目前人脸表情识别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人脸检测模式识别算法。通过一种多视点人脸检测的树状结构模型,使用详细的面部标志性标签来模拟面部内部结构。本文使用潜在支持向量机(LSVM)从部分标记的图像中获取,增强数据挖掘和引导过程在训练期间的丰富模型,逐步学习潜在阳性和阴性样本的同时,建立基于弱标记数据的模型。最后在每一个模型的检测定位过程中,综合主滤波器以及部件滤波器的响应,通过位置关系对每一个扫描到的窗口评分,并将得分和阈值相比较,得到多角度融合模型的检测结果。在对人脸检测数据集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头部姿势变化和面部封闭情况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处理表情丰富、部分遮挡的人脸等复杂情况下的识别,正检率达到97.1%,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模式识别 数据挖掘 可变形部件模型 半监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KPCA和形状先验知识的图像分割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小萍 顾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1-548,共8页
对含有噪声、遮挡和信息缺失的图像进行分割,如果仅使用图像自身信息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图像信息和形状先验知识的可变形模型。在Chen等人的工作基础上,提出用核主元分析(KPCA)代替主元分析(PCA)来捕获... 对含有噪声、遮挡和信息缺失的图像进行分割,如果仅使用图像自身信息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图像信息和形状先验知识的可变形模型。在Chen等人的工作基础上,提出用核主元分析(KPCA)代替主元分析(PCA)来捕获形状信息。KPCA能更好地表示形状先验知识,允许待分割的目标形状与先验形状存在较大差异或非线性变形,而PCA需两者足够接近。同时,所用的分割模型包含了图像信息项和形状先验项,充分考虑了在分割过程中平衡全局图像信息和形状先验知识的相互作用。将本研究的模型和基于PCA的分割模型应用于合成图像和医学CT图像,结果表明KPCA更能准确地识别出与先验形状差异较大或背景污染严重的目标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核主元分析(KPCA) 形状先验 可变形模型 水平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分割算法的可变形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蒲宝明 霍红 +1 位作者 杨东升 李相泽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96-301,共6页
针对现有高检测精度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基于水平集的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的方法,提高了对可变形目标检测的效率.算法首先使用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初步分割,然后根据分割区域进行部件检测.对于部... 针对现有高检测精度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基于水平集的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的方法,提高了对可变形目标检测的效率.算法首先使用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初步分割,然后根据分割区域进行部件检测.对于部件模型,使用传统的梯度向量直方图来进行描述.预先对图像进行分割,可以减少检测窗口的检测范围,对于像素较高的图片尤其重要.实验结果发现,与穷举搜索的滑动窗口相比,交互式分割算法在速度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交互式分割 梯度向量直方图 可变形部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模型的行人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聪 王文武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23期172-173,共2页
在行人检测领域,当场景很复杂时,一般行人检测算法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检测效果。比如在行人很多且靠的很近时,用基于梯度直方图的检测算法时,检测效果不是很好。由P.Felzenszwa提出一种以可变形部件模型为基础的检测算法,能够检测多样变... 在行人检测领域,当场景很复杂时,一般行人检测算法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检测效果。比如在行人很多且靠的很近时,用基于梯度直方图的检测算法时,检测效果不是很好。由P.Felzenszwa提出一种以可变形部件模型为基础的检测算法,能够检测多样变化的目标类型并且在挑战Pascal目标检测中达到较高水平。该算法使用隐变量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在支持向量机基础上添加潜在变量而重新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行人检测算法,通过建立多人体模板,在行人相互靠近有重叠的场景下有着很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隐变量支持向量机 可变形部件模型 多人体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分布混合模型的遮挡行人检测算法
15
作者 吴阳 潘静 +1 位作者 何宇清 谢英红 《信息技术》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可变形部件模型在行人检测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检测性能,然而在处理遮挡问题时,容易出现遮挡造成检测信息的丢失,检测得分值将会下降至低于阈值而出现漏检问题。文中针对于行人检测的部分遮挡问题提出了概率密度混合模型,改善部分遮挡环... 可变形部件模型在行人检测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检测性能,然而在处理遮挡问题时,容易出现遮挡造成检测信息的丢失,检测得分值将会下降至低于阈值而出现漏检问题。文中针对于行人检测的部分遮挡问题提出了概率密度混合模型,改善部分遮挡环境下的检测得分值,并在INRIA、遮挡INRIA以及ETHZ数据库进行对比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遮挡 可变形部件模型 概率分布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静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安全体系架构防护性能弱、网络延迟高等问题,基于计算机技术构建安全体系架构。基于一个新型物理层防火墙硬件原型,其仅允许接收器在与传入主信号同时检测到有效水印的情况下进行访问,并且可以与几乎任何网络波形一起使...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安全体系架构防护性能弱、网络延迟高等问题,基于计算机技术构建安全体系架构。基于一个新型物理层防火墙硬件原型,其仅允许接收器在与传入主信号同时检测到有效水印的情况下进行访问,并且可以与几乎任何网络波形一起使用,将任何未经验证的消息标记为不受信任,如果消息未请求未经授权的权限,则按正常方式处理。同时提出一种在电力系统线监测算法模型,对调试系统中的安全防护软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增加系统防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防护系统风险更小,安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 物理层防火墙 无线光纤技术 可变形零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特征融合的子块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宏宇 罗海波 +1 位作者 惠斌 常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4-362,共9页
基于可变形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因其能够处理目标部分遮挡及形变问题成为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热点。当目标发生形变或部分遮挡时,可变形模型跟踪器可利用未被遮挡的子块继续完成跟踪。现有基于子块的目标跟踪算法均为手动选取子块的个数... 基于可变形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因其能够处理目标部分遮挡及形变问题成为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热点。当目标发生形变或部分遮挡时,可变形模型跟踪器可利用未被遮挡的子块继续完成跟踪。现有基于子块的目标跟踪算法均为手动选取子块的个数和尺寸,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为子块的选取提供人机交互的机会,且手动选取子块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采用多特征融合的子块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人眼视觉注意机制对目标模板的显著性区域进行度量;其次,利用边缘方向离散度对目标的纹理丰富度进行度量;然后,融合上述特征获得联合适配性置信度,并根据目标的面积和宽高比自适应确定子块的个数和尺寸;最后,根据联合适配性置信度提取目标子块。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手动选取子块的可变形模型目标跟踪方法相比,采用所提方法自动提取的子块可获得更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目标跟踪 可变形模型 多特征融合 子块自动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和特定病人的形状统计分割序列X片上的肺部区域
18
作者 史勇红 戚飞虎 +1 位作者 栾红霞 吴国荣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4-267,255,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可变形模型,该可变形模型在分割序列X片图像上的肺部区域时,使用了群体和特定病人的形状统计约束。首先,一个修改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局部描述算子被用于表示每一像素周围的图像特征,以便模型是以寻找区域内最相似的S... 提出一种新的可变形模型,该可变形模型在分割序列X片图像上的肺部区域时,使用了群体和特定病人的形状统计约束。首先,一个修改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局部描述算子被用于表示每一像素周围的图像特征,以便模型是以寻找区域内最相似的SIFT局部描述算子的方式变形:其次,可变形模型受到基于群体和基于特定病人的形状统计的约束。最初,当序列图像的个数较少时,基于群体的形状统计起主导作用,逐渐地当同一病人的一定数量的图像被分割出来后,特定病人的形状统计开始起越来越强的约束作用。实验证明,所建的可变形模型,能自适应地分割不同病人的形状变化,可获得较为鲁棒和精确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模型 序列胸腔X片 形状统计 图像分割 SIFT局部描述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和KCF的十字靶标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艺涵 陈涛 陈宝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26-1032,共7页
为了实现对十字靶标的自动检测与跟踪,建立了十字靶标检测跟踪模型。针对目标检测中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目标跟踪需要人工标定视频初始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PM)和核相关滤波器(KCF)的十字靶标检测跟踪算法。首先,... 为了实现对十字靶标的自动检测与跟踪,建立了十字靶标检测跟踪模型。针对目标检测中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目标跟踪需要人工标定视频初始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PM)和核相关滤波器(KCF)的十字靶标检测跟踪算法。首先,提取十字样本集的梯度方向直方图(HOG)特征,采用Latent SVM分类器训练特征集,生成十字靶标物体类的DPM模型。然后,通过滑动窗口搜索匹配方法遍历待检测图片。最后,将检测到的结果作为跟踪算法的起始跟踪帧,应用KCF算法快速跟踪目标。当跟踪目标丢失时,暂时停止跟踪,利用DPM模型重新检测定位目标再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PM模型检测的平均帧率为1 fps,结合DPM和KCF算法,实时检测跟踪的平均帧率为40 fps。采用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PM)和核相关滤波器(KCF)的十字靶标检测跟踪算法,实现了目标的自动检测与实时跟踪,且检测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算法,并且在目标漂移或丢失后自动重新定位并继续跟踪,完成十字靶标的长时间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部件模型 核相关滤波器 梯度方向直方图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