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环境下的可变单向交通控制算法研究
1
作者 赵红专 李林 +2 位作者 周旦 陈建鹏 展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为解决双向两车道场景下不均衡交通流通行需求不满足、时间分布不规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单向交通控制算法。将路侧获取的交通密度、排队长度信息作为约束,利用模糊控制与滚动交通切换因子方法形成优化切换模型,通过Q学习清空算法获... 为解决双向两车道场景下不均衡交通流通行需求不满足、时间分布不规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单向交通控制算法。将路侧获取的交通密度、排队长度信息作为约束,利用模糊控制与滚动交通切换因子方法形成优化切换模型,通过Q学习清空算法获取可变路段多个区域的最优过渡清空方案。仿真验证表明:以90s为一个检测步长实时采集生成切换方案,准确率达91.5%,过渡清空模块根据实时状态生成划分区域最优清空方案,减少了空放时间;在方向不均系数为1.5和5.0时,相比现状路网整体延误降低29.4%、25.2%,平均运行速度提高6.8%、9.1%,车辆绕行时间减少6.2%、7.9%,显著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智能交通 可变单向交通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 单向交通 车联网环境 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向交通组织衔接交叉口段的可变车道利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应红 保丽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2-1566,共5页
基于交叉口附近车道交通流不对称的状况,分析可变车道的设置方法,提出可变标志板延后起亮和提前关闭时刻的计算方法,并采用2次排队长度、通行能力、延误等指标,综合评估可变车道的利用效用.以上海东方路浦三路为例,调查了早高峰时期交... 基于交叉口附近车道交通流不对称的状况,分析可变车道的设置方法,提出可变标志板延后起亮和提前关闭时刻的计算方法,并采用2次排队长度、通行能力、延误等指标,综合评估可变车道的利用效用.以上海东方路浦三路为例,调查了早高峰时期交通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浦三路南段西侧车道利用可变车道的可行性,研究了可变车道设计、相位相序及配时策略、可变标志板的启动和停止与主信号关系.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利用可变车道可以提高单双向交通组织衔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2次排队,降低延误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交通组织 衔接交叉口 可变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