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道路可变信息标志的国家标准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广宇 蔺昊天 +2 位作者 魏婧 郑佳 代如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分析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768、GB/T 23828和GB 23826中,有关可变信息标志的一些主要内容及规范,对可变信息标志国家标准的文本结构及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并研究了可变信息标志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可变信息标志的分类、屏面要... 分析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768、GB/T 23828和GB 23826中,有关可变信息标志的一些主要内容及规范,对可变信息标志国家标准的文本结构及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并研究了可变信息标志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可变信息标志的分类、屏面要素设计、位置设置等,本文研究可以为推进可变信息标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VMS) 国家标准 图形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季彦婕 蒋敏 +1 位作者 王炜 陈晓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681,共5页
在传统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基础上,将路网分为路上行驶层、停车巡泊层和步行层3层,用于定量分析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出行的影响.引入慢速因子体现驾驶人的停车寻找行为,并利用考虑理解误差的费用函数反映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 在传统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基础上,将路网分为路上行驶层、停车巡泊层和步行层3层,用于定量分析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出行的影响.引入慢速因子体现驾驶人的停车寻找行为,并利用考虑理解误差的费用函数反映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停车设施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算例结果表明,经平均迭代15次模型能较快收敛,当路网上部分道路处于拥堵状态时,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的设置效果较好,可节约驾驶人6.2%的出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诱导系统 可变信息标志 多层路网 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信息标志最优转移率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硕 范炳全 马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提出一个基于多用户类别动态交通分配(MUC-DTA)模型而确定的最优CMS系统交通流量转移率的系统模型,包括最优动态时变交通转移模型,并提供模型的求解计算方法,以提高整个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 交通转移率 交通转移路线 多用户类别 动态交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信息标志交通信息的驾驶人路径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中华 雷鸣 许继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63,共9页
针对交通事故区域,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发布信息不及时、不能合理诱导驾驶员的路径选择问题,通过设计SP+RP问卷调查驾驶人在社会经济特性、出行特性等方面的主观感知,出行时间对驾驶人路径选择的主观影响以及2种... 针对交通事故区域,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发布信息不及时、不能合理诱导驾驶员的路径选择问题,通过设计SP+RP问卷调查驾驶人在社会经济特性、出行特性等方面的主观感知,出行时间对驾驶人路径选择的主观影响以及2种交通信息组合方案下驾驶人的选择结果,构建了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组合方案接受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结果表明:驾驶人的驾龄、出行目的以及出行时间限制是影响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组合的主观感知和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在驾驶人对VMS交通信息组合方案接受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驾驶人在有出行时间限制下的交通信息组合接受意愿影响系数分别为0.678和0.769,而无出行时间限制下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35和0.390,说明驾驶人在有出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对交通信息组合的接受意愿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可变信息标志(VMS) 交通信息组合 问卷调查 结构方程模型(SEM) 驾驶人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路网可变信息标志诱导的最优开关控制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伟力 李平 +1 位作者 王慧 刘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针对高速路网中诱导策略的设计,以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的开关切换为控制手段,把交通诱导归纳为一类最优开关控制命题.通过元胞传输模型建立实际路网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给出了一种VMS诱导策略的最优设计方法.... 针对高速路网中诱导策略的设计,以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的开关切换为控制手段,把交通诱导归纳为一类最优开关控制命题.通过元胞传输模型建立实际路网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给出了一种VMS诱导策略的最优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给出的VMS控制律可以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缓解局部拥堵.特别是对路网流量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效果较好,路网总耗费时间可降低3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 交通诱导 开关控制 元胞传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版面要素组合 被引量:6
6
作者 荆迪菲 宋灿灿 +1 位作者 郭忠印 高华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3-862,共10页
为确定适用于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的可变信息标志(VMS)版面要素组合,综合运用小型驾驶模拟器和眼动仪采集了20名驾驶员视认4种VMS版面和2种普通标志的数据,采用指标方差分析检验了6种版面诱导结果、驾驶操纵稳定性、驾驶操纵负荷、视... 为确定适用于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的可变信息标志(VMS)版面要素组合,综合运用小型驾驶模拟器和眼动仪采集了20名驾驶员视认4种VMS版面和2种普通标志的数据,采用指标方差分析检验了6种版面诱导结果、驾驶操纵稳定性、驾驶操纵负荷、视认行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VMS版面4与普通标志牌无显著差异,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法提出综合反映驾驶员各项驾驶行为指标特征的参数S,实现对驾驶行为的多元量化评价,结果表明VMS版面4最佳。综合以上分析,推荐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VMS版面要素组合形式为,路网形状采用拓扑图表示,高速公路用平纵相连的光带表示,其他道路线形用短横线简略表示,互通用圆形表示;红、黄、绿色分别表示拥堵、缓行、畅通3种路况;各互通处采用白色三角标注路段指向,枢纽、一般互通处分别标注地名和互通名,并对驾驶员所处位置进行醒目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变信息标志 驾驶模拟 功率谱分析 视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车道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前置距离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荆迪菲 宋灿灿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1-740,共10页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设置3.0、2.5、1.5、0.7 km 4种前置距离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收集32名驾驶员视认4种前置距离的VMS后换道驶出高速公路过程中的方向盘、速度和位置数据,并观察各驾驶员在换道过程中的方向盘操...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设置3.0、2.5、1.5、0.7 km 4种前置距离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收集32名驾驶员视认4种前置距离的VMS后换道驶出高速公路过程中的方向盘、速度和位置数据,并观察各驾驶员在换道过程中的方向盘操控行为、换道行为、减速行为。结果表明:VMS视认过程属于多任务驾驶行为,驾驶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VMS视认、路径决策、车辆减速与换道;当VMS前置距离不足时,驾驶员需快速、大幅转动方向盘,进行连续换道、急换道;为顺利驶入减速车道,部分驾驶员采取减速换道措施,增加了事故风险;当VMS前置距离过长时,驾驶员对VMS的短期记忆效应使得驾驶负荷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变信息标志(VMS)前置距离 驾驶模拟 驾驶行为 优化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诱导信息影响的可变信息标志优化选址研究——以北京南站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袁舒平 漆凯 关积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A01期228-233,共6页
可变信息标志(VMS Variable Message Signs)系统是交通诱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VMS通过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车辆选择最合理的路径,避免局部路段拥堵,均衡路网交通流量,在宏观上对城市交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的... 可变信息标志(VMS Variable Message Signs)系统是交通诱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VMS通过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车辆选择最合理的路径,避免局部路段拥堵,均衡路网交通流量,在宏观上对城市交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的发展及应用,介绍了基于VMS的交通诱导系统的功能、信息生成等,同时对国内外关于VMS的交通诱导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对VMS用户需求以及布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可变信息标志的选址原则,依据VMS诱导信息对路径选择的影响分析,改进了VMS数学规划选址模型.结合北京南站地区实际交通状况,分析VMS选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 可变信息标志选址 北京南站 诱导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可变信息显示设备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庆翔 王琛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6期59-61,共3页
介绍了LED可变信息设备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内高速公路等领域的应用,从应用角度出发,给出了该类产品的性能评述,并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建议,强调了LED市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叙述了LED可变信息显示设备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LED可变信息标志 高速公路 市场前景 标准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通信息下网络交通动态路径选择行为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天东 孙立军 +1 位作者 郝媛 杜豫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9-1033,共5页
为从道路网络层面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有效诱导,达到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的目的,在一个典型路网上,研究利用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提供不同交通信息内容条件下的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针对地面道路... 为从道路网络层面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有效诱导,达到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的目的,在一个典型路网上,研究利用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提供不同交通信息内容条件下的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针对地面道路上一块文字式VMS和快速路上一块图文混合式VMS,采用陈述偏好调查法采集交通行为数据,并用离散选择行为方法分析数据,建立了提供路径行程时间信息、交通状态信息和交通事故信息条件下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变信息标志发布路径交通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驾驶员的个人属性等,是影响路径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信息发布策略的制订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可变信息标志 陈述偏好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路径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干宏程 孙立军 陈建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84-1488,共5页
针对我国城市快速道路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实例———上海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研究了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针对一块实地运行的中型图文混合型可变信息标志(VMS),采用偏好陈述调查法(stat-ed preference survey)采集... 针对我国城市快速道路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实例———上海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研究了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针对一块实地运行的中型图文混合型可变信息标志(VMS),采用偏好陈述调查法(stat-ed preference survey)采集途中改道行为数据,采用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数据,估计了描述途中改道行为的多元罗吉特模型.分析表明,交通信息会影响改道行为,不同的信息内容对改道行为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事故信息的影响较大),驾驶员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属性也是影响改道行为的因素.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设想.研究结果可为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投资、运营和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 途中改道 陈述偏好调查 多元罗吉特模型 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实时交通信息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尚华艳 黄海军 高自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可变信息标志(VMS,Variable Message Signs)被广泛应用于动态交通管理中.元胞传输模型(CTM,Cell Transmission Model)可以很好地模拟交通流激波、排队形成与消散等交通流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TM的路径...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可变信息标志(VMS,Variable Message Signs)被广泛应用于动态交通管理中.元胞传输模型(CTM,Cell Transmission Model)可以很好地模拟交通流激波、排队形成与消散等交通流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TM的路径行驶时间计算方法,并使用LOGIT原则计算路径选择概率,针对重复性拥挤和非重复性拥挤2种交通状况,分析了VMS对交通流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能够合理反映现实的交通状况:发生重复性拥挤时,VMS能够合理疏导人们的出行,减缓交通拥挤;而发生非重复性拥挤时,VMS对高需求和低需求情形下的交通流影响相似,但在高需求情形下,路径选择对模型参数的敏感区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 元胞传输模型 重复性拥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诱导信息下驾驶员响应行为的辨识与建模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天东 郝媛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06-1711,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实测宏观交通数据定量分析群体诱导信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新方法.利用上海市快速路监控中心和路由控制示范工程数据库的交通数据,重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信息下的交通出行场景,分析VMS信息作用... 提出一种利用实测宏观交通数据定量分析群体诱导信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新方法.利用上海市快速路监控中心和路由控制示范工程数据库的交通数据,重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信息下的交通出行场景,分析VMS信息作用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建立了一个集计的群体诱导信息响应行为Probit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VMS信息影响下的路径选择行为除了和信息内容有关外,还与时段、下匝道交通状态、拥挤可视性、有无协调分流等因素有关,可为主动式智能交通诱导系统的构建和信息发布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交通诱导 可变信息标志 驾驶员响应行为 实测交通数据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南金瑞 王军 马慧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18-1721,1796,共5页
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成作了简述,指出出行途中公共交通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可变信息标志(VMS)是发布实时交通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所设计的系统方案选择做了详细说明,划分了整体框架和结构。系统实现了本地单对单... 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成作了简述,指出出行途中公共交通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可变信息标志(VMS)是发布实时交通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所设计的系统方案选择做了详细说明,划分了整体框架和结构。系统实现了本地单对单的大型电子显示器(LED)显示屏的控制,上电后能以多种方式播放各种字体和字型的文字和数字信息,完成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一步。设计的系统已在现场获得应用,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 交通信息 实验室虚拟仪器工作平台 大型电子显示器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通信息诱导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卫华 李梦凡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93,共8页
针对典型路网中快速路上文字式VMS提供的不同交通信息内容,在充分考虑驾驶员认知模式的情况下对其路径选择行为展开调查与研究。通过设计包含单一或多定量的VMS消息策略实验方案,并采用SP调查法采集数据,建立了关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 针对典型路网中快速路上文字式VMS提供的不同交通信息内容,在充分考虑驾驶员认知模式的情况下对其路径选择行为展开调查与研究。通过设计包含单一或多定量的VMS消息策略实验方案,并采用SP调查法采集数据,建立了关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研究表明:在相同交通状况下驾驶员在面对不同类型信息时的路径选择行为差异较大,对信息的服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绕行节省时间、绕行距离、交通状态和拥堵长度;VMS信息发布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是影响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制订VMS信息发布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可变信息标志 SP调查 LOGISTIC模型 路径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VM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宝凤 隽志才 吴文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可变信息标志(VMS)是ITS信息提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在VMS项目评价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已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VMS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给出了计算模型;并在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用费用效... 可变信息标志(VMS)是ITS信息提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在VMS项目评价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已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VMS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给出了计算模型;并在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来评价VMS的社会经济影响.本文提出对高速公路VM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应首先分析VMS项目的控制策略,然后进行VMS技术评价,因为这两个环节是VMS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设计基础和技术基础,VMS的社会效益是通过它的技术实施效果体现出来的.将VMS置于交通网络系统环境下识别其影响和社会效益,尤其是综合评价VMS与ITS信息提供系统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合成效果,将是未来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信息标志 社会经济影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因工程在先进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干宏程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7-1322,共6页
提出人的因素与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融合设计的思想,并以上海市延安路高架交通监控系统为ATMS实例,对闭路电视系统(CCTV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ATIS)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研究,在CCTV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给出了关... 提出人的因素与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融合设计的思想,并以上海市延安路高架交通监控系统为ATMS实例,对闭路电视系统(CCTV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ATIS)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研究,在CCTV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给出了关于摄像机的选择、操作和控制模式的建议;在交通信息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给出了关于ATIS主界面和可变信息标志的驱动、文字诱导信息发布、图形诱导信息发布等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供交通管理部门设计和开发ATMS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交通管理系统 人因工程 闭路电视 交通信息系统 可变信息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动态车道控制系统中交通标识的评价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TAY Richard CHOI Jaisung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2期56-61,共6页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电子信息板显示的电子交通标识,由于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清晰、准确且易于辨识的交通信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韩国首尔市动态交通控制系统中的电子交通标识进行评价和设计.对之前研究中设...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电子信息板显示的电子交通标识,由于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清晰、准确且易于辨识的交通信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韩国首尔市动态交通控制系统中的电子交通标识进行评价和设计.对之前研究中设计的部分标识改进,并在实际某路段的可变信息板显示试验.此外,通过部分驾驶员对这些交通标识的辨识进行分析,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为确定最终的标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现有欧洲设计和韩国设计的表示交通事故的标志辨识正确率较低(分别为10%和43.5%);表示拥堵和交通事件的标志辨识正确率在45%至55%间;欧洲设计的雪天警告标志的辨识正确率为17.5%,韩国设计的雪天警告标志相对易于辨识(正确率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标识 可变信息标志 车道控制系统 驾驶员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routing control design for traffic networks with multi-route choices
19
作者 罗莉华 葛颖恩 +1 位作者 陈继红 张方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807-1816,共10页
This work considers those road networks in which there are multi-route choices for bifurcation-destination(or origin-destination) pairs, and designs a real-time variable message sign(VMS)-based routing control strateg... This work considers those road networks in which there are multi-route choices for bifurcation-destination(or origin-destination) pairs, and designs a real-time variable message sign(VMS)-based routing control strategy in 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framework. The VMS route recommendation provided by the traffic management authority is directly considered as the control variable, and the routing control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which a multi-dimensional control vector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route recommendations on flow distribution. In the MPC framework, a system optimum routing strategy with the constraints regarding drivers' acceptability with recommended routes is designed, which can not only meet the traffic management authority's control requirement but also improve driv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route guidance system. The simulation carried ou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routing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raffic congestion, reduces followers' time delay, and improves drivers' satisfaction with routing control in road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VMS-based routing control multi-route choice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system optimum drivers'accep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