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稳态增益的主动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商高高 洪泽 +2 位作者 张红党 罗石 何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分析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前轮转角的合成机理,分别建立了方向盘转角和叠加转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双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速差,发现双行星齿轮机构比单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高,从而进... 分析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前轮转角的合成机理,分别建立了方向盘转角和叠加转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双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速差,发现双行星齿轮机构比单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高,从而进一步推导出基于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电机转角随方向盘转角及传动比的变化关系;为了改善汽车的动态转向特性及其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的抗干扰能力,以车速为输入变量,参考车辆系统稳态增益的变化范围,构建了可变传动比计算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向系统角传动比能够随着汽车行驶工况灵活变化,主动调整前轮转角,提高了汽车的操纵轻便性和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前轮转向 可变传动比 传动机构 稳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传动比式转向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研究
2
作者 冯浩轩 屈小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7期46-49,共4页
为满足车辆在低速行驶的操纵灵活性和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需求,设计了一种可变传动比式转向系统。该可变传动比式转向系统通过磁力作用驱动钢球环形架结构的滑移来实现转向轴外壳与转向器套筒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可变传动比功能。该系统... 为满足车辆在低速行驶的操纵灵活性和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需求,设计了一种可变传动比式转向系统。该可变传动比式转向系统通过磁力作用驱动钢球环形架结构的滑移来实现转向轴外壳与转向器套筒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可变传动比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实现转向传动比随车速变化而变换,还能减少驾驶员对车辆转向特性变化的补偿修正,可保障转向系统传动比随车速变化始终处于理想的传动比变换范围,极大地提高车辆转向操控性能的舒适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传动比 转向系统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和传动比可变功能驱动切换机构设计(英文)
3
作者 邸立明 赵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2-36,共5页
基于Variable-cycle engine(VCE)模式切换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传动切换机构(driving and switching mechanism,DSM)的通用设计方法。先利用双排行星轮系(double row planetary gear train,DRPGT)架构设计出一种具备相位和传动比同时可... 基于Variable-cycle engine(VCE)模式切换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传动切换机构(driving and switching mechanism,DSM)的通用设计方法。先利用双排行星轮系(double row planetary gear train,DRPGT)架构设计出一种具备相位和传动比同时可变特征的通用传动机构方案,再通过构型设计拓扑出功能结构相似的系列化机构方案,并采用粗糙集理论结合聚类分析法开展其类型综合与分类研究。最后分析得到一类前排为单行星轮系,后排为双行星轮系的串联传动机构方案,此类方案满足VCE模式切换工作需求,且具备紧急情况下中断动力传递的功能。研究证明:设计分析方法应用于机构类型综合与分类研究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传动比 结构优化 数据约减 类型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SMC汽车转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智淑亚 刘祥建 +1 位作者 郭语 凌秀军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46,共5页
为提高汽车转向稳定性,针对主动前转向(AFS)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VGRS)的多目标滑模控制(SMC)策略。首先依据AFS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VGRS执行器数学模型,构建了控制器输出转向角与实际前轮转向角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双... 为提高汽车转向稳定性,针对主动前转向(AFS)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VGRS)的多目标滑模控制(SMC)策略。首先依据AFS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VGRS执行器数学模型,构建了控制器输出转向角与实际前轮转向角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双自由度汽车控制模型为基础,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设计了以侧滑角和偏航率为控制变量的滑模控制器,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和Simulink软件,在仿真平台上分别进行开环和闭环转向稳定性控制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模糊PID策略相比,SMC策略中的侧滑角和偏航率均有所降低,表明SMC策略能有效提高汽车转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转向稳定性 控制器 多目标滑模控制 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式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晓杰 余卓平 +1 位作者 张立军 蒋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8-921,932,共5页
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 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转向 可变转向传动比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