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5 位作者 李嘉诚 冯玉红 伍剑博 林强 史载峰 王向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8-1024,共7页
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Zeta电位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Oct-Alg-Si O_2的形貌、粒径和胶体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海藻酸酰胺衍生物共价接枝到氨基二氧化硅(Si O_2-NH_2)纳米粒子的表面,提高了其平均直径,调控了其Zeta电位,在水介质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以10%的液体石蜡为油相,采用Oct-Alg-Si O_2制备了Pickering乳液.在油水界面能够形成液滴粒径为5.7μm的稳定Pickering乳液.随着水相p H值的增大,乳液体积分数增大,稳定性增强.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Oct-Alg-Si O_2纳米粒子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i多组分反应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两亲 Pickering乳液 海藻酸酰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击化学反应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章强 鞠云鹏 +2 位作者 徐守芳 李兴建 张宜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8,85,共9页
将4,4′-二羟甲基-1,4-庚二炔作为扩链剂制备了侧链含有端炔基的聚氨酯(PU),然后基于铜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点击化学反应,将含有高接枝密度3-叠氮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炔基功能化PU反应,制备了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改性PU... 将4,4′-二羟甲基-1,4-庚二炔作为扩链剂制备了侧链含有端炔基的聚氨酯(PU),然后基于铜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点击化学反应,将含有高接枝密度3-叠氮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炔基功能化PU反应,制备了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改性PU复合材料。对PU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点击反应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PU中的纳米粒子分散良好,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显著增强。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PU复合膜的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逐渐增强;与纯PU相比,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3%时,PU膜的最大分解速度下的温度提高了12℃,甲苯吸附率降低了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催化 1 3-偶极环加成反应 聚氨酯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酯树枝状分子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被引量:35
3
作者 郭朝霞 李莹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9-1141,共3页
Dendritic polyesters bearing COOH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were grafted onto nanometer silica premodifi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by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mediated amid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 Dendritic polyesters bearing COOH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were grafted onto nanometer silica premodifi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by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mediated amid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FTIR, TG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It was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grafting (10%15% net grafting for this reaction) was obtained despite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the dend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 树枝状分子 接枝改 纳米二氧化硅 酰胺化反应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娜 邵亚薇 +1 位作者 张静 李洪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4-627,共4页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SiO2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纳米SiO2后形成的纳米粒子SiO2/PMMA为增强组分(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添加量对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SiO2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纳米SiO2后形成的纳米粒子SiO2/PMMA为增强组分(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添加量对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纳米SiO2/PMMA为填料时,PMMA与纳米SiO2的强相互作用(化学键)能提高纳米SiO2/PMMA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使纳米SiO2/PMMA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当聚丙烯与填料的质量比为100:1时,与纯聚丙烯相比,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提高了27.0%,弹性模量最高提高了35.8%。加入纳米SiO2/PMMA,使聚丙烯的球晶尺寸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 原位复合 纳米复合材料 拉伸 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反应性相容剂协同增容聚苯乙烯/聚酰胺6 被引量:2
5
作者 章泽民 包建娜 +2 位作者 陈康 张先明 胡国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0,共9页
针对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6(PA6)热力学不相容引起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文中首先制得纳米SiO_(2)表面接枝苯乙烯(St)与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共聚物为新型相容剂,并用于PS/PA6体系的反应性协同增容。扫描电... 针对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6(PA6)热力学不相容引起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文中首先制得纳米SiO_(2)表面接枝苯乙烯(St)与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共聚物为新型相容剂,并用于PS/PA6体系的反应性协同增容。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无机纳米粒子和异氰酸酯基团原位增容的协同作用可调控相容剂选择性分布,使两相界面张力减小,实现分散相PA6尺寸的降低、共混物相容性的提升。设计了不同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的相容剂,当添加量较少时(质量分数0.5%),拉伸强度最高增加了125.5%、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28.1%,有效改善了PS/PA6由于热力学不相容引起的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接枝改 聚苯乙烯 聚酰胺6 反应型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制备与分散性表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清江 杨莹 +2 位作者 蒋莉 徐丽春 冯文颖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通过预处理填料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激光粒度仪、BET比表面积法、FT-IR、SEM和TEM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分子结构与分散性作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粒子... 通过预处理填料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激光粒度仪、BET比表面积法、FT-IR、SEM和TEM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分子结构与分散性作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粒子经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后,粒径分布变窄,比表面积增加,分子结构改变,分散效果好.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填充聚丙烯的分散性和界面形态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 偶联剂 表征分析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超疏水整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洋 徐丽慧 李倩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9,18,共5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改性剂,制备氨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A-Si O2)溶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于棉织物整理。处理后的棉织物再浸轧低表面能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测试其超疏水性。结...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改性剂,制备氨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A-Si O2)溶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于棉织物整理。处理后的棉织物再浸轧低表面能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测试其超疏水性。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为153.35°,滚动角为9°;经柠檬酸预处理的棉织物,其耐洗性较好,20次皂洗后与水的接触角仍可达138.25°,滚动角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整理 纳米二氧化硅 聚二甲基硅氧烷 耐洗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温刚 张元新 葛雅琨 隋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100%;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生物相容 细胞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裸银纳米颗粒微球制备及其对大肠杆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启慧 单驿轩 +4 位作者 刘曼 李冬梅 刘岩 于东冬 周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5-988,共4页
以SiO2微球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可自动吸附与还原银离子的能力,制备新型二氧化硅@银纳米颗粒微球复合材料(SiO2@AgNPs),并用透射电镜、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当SiO2@AgNPs质量... 以SiO2微球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可自动吸附与还原银离子的能力,制备新型二氧化硅@银纳米颗粒微球复合材料(SiO2@AgNPs),并用透射电镜、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当SiO2@AgNPs质量浓度为2.0mg/mL时,复合材料的抑菌率为99.8%;当银纳米颗粒表面含有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时,其抑菌率降低.表明稳定剂可保护银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但不利于其抑菌性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裸银纳米颗粒 抑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纳米二氧化硅对感光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敏 徐冬梅 张可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在紫外光可固化树脂中用在位分散法填充纳米二氧化硅(nm-SiO2),结果表明,nm-SiO2对紫外光可固化树脂的流变性影响较大;体系透光率较高,不沉降分层;可提高固化树脂的热分解温度和力学强度。
关键词 感光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流变 耐热 力学 透光率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与纳米二氧化硅对高强石膏浆体3D可打印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越 贾军红 +4 位作者 段斌 王宽 洪正东 曹若钰 黄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7-1996,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土(ATP)和纳米二氧化硅(NS)对3D打印用α半水石膏浆体泵送性、流变性、支撑性等可打印性及固化体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ATP后,泵送力维持在(0.57±0.02)kN,浆体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曲线不随掺量增加而发生...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土(ATP)和纳米二氧化硅(NS)对3D打印用α半水石膏浆体泵送性、流变性、支撑性等可打印性及固化体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ATP后,泵送力维持在(0.57±0.02)kN,浆体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曲线不随掺量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0 h、4 h打印体坍塌角分别从空白组的24°、32°降至掺量为2.8%(质量分数,下同)时的8°、11°。与ATP相比,打印浆体掺加NS后泵送力明显增加,掺加2.8%NS浆体的泵送力是同掺量ATP浆体的近2倍,浆体剪切初始应力随NS掺量增加而增大。虽然掺加NS使浆体泵送阻力增大,NS较ATP对打印体的支撑性却明显提升,掺加2.8%NS打印体0 h、4 h均无明显坍塌。ATP和NS在1%~2%掺量时浆体均可打印,且固化打印体抗压强度均有所增加,但层间粘结强度均削弱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3D打印 凹凸棒土 纳米二氧化硅 可打印 流变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性对293T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迎 滕兆刚 +1 位作者 卢光明 郑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esoporous silica nanomaterials,MSNs)的理化性质如分散性会影响细胞摄取率,可能造成细胞凋亡。文中采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2种分散性不同的MSNs对293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2种分散性不同的纳米材料MSN-1... 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esoporous silica nanomaterials,MSNs)的理化性质如分散性会影响细胞摄取率,可能造成细胞凋亡。文中采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2种分散性不同的MSNs对293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2种分散性不同的纳米材料MSN-1和MSN-2;透射电镜观察293T细胞对2种材料的吞噬;选择0、100、150、200和250μg/mL共5种浓度与293T细胞体外孵育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反应。结果与MSN-1比较,MSN-2的分散性较好;293T细胞约吞噬10%的MSNs;与0μg/mL比较,100、150、200、250μg/mL的MSN-1与293T细胞共孵育引起细胞凋亡反应明显(P<0.05),而MSN-2并未引起明显的凋亡反应。结论在一定剂量下,分散性较佳的MSN-2在293T细胞内性能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分散 293T 吞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清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1,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P/nano-SiO_2复合材料的凝聚态结构,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nano-SiO_2粒子在PP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结果表...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P/nano-SiO_2复合材料的凝聚态结构,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nano-SiO_2粒子在PP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结果表明,分散于PP中的nano-SiO_2粒子影响了PP的凝聚态结构,球晶尺寸变小,球晶边界模糊,PP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分别增加了6.5%和2.6%;PP/nano-SiO_2复合材料在硅烷偶联剂(KH-560)与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协同作用下,nano-SiO_2粒子在PP基体中的相容性增加,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团聚少,分散好,PP的冲击强度增加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凝聚态结构 相容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可分散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对钻井液滤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晓 周长华 +3 位作者 杨广彬 宋宁宁 张治军 张晟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1-387,405,共8页
目前不同类型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在水基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性研究尚不十分充分,其与商用降滤失剂的配伍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API滤失实验分别研究了带有氨基、双键和环氧基团的纳米二氧化硅(分别记作SiO_(2)-A、Si... 目前不同类型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在水基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性研究尚不十分充分,其与商用降滤失剂的配伍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API滤失实验分别研究了带有氨基、双键和环氧基团的纳米二氧化硅(分别记作SiO_(2)-A、SiO_(2)-D和SiO_(2)-E)与商用降滤失剂(酚醛树脂、磺化沥青、低黏度CMC和腐殖酸钾)复配后对水基钻井液滤失量的影响及它们的配伍性。借助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研究了3种表面修饰剂的分子结构、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形貌及纳米微粒的亲/疏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iO_(2)-D与低黏度CMC和腐殖酸钾分别按质量比2∶1和1∶1复配后钻井液滤失量较单独使用商用降滤失剂分别减少41%和29%。180℃老化后,SiO_(2)-D与腐殖酸钾之间仍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其滤失量与单独使用腐殖酸钾相比减少28%。SiO_(2)-D与腐殖酸钾之间较好配伍性的原因在于腐殖酸钾含有的极性基团(如-OH、-OCH_(3)、=CO等)能与SiO_(2)-D表面的羟基进行氢键吸附,能够较好地稳定钻井液黏度,合理保持钻井液中固相粒子的粒径分布,在滤失过程中形成薄而致密的泥饼,从而有效地控制钻井液的API滤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商用降滤失剂 配伍 水基钻井液 滤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火焰处理纳米二氧化硅及其对硅橡胶的补强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成 戴一铭 +3 位作者 段先健 王跃林 胡彦杰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5-752,共8页
分散性是影响纳米二氧化硅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出了采用高温快速火焰处理沉淀法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考察了该方法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结构及分散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优化处理... 分散性是影响纳米二氧化硅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出了采用高温快速火焰处理沉淀法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考察了该方法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结构及分散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优化处理工艺条件下,高温火焰处理后纳米颗粒吸附水的质量分数相比于未处理样品降低了28.3%,表面羟基数目减少了27%;将处理后纳米颗粒用于硅橡胶补强填料,其拉伸强度相比于未处理样品提高了41.6%,撕裂强度提高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火焰 纳米二氧化硅 分散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和纳米二氧化硅对无氟泡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尚彬 欧红香 +3 位作者 薛洪来 曹海珍 王钧奇 毕海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56-4862,共7页
纳米粒子、高分子聚合物稳定泡沫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解决泡沫稳定性的研究热点。本文探索了亲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Ps)、高分子聚合物黄原胶(XG)对无氟泡沫分散液的发泡性能、泡沫稳定性及铺展性等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Ps和X... 纳米粒子、高分子聚合物稳定泡沫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解决泡沫稳定性的研究热点。本文探索了亲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Ps)、高分子聚合物黄原胶(XG)对无氟泡沫分散液的发泡性能、泡沫稳定性及铺展性等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Ps和XG对泡沫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与NPs相比,添加XG有助于增强泡沫稳定性,但对泡沫分散液发泡性能有抑制。NPs添加量为3.0%(质量分数)时,泡沫分散液的发泡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添加NPs和XG时,控制二者添加浓度可在稳定泡沫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在铺展过程中,加入NPs、XG后泡沫分散液黏度增加,使泡沫分散液在汽油表面的铺展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但对灭火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黄原胶 无氟泡沫分散液 发泡 铺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光散射下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航 柳建新 +3 位作者 孙迎胜 邓俊辉 陈金建 高春雨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9,共6页
纳米二氧化硅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但其团聚行为对粒径测量和应用效果有不利的影响。为减少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团聚行为,应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分散方式、分散剂种类、悬浮液条件对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及... 纳米二氧化硅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但其团聚行为对粒径测量和应用效果有不利的影响。为减少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团聚行为,应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分散方式、分散剂种类、悬浮液条件对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及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磁力搅拌条件下,0.1%(质量分数)的PEG-2000对各类纳米二氧化硅均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随着悬浮液pH增大,硅溶胶悬浮液粒径和PDI均呈下降趋势,是因为悬浮液pH影响了硅溶胶的溶解平衡;而固态二氧化硅悬浮液的粒径和PDI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悬浮液pH影响了双电层结构。实际测试和应用中应注意悬浮液配制条件和纳米二氧化硅类别对粒径和PD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分散 动态光散射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营堂 梁冰 +1 位作者 刘立柱 雷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0,共4页
通过超声机械混合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耐电晕薄膜,并对其耐电晕性进行测量。用红外光谱(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无机纳米粒子的分散情况及其电晕前后变化。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耐电晕性比普通的... 通过超声机械混合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耐电晕薄膜,并对其耐电晕性进行测量。用红外光谱(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无机纳米粒子的分散情况及其电晕前后变化。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耐电晕性比普通的聚酰亚胺薄膜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机械共混 纳米二氧化硅 聚酰亚胺薄膜 耐电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击”化学法聚合物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雷 胡孝涛 +3 位作者 周街胜 周建萍 刘光明 李多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硅与树脂的相容性,采用"点击"化学法研究表面接枝聚合物。方法利用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别与丙炔醇和叠氮钠反应从而在分子... 目的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硅与树脂的相容性,采用"点击"化学法研究表面接枝聚合物。方法利用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别与丙炔醇和叠氮钠反应从而在分子链上引入多个炔基和叠氮基,然后与叠氮基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实现纳米二氧化硅包覆改性,并通过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扫描电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聚合物接枝到了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包覆第一层聚合物后,二氧化硅分散性明显提高;包覆第二层聚合物后,分散性有所下降。结论通过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包覆聚合物,可以明显提高其分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 “点击”化学 共聚物 包覆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tber法合成粒径精确控制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顺英 梁重时 +3 位作者 张淑彦 高峰 余家会 罗淑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改进了Stber方法合成粒径介于90 nm至200 nm之间的且粒径精确可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原硅酸乙酯的用量、溶剂、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子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改进了Stber方法合成粒径介于90 nm至200 nm之间的且粒径精确可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原硅酸乙酯的用量、溶剂、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子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粒子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利用该改进的方法合成的200cm以下的二氧化硅粒子具有极窄的粒径分布,透射电镜显示某一粒径分布下的粒子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变化可控制在20 n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粒径控制 Stber法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